薄膜搬运用架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卷芯的左右两端以悬空状态对辊(roll)进行支承的薄膜搬运用架台,该辊将偏振光薄膜等材料形成的宽幅薄膜卷绕于卷芯。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中使用偏振光等薄膜,偏振光薄膜的制造通过接受卷绕于管状的金属制卷芯的原料薄膜的供给来进行。因此,必须将卷绕于卷芯的原料薄膜无损伤或变形地从原料薄膜制造工序搬运至偏振薄膜制造工序。以往,对用于以悬空状态支承薄膜、同时进行搬运的搬运用架台进行了讨论,然而近年来,液晶显示器的大型化、价格低廉化不断发展,要求原料薄膜的宽幅化、细长化,伴随着其发展,现有的搬运用架台无法充分对应。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现有的搬运用架台的一例(辊薄膜专用托板)。该托板包含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支承框、以及包围该支承框上的四方的框架,而且,左右框架的内侧由可折叠且可沿左右调整间隔地连结、设置的支承台构成,各支承台的上部中央设有用于与辊薄膜两端的管进行组合的支承凹面部,而且,其上部连结有截断该支承凹面部的入口的支承片。而且,该支承凹面的外侧配置有板状的部件(图4)。
另外,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了现有的搬运用架台的一例(薄膜辊包装体搬运用架台)。该搬运用架台具有与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搬运用架台类似的结构。而且,在固定部件(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支承片”)设有侧板部,规定薄膜辊包装体的芯子core(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管”)的端面部位置,且加固该包装体相对于轴向的固定。
还有,专利文献3中也公开了现有的搬运用架台的一例(支承台)。该搬运用架台也具有与上述专利文献1和2记载的搬运用架台类似的结构。而且,支承框的中央的U字状部(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支承凹面部”)设有与芯材(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管”)的左右两端面抵接的马蹄形的制动件(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板状的部件”)。
这些搬运用架台中,在将薄膜辊的芯材插入芯材接受部后,利用芯材推压部将芯材从上方进行固定,从而抑制芯材的上下移动,并且利用设置于芯材接受部或芯材推压部的部件来固定芯材的两端,从而抑制芯材的轴向移动。由此,通过限制芯材的移动,使得搬运过程中薄膜辊的振动减少,可防止薄膜变形或损伤的发生。然而,越是限制芯材的移动,作用于芯材自身的力就越大,从而导致产生芯材变形、损伤的可能性变大的问题。例如,像专利文献1所述的那样,若仅固定芯材端面的内下部,则无法充分抑制薄膜辊的振动,然而,像专利文献2或专利文献3所述的那样,若固定芯材端面的全部或大部分,则对芯材造成的损坏有可能会变大。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2554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4-16131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6-1374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改良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完成地,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改良芯材接受部的结构,以固定薄膜辊使其不沿轴向移动,且能够操作性良好地载置薄膜辊,而且能够不损伤芯材。
上述课题通过以下记载的本发明来解决。第1发明的薄膜搬运用架台,用于支承在管状芯材上卷绕有薄膜的薄膜辊的所述芯材的左右两端,并以悬空状态搬运薄膜,
所述薄膜搬运用架台由具备:
长方形状的托板基座;
在所述托板基座上分别立设于任意长方形的四角的4根支柱;以及
连结所述长方形的短边侧的2根支柱之间的侧架,
所述侧架具有:
用于放置所述芯材的、具有在上表面侧开口的凹部形状的芯材接受部;
配置于所述芯材接受部的外表面侧、在上表面侧开口的凹部形状的芯材移动防止板;以及
用于从上方推压插入所述芯材接受部的所述芯材的芯材推压部,
所述芯材移动防止板的凹部的底面位于所述芯材接受部的凹部的底面的延长面的同一高度或其更下方,
所述芯材移动防止板的凹部的两侧部比所述芯材接受部的凹部的两侧部更向内侧突出,以防止所述芯材的移动。
第1发明中,所述芯材移动防止板的凹部最好为U字形状。
第1发明中,所述芯材移动防止板的凹部的两侧部最好向内侧突出,以覆盖所述芯材的端部外径,且不覆盖比端部内径更内侧的空洞。通过使芯材移动防止板具有这样的形状,可以将金属棒贯穿于薄膜辊芯材,可在将薄膜辊吊起的同时,无障碍地对架台进行装载作业。
第1发明中,所述芯材移动防止板的凹部的两侧部的突出面最好与所述芯材的端部抵接。
上述课题通过以下记载的其它的本发明来解决。第2发明的薄膜搬运用架台,用于支承在管状芯材上卷绕有薄膜的薄膜辊的所述芯材的左右两端,并以悬空状态搬运薄膜,
所述薄膜搬运用架台具备:
长方形状的托板基座;
在所述托板基座上分别立设于任意长方形的四角的4根支柱;以及
连结所述长方形的短边侧的2根支柱之间的侧架,
所述侧架具有:
用于放置所述芯材的、具有在上表面侧开口的凹部形状的芯材接受部;
配置于所述芯材接受部的外表面侧、为防止所述芯材的移动而比所述芯材接受部的凹部的两侧部更向内侧突出的左右一对芯材移动防止板;以及
用于从上方推压插入所述芯材接受部的所述芯材的芯材推压部。
第2发明中,所述芯材移动防止板最好向内侧突出,以覆盖所述芯材的端部外径,且不覆盖比端部内径更内侧的空洞。通过使芯材移动防止板具有这样的形状,可以将金属棒通过薄膜辊芯材,可在将薄膜辊吊起的同时,无障碍地进行卸载到架台的作业。
第2发明中,所述芯材移动防止板的突出面最好与所述芯材的端部抵接。
本发明中,所述芯材接受部的凹部的底面最好具有沿所述芯材的外径面的圆弧形状,所述芯材推压部的下表面最好具有沿所述芯材的外径面的圆弧形状。
本发明中,所述芯材接受部的凹部的两侧部以及底面最好形成缓冲层,另外,在所述芯材推压部的下表面最好形成缓冲层。通过使芯材接受部具有以上结构,可进一步抑制薄膜辊芯材的变形、损伤。
本发明中,最好使所述支柱在所述托板基座上,以三面被包围的状态安装立设4根コ字形状的支柱安装部件,这4根コ字形状的支柱安装部件设置于任意长方形的四角,分别以该长方形的长边的内侧方向开口的状态设置,而且,通过所述侧架连结的2根所述支柱最好在该长方形的长边的内侧方向为一体,可倒伏。
在上述情况下,所述支柱的可倒伏一侧的面上最好固定杆的一端,在所述托板基座上最好设置使所述杆的另一端卡合的制动件(stopper)。此时,最好将所述制动件设置成与所述支柱安装部件形成一体。通过使支柱以及支柱安装部件具有以上结构,支柱相对于托板基座被完全固定,因此在搬运过程中支柱或侧架不会摇动,可防止支柱倒塌的事故。另外,由于在搬运过程中没有了支柱的晃动,所以可防止搬运用架台的损伤,延长架台寿命。
在上述情况下,最好使所述支柱安装部件在至少一个侧面具有长型孔,所述支柱最好在对应的侧面具有与所述长型孔卡合的销。
本发明中,最好使所述支柱在底部具有凸部,所述托板基座最好具有与所述支柱的凸部卡合的多个凹部。通过使支柱具有上述结构,在更有效地防止支柱倒伏的同时,可对应于薄膜宽度来调整托板基座上支柱的安装位置。
根据本发明,由于薄膜辊芯材被芯材移动防止板牢牢地固定于轴向,因此不会沿轴向移动。另外,利用芯材移动防止板的侧面将薄膜辊芯材固定,另一方面,芯材移动防止板的底面位于芯材接受部的底面的同一水平或其以下,没有专利文献3的图9所示那样的突出面,因此,减小了薄膜辊芯材的端面与芯材移动防止板的接触面积,具有变形、损伤的可能性低的优点。尤其,即使薄膜辊大型化、重量增加,还是能够可靠地对辊进行支承,同时进行保管、移送,因此依然是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薄膜搬运用架台的概要的主视图。
图2是从图1的薄膜搬运用架台的A-A方向观察到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薄膜搬运用架台的芯材接受部与芯材推压部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薄膜搬运用架台的芯材接受部与芯材推压部的其它例子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1发明的薄膜搬运用架台的芯材接受部、芯材移动防止板、芯材、以及插入芯材内的金属棒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1发明的薄膜搬运用架台的芯材接受部、芯材移动防止板以及芯材推压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2发明的薄膜搬运用架台的芯材接受部、芯材移动防止板、芯材、以及插入芯材内的金属棒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薄膜搬运用架台的其它例子,是包含局部剖视图的主视图。
图9是包含从图7的B-B方向观察到的一部分剖面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薄膜搬运用架台的支承框架的安装结构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1是从图9的C-C方向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薄膜搬运用架台中的支柱的倒伏防止结构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薄膜搬运用架台中的级层叠用支柱的倒伏防止结构的一例的主视图。
(符号说明)
1薄膜搬运用架台
2托板基座
3支承框架
4支柱
5侧架
6支柱安装部件
7芯材接受部(侧架的凹部)
7a芯材接受部的底面
7b芯材接受部的侧部
8芯材推压部
9芯材移动防止板
9a芯材移动防止板的凹部的底面
9b芯材移动防止板的凹部的侧部
11侧框
12支柱
13支柱安装部件
14框架
15芯材接受部的缓冲层
16芯材推压部的缓冲层
17板状部件
18导向架的长孔
19板状部件的孔
20支柱安装部件6的长孔
21支柱4的销
22支柱4的凸部
23托板基座的凹部
24杆
25制动件
26支柱安装部件13的长孔
27支柱12的销
28支柱12的凸部
29托板基座的凹部
C管状芯材
P金属棒
【具体实施方式】
(薄膜辊)
载置于本发明的薄膜搬运用架台的薄膜辊是将1~5m宽度的薄膜以细长状卷绕于管状芯材的薄膜辊。薄膜辊的直径在30~150cm的范围内。薄膜辊对薄膜搬运用架台的装卸作业是在将金属棒贯穿于芯材并把持金属棒的两端使得薄膜辊悬挂的同时进行的。在薄膜辊的搬运过程中,薄膜辊在芯材的左右两端被支承,成为悬空状态。
(薄膜搬运用架台的基本框架)
图1及图2表示了本发明的薄膜搬运用架台的一例。薄膜搬运用架台1由长方形状的托板基座2、立设于托板基座的四角的至少4根支柱安装部件6、安装于该支柱安装部件的4根支柱4、以及将长方形状的托板基座的短边侧的2根支柱之间连结的2根侧架5构成。侧架5的中央部附近设有凹部7,卷绕有规定长度的薄膜的薄膜辊的管状芯材C的端部放置于凹部7并保持,凹部7作为芯材接受部发挥功能。在将薄膜辊的芯材C放置于芯材接受部7时,将金属棒P通过管状芯材内,以将金属棒P的两端吊起来而进行。上述架台1中,托板基座2既可以是板状的台,也可由4根框架构成,另外,也可如图10所示,由框架2a和台状导向架2e构成。
(托板基座)
图1及图2所示的托板基座2由长边方向的框架2a和短边方向的框架2b构成。托板基座2如上所述地在四角安装有支柱安装部件6,然而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别的支柱安装部件6,并在那里立设支柱4予以加固。另外,不需要将安装于托板基座2的支柱安装部件6及支柱4的位置限定于托板基座2的四角,也可以是在托板基座上任意假想地形成的长方形的四角。
(薄膜辊的芯材端部的收容)
如上所述,侧架5的中央部附近设有用于载置薄膜辊两端的芯材端部的凹部形状的芯材接受部7,通常,形成为U字形状或半圆形状。图2所示的形态中,薄膜辊的芯材端部收纳于U字形状的凹部的芯材接受部7,且从上方被芯材推压部8推压,而且,芯材端部的两端分别与设置于侧架5的外侧的芯材移动防止板9抵接并固定。本发明中,用于保持薄膜辊的两端的支承结构基本上由支柱4、侧架5、形成于侧架的芯材接受部7、芯材推压部8、以及芯材移动防止板9构成,这些部件形成为一体,构成支承框架3。第1发明中,如图5及图6所示,芯材移动防止板9为U字形状,其底面9a如下文所述,位于芯材接受部7的底面7a的同一平面或其更下方,其侧部9b从芯材接受部的侧部7b突出。另外,第2发明中,如图7所示,芯材移动防止板9是左右一对的板,没有与图5的9a对应的底面,其侧部9b与图5一样,从芯材接受部的侧部7b突出。本发明中,薄膜辊的芯材端部被芯材接受部7、芯材推压部8以及芯材移动防止板9牢牢地固定。
(芯材接受部和芯材推压部)
图3和图4表示了收容薄膜辊芯材C(外径Cb、内径Ca)的芯材接受部7、以及用于从上方推压并固定薄膜辊芯材C的芯材推压部8。图3表示了U字形状的芯材接受部7的凹部,图4表示了半圆形状的芯材接受部7的凹部。本发明中,芯材接受部7最好具有U字形状或半圆形状的凹部,其具有可接受薄膜辊芯材的程度地、略大于芯材外径的宽度。此时,芯材接受部7的底面具有沿薄膜芯材的外径面的圆弧形状。同样地,芯材推压部8的下表面也最好为沿薄膜芯材的外径面的圆弧形状。薄膜辊芯材插入到芯材接受部7后,薄膜辊芯材从上方受到芯材推压部8的推压。芯材推压部8也可以如图2或图4所示,在芯材插入后,可通过螺合于芯材接受部7的上部来固定,也可如图3所示,一侧被销钉固定,可自由旋转,另一侧被螺合。另外,最好是如图3及图4所示,在接受芯材的芯材接受部7的凹部的两侧部及底面,设置由橡胶或具柔软性的合成树脂等构成的缓冲层15,另外,在芯材推压部8的薄膜辊所接触的下表面,也设置由橡胶等弹性部件等构成的缓冲层16。
(芯材移动防止板的形状)
如图1所示,芯材移动防止板9与芯材接受部7的外侧抵接,芯材移动防止部7利用熔接、螺钉、螺栓以及螺母等固定于芯材接受部7。第1发明中表示芯材移动防止板9的具体例的形态示于图5及图6。从图5可清楚了解,芯材移动防止板9具有呈大致U字形状的凹部。该凹部的宽度w最好至少覆盖芯材的外径Cb,以得到充分的芯材移动防止效果。由此,可防止芯材C的轴向移动。另一方面,若凹部的宽度w小于插入芯材C中的金属棒P的直径wb,可能会在将金属棒P插入芯材C中时成为阻碍,因此若使宽度w大于直径wb,更好的是不覆盖比芯材的内径更内侧的空洞的大小,且最好与芯材的内径Ca大致相等,则可避免这个问题。如上所述,本发明中,芯材接受部7具有U字形状或半圆形状,然而如图6所示,芯材移动防止板9的凹部的两侧部9b比芯材接受部7的凹部的两侧部7b更向内侧突出。此时,突出的两侧部7b最好与芯材的端部抵接。由此,能可靠地芯材的薄膜宽度方向的移动。另一方面,第2发明中表示芯材移动防止板9的具体例的形态示于图7。此时,芯材移动防止板9是左右一对的板,对应于图5的凹部的两侧部9b。与第1发明相同,板的间隔w最好至少覆盖芯材的外径Cb,以得到充分的芯材移动防止效果。由此,可防止芯材C的轴向移动。另一方面,若板的间隔w小于插入芯材C中的金属棒P的直径wb,可能会在将金属棒P插入芯材C中时成为阻碍,因此若使间隔w大于直径wb,更好的是不覆盖比芯材的内径更内侧的空洞的大小,且最好与芯材的内径Ca大致相等,则可避免这个问题。如图7所示,芯材防止板9的左右的板9b比芯材接受部7的凹部的两侧部7b更向内侧突出。此时,突出的板7b最好与芯材的端部抵接。由此,能可靠地防止芯材的薄膜宽度方向的移动。
(芯材移动防止板的底面)
图5及图6所示的例子中,芯材防止板9的凹部的底面9a位于保持于芯材接受部7的芯材C的下部外表面的同一高度,然而也可位于更下方。也就是说,芯材移动防止板9的凹部的底面9a位于芯材接受部7的凹部的底面7a的同一高度或其更下方。若使芯材移动防止板9的底面9a高于芯材接受部7的凹部的底面7a,则芯材端部可能会局部与底面9a抵接而成为芯材破损的原因,若位于同一高度或更下方,则可消除该问题。防止芯材的薄膜宽度方向的移动,如上所述地可利用芯材移动防止板9的U字形状的凹部的两侧部9b的突出来实现。
(薄膜搬运用架台的其它例子)
本发明的薄膜搬运用架台的其它例子如图8及图9所示。该薄膜搬运用架台中,在图1及图2所示的架台结构的基础上,薄膜辊支承框架3的两个外侧分别设置有产品级层叠用(架台的级层叠用)的2根侧框11。具体说来,侧框11包含分别设置于托板基座2的左右角的2根支柱12,这些支柱之间最好由用于加固结构的框架14来连结。另外,该侧框11与薄膜辊支承框架3相同,在构成其的支柱12的各脚部与固定于托板基座2的四角的支柱安装部件13连结。另外,如图8及图9所示,薄膜辊支承框架3最好沿托板基座2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前后方向)位于产品级层叠用侧框11的内侧。
(托板基座)
图8及图9所示的架台中,托板基座2至少由沿长边方向的2根外侧框架2d、与其内侧平行的2根内侧框架2c、以及位于两侧即宽度方向的外框架2b构成,用于支承构成薄膜辊支承框架3的支柱4的支柱安装部件6被内侧框架2c支承,用于支承构成侧框11的支柱12的支柱安装部件13固接于外侧框架2d的两侧。此时,为了强化架台,既可使内侧框架2c和外侧框架2d分别与外框架2b接合,也可在基座框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设置多个辅助框架以连结外侧框架2d和内侧框架2c。
(薄膜搬运用架台的折叠构造)
如图8所示,保持薄膜辊的支柱4以及侧框11的支柱12采用能够沿托板基座2的内侧方向折叠的结构,以在取下薄膜辊后缩小空间容积。为了不重叠地将支柱4和侧框11的支柱12两者折叠,最好在框架上设置隔离件等,从而可以在高于薄膜辊支承框架3的位置上折叠侧框11,并保持其位置。
(支柱安装部件的构造)
如上所述,支柱4及12可折叠,然而为了使其可折叠,将支柱4安装于支柱安装部件6,将侧框11的支柱12安装于侧框的支柱安装部件13。支柱4安装于支柱安装部件6的构造的一例如图10所示,侧框11的支柱12的安装也可以同样地进行。支柱安装部件6具有剖面コ字形状,在托板基座2上形成长方形的四角,为此,以该长方形的长边的内侧方向开口的状态设置。支柱4安装于该支柱安装部件6,并且可旋转,三面包围地被支承,同时,通过侧架5连结的2根支柱4在未被支承的托板基座内侧构成为一体,可旋转并折叠。为了使支柱4能够旋转,在支柱安装部件6中开孔20,并对支柱4安装销21。若在规定的位置固定支柱4,则支柱4可以该销为轴来旋转。为了可根据薄膜辊径来调整支柱4的高度,孔20为长孔,可将支柱固定于适当的高度。另外,上述例子中,支柱4安装有销21,支柱安装部件6设有长孔20,然而反过来,也可在支柱4设置长孔,在支柱安装部件6设置销。
(支柱安装部件相对于托板基座的安装)
图10及图11中表示了支柱安装部件6安装于托板基座2的一例。此形态中,托板基座2由框架2a和导向架2e构成,支柱安装部件6垂直于板状部件17并形成为一体,该板状部件17无间隙地嵌合并滑动于托板基座2的框架2a与导向架2e间形成的槽部2f。两者的一体化方法通过熔接、螺合、一体成形等通常的方法进行。该板状部件17通过沿长度方向设置于导向架2e的长孔18及设置于板状部件17的孔19,利用螺栓·螺母拧紧固定于导向架2e。关于支柱安装部件6相对于托板基座2的安装,也可以使托板基座2的框架2a的宽度大于图10及图11的例子,从而安装于框架2a。
(支柱间距离的调整)
如图10所示,最好在支柱4的底部形成凸部22,插入并固定于形成于托板基座2的凹部23。在托板基座2设有多个凹部23,以根据薄膜的宽度来改变支柱的位置。图10所示的架台中,虽然做成所述支柱安装部件6在托板基座2的内侧框架2c上滑动,然而也可与该框架2c分开,另外设置滑动专用轨道。另外,也可采用支柱4本身直接嵌入设置于框架或轨道的凹陷、通孔的构造,来代替设置凸部22。
(支柱倒伏防止构造)
如上所述,支柱4安装立设于支柱安装部件6,设置于连结支柱4的侧架5的芯材接受部7上保持有薄膜辊。薄膜辊的重量有时会达到数吨,对支柱4作用较大的负荷。为了使支柱4稳定地直立,本发明的一例中,如图12所示,在支柱4的倒伏一侧的面上安装有用于防止倒伏的杆24,托板基座2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杆的另一端的制动件25。杆24为棒状或平板状,其一端通过销钉固定等安装于支柱4,并且可以旋转,另一端卡合固定于托板基座上的制动件25。另外,折叠支柱4时,解除杆24与制动件25的卡合。本发明中所谓的卡合,表示杆24与制动件25的连结·非连结关系,制动件25将杆24固定,防止立设的支柱4倒向内侧,同时根据需要释放杆24,使其自由活动。
本发明的架台的一例中,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防止薄膜辊支承框架3的倒伏以及支柱安装部件6、托板基座2之间的晃动。另外,本发明中,如图12所示,利用螺栓将支承框架3与支柱安装部件6、托板基座2固定,且使支柱4的底部的凸部22与托板基座2的凹部23嵌合,从而更加完全地防止支承框架3的倒伏及晃动。因此,作为容易因保管、移送过程中的微小振动或晃动而受伤、对偏振板的质量与产量产生重大影响的光学用薄膜本色布辊(raw fabric roll)的搬运用架台非常有效。
如图10所示,在托板基座2设有多个凹部23时,支柱安装部件6与支柱4根据卷绕于薄膜辊的薄膜的宽度移动。此时,如图12所示,制动件25最好也设置为可变更在托板基座2上的位置。图12中,制动件25安装于从支柱安装部件6延伸出的板状或棒状的支承部件25a的前端,在固定制动件25时,利用螺栓25将该支承部件25a固定于托板基座2。移动支柱4及支柱安装部件6时,取下螺栓25b,使支柱4及支柱安装部件6在托板基座2上滑动。此时,制动件25跟随支柱4及支柱安装部件6而移动,在规定的位置可再度用螺栓25b固定。另外,上述支承部件25a也可安装于支柱4。
(级层叠用侧框的折叠构造)
图13表示了可将包含级层叠用支柱12的侧框11相对于托板基座2折叠的形态。在此,构成侧框11的支柱安装部件13形成为从托板基座2的两侧朝向内侧方向的剖面コ字形状,其下部安装于托板基座2。支柱12相对于支柱安装部件13的安装结构与将支承薄膜辊的支柱4安装于支柱安装部件6的结构相同。在支柱12嵌入具有コ字形状的剖面的支柱安装部件13中,使其可沿上下方向滑动。支柱安装部件13的侧面沿支柱12设置有长孔26,在支柱12的侧面下方有插入所述长孔26内的销27,支柱12以向上方提起的状态以销27为轴,从支柱安装部件13的开放部分向托板基座2的内侧方向旋转,使侧框11折叠。
(级层叠用侧框的倒伏防止构造)
为了可靠地保持支柱12相对于支柱安装部件13直立的状态,与图10及图11所示的支柱安装部件6安装于托板基座2的构造、支柱底部的凸部22与托板基座凹部23的嵌合构造相同,图13中,支柱12的底部设有凸部28,托板基座2形成有供该凸部28嵌入的凹部29。而且,最好根据需要在支柱12设置与安装于支柱4的杆25相同的杆31,使其可以旋转,并与设置于托板基座2的制动件32卡合,从而牢牢地固定支柱12。另外,图13中,13a是设置于支柱安装部件13的下部的支承梁或壁,30是设置于支柱12的间隔孔,它对折叠支柱12时以销27为中心的旋转进行补偿。
(级层叠用薄膜搬运用架台的级层叠构造)
具有图8及图9所示的级层叠用侧框11的架台在支柱12的头部及其对应的托板基座2的背侧的位置上,分别至少设有嵌合的构造(例如凹部和凸部),在该部分可将堆积有薄膜辊的架台数级层叠地地予以保管、移送。在架台为空时,在托板基座2的对应背面设置用于接受支柱安装部件13的上端的部分(例如凹部),在将支柱4及12折叠后,使支柱安装部件13的上端与托板基座2的接受部分嵌合,从而可实现节省空间的级层叠保管。另外,设置于托板基座2的下表面以用于级层叠的支柱用的嵌合构造及支柱安装部件用的接受部分(凹部),例如可通过形成分别对应于与支柱12的头部的凸部相应的凹部、以及支柱安装部件13的上端接受部分(凹部)的大小的二级凹部来实现共用。
(芯材移动防止板)
图8及图9所示的薄膜搬运用架台中,芯材移动防止板9与图5、图6及图7所示的形态相同,与芯材接受部7抵接,配置于芯材接受部7的外侧。图8及图9中,第1发明中的芯材移动防止板9的凹部的底面9a位于所述芯材接受部7的凹部的底面7a的延长面的同一平面,然而也可位于其更下方。另外,第1及第2发明中的芯材移动防止板9的两侧部9b比所述芯材接受部的凹部的两侧部7b更向内侧突出,以防止所述芯材的移动。
本发明的薄膜搬运用架台采用上述结构,因此利用该架台予以保管的薄膜辊在插入其芯材内的金属棒的两侧被支承或悬挂,在移送时充分确保叉式升降机的支承部分、卷扬机、吊车用的绳索或皮带等与薄膜辊边缘部的距离,不与芯材接触,因此该移送用器材不会对薄膜辊或芯材造成损伤。这尤其是在润胀、染色、延展、保护材贴合等连续加工工序中不允许发生断裂、伤痕、厚斑、甚至于延伸斑等加工成电视机、计算机等的偏振光板的光学用聚乙烯醇薄膜本色的保管、移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偏振光板的质量与工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贡献。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薄膜搬运用架台可不损伤芯材且牢牢地固定薄膜辊,使其不沿轴向移动,因此不用说通常的各种薄膜,尤其是作为在边缘部不允许有任何微小损伤、对保管、移送要求严格管理的偏振光板制造用薄膜的搬运用架台,是非常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