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水动态信息化注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水动态信息化注浆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20513A43申请公布日20121010CN102720513ACN102720513A21申请号201210212476222申请日20120626E21D11/10200601E21D11/3820060171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地址410004湖南省长沙市中意一路158号72发明人袁晏仁邓尤东帅建国周凯高东波刘灿张艳涛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代理人赵荣之54发明名称动水动态信息化注浆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水动态信息化注浆方法,首先根据超前地质预报获取的地质参数信息建立注浆地质初模型,确定注浆初方案;然后根据分。
2、区钻探获取的地质参数信息完善注浆模型,将注浆区域划分为强水区、一般区和弱水区;对弱水区进行检查性注浆,一般区进行常规注浆,强水区进行重点注浆;本发明根据多种手段获取地质参数进行分析,建立动水动态信息化注浆模型,以“堵水加固”为目的,根据优化的注浆模型动态调整钻孔注浆参数,做到动态注浆施工。本发明与常规注浆相比,在满足注浆效果的同时,优化注浆孔数,减少了注浆材料的浪费,大大缩短了单循环注浆周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1页21动水动态信息化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
3、包括以下步骤S1超前地质预报获取隧道地质参数,分析地质参数,判断是否需要注浆,若满足开挖要求,进入步骤S7开挖施工,否则进行下面步骤;S2根据超前地质预报建立注浆地质模型,根据注浆地质模型制定注浆初方案;S3根据注浆初方案,对掌子面分8扇区布设探孔;S4根据现场8扇区钻探获取的地质参数完善地质注浆模型,将注浆区域划分为强水区、一般区和弱水区;S5分别对强水区、一般区和弱水区进行动态注浆施工;S6检查注浆效果是否达标,如果否,则返回步骤S5进行补注浆施工;S7达到开挖要求,进行开挖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水动态信息化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获取隧道地质参数信息具体包括TSP203。
4、、红外线探水、地质雷达、超级高密度电法测水或大地电磁物探勘测形成的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水动态信息化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钻探地质参数信息包括现场钻探获取的动水分布、岩层裂隙走向、溶洞和溶腔不良地质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水动态信息化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后还包括以下步骤S31获取钻探地质信息,完善地质注浆模型,根据注浆模型动态调整注浆布孔、钻机开孔坐标、角度、注浆材料和浆液配比、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注浆参数信息;S32根据完善的注浆模型进行动态信息化注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水动态信息化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弱水区进行检查性注浆,对一般区进行常规注浆。6根据。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水动态信息化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强水区进行重点注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水动态信息化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达到施工开挖指标是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的S11当隧道出水量3M3/MD时,需进行岩溶隧道围截顶水注浆施工;S12当隧道出水量10M3/H时,为强水区;S42当5M3/H出水量10M3/H时,为一般区;S43当出水量3M3/MD时,需进行岩溶隧道围截顶水注浆施工;S12当隧道出水量10M3/H时,为强水区;S42当5M3/H出水量10M3/H时,为一般区;S43当出水量3M3/MD时,需进行岩溶隧道围截顶水注浆施工;S12当隧道出水量10M3/H时,为强水。
6、区;S42当5M3/H出水量10M3/H时,为一般区;S43当出水量5M3/H时,为弱水区;当出水量1M3/H时,为无水区。0023所述弱水区进行检查性注浆,所述强水区进行重点注浆。所述现场钻探地质参数信息包括现场钻探获取的动水分布、岩层裂隙走向、溶洞和溶腔地质参数。0024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选取8个注浆孔同时作为探水孔1,图3为优化后动水动态信息化注浆方法的模型图,如图所示,探孔1共有8个,分别为探水孔T1至T8,该8个孔将地质注浆初模型分成8个扇区,其中有强水区2、弱水区4、加固外区5和检查区6;最外层的区域承受围岩水压3,了解掌子面前方30M动水分布情况,收集现场钻孔注浆反馈的地质数据。
7、完善质注浆模型,并根据出水量分出弱水区、一般区和强水区,根据完善的地质注浆模型优化注浆方案,加密强水区布孔;优化注浆材料和注浆设备;根据注浆方案总原则,进行弱水区和强水区的注浆;S5分别对强水区、一般区和弱水区进行动态注浆施工;S6检查注浆效果是否达标,如果否,则返回步骤S5进行补注浆施工;S61当检查孔出水量02L/MINM时,需要进行补注浆;S62当检查孔出水量02L/MINM时,达到注浆效果。0025S7达到开挖要求,进行开挖施工。0026该方法首先判定围岩,然后分区定位,最后动态注浆,通过动态优化完成注浆设计方案,进行动水动态信息化注浆施工。002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说明书CN102720513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720513A2/2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272051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