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已发现,通式(I)的新的通过氧和硫结合取代基的磺酰氨基羰基
三唑啉酮和式(I)化合物的盐
![]()
其中
n为0,1或2,
R1为氢或下组包含的可选择取代的取代基:烷基、链烯基、链炔基、环
烷基、环烯基、芳基和芳烷基,
R2为下组包含的可选择取代的取代基:烷基、链烯基、链炔基、环烷基、
环烯基、环烷基烷基、芳烷基和芳基,和
R3为下组包含的可选择取代的取代基:烷基、芳烷基、芳基和杂芳基,
并通过放弃排除在EP-A431291中已公开的下述化合物:4-甲氧基-5-
甲硫基-2-(2-甲氧基羰基-苯基磺酰基-氨基羰基)-2,4-二氢-3H-
1,2,4-三唑-3-酮、4-乙氧基-5-乙硫基-2-[2-(N-甲氧基)-甲基氨基
磺酰基-苯基磺酰基-氨基羰基)-2,4-二氢-3H-1,2,4-三唑-3-酮、4-
丙氧基-5-烯丙硫基-2-(2-甲基-苯基磺酰基-氨基羰基)-2,4-二氢-3H-
1,2,4-三唑-3-酮、4-甲氧基-5-甲硫基-2-(2-甲氧基羰基-噻吩-3-基
-磺酰基-氨基羰基)-2,4-二氢-3H-1,2,4-三唑-3-酮、4-乙氧基-5-甲
硫基-2-(2-甲氧基-苯基磺酰基-氨基羰基)-2,4-二氢-3H-1,2,4-三唑-
3-酮、4-乙氧基-5-乙硫基-2-[2-(2-氯-乙氧基)-苯基磺酰基-氨基羰
基]-2,4-二氢-3H-1,2,4-三唑-3-酮4-烯丙氧基-5-乙硫基-2-(2-氟-
苯基磺酰基-氨基羰基)-2,4-二氢-3H-1,2,4-三唑-3-酮、4-甲氧基-
5-乙硫基-2-(3-氨基磺酰基-吡啶-2-基-磺酰基-氨基羰基)-2,4-二氢-
3H-1,2,4-三唑-3-酮和4-甲氧基-5-乙硫基-2-(2,6-二氟-苯基磺酰基
-氨基羰基)-2,4-二氢-3H-1,2,4-三唑-3-酮。
通式(I)的新的通过氧和硫结合取代基的磺酰氨基羰基三唑啉酮的
制备是通过
(a)可选择地在反应助剂存在下和可选择的在稀释剂的存在下,通式(II)
的三唑啉酮与通式(III)的磺酰基异氰酸酯反应
![]()
其中
n、R1和R2如上述定义,
R3-SO2-N=C=O (IU)
其中R3为上述定义
或通过
(b)可选择地在酸接受体存在下和可选择的在稀释剂的存在下,通式
(IV)的三唑啉酮衍生物与通式(V)的磺酰氨反应
![]()
其中
n、R1和R2如上述定义,
Z为卤素、烷氧基、芳烷氧基或芳氧基
R3-SO2-NH2 (V)
其中R3为上述定义
或通过
(c)可选择地在酸接受体存在下和可选择的在稀释剂的存在下,通式
(II)的三唑啉酮与通式(VI)的磺酰氨衍生物反应
![]()
其中
n、R1和R2如上述定义,
R3-SO2-NH-CO-Z (VI)
其中R3为上述定义
Z为卤素、烷氧基、芳烷氧基或芳氧基
或通过
(d)可选择地在反应助剂存在下和可选择地在稀释剂的存在下,通式
(I I)的三唑啉酮与通式(VII)的磺酰卤,并与通式(VIII)的金属氰酸盐反应
![]()
其中
n、R1和R2如上述定义,
R3-SO2-X (VII)
其中R3为上述定义
X为卤素,
MOCN (VIII)
其中
M为碱金属或等价的碱土金属,
并可通过常规方法将通过方法(a)、(b)、(c)或(d)制备的式(I)化
合物可选择地转化成盐。
如果在式(I)、(II)和(IV)新化合物中的R2是炔丙基,通过用碱处
理,可将其异构化成为其中R2为丙二烯(=丙-1,2-二烯基)的相应化合物
(参见:制备实施例)。
通式(I)的新的通过氧和硫结合取代基的磺酰氨基羰基三唑啉酮的
一个方面是其具有除草和杀真菌活性。
令人惊奇的是,式(I)的新化合物比结构类似的本领域已知的代表
化合物,例如,已知的4-氨基-5-甲硫基-2-(2-三氟甲氧基-苯基磺酰
基-氨基羰基)-2,4-二氢-3H-1,2,4-三唑-3-酮具有相对强的除草活
性。
本发明优选地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
n为0、1或2,
R1为氢、被氟、氯、溴、氰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羰基或C1-
C4-烷氧基-羰基可选择取代的C1-C6烷基、各自被氟、氯和/或溴可选择
取代的C2-C6-链烯基或C2-C6链炔基、各自可被氟、氯、溴和/或C1-C4
烷基可选择取代的C3-C6环烷基或C5-C6环烯基、或各自可被氟、氯、溴、
氰基、硝基、C1-C4-烷基、三氟甲基、C1-C4-烷氧基和/或C1-C4-烷氧基
-羰基可选择取代的苯基或苯基-C1-C3-烷基,
R2为被氟、氯、溴、氰基、C3-C6-环烷基、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
或C1-C4-烷氧基-羰基可选择取代的C1-C6烷基、各自被氟、氯和/或溴
可选择取代的C2-C6-链烯基或C2-C6链炔基、各自可被氟、氯、溴和/或
C1-C4烷基可选择取代的C3-C6环烷基、C5-C6环烯基或C3-C6-环烷基-
C1-C3-烷基、可被氟、氯、溴、氰基、硝基、C1-C4-烷基、三氟甲基、
C1-C4-烷氧基和/或C1-C4-烷氧基-羰基可选择取代的苯基-C1-C3-烷基、
或各自可被氟、氯、溴、氰基、硝基、C1-C4-烷基、三氟甲基、C1-C4-
烷氧基、氟-和/或氯-取代的C1-C3-烷氧基、C1-C4-烷硫基、氟-和/或氯
-取代的C1-C3-烷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C1-C4-烷基磺酰基和/
或
C1-C4-烷氧基-羰基可选择取代的苯基,
R3为基团
![]()
其中
R4和R5相同或不同并为氢、氟、氯、溴、碘、硝基、C1-C6-烷基(其
可被氟、氯、溴、氰基、羧基、C1-C4-烷氧羰基、C1-C4-烷基氨基-羰基、
二-(C1-C4-烷基)氨基-羰基、羟基、C1-C4-烷氧基、甲酰氧基、C1-C4-
烷基-羰氧基、C1-C4-烷氧基-羰氧基、C1-C4-烷基氨基-羰氧基、C1-C4-
烷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C1-C4-烷基磺酰基、二-(C1-C4-烷基)-
氨基磺酰基、C3-C6-环烷基或苯基可选择取代)、C2-C6-链烯基(其可被
氟、氯、溴、氰基、C1-C4-烷氧基-羰基、羧基或苯基可选择取代)、C2-C6-
链炔基(其可被氟、氯、溴、氰基、C1-C4-烷氧基-羰基、羧基或苯基可
选择取代)、C1-C4-烷氧基(其可被氟、氯、溴、氰基、羧基、C1-C4-烷
氧基-羰基、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或C1-
C4-烷基磺酰基可选择取代)、C1-C4-烷硫基(其可被氟、氯、溴、氰基、
羧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或C1-
C4-烷基磺酰基可选择取代)、C2-C6-链烯氧基(其可被氟、氯、溴、氰基
或C1-C4-烷氧基-羰基可选择取代)、C2-C6-链烯硫基(其可被氟、氯、
溴、氰基、硝基、C1-C3-烷硫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可选择取代)、C3-C6-
链炔氧基、C3-C6-链炔硫基或基团S(O)p-R6,其中
p为1或2和
R6为C1-C4-烷基(其可被氟、氯、溴、氰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可
选择取代)、C3-C6-链烯基、C3-C6-链炔基、C1-C4-烷氧基、C1-C4-烷氧
基-C1-C4-烷氨基、C1-C4-烷氨基、二-(C1-C4-烷基)-氨基、苯基或基团
-NHOR7,其中
R7为C1-C12-烷基(其可被氟、氯、氰基、C1-C4-烷氧基、C1-C4-烷
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基-羰基、
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氨基-羰基或二-(C1-C4-烷基)-氨基-羰基
可选择取代)、C3-C6-链烯基(其可被氟、氯或溴可选择取代)、C3-C6-
链炔基、C3-C6-环烷基、C3-C6-环烷基-C1-C2-烷基、苯基-C1-C2-烷基(其
可被氟、氯、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烷氧基-
羰基可选择取代)、二苯甲基或苯基(其可被氟、氯、硝基、氰基、C1-
C4-烷基、三氟甲基、C1-C4-烷氧基、C1-C2-氟烷氧基、C1-C4-烷硫基、
三氟甲硫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可选择取代),
R4和/或R5还为苯基或苯氧基、C1-C4-烷基-羰基氨基、C1-C4-烷氧基-
羰基氨基、C1-C4-烷基氨基-羰基-氨基、二-(C1-C4-烷基)-氨基-羰基
氨基或基团-CO-R8,其中
R8为氢、C1-C6-烷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C3-C6-环烷
氧基、C3-C6-链烯氧基、C1-C4-烷硫基、C1-C4-烷基氨基、C1-C4-烷氧
基氨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氨基或二-(C1-C4-烷基)-氨基(其可
被氟和/或氯可选择取代),或
R4和/或R5还为三甲基甲硅烷基、噻唑啉基、C1-C4-烷基磺酰氧基、二
-(C1-C4-烷基)-氨基磺酰氨基或基团
-CH=N-R9,其中
R9为被氟、氯、氰基、羧基、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C1-
C4-烷基亚磺酰基或C1-C4-烷基磺酰基可选择取代的C1-C6-烷基、被氟或
氯可选择取代的苄基、各自被氟或氯可选择取代的C3-C6-链烯基或C3-
C6-链炔基、可被氟、氯、溴、C1-C4-烷基、C1-C4-烷氧基、三氟甲基、
三氟甲氧基或三氟甲硫基可选择取代的苯基、各自可被氟和/或氯可选
择取代的C1-C6-烷氧基、C3-C6-链烯氧基、C3-C6-链炔氧基或苄氧基、
氨基、C1-C4-烷基氨基、二-(C1-C4-烷基)-氨基、苯基氨基、C1-C4-烷
基-羰基氨基、C1-C4-烷氧基-羰基氨基、C1-C4-烷基磺酰基氨基、或可
被氟、氯、溴或甲基可选择取代的苯基磺酰氨基、
或
R3为基团
![]()
其中
R10为氢或C1-C4-烷基和
R11和R12相同或不同并为氢、氟、氯、溴、硝基、氰基、C1-C4-烷
基(其可被氟和/或氯可选择取代)、C1-C4-烷氧基(其可被氟和/或氯可
选择取代)、羧基、C1-C4-烷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C1-C4-烷基磺
酰基或二-(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
或
R3为基团
![]()
其中
R13和R14相同或不同并为氢、氟、氯、溴、硝基、氰基、C1-C4-烷
基(其可被氟和/或氯可选择取代)或C1-C4-烷氧基(其可被氟和/或氯可
选择取代),
或
R3为基团
![]()
其中
R15和R16相同或不同并为氢、氟、氯、溴、硝基、氰基、C1-C4-烷
基(其可被氟和/或氯可选择取代)、C1-C4-烷氧基(其可被氟和/或氯可
选择取代)、C1-C4-烷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或C1-C4-烷基磺酰基
(其可被氟和/或氯可选择取代)、氨基磺酰基、单-(C1-C4-烷基)-氨基
磺酰基、二-(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C1-C4-烷氧基-羰基或二甲基
氨基羰基
或
R3为基团
![]()
其中
R17和R18相同或不同并为氢、氟、氯、溴、C1-C4-烷基(其可被氟和
/或氯可选择取代)、C1-C4-烷氧基(其可被氟和/或氯可选择取代)、
C1-C4-烷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或C1-C4-烷基磺酰基(其可被氟和/
或氯可选择取代)或二-(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
或
R3为基团
![]()
其中
R19和R20相同或不同并为氢、氟、氯、溴、氰基、硝基、C1-C4-烷
基(其可被氟和/或氯可选择取代)、C1-C4-烷氧基(其可被氟和/或氯可
选择取代)、C1-C4-烷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或C1-C4-烷基磺酰基
(其可被氟和/或氯可选择取代)、二-(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C1-
C4-烷氧基-羰基或二甲基氨基羰基,和
A为氧、硫或基团N-Z1,其中
Z1为氢、C1-C4-烷基(其可被氟、氯、溴或氰基可选择取代)、C3-C6-
环烷基、苄基、苯基(其可被氟、氯、溴或硝基可选择取代)、C1-C4-烷
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或二-(C1-C4-烷基)-氨基羰基,
或
R3为基团
![]()
其中
R21和R22相同或不同并为氢、C1-C4-烷基、卤素、C1-C4-烷氧基羰
基、C1-C4-烷氧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和
Y1为硫或基团N-R23,其中
R23为氢或C1-C4-烷基,
或
R3为基团
![]()
其中
R24为氢,C1-C4-烷基、苄基、吡啶基、喹啉基或苄基,
R25为氢、卤素、氰基、硝基、C1-C4-烷基(其可被氟和/或氯可
选择取代)、C1-C4-烷氧基(其可被氟和/或氯可选择取代)、二氧戊环基
或C1-C4-烷氧基-羰基,和
R26为氢、卤素或C1-C4-烷基,
或
R3为下述基团:
![]()
上述放弃排除的化合物除外。
本发明还优选地提供式(I)化合物的钠、钾、镁、钙、铵、C1-C4-
烷基-铵、二-(C1-C4-烷基)-铵、三-(C1-C4-烷基)-铵、四-(C1-C4-烷
基)-铵、三-(C1-C4-烷基)-锍、C5或C6-环烷基-铵和二-(C1-C2-烷基)-
苄基-铵盐,其中n、R1、R2和R3为上述给出的定义。
本发明特别提供了式(I)化合物,其中
n为0,1或2,
R1为各自可被氟、氯、氰基、甲氧基或乙氧基可选择取代的甲基、乙
基、正-或异-丙基或正-、异-、仲-或叔丁基、各自可被氟、氯、或溴
可选择取代的丙烯基、丁烯基、丙炔基或丁炔基、各自可被氟、氯、溴、
甲基或乙基可选择取代的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各自可被
氟、氯、溴、氰基、甲基、三氟甲基或甲氧基可选择取代的苄基或苯基,
R2为各自可被氟、氯、氰基、甲氧基、乙氧基、甲硫基或乙硫基可选
择取代的甲基、乙基、正-或异-丙基或正-、异-、仲-或叔丁基、各自
可被氟、氯、或溴可选择取代的丙烯基、丁烯基、丙炔基、丁炔基或烯
丙基、各自可被氟、氯、溴、甲基或乙基可选择取代的环丙基、环丁基、
环戊基、环己基、环丙基甲基、环丁基甲基、环戊基甲基或环己基甲基、
各自可被氟、氯、溴、氰基、甲基、三氟甲基或甲氧基可选择取代的苄
基或苯基,和
R3为基团
![]()
其中
R4为氟、氯、溴、甲基、乙基、丙基、三氟甲基、丁氧基、烯丙
氧基、炔丙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二氟甲氧基、
三氟甲氧基、2-氯-乙氧基、2-甲氧基-乙氧基、C1-C3-烷硫基、C1-C3-
烷基亚磺酰基、C1-C3-烷基磺酰基、二甲基氨基磺酰基、二乙基氨基磺
酰基、N-甲氧基-N-甲基氨基磺酰基、甲氧基氨基磺酰基、苯基、苯氧
基或C1-C3-烷氧羰基,和
R5为氢、甲基、乙基、氟、氯或溴,
R3为基团
![]()
其中
R10为氢
R11为氟、氯、溴、甲基、甲氧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乙
氧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甲基磺酰基或二甲基氨基磺酰基,和
R12为氢,
或
R3为基团
![]()
其中
R为C1-C4-烷基
或
R3为基团
![]()
其中
R24为C1-C3-烷基、苯基或吡啶基,
R25为氢、氟、氯或溴和
R26为氟、氯、溴或C1-C3-烷氧基羰基,
上述放弃排除的化合物除外。
上述列示的总的或优选的基团定义适用于式(I)的终产物和其制
备的相应起始物或中间体。这些基团定义可以彼此相互结合,包括所述
优选定义之间的结合。
在基团定义中述及的烃基,如烷基、链烯基或链炔基,及其与杂原
子结合形成的基团,如烷氧基、烷硫基或烷氨基,是直链或支链的,即
使在未直接表示时也如是。
卤素通常为氟、氯、溴或碘,优选氟、氯或溴,特别是氟或氯。
例如,如果2-三氟甲氧基-苯基磺酰基异氰酸酯和4-甲氧基-5-丙
硫基-2,4-二氢-3H-1,2,4-三唑-3-酮用作起始物,根据本发明方法(a)
的反应过程可归纳成下式:
![]()
例如,如果2-乙硫基-苯磺酰胺和2-氯羰基-4-乙氧基-5-甲基磺酰
基-2,4-二氢-3H-1,2,4-三唑-3-酮用作起始物,根据本发明方法(b)的
反应过程可归纳成下式:
![]()
例如,如果N-甲氧羰基-2-甲氧基-苯基磺酰胺和5-乙基亚磺酰基
-4-丙氧基-2,4-二氢-3H-1,2,4-三唑-3-酮用作起始物,根据本发明方
法(c)的反应过程可归纳成下式:
![]()
例如,如果2-氯-6-甲基-苯基磺酰氯,4-烯丙氧基-5-苄硫基-2,4-
二氢-3H-1,2,4-三唑-3-酮和氰酸钠用作起始物,根据本发明方法(d)的
反应过程可归纳成下式:
![]()
在根据本发明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a),(c)和(d)中用作起始
物的三唑啉酮为式(II)中所定义的。
在式(II)中,n,R1和R2的优选或特别优选的定义,已描述在与根
据本发明式(I)化合物有关的优选或特别优选的n,R1和R2的定义中。
通式(II)的三唑啉酮是文献中未知的,而且它们作为新物质在本专
利申请中提供。
式(II)的新三唑啉酮的制备是通过式(II)的巯基三唑啉酮,或式
(IX)化合物的金属盐与通式(X)的化合物反应
![]()
其中
R1如上述定义
X-R2 (X)
R2为上述定义和
X为卤素或-O-SO2-OR2,
反应可选择地在酸接受体,例如氢氧化钾,叔丁醇钾或碳酸钾存在
下,和可选择地在稀释剂,例如甲醇或乙醇存在下,在0℃至100℃的温
度下进行,然后可选择地以常规方法氧化产物成为亚砜或砜(参见制备
实施例)。
在式(X)中,R1的优选或特别优选的定义,已描述在与根据本发明
式(I)化合物有关的优选或特别优选的R1的定义中。
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特别是钠、钾、镁和钙盐,是优选的式(IX)
化合物的金属盐。
通式(IX)的巯基三唑啉酮-及其金属盐-是文献中未知的;本申请中
也将其作为新物质提供。
式(IX)的新的巯基三唑啉酮的制备是通过通式(XI)的氨基脲衍生
物
![]()
其中
R1如上述定义和
Y为卤素、咪唑基、烷氧基、芳烷氧基或芳氧基,
可选择的在如碳酸钾的反应助剂存在下,且可选择的在如甲醇或乙
醇的稀释剂存在下,在20℃至150℃下反应(参见制备实施例)。
在式(XI)中,R1的优选或特别优选的定义,已描述在与根据本发明
式(I)化合物有关的优选或特别优选的R1的定义中;Y优选为氟、氯、
溴、碘、甲氧基、乙氧基、苄氧基或苯氧基,特别是甲氧基或苯氧基。
通式(XI)的氨基脲衍生物是文献中未知的;本申请中还将其作为新
物质提供。
通式(XI)的新的氨基脲衍生物的制备是通过通式(XII)的氨基脲
与通式(XIII)的酰基化试剂反应
![]()
其中
R1为上述定义
X1-CS-Y (XIII)
其中
Y为上述定义和
X1为卤素
反应可选择的在例如三乙胺的酸接受体存在下,和可选择的在例如
二氯甲烷的稀释剂存在下,在0℃至100℃的温度下进行(参见制备实施
例)。
式(XII)的前体是已知的和/或通过现有技术的已知方法制备的
(参见J.Prakt.Chem.313(1971),636-641;DE-A2044834;制备实施
例)。
式(XIII)的前体是已知的合成化学品。
制备式(II)的起始物需要的烷基化试剂在式(X)中进行了总的定
义。在式(X)中,R2的优选或特别优选的定义,已描述在与根据本发
明式(I)化合物有关的优选或特别优选的R2的定义中;X优选为氟、
氯、溴或碘,特别是氯、溴或碘
式(X)的化合物是已知的合成化学品。
在根据本发明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a)中,用作起始物的磺酰
基异氰酸酯的总的定义为式(III)中的定义。
在式(III)中,R3的优选或特别优选的定义,已描述在与根据本发
明式(I)化合物有关的优选或特别优选的R3的定义中。
式(III)的起始物是已知的和/或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已知方法制备的
(参见:
US-P 4127405,US-P 4169719,US-P 4371391,
EP-A 7687,EP-A 13480,EP-A 21641,EP-A 23141,EP-A 23422,EP-A 30139,
EP-A 35893,EP-A 44808,EP-A 44809,EP-A 48143,EP-A 51466,EP-A 64322,
EP-A 70041,EP-A 173312)
在根据本发明制备通式(I)化合物的方法(b)中,用作起始物的三
唑啉酮衍生物的总的定义为式(IV)中的定义。在式(IV)中,n,R1和R2的
优选或特别优选的定义,已描述在与根据本发明式(I)化合物有关的优
选或特别优选的n,R1和R2的定义中;Z优选为氟、氯、溴、甲氧基、乙
氧基、苄氧基、苯氧基、卤代-苯氧基或硝基-苯氧基,特别是甲氧基、
苯氧基或4-硝基-苯氧基。
式(IV)的起始物是文献中未知的;它们在本申请中作为新物质提
供。
式(IV)的新化合物的制备是通过通式(II)的三唑啉酮与通式(XIV)
的碳酸衍生物反应
![]()
其中
n,R1和R2如上述定义,
Z-CO-Z1 (XIV)
其中
Z为上述定义和
Z1为卤素、烷氧基、芳烷氧基或芳氧基,
反应可选择的在例如叔丁基钾的酸接受体存在下,和可选择的在例
如四氢呋喃或二甲氧基乙烷的稀释剂存在下,在0℃至100℃的温度下
进行。
在根据本发明制备通式(I)化合物的方法(b)中,用作起始物的磺
酰胺的总的定义为式(V)中的定义。在式(V)中,R3的优选或特别优选
的定义,已描述在与根据本发明式(I)化合物有关的优选或特别优选
的R3的定义中。
式(V)的起始物是已知的和/或通过已知方法制备的(参见:
US-P 4127405,US-P 4169719,US-P 4371391,
EP-A 7687,EP-A 13480,EP-A 21641,EP-A 23141,EP-A 23422,EP-A 30139,
EP-A 35893,EP-A 44808,EP-A 44809,EP-A 48143,EP-A 51466,EP-A 64322,
EP-A 70041,EP-A 173312)
在根据本发明制备通式(I)化合物的方法(c)中,用作起始物的磺
酰胺衍生物的总的定义为式(VI)中的定义。在式(VI)中,R3的优选或特
别优选的定义,已描述在与根据本发明式(I)化合物有关的优选或特
别优选的R3的定义中;Z优选为氟、氯、溴、甲氧基、乙氧基、苄氧基
或苯氧基,特别是甲氧基或苯氧基。
式(VI)的起始物是已知的和/或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已知方法制备
的。
在根据本发明制备通式(I)化合物的方法(d)中,用作起始物的磺
酰卤的总的定义为式(VII)中的定义。在式(VII)中,R3的优选或特别优选
的定义,已描述在与根据本发明式(I)化合物有关的优选或特别优选
的R3的定义中;X优选为氟、氯或溴,特别是氯。
式(VII)的起始物是已知的和/或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已知方法制备
的。
根据本发明制备通式(I)化合物的方法(a),(b),(c)和(d)优选在
使用稀释剂下进行,实践中可使用的稀释剂为各种惰性有机溶剂。上述
有机溶剂优选包括可选择卤代的脂族和芳香族烃如戊烷、己烷、庚烷、
环己烷、石油醚、挥发油、ligroin、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
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氯苯和邻二氯苯,醚类如乙醚、丁醚、乙
二醇二甲基醚和二乙二醇二甲基醚、四氢呋喃和二噁烷,酮类如丙酮、
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丙基酮和甲基异丁基酮。酯类如乙酸甲酯和乙酸乙
酯,腈类乙腈和丙腈,酰胺类如二甲基甲酰胺,如二甲基乙酰胺和N-
甲基吡咯烷酮、和二甲基亚砜、环丁砜和六甲基磷酰胺。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a),(b),(c)和(d)中使用的反应助剂或酸接
受体可为上述反应中使用的任何常规的酸接受体,适合的制剂优选为碱
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
钙、碱金属碳酸盐和醇化物如碳酸钠和碳酸钾和叔丁醇钠和叔丁醇钾,
以及碱性氮化合物如三甲基胺、三乙基胺、三丙基胺、三丁基胺、二异
丁基胺、二环己基胺、乙基二异丙基胺、乙基二环己基胺、N,N-二甲
基苄基胺、N,N-二甲基苯胺、吡啶、2-甲基-、3-甲基、4-甲基-、
2,4-二甲基-、2,6-甲基-、2-乙基-、4-乙基-和5-乙基-2-甲基-
吡啶、1,5-二氮杂二环[4.3.0.]-壬-5-烯(DBU)、1,8-二氮杂二环-
[5.4.0]-十一碳-7-烯(DBU)和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
(DABCO)。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a),(b),(c)和(d)的反应温度可在相当宽的范
围内变化。反应通常在-20℃至100℃,优选在0℃至+80℃的温度下
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a),(b),(c)和(d)通常在常压下进行,可是它
们也可在提高或降低的压力下进行。
为了进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a),(b),(c)和(d),通常需要使用大
约等摩尔量的适当起始物,可是,也可使其中的一种成分相当多的过
量。反应通常进行在适当稀释剂中,在酸接受体存在下,并且,可将反
应混合物在适当的所需温度下搅拌数小时。通过适当的常规方法进行根
据本发明的方法(a),(b),(c)和(d)的加工处理(参见制备实施例)。
可选择的,从根据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可制备盐。上述盐可通
过常规的盐化方法获得,例如通过将式(I)化合物溶解或分散在如二氯
甲烷、丙酮、叔丁基甲基醚或甲苯的溶剂中,并加入适合的碱。然后通
过浓缩或吸滤分离盐,如果需要,在长时间搅拌后进行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活性物质可用作脱叶剂、干燥剂、除草剂和特别是杀
草剂、从广义上理解杂草为生长在不适当场所的任何植物。根据本发明
的物质是否用作灭生性或选择性除草剂主要是根据其使用量。
根据本发明的活性物质例如可使用在下述植物上:
双子叶杂草属:芥属、独行菜属、猪殃殃属、繁缕属、母菊属、春黄菊
属、辣子草属、藜属、荨麻属、千里光属、苋属、马齿苋属、苍耳属、
旋花属、甘薯属、蓼属、田菁属、豚草属、蓟属、飞廉属、苦苣菜属、
茄属、菜属、水松叶属、母菊属、野芝麻属、婆婆纳属、麻属、刺
果属、曼陀罗属、堇菜属、鼬瓣花属、罂粟属、矢车菊属、车轴草属、
毛艮属、蒲公英属。
双子叶作物属:棉花、大豆、甜菜、胡罗卜、菜豆、豌豆、茄、亚麻、
甘薯、野豌豆、烟草、番茄、花生、油菜、莴苣、黄瓜、葫芦。
单子叶杂草属:稗属、狗尾草属、黍属、马唐属、草属、早熟禾属、
羊茅属、蟋蟀草属、臂形草属、黑麦草属、雀麦属、燕麦属、莎草属、
高粱属、冰草属、狗牙根属、鸭舌草属、飘拂草属、慈菇属、孛荠属、
草属、雀稗属、Ischaemum、尖瓣花属、龙爪茅属、剪谷颍属、看麦娘
属、风草属。
单子叶作物属:水稻、玉米、小麦、大麦、燕麦、黑麦、高粱、黍、甘
蔗、菠萝、石刁柏、葱。
可是,根据本发明活性物质的应用并不限制在上述属内,以同样的
方式还可作用于其它植物。
根据其浓度,本化合物还适合灭生性杂草防治,例如,无论是否种
植树木,在工业区、铁轨两旁和路旁和其它地区。本化合物还可用于多
年生作物的杂草防治,例如森林、观赏作物、果园、葡萄园、柑橘树、
坚果、香蕉、咖啡、茶、橡胶、油棕、可可和草莓种植园和蛇麻草田,
以及草坪、运动场草坪和牧场,本化合物还可在一年生作物中选择性地
防治杂草。
根据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无论在苗前处理或苗后处理,特别适
合防治在单子叶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还存在令人感兴趣的对植物致病
真菌的杀真菌作用,特别是苹果黑星病,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治水稻上的
稻瘟病。
本活性物质可被转化成为常规的制剂,如液剂、乳剂、可湿性粉剂、
悬浮剂、粉剂、细粉剂、糊剂、可溶粉剂、颗粒剂、浓悬浮乳剂/乳剂、
用活性化合物浸渍的天然和合成材料、和微细聚合物胶囊。
这些制剂是以已知方法生产的,例如,通过将活性成分与填充剂,
即液体溶剂和/或固体载体混合而生产,制剂中可选择的可使用表面活
性剂,即乳化剂和/或分散剂和/或成泡剂。
在使用水作为填充剂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使用有机溶剂作为助溶
剂。适当的液体溶剂主要有:芳香烃类,如二甲苯,甲苯或烷基萘,氯
代芳烃类和氯代脂肪烃类,如氯苯,二氯乙烷或二氯甲烷,脂肪烃类,
如环己烷或烷属烃,例如矿物油馏份,矿物油和植物油,醇类,如丁醇
或乙二醇及其醚和酯类,酮类,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或
环己酮,强极性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亚砜,以及水。
适当的固体载体有:
例如,铵盐和天然矿物粉末,如高岭土,粘土,滑石,白垩,石英,
硅镁土,蒙脱土或硅藻土,和合成矿物粉末,如高分散二氧化硅,氧化
铝和硅酸盐;适合颗粒剂的固体载体有:例如,粉碎和分级的天然岩石,
如方解石,大理石,浮石,海泡石和白云石,以及无机的合成颗粒和有
机粉末,和有机材料的颗粒如锯末,坚果壳,玉米穗茎和烟草茎;适当
的乳化剂和/或成泡剂有:例如非离子和阴离子乳化剂,如聚氧乙烯脂
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例如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烷基磺酸盐,烷
基硫酸盐,芳基磺酸盐以及蛋白水解产物;适合的分散剂有:例如木质
素亚磺酸废液和甲基纤维素。
在制剂中还可使用粘着剂如羧甲基纤维素和粉末、颗粒或胶乳状天
然和合成聚合物,如阿拉伯树胶,聚乙烯醇和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天然
磷脂如脑磷脂和卵磷脂,和合成磷脂。其它的粘着剂可以是矿物油和植
物油。
可能使用的着色剂如无机颜料,例如氧化铁,氧化钛和普鲁士兰,
和有机染料,如茜素染料,偶氮染料和金属酞菁染料,和痕量营养物如
金属盐,例如,铁、锰、硼、铜、钴、钼和锌盐。
制剂中通常含有按重量计0.1%-95%,优选按重量计0.5%-90
%的活性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可以其本身或其制剂形式使用,也都可以
与已知防治杂草的除草剂的混合物形式使用,可能的组合物可以是最终
的制剂或桶混合物。
混合物中可含有已知除草剂,例如苯胺类如吡氟草胺和敌稗;芳基
羧酸类如二氯吡啶甲酸、麦草畏和毒莠定;芳氧基羧酸如2,4-滴、2,4-
滴丁酸、2,4-滴丙酸、氟草定、二甲四氯、二甲四氯丙酸和定草酯;
芳基苯氧基羧酸酯如禾草灵、恶唑禾草灵、吡氟禾草灵、吡氟乙草灵
和喹禾灵,连氮酮类如杀草敏和达草灭;氨基甲酸酯类如氯苯胺灵、异
苯敌草、敌克草和苯胺灵;氯乙酰苯胺类如甲草胺、乙基乙草胺、丁草
胺、吡草胺、异丙甲草胺、丙草胺和毒草胺;二硝基苯胺类如黄消草、
胺硝草和氟乐灵;二苯醚类如三氟羧草醚、甲羧除草醚、乙羧氟草醚、
氟黄胺草醚、克阔乐、乳氟禾草灵和氟硝草醚;脲类如氯麦隆、敌草隆、
伏草隆、异丙隆、利谷隆和噻唑隆;羟胺类如枯杀达、烯草酮、噻草酮、
稀禾定和肟草酮;咪唑啉酮类如咪草烟、咪草酯、灭草烟和灭草喹;苯
胺类如溴苯腈、敌草腈和碘苯腈,氧乙酰胺类如苯噻草胺;磺酰脲类如
amidosulfuron、苄嘧黄隆、氯嘧黄隆、氯黄隆、醚磺隆、甲黄隆、烟
嘧黄隆、氯嘧黄隆、吡嘧磺隆、噻黄隆、醚苯黄隆和苯黄隆;硫代氨基
甲酸酯类如苏达灭、草灭特、燕麦敌、扑草灭、禾草畏、草达灭、苄草
丹、杀草丹和野麦畏;三嗪类如阿特拉津、草净津、西玛津、西草净、
去草净和特丁津;三唑啉酮类如六嗪酮、苯噻草和赛克津;和其它除草
剂类如氨基三唑、呋草黄、灭草松、恶庚草烷、广灭灵、二氯吡啶酸、
燕麦枯、氟硫草定、灭草呋喃、氟咯草酮、草铵磷、草甘膦、异恶草胺、
哒草特、快杀稗、喹禾草、草硫膦和灭草环。
根据本发明的活性物质还可与其它已知活性成分混合,其它活性成
分如杀真菌剂、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鸟类趋避剂、植物营养物
质和土壤调理剂。
本活性物质可以其自身或制剂形式或通过进一步稀释制备的使用
形式使用,如现混溶液、悬浮液、乳液、粉剂、糊剂和颗粒剂。可以常
规方式使用上述制剂,例如,通过泼浇、喷洒(大体积或小体积施用)
或撒播。
根据本发明的活性物质可以苗前处理或苗后处理的方式使用到植
物。它们还可在播种前掺合到土壤中。
活性物质的用量可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变化。它依赖于所需的作用类
型。施用量通常为每公顷土壤表面10g至10Kg的活性成分,优选每公
顷50g至5Kg。
下述实施例列示了根据本发明活性物质的制备和应用。
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
![]()
(万法(a))
将1.9g(10mmol)的4-乙氧基-5-乙硫基-2,4-二氢-3H-1,2,4-三唑
-3-酮,2.7g(11mmol)的2-甲氧基羰基-苯基磺酰基异氰酸酯和50ml的
乙腈,在20℃下搅拌16小时。在喷水真空下浓缩后,用乙醚浸提剩余
物,并通过吸滤分离结晶产物。得到3.9g(理论值的91%)的4-乙氧基
-5-乙硫基-2-(2-甲氧基羰基苯基磺酰基-氨基羰基)-2,4-二氢-3H-
1,2,4-三唑-3-酮,熔点162℃。
实施例2
![]()
(异构化)
将2.8g(6mmol)的4-乙氧基-5-炔丙硫基-2-(2-甲氧羰基苯基磺酰
基-氨基羰基)-2,4-二氢-3H-1,2,4-三唑-3-酮(8),50ml的二氯甲
烷,50ml的水,0.3g(7.5mmol)的氢氧化钠和50mg的溴化四丁基铵,在
20℃下搅拌16小时。然后用2N的盐酸酸化,分离有机相,用硫酸镁
干燥并过滤。浓缩滤液,用乙醚浸提剩余物,吸滤分离所得的结晶产物。
得到2.0g(理论值的71%)的4-乙氧基-5-(丙-1,2-二烯硫)-2-(2-甲氧
基羰基-苯基磺酰基-氨基羰基-2,4-二氢-3H-1,2,4-三唑-3-酮,熔点
144℃。
实施例3
![]()
(方法(d))
将3.2g(20mmol)的4-甲氧基-5-甲硫基-2,4-二氢-3H-1,2,4-三唑
-3-酮,7.6 g(24mmol)的2-(N-甲氧基-N-甲基氨基磺酰基)-苯磺酰氯
(95%),2.6g(40mmol)的氰酸钠,1.2g(15mmol)的吡啶,和50ml的乙腈,
在20℃下搅拌2天。在喷水真空下浓缩后,剩余物用二氯甲烷/水吸收,
用2N的盐酸调节至PH3。然后分离有机相,用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在
喷水真空下浓缩滤液,用甲醇处理使剩余物结晶。
由此得到5.7g(理论值的61%)的4-甲氧基-5-甲硫基-2-[2-(N-甲
氧基-N-甲基-氨基磺酰基)-苯基磺酰基-氨基羰基]-2,4-二氢-3H-
1,2,4-三唑-3-酮,熔点185℃。
以下列示在表1中的式(I)化合物也是可以制备的,例如类似于上
述实施例并根据对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总的描述进行制备。
![]()
表1:式(I)化合物的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号 n R1 R2 R3 物理数据
4 0 C2H5 CH3
m.p.:179℃
5 0 C2H5 C3H7-n
m.p.:150℃
6 0 C2H5 CH(CH3)2
m.p.:124C
7 0 C2H5 CH2-CH=CH2
m.p.:142℃
8 0 C2H5 CH2-C≡CH
m.p.:133℃
9 0 C2H5 CH3
m.p.:163℃
10 0 C2H5 CH3
m.p.:193℃
11 0 C2H5 CH3
m.p.:165℃
表1(续)
实施例号 n R1 R2 R3 物理数据
12 0 C2H5 CH3
m.p.:188℃
13 0 C2H5 CH3
m.p.:156℃
14 0 C2H5 CH3
m.p.:108℃
15 0 C2H5 CH3
m.p.:140℃
16 0 C2H5 CH3
m.p.:188℃
17 0 C2H5 CH3
m.p.:147℃
18 0 C2H5 CH3
m.p.:134℃
19 0 C2H5 C2H5
m.p.:143℃
表1(续)
实施例号 n R1 R2 R3 物理数据
20 0 C2H5 C2H5
m.p.:163℃
21 0 C2H5 C2H5
m.p.:141℃
22 0 C2H5 C2H5
m.p.:92℃
23 0 C2H5 C2H5
m.p.:95℃
24 0 C2H5 C2H5
m.p.:132℃
25 0 C2H5 C2H5
m.p.:138℃
26 0 C2H5 C2H5
m.p.:180℃
27 0 C2H5 C2H5
m.p.:143℃
28 0 CH3 C3H7-n
m.p.:129℃
表1(续)
实施例号 n R1 R2 R3 物理数据
29 0 CH3 CH3
m.p.:159℃
30 0 C2H5 C2H5
m.p.:157℃
31 0 CH3 CH3
m.p.:178℃
32 0 CH3 CH3
m.p.:148℃
33 0 CH3 CH3
m.p.:183℃
34 0 CH3 CH3
m.p.:185℃
35 0 CH3 CH3
m.p.:160℃
36 0 CH3 CH3
m.p.:149℃
37 0 CH3 CH3
m.p.:175℃
表1(续)
实施例号 n R1 R2 R3 物理数据
38 0 CH3 CH3
m.p.:192℃
39 0 CH3 CH3
m.p.:144℃
40 0 CH3 CH3
m.p.:159℃
41 0 CH3 CH3
m.p.:130℃
42 0 CH3 CH3
m.p.:151℃
43 0 CH3 CH3
m.p.:168℃
44 0 CH3 CxH7-i
m.p.:156℃
45 0 CH3 CH3
m.p.:170℃
表1(续)
实施例号 n R1 R2 R3 物理数据
46 0 CH3 CH2-CH=CH2
m.p.:126℃
47 0 CH3 C2H5
m.p.:151℃
48 0 CH3 C2H5
m.p.:129℃
49 0 CH3 C2H5
m.p.:105℃
50 0 CH3 C2H5
m.p.:137℃
51 0 CH3 C2H5
m.p.:150℃
52 0 CH3 C2H5
m.p.:135℃
53 0 CH3 C2H5
m.p.:158℃
54 0 CH3 C2H5
m.p.:164℃
表1(续)
实施例号 n R1 R2 R3 物理数据
55 0 CH3 C2H5
m.p.:172℃
56 0 CH3 C2H5
m.p.:148℃
57 0 CH3 C2H5
m.p.:127℃
58 0 CH3 C2H5
m.p.:124℃
59 0 CH3 C2H5
m.p.:161℃
60 0 CH3 C2H5
m.p.:138℃
61 0 CH3 C2H5
m.p.:124℃
62 0 CH3 C2H5
m.p.:153℃
表1(续)
实施例号 n R1 R2 R3 物理数据
63 0 CH3 CH3
m.p.:146℃
64 0 CH3 CH3
m.p.:156℃
65 0 CH3 CH2-C≡CH
m.p.:110℃
66 0 CH3 CH2-CH2-F
m.p.:148℃
m.p.:130℃
68 0 CH3 CH2-CH2-CI
m.p.:100℃
69 0 CH3 CH2CI
m.p.:142℃
70 0 CH3 C2H5
m.p.:153℃
表1(续)
实施例号 n R1 R2 R3 物理数据
71 0 CH3 C2H5
m.p.:124℃
72 0 CH3 C2H5
m.p.:136℃
73 0 CH3 C2H5
m.p.:149℃
74 0 -C(CH3)3 CH3
m.p.:139℃
75 0 -C(CH3)3 C2H5
m.p.:133℃
将列在表1实施例62中的化合物的制备列示如下:
![]()
(方法b)
将3.8g(13mmol)的5-乙硫基-4-甲氧基-2-苯氧基羰基-2,4-二氢-
3H-1,2,4-三唑-3-酮,2.9g(13.1mmol)的2-甲氧羰基-噻吩-3-磺酰
胺,2.0g(13.2mmol)的二氮杂二环十一碳烯(DBU)和50ml的乙腈,在20
℃下搅拌3天。然后倒入二氯甲烷和盐酸水溶液(大约10%)的混合物中,
并充分搅拌。分离有机相,用水洗,干燥并浓缩。从乙醚中结晶剩余物。
得到2.0g(理论值的36.5%)的5-乙硫基-4-甲氧基-2-(2-甲氧羰基-
噻吩-3-基-磺酰基氨基羰基)-2,4-二氢-3H-1,2,4-三唑-3-酮,为无色
结晶,熔点153℃。
式(II)起始物的制备:
实施例(II-1)
![]()
将4.0g(20mmol)的4-乙氧基-5-巯基-2,4-二氢-3H-1,2,4-三唑-
3-酮,4.3g(30mmol)的甲基碘和50ml的甲醇在20℃下搅拌16小时,
然后浓缩。剩余物用二氯甲烷/水吸收,并分离有机相,用硫酸镁干燥
并过滤。浓缩滤液,剩余物用乙醚稀释,通过吸滤分离获得的结晶产物。
由此得到1.8g(理论值的51%)的4-乙氧基-5-甲硫基-2,4-二氢-3H-
1,2,4-三唑-3-酮,熔点99℃。
例如,类似于实施例(II-1),还制备了列示于表2中的式(II)化合
物。
表2:式(II)化合物的实例
![]()
实施例号 n R1 R2 R3 物理数据
II-2 0 C2H5 C2H5 m.p.:83℃
II-3 0 C2H5 C3H7-n (amorphous)
II-4 0 C2H5 C3H7-i (amorphous)
II-5 0 C2H5 CH2-CH=CH2 m.p.:30℃
II-6 0 C2H5 CH2-CH≡CH m.p.:77℃
II-7 0 CH3 CH3 m.p.:156℃
II-8 0 CH3 C2H5 m.p.:135℃
II-9 0 CH3 C3H7-n m.p.:90℃
II-10 0 CH3 C3H7-i m.p.:89℃
II-11 0 CH3 CH2-CH=CH2 m.p.:70℃
II-12 0 CH3 CH2-C≡CH m.p.:134℃
II-13 0 CH3 CH2-F
表2(续)
实施例号 n R1 R2 R3 物理数据
II-14 0 CH3 CH2-Cl m.p.:94℃
II-15 0 CH3 CH2-CH2-F m.p.:96℃
II-16 0 CH3 CH2-CH2-Cl m.p.:152℃
II-17 0 CH3 CHF2
II-18 0 CH3 CH2-CHF2
II-19 0 CH3 CH2-CF3
II-20 0 CH3 CH2-CH2-CF3
II-21 0 C2H5 CH2-F
II-22 0 C2H5 CH2-Cl
II-23 0 C2H5 CHF2
II-24 0 C2H5 CH2-CH2-F
II-25 0 C2H5 CH2-CH2-Cl
II-26 0 C2H5 CH2-CHF2
II-27 0 C2H5 CH2-CF3
II-28 0 C3H7-n CH3
II-29 0 C3H7-i CH3
II-30 0 C4H9-n CH3
II-31 0 CH2-CH=CH2 CH3
表2(续)
实施例号 n R1 R2 R3 物理数据
II-32 0 C3H7-n C2H5
II-33 0 C3H7-i C2H5
II-34 0 C4H9-n C2H5
II-35 0 CH2-CH=CH2 C2H5
II-36 1 CH3 CH3
II-37 2 CH3 CH3
II-38 1 CH3 C2H5
II-39 2 CH3 C2H5
II-40 1 C2H5 CH3
II-41 2 C2H5 C2H5
II-42 0 CH3
m.p.:108℃
II-43 0 C2H5
![]()
II-44 0 C3H7-n
![]()
II-45 0 C3H7-i
![]()
II-46 0 CH2-CH=CH2
![]()
式(IX)起始物
实施例(IX-1)
![]()
将25.5g(100mmol)的4-乙氧基-1-(苯氧硫羰基)-氨基
脲,6.9g(50mmol)的碳酸钾和150ml甲醇的混合物回流大约10分钟。
然后浓缩,剩余物用异丙醇浸提,通过吸滤分离结晶产物。由此得到
21g(理论值的100%)的4-乙氧基-5-巯基-2,4-二氢-3H-1,2,4-三唑-3-
酮,熔点123℃。
例如,类似于实施例(IX-1),还制备了列示于表3中的式(IX)化合
物。
![]()
表3:式(IX)化合物的实施例
实施例号 R1 物理数据
IX-2 CH3(钾盐) m.p.:221℃
IX-3 C3H7-n(钾盐)
IX-4 C3H7-i(钾盐)
IX-5 CH2-CH=CH2(钾盐)
IX-6 C4H9-n(钾盐)
IX-7 C4H9-i(钾盐)
IX-8 C4H9-s(钾盐)
IX-9
![]()
式(XI)的起始物
实施例(XI-1)
![]()
在0℃至15℃,将70g(0.4mol)的氯-硫代甲酸苯基酯,滴加入
47.6g(0.4mol)的4-乙氧基-氨基脲,,41g(0.4mol)的三乙胺和400ml二
氯甲烷的混合物中,然后在15℃至20℃再搅拌混合物16小时。然后通
过吸滤分离制备的结晶产物。由此得到的85.7g(理论值的84%)的4-乙
氧基-1-(苯氧硫羰基)-氨基脲,熔点153℃。
例如,类似于实施例(XI-1),还制备了列示于表4中的式(XI)化合
物。
![]()
表4式(XI)化合物的实施例
实施例号 R1 Y 物理数据
XI-2 CH3
m.p.:172℃
XI-3 C3H7-n
![]()
XI-4 C3H7-i
![]()
XI-5 C4H9-n
![]()
XI-6 CH2-CH=CH2
![]()
XI-7
![]()
XI-8 CH3 Cl
XI-9 C2H5 Cl
XI-10 C3H7-n Cl
XI-11 C3H7-i Cl
XI-12 C4H9-n Cl
XI-13 CH2-CH=CH2 Cl
表4(续)
实施例号 R1 Y 物理数据
XI-14 CH3
![]()
XI-15 C2H5
![]()
XI-16 CH3 OCH3
XI-17 C2H5 OCH3
XI-18 CH3 OC2H5
XI-19 C2H5 OC2H5
XI-20 CH3
![]()
XI-21 C2H5
![]()
XI-22 C3H7-n
![]()
XI-23 CH2-CH=CH2
![]()
XI-24
![]()
式(XII)的起始物
实施例(XII-1)
![]()
在0℃,伴随搅拌,将31g(0.2mo1)氯甲酸苯酯滴加入
24.4g(0.2mol)的乙氧基胺(50%水溶液),100ml乙醚,28g(0.2mol)的碳
酸钾和10ml水的混合物中。当气体停止挥发后,分离有机相,用乙酸乙
酯再提取水相并用硫酸镁充分干燥合并有机相并过滤。.浓缩滤液,剩余
物用50ml乙醇吸收,加入10g(0.2mol)的肼水合物。回流一小时后,冷
却反应混合物并过滤。浓缩滤液,用二异丙基醚浸提剩余物,通过吸滤分
离制备的结晶产物。得到23.4g(理论值的98%)的4-乙氧基-氨基脲,熔
点83℃。
例如,类似于实施例(XII-1),还制备了列示于表5中的式(XII)
化合物。
![]()
表5 式(XII)化合物的实施例
实施例号 R1 物理数据
XII-2 CH3 m.p.:73℃
XII-3 C3H7-n
XII-4 C3H7-i
XII-5 C4H9-n
XII-6 CH2-CH=CH2
XII-7
![]()
XII-8
![]()
式IV的起始物
实施例(IV-1)
![]()
在20℃,将17.2g(0.11mol)氯甲酸苯酯滴加入16.2g(0.1mol)4-
甲氧基-5-甲硫基-2,4-二氢-3H-1,2,4-三唑-3-酮,4.4g(0.11mol)氢
氧化钠,100mg溴化四丁基铵,250ml的水和500ml的二氯甲烷的彻底
搅动的混合物中,接着再搅拌反应混合物16小时。分离有机相,用水冲
洗,干燥并浓缩。从醚中结晶油状剩余物。得到24.0g(理论值的85%)
的4-甲氧基-5-甲硫基-2-苯氧基羰基-2,4-二氢-3H-1,2,4-三唑-3-酮,
为无色结晶形,熔点113℃。
例如,类似于实施例(IV-1),还制备了列示于表6中的式(IV)化合
物。
表6:其中n=0的式(IV)化合物的实施例
![]()
实施例号 R1 R2 Z 物理数据
IV-2 CH3 C2H5
![]()
IV-3 CH3 C3H7-n
![]()
IV-4 CH3 C3H7-i
![]()
IV-5 CH3 CH2-CH=CH2
![]()
IV-6 CH3 CH2-C≡CH
![]()
IV-7 CH3 CH2-F
![]()
IV-8 CH3 CH2-Cl
![]()
表6(续)
实施例号 R1 R2 Z 物理数据
IV-9 CH3 CHF2
![]()
IV-10 CH3 CH2-CH2-F
![]()
IV-11 CH3 CH2-CH2-Cl
IV-12 CH3 CH2-CHF2
![]()
IV-13 CH3 CH2-CF3
![]()
IV-14 CH3 CH2-CH2-CF3
![]()
IV-15 CH3 CH=C=CH2
![]()
IV-16 CH3
![]()
IV-17 CH3
![]()
表6(续)
实施例号 R1 R2 Z 物理数据
IV-18 CH3 C4H9-n
![]()
IV-19 C2H5 C2H5
![]()
IV-20 C2H5 C3H7-n
![]()
IV-21 C2H5 C3H7-i
![]()
IV-22 C2H5 CH2-CH=CH2
![]()
IV-23 C2H5 CH2-C≡CH
![]()
IV-24 C2H5 CH2-F
![]()
IV-25 C2H5 CH2-Cl
![]()
IV-26 C2H5 CHF2
![]()
表6(续)
实施例号 R1 R2 Z 物理数据
IV-27 C2H5 CH2-CH2-F
![]()
IV-28 C2H5 CH2-CH2-Cl
![]()
IV-29 C2H5 CH2-CHF2
![]()
IV-30 C2H5 CH2-CF3
![]()
IV-31 C2H5 CH2-CH2-CF3
![]()
IV-32 C2H5 CH=C=CH2
![]()
IV-33 C2H5
![]()
IV-34 C2H5
![]()
IV-35 C2H5 C4H9-n
![]()
表6(续)
实施例号 R1 R2 Z 物理数据
IV-36 C2H5 C2H5
![]()
IV-37 C3H7-n C3H7-n
![]()
IV-38 C3H7-n C3H7-i
![]()
IV-39 C3H7-n CH2-CH=CH2
![]()
IV-40 C3H7-n CH2-C≡CH
![]()
IV-41 C3H7-n CH2-F
![]()
IV-42 C3H7-n CH2-Cl
![]()
IV-43 C3H7-n CHF2
![]()
IV-44 C3H7-n CH2-CH2-F
![]()
表6(续)
实施例号 R1 R2 Z 物理数据
IV-45 C3H7-n CH2-CH2-Cl
![]()
IV-46 C3H7-n CH2-CHF2
![]()
IV-47 C3H7-n CH2-CF3
![]()
IV-48 C3H7-n CH2-CH2-CF3
![]()
IV-49 C3H7-n CH=C=CH2
![]()
IV-50 C3H7-n
![]()
IV-51 C3H7-n
![]()
IV-52 C3H7-n C4H9-n
![]()
IV-53 C3H7-n C2H5
![]()
表6(续)
实施例号 R1 R2 Z 物理数据
IV-54 C3H7-n C3H7-n
![]()
IV-55 CH2-CH=CH2 C3H7-i
![]()
IV-56 CH2-CH=CH2 CH2-CH=CH2
![]()
IV-57 CH2-CH=CH2 CH2-C≡CH
![]()
IV-58 CH2-CH=CH2 CH2-F
![]()
IV-59 CH2-CH=CH2 CH2-Cl
![]()
IV-60 CH2-CH=CH2 CHF2
![]()
IV-61 CH2-CH=CH2 CH2-CH2-F
![]()
IV-62 CH2-CH=CH2 CH2-CH2-Cl
![]()
表6(续)
实施例号 R1 R2 Z 物理数据
IV-63 CH2-CH=CH2 CH2-CHF2
![]()
IV-64 CH2-CH=CH2 CH2-CF3
![]()
IV-65 CH2-CH=CH2 CH2-CH2-CF3
![]()
IV-66 CH2-CH=CH2 CH=C=CH2
![]()
IV-67 CH2-CH=CH2
![]()
IV-68 CH2-CH=CH2
![]()
IV-69 CH2-CH=CH2 C4H9-n
![]()
应用实施例:
下述化合物:
![]()
即,4-氨基-5-甲硫基-2-(2-三氟甲氧基-苯基磺酰基-氨基羰基)-
2,4-二氢-3H-1,2,4-三唑-3-酮(公开于EP-A 431291/LeA 27156),在下
述应用实施例中用作对比化合物。
实施例A苗后试验
溶剂: 5重量份丙酮
乳化剂: 1重量份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通过混合1重量份的活性物质与上述量的溶剂,加入上述量的乳化
剂制备活性物质的适合制剂,用水稀释浓缩物至所需浓度。
将活性物质的制剂喷布到5-15cm高的供试植物上,以在每单位面
积上分布所需量的活性物质。选择喷雾混合物的浓度,使所需量的活性
物质的分布为20001水/ha。三周后,与未处理植物的发育对比,评
价植物的损害程度,以%损害率表示。
0%=无作用(如未处理对照)
100%=完全消灭
在此试验中,例如,制备实施例1,2,4,5,6,7和8的化合物比已知
化合物(A)对作物,例如小麦都存在好的相容性,但对杂草存在很好的活
性作用。使用制备实施例22,29,31和48的化合物结果也相同(见表
A)。
表A:苗后试验/温室
活性物质 施用量 小麦 苋 藜 向日葵 母菊 龙葵 苍耳
(g/ha)
125 0 0 0 0 0 0 0
125 0 95 95 100 95 90 95
表A(续)
活性物质 施用量 小麦 苋 藜 向日葵 母菊 龙葵 苍耳
(g/ha)
125 10 95 95 100 95 95 95
125 5 95 95 100 90 50 95
表A(续)
活性物质 施用量 小麦 苋 藜 向日葵 母菊 龙葵 苍耳
(g/ha)
125 5 80 95 100 80 90 80
125 0 80 80 100 40 50
表A(续)
活性物质 施用量 小麦 苋 藜 向日葵 母菊 龙葵 苍耳
(g/ha)
125 5 70 90 100 40 90 90
125 0 70 60 70 70 50 80
表A(续)
活性物质(制备实施例号) 施用量 小麦 苋 藜 向日葵 母菊 龙葵 苍耳
(g/ha)
(22) 60 10 95 80 100 90 90 100
(29) 60 10 80 90 90 80 95 -
(31) 60 5 80 80 70 - 95 -
(48) 125 10 80 80 100 90 80 100
实施例B
苗前试验
溶剂: 5重量份丙酮
乳化剂: 1重量份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通过混合1重量份的活性物质与上述量的溶剂,加入上述量的乳化
剂制备活性物质的适合制剂,用水稀释浓缩物至所需浓度。
将供试植物的种子播种在正常土壤中。24小时后,用活性物质制
剂的水溶液泼浇土壤,每单位面积的水量最好一致。在制剂中的活性物
质的浓度并不重要,决定因素仅仅是每单位面积活性物质的施用量。三
周后,与未处理植物的发育对比,评价植物的损害程度,以%损害率表
示。
0%=无作用(如未处理对照)
100%=完全消灭
在此试验中,例如,制备实施例1,4,5,6,7和8的化合物比已知化
合物(A)对杂草存在很好的活性作用。使用制备实施例
11,12,22,29,31,33,34,35和47的化合物结果也相同(见表B)。
表B:苗前试验/温室
活性物质 施用量 猪殃殃辣子草母菊 芥 龙葵 繁缕
(g/ha)
250 0 0 0 30 20 0
125 90 95 95 90 95 90
表B(续)
活性物质 施用量 猪殃殃辣子草母菊 Si芥 龙葵 繁缕
(g/ha)
125 80 95 95 95 90 95
125 90 95 95 90 80 90
表B(续)
活性物质 施用量 猪殃殃辣子草母菊 芥 龙葵 繁缕
(g/ha)
125 70 95 90 90 80 90
125 70 95 95 80 70 80
表B(续)
活性物质 施用量 猪殃殃辣子草母菊 S芥 龙葵 繁缕
(g/ha)
125 50 90 80 60 80 60
表B(续)
活性物质(制备实施例号) 施用量 猪殃殃辣子草母菊 芥 龙葵 繁缕
(g/ha)
(11) 125 - 95 95 95 95 95
(12) 125 - 95 95 90 95 -
(22) 250 95 95 95 70 95 95
(29) 125 - 95 95 95 95 95
(31) 125 - 100 100 95 95 70
(33) 250 - 80 90 95 80 -
(34) 125 - 100 95 95 95 90
(35) 125 - 95 95 95 95 95
(47) 125 - 95 95 90 95 95
实施例C
黑星病试验(苹果)/保护作用
溶剂: 4.7重量份丙酮
乳化剂: 0.3重量份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通过混合1重量份的活性物质与上述量的溶剂,加入上述量的乳化
剂制备活性物质的适合制剂,用水稀释浓缩物至所需浓度。
为了试验保护作用,用活性物质的制剂喷雾幼苗,直到其浸湿。喷雾
的表面干燥后,用苹果黑星病的致病真菌Venturia inaequalis的分生
孢子水液对植物接种,然后在培育室内,在20℃和相对湿度100%的条
件下,放置1天。
此后,将植物放置在20℃和相对湿度70%的温室内。
接种后12天评价。
在此试验中,例如制备实施例1,4,5和6的化合物,在活性物质浓
度为10ppm的情况下,显示100%的效用。
表C:黑星病试验(苹果)/保护作用
活性物质
活性物质浓度为10ppm时,
与未处理对照相比的%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