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中坑枕式框梁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坑中坑枕式框梁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898917A43申请公布日20140702CN103898917A21申请号201410140541422申请日20140409E02D17/0420060171申请人天津一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地址300072天津市和平区卫津路云琅大厦149号72发明人赵旭光史维乐王炜李建军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8代理人吕志英54发明名称坑中坑枕式框梁结构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坑中坑枕式框梁结构,该结构设置在围护结构一侧的地坑顶部,在所述地坑的顶部两侧设置有二根混凝土框梁,二根混凝土框梁的两端分别设有加厚垫层,第一混凝土框梁设在地坑的顶部一侧并紧靠围护结构。
2、,第二混凝土框梁设在地坑的顶部另一侧,加厚垫层与第一混凝土框梁和第二混凝土框梁形成在一平面的框梁结构,在所述框梁结构与地坑周边的垫层及工程桩形成整体。本发明的效果是该结构使围护结构最大深层位移点位置上移,有效减小围护结构变形12CM,施工工艺简单,无需增加围护结构刚度,与常规方法比造价可降低520,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898917ACN103898917A1/1页21一种坑中坑枕式框梁结构,该结构设置在围护结构一侧的地坑顶部,其特征是在所述地坑的。
3、顶部两侧设置有二根混凝土框梁,第一混凝土框梁(3)设在地坑的顶部一侧并紧靠围护结构(2),第二混凝土框梁(4)设在地坑的顶部另一侧,二根混凝土框梁的两端分别设有加厚垫层(5),加厚垫层(5)与第一混凝土框梁(3)和第二混凝土框梁(4)形成在一平面的框梁结构,在所述框梁结构与地坑周边的垫层(6)及工程桩(7)形成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坑中坑枕式框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混凝土框梁(3)和第二混凝土框梁(4)两端的长度超出加厚垫层(5)外边缘06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坑中坑枕式框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加厚垫层(5)厚度为02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坑中坑枕式框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地坑周边。
4、垫层(6)施工宽度不小于10M。权利要求书CN103898917A1/2页3坑中坑枕式框梁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坑中坑枕式框梁结构。背景技术0002软土地区地下水位高,土质软,带有地下结构的建筑在基坑开挖前,需要设置围护结构支挡,才能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根据建筑功能往往在基坑底设置有集水坑及电梯井坑等坑中坑,其深度为13M,长和宽约为25M。当坑中坑靠近围护结构时,势必会增加局部基坑开挖深度,给基坑工程施工带来安全风险。0003常规做法是采用增加围护桩刚度及长度、坑底被动土加固或地坑单独设置围护结构的处理措施。这些方法施工复杂,且造价较高。发明内容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结构上的不足。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坑中坑枕式框梁结构,该结构使围护结构最大深层位移点位置上移,有效减小围护结构变形,施工工艺简单,无需增加围护结构刚度,造价低,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坑中坑枕式框梁结构,该结构设置在围护结构一侧的地坑顶部,其中在所述地坑的顶部两侧设置有二根混凝土框梁,二根混凝土框梁的两端分别设有加厚垫层,第一混凝土框梁设在地坑的顶部一侧并紧靠围护结构,第二混凝土框梁设在地坑的顶部另一侧,加厚垫层与第一混凝土框梁和第二混凝土框梁形成在一平面的框梁结构,在所述框梁结构与地坑周边的垫层及工程桩形成整体。0006本发明的效果是该技术使围护结构最。
6、大深层位移点位置上移,有效减小围护结构变形12CM,施工工艺简单,无需增加围护结构刚度,与常规方法比造价可降低520,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的坑中坑枕式框梁结构示意图;0008图2是图II剖视图。0009图中00101、地坑2、围护结构3、第一混凝土框梁4、第二混凝土框梁00115、加厚垫层6、周边垫层7、工程桩具体实施方式0012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坑中坑枕式框梁施工结构加以说明。0013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坑中坑枕式框梁结构是,该结构设置在围护结构一侧的地坑顶部,在所述地坑的顶部两侧设置有二根混凝土框梁,第一混凝土框梁3设在地坑的顶部一侧并紧靠围护结构2,第二混。
7、凝土框梁4设在地坑的顶部另一侧,二根混凝土框梁的说明书CN103898917A2/2页4两端分别设有加厚垫层5,加厚垫层5与第一混凝土框梁3和第二混凝土框梁4形成在一平面的框梁结构,在所述框梁结构与地坑周边的垫层6及工程桩7形成整体。0014所述第一混凝土框梁3和第二混凝土框梁4两端的长度超出加厚垫层5外边缘06M,所述加厚垫层5厚度为02M,所述地坑周边垫层6施工宽度不小于10M。0015本发明的坑中坑枕式框梁功能是这样实现的0016在基坑底垫层施工时,围绕地坑增设二根混凝土框梁及加厚垫层,顶标高与垫层顶标高标高一致,并与围护结构2顶严,待混凝土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与工程桩7及周边垫层6形成。
8、地坑顶部的水平向约束,再开挖地坑的方法。地坑周边垫层施工宽度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确定,但不宜小于10M;混凝土框梁的截面尺寸应根据地坑的平面尺寸及深度综合确定,混凝土框梁的长度为超出加厚垫层外边向外06M;加厚垫层厚度为02M,宽度可根据地坑平面尺寸及深度综合确定。0017本发明的坑中坑枕式框梁结构有以下优点0018该结构使围护结构最大深层位移点位置上移,有效减小围护结构变形。0019该结构施工工艺简单,造价低。0020地坑周边增设的混凝土框梁及加厚垫层与垫层形成整体,通过垫层与地基土的摩擦力及工程桩共同工作,抵抗局部坑外土压力,确保基坑施工安全。说明书CN103898917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89891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