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壁风筒.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46670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3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40408.9

申请日:

2014.04.09

公开号:

CN103912300A

公开日:

2014.07.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F 1/04申请日:20140409|||公开

IPC分类号:

E21F1/04

主分类号:

E21F1/04

申请人: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蒋镇; 蒋光勇; 汪有清; 刘海强; 沈强; 李卫军; 吴新隆

地址: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中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

刘芳;赵朋晓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附壁风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排风口,所述筒体内设有一挡风板;所述筒体上设有多个侧向出风口,所述侧向出风口排列呈螺旋状,所述侧向出风口均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挡风板之间。本发明提供的附壁风筒,煤矿井下采用压入式通风系统并配备泡沫或喷雾除尘系统的掘进工作面,通过在筒体内部设置挡风板,风流经过筒体内部的挡风板时,可以将一部分风流分流使其流向侧向出风口,经螺旋状排列的侧向出风口变成螺旋状气流低速吹向工作面,新鲜风流低速吹向工作面抑制粉尘飞扬,在工作面附近形成空气帷幕阻止工作面含尘气流向外扩散,并有效防止瓦斯积聚;挡风板能调整风量,且上述结构易于加工、安装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附壁风筒,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排风口,所述筒体内设有一挡风板;所述筒体上设有多个侧向出风口,所述侧向出风口排列呈螺旋状,所述侧向出风口均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挡风板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壁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出风口的方向与所述筒体内壁相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壁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通过一转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筒体内,通过该转动装置能够调整所述挡风板与所述筒体横截面的角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壁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一转轴和一手柄,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筒体壁并与所述筒体转动配合,所述转轴伸入所述筒体内部的一端与所述挡风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筒体外部,并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附壁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外壁固定有至少两个吊环,所述吊环与所述手柄分别位于所述筒体相对的两侧。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附壁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面具有用于将经过筒体的气流变成螺旋状气流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为曲面。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附壁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为螺旋面。

说明书

附壁风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下通风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附壁风筒。
背景技术
随着综采技术的发展,综掘工作面的产尘量剧增,作业环境恶化。如掘进机割煤时,虽然用了综合防尘措施,但是现场实测粉尘浓度任然高达250—300mg/m2粉尘浓度大大超标,时刻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和工人身体健康。煤矿井下采用压入式通风系统并配备泡沫或喷雾除尘系统的掘进工作面,新鲜风流直接吹向工作面时不利于瓦斯的分散,并且容易导致粉尘飞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在长压短抽通风系统增加了一台抽出式局扇和一趟钢性的骨架风筒,现有的附壁风筒只能与长压短抽通风系统配合使用,且不具备供给工作人员呼吸新鲜气流,风量不能自主随意调节,且加工、安装都很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附壁风筒,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抑制粉尘飞扬,有效防止瓦斯积聚,且易于加工、安装方便且能调整风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附壁风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排风口,所述筒体内设有一挡风板;所述筒体上设有多个侧向出风口,所述侧向出风口排列呈螺旋状,所述侧向出风口均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挡风板之间。
其中,所述侧向出风口的方向与所述筒体内壁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挡风板通过一转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筒体内,通过该转动装置能够调整所述挡风板与所述筒体横截面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一转轴和一手柄,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筒体壁并与所述筒体转动配合,所述转轴伸入所述筒体内部的一端与所述挡风板 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筒体外部,并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筒体外壁固定有至少两个吊环,所述吊环与所述手柄分别位于所述筒体相对的两侧。
特别是,所述挡风板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面具有用于将经过筒体的气流变成螺旋状气流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为曲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曲面为螺旋面。
本发明提供的附壁风筒,煤矿井下采用压入式通风系统并配备泡沫或喷雾除尘系统的掘进工作面,通过在筒体内部设置挡风板,风流经过筒体内部的挡风板时,可以将一部分风流分流使其流向侧向出风口,经螺旋状排列的侧向出风口变成螺旋状气流低速吹向工作面,新鲜风流低速吹向工作面抑制粉尘飞扬,在工作面附近形成空气帷幕阻止工作面含尘气流向外扩散,并有效防止瓦斯积聚;挡风板能调整风量,且上述结构易于加工、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筒体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筒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附壁风筒,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筒体1,筒体1一端为进风口11,另一端为排风口12,筒体1内设有一挡风板2;筒体1上设有多个侧向出风口3,侧向出风口3排列呈螺旋状,侧向出风口3均位于进风口11与挡风板2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附壁风筒,煤矿井下采用压入式通风系统并配备泡沫或喷雾除尘系统的掘进工作面,通过在筒体内部设置挡风板,风流经过筒体内部的挡风板时,可以将一部分风流分流使其流向侧向出风口3,经螺旋状排列的侧向出风口3变成螺旋状气流低速吹向工作面,新鲜风流低速吹向工作面抑制粉尘飞扬,在工作面附近形成空气帷幕阻止工作面含尘气流向外扩散,并有效防止瓦斯积聚;挡风板2能调整风量,且上述结构易于加工、安装方便。
筒体1为阻燃、抗静电的柔性风筒或者铁质风筒,侧向出风口3成螺旋状设在筒体1壁上,经进风口11的风流经侧向出风口3后形成螺旋状气流向前吹出,风流产生附壁效应;筒体1内设有可调节的带轴的挡风板2于外部调节扳手相连,可按实际需要调节风量分配。进风口11处设有集气罩10,集气罩10依次连接波纹管4和面罩5,面罩5可供给涉尘人员正常呼吸。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面的粉尘浓度,改善职工劳动环境,而且保证了工作面作业人员对新鲜空气的需求,减少了粉尘对职工身体的危害。其结构简单,安装拆卸、风流导向及风量分配控制简便,安全可靠,持久耐用,成本低。适宜普及推广应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如图2所示,侧向出风口3的方向与筒体1内壁相切。筒体1呈圆筒形,经侧向出风口3排出的风流易于形成螺旋状,附壁效应较佳,并且易于加工。
上述实施例中,挡风板2通过一转动装置安装在筒体1内,通过该转动装置能够调整挡风板2与筒体横截面的角度。下面给出一种具体实施方案:
转动装置包括一转轴21和一手柄22,转轴21穿过筒体壁并与筒体1转动配合,转轴21伸入筒体内部的一端与挡风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筒体外部,并与手柄22固定连接。通过转动位于筒体1外部的手柄22,就可以转动挡风板2,进而调整挡风板2与筒体横截面之间的夹角,调整筒体排风口12的出风量与侧向出风口3的出风量,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制作;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转动装置实现挡风板2的转动,比如连杆结构等。
当迎头综掘机割岩时,通过挡风板调节手柄调节挡板的角度,以减少迎头的供风量,增加附壁风筒侧面的出风量及出风压力,即风筒内的部分风流通过附壁风筒侧面的放风孔以很高的速度喷出。调节挡风板可以使局部通风机压入的轴向风流部分改变为朝向巷道帮部并前移的风流。这种风流能有效对迎头产尘区进行隔绝,阻止粉尘向巷道后方扩散,促使绝大部分粉尘被吸入除尘器,从而大大提高了除尘风机的降尘效率。
作为上述实施的进一步地改进,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使得经筒体排风口12排出的风流直接吹到巷道壁面上荡起灰尘,挡风板2朝向进风口11的一面具有用于将经过筒体的气流变成螺旋状气流的导向面23,导向面23为曲面。
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曲面为螺旋面。经进风口11的风流经挡风板2的导向面后,与筒体1内壁之间的间隙后形成螺旋状气流向后吹出,风流产生附壁效应。
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吊挂,筒体1外壁固定有至少两个吊环13,吊环13与手柄22分别位于筒体1相对的两侧。将集气罩10一端接入压入式通风机筒体末端,通过吊环13吊挂在巷道一侧,转动调节手柄22控制工作面风量,连接好波纹管4及面罩5,戴好面罩即可。
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面的粉尘浓度,改善职工劳动环境,而且保证了工作面作业人员对新鲜空气的需求,减少了粉尘对职工身体的危害。其结构简单,安装拆卸、风流导向及风量分配控制简便,安全可靠,持久耐用,成本低,适宜普及推广应用,防尘效果较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附壁风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附壁风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附壁风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壁风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壁风筒.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912300A43申请公布日20140709CN103912300A21申请号201410140408922申请日20140409E21F1/0420060171申请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232001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中路1号72发明人蒋镇蒋光勇汪有清刘海强沈强李卫军吴新隆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代理人刘芳赵朋晓54发明名称附壁风筒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附壁风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排风口,所述筒体内设有一挡风板;所述筒体上设有多个侧向出风口,所述侧向出风口排列呈螺旋状,所述侧向出风口均位于所述进风。

2、口与所述挡风板之间。本发明提供的附壁风筒,煤矿井下采用压入式通风系统并配备泡沫或喷雾除尘系统的掘进工作面,通过在筒体内部设置挡风板,风流经过筒体内部的挡风板时,可以将一部分风流分流使其流向侧向出风口,经螺旋状排列的侧向出风口变成螺旋状气流低速吹向工作面,新鲜风流低速吹向工作面抑制粉尘飞扬,在工作面附近形成空气帷幕阻止工作面含尘气流向外扩散,并有效防止瓦斯积聚;挡风板能调整风量,且上述结构易于加工、安装方便。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912300ACN103912300A1。

3、/1页21一种附壁风筒,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排风口,所述筒体内设有一挡风板;所述筒体上设有多个侧向出风口,所述侧向出风口排列呈螺旋状,所述侧向出风口均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挡风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壁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出风口的方向与所述筒体内壁相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壁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通过一转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筒体内,通过该转动装置能够调整所述挡风板与所述筒体横截面的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壁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一转轴和一手柄,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筒体壁并与所述筒体转动配合,所述转轴伸入所述筒体内部的一端与所述挡风。

4、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筒体外部,并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附壁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外壁固定有至少两个吊环,所述吊环与所述手柄分别位于所述筒体相对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附壁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面具有用于将经过筒体的气流变成螺旋状气流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为曲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附壁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为螺旋面。权利要求书CN103912300A1/3页3附壁风筒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井下通风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附壁风筒。背景技术0002随着综采技术的发展,综掘工作面的产尘量剧增,作业环境恶化。如掘进机割煤时,虽然用了。

5、综合防尘措施,但是现场实测粉尘浓度任然高达250300MG/M2粉尘浓度大大超标,时刻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和工人身体健康。煤矿井下采用压入式通风系统并配备泡沫或喷雾除尘系统的掘进工作面,新鲜风流直接吹向工作面时不利于瓦斯的分散,并且容易导致粉尘飞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在长压短抽通风系统增加了一台抽出式局扇和一趟钢性的骨架风筒,现有的附壁风筒只能与长压短抽通风系统配合使用,且不具备供给工作人员呼吸新鲜气流,风量不能自主随意调节,且加工、安装都很复杂。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附壁风筒,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抑制粉尘飞扬,有效防止瓦斯积聚,且易于加工、安装方便且能调整风量。。

6、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附壁风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排风口,所述筒体内设有一挡风板;所述筒体上设有多个侧向出风口,所述侧向出风口排列呈螺旋状,所述侧向出风口均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挡风板之间。0005其中,所述侧向出风口的方向与所述筒体内壁相切。0006进一步地,所述挡风板通过一转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筒体内,通过该转动装置能够调整所述挡风板与所述筒体横截面的角度。000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一转轴和一手柄,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筒体壁并与所述筒体转动配合,所述转轴伸入所述筒体内部的一端与所述挡风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筒体外部,并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0008其中,所述筒体外壁固。

7、定有至少两个吊环,所述吊环与所述手柄分别位于所述筒体相对的两侧。0009特别是,所述挡风板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面具有用于将经过筒体的气流变成螺旋状气流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为曲面。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曲面为螺旋面。0011本发明提供的附壁风筒,煤矿井下采用压入式通风系统并配备泡沫或喷雾除尘系统的掘进工作面,通过在筒体内部设置挡风板,风流经过筒体内部的挡风板时,可以将一部分风流分流使其流向侧向出风口,经螺旋状排列的侧向出风口变成螺旋状气流低速吹向工作面,新鲜风流低速吹向工作面抑制粉尘飞扬,在工作面附近形成空气帷幕阻止工作面含尘气流向外扩散,并有效防止瓦斯积聚;挡风板能调整风量,且上述结构易于加工。

8、、安装方便。说明书CN103912300A2/3页4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筒体的右视图;001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筒体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5本发明提供一种附壁风筒,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筒体1,筒体1一端为进风口11,另一端为排风口12,筒体1内设有一挡风板2;筒体1上设有多个侧向出风口3,侧向出风口3排列呈螺旋状,侧向出风口3均位于进风口11与挡风板2之间。0016本发明提供的附壁风筒,煤矿井下采用压入式通风系统并配备泡沫或喷雾除尘系统的掘进工作面,通过在筒体内部设置挡风板,风流经过筒体内部的挡风板时,可以将一部分风流分流。

9、使其流向侧向出风口3,经螺旋状排列的侧向出风口3变成螺旋状气流低速吹向工作面,新鲜风流低速吹向工作面抑制粉尘飞扬,在工作面附近形成空气帷幕阻止工作面含尘气流向外扩散,并有效防止瓦斯积聚;挡风板2能调整风量,且上述结构易于加工、安装方便。0017筒体1为阻燃、抗静电的柔性风筒或者铁质风筒,侧向出风口3成螺旋状设在筒体1壁上,经进风口11的风流经侧向出风口3后形成螺旋状气流向前吹出,风流产生附壁效应;筒体1内设有可调节的带轴的挡风板2于外部调节扳手相连,可按实际需要调节风量分配。进风口11处设有集气罩10,集气罩10依次连接波纹管4和面罩5,面罩5可供给涉尘人员正常呼吸。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面的粉。

10、尘浓度,改善职工劳动环境,而且保证了工作面作业人员对新鲜空气的需求,减少了粉尘对职工身体的危害。其结构简单,安装拆卸、风流导向及风量分配控制简便,安全可靠,持久耐用,成本低。适宜普及推广应用。001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如图2所示,侧向出风口3的方向与筒体1内壁相切。筒体1呈圆筒形,经侧向出风口3排出的风流易于形成螺旋状,附壁效应较佳,并且易于加工。0019上述实施例中,挡风板2通过一转动装置安装在筒体1内,通过该转动装置能够调整挡风板2与筒体横截面的角度。下面给出一种具体实施方案0020转动装置包括一转轴21和一手柄22,转轴21穿过筒体壁并与筒体1转动配合,转轴21伸入筒体内部的一端。

11、与挡风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筒体外部,并与手柄22固定连接。通过转动位于筒体1外部的手柄22,就可以转动挡风板2,进而调整挡风板2与筒体横截面之间的夹角,调整筒体排风口12的出风量与侧向出风口3的出风量,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制作;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转动装置实现挡风板2的转动,比如连杆结构等。0021当迎头综掘机割岩时,通过挡风板调节手柄调节挡板的角度,以减少迎头的供风量,增加附壁风筒侧面的出风量及出风压力,即风筒内的部分风流通过附壁风筒侧面的放风孔以很高的速度喷出。调节挡风板可以使局部通风机压入的轴向风流部分改变为朝向巷道帮部并前移的风流。这种风流能有效对迎头产尘区进行隔绝,阻止粉尘。

12、向巷道后方扩散,促使绝大部分粉尘被吸入除尘器,从而大大提高了除尘风机的降尘效率。0022作为上述实施的进一步地改进,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使得经筒体排风口12排出的风流直接吹到巷道壁面上荡起灰尘,挡风板2朝向进风口11的一面具有用于将经过筒体说明书CN103912300A3/3页5的气流变成螺旋状气流的导向面23,导向面23为曲面。0023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曲面为螺旋面。经进风口11的风流经挡风板2的导向面后,与筒体1内壁之间的间隙后形成螺旋状气流向后吹出,风流产生附壁效应。0024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吊挂,筒体1外壁固定有至少两个吊环13,吊环13与手柄22分别位于筒体1相对的两侧。

13、。将集气罩10一端接入压入式通风机筒体末端,通过吊环13吊挂在巷道一侧,转动调节手柄22控制工作面风量,连接好波纹管4及面罩5,戴好面罩即可。0025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面的粉尘浓度,改善职工劳动环境,而且保证了工作面作业人员对新鲜空气的需求,减少了粉尘对职工身体的危害。其结构简单,安装拆卸、风流导向及风量分配控制简便,安全可靠,持久耐用,成本低,适宜普及推广应用,防尘效果较好。00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说明书CN103912300A1/1页6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91230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