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46276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9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12791.X

申请日:

2012.10.25

公开号:

CN102875053A

公开日:

2013.01.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4B 24/38申请日:20121025|||公开

IPC分类号:

C04B24/38; C04B28/00; E04G21/00; C04B103/65(2006.01)N

主分类号:

C04B24/38

申请人:

全永福

发明人:

全永福

地址:

110036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长江南街3号1-7-19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代理人:

李桂玲;许文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及二氧化硅。本发明所述的防水剂性质与水泥相同,属于刚性复合型无机物水泥添加剂,添加了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混凝土、水泥砂浆的密实性、抗渗性均大大增强,形成立体防水,防水效果优异,提高混凝土的强度20%~30%。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为无味的白色或粉红色粉末,其粒度为70~450目,含水量0.01~5%。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为无味的白色或粉红色粉末,其粒度为70~450目,含水量0.01~5%;所述的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硬脂酸盐类         10.0~70.0
木质素类           10.0~80.0
羟甲基类           1.0~50.0
钙物质             5.0~90.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还包括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二氧化硅           0.1~30.0;   
所述的二氧化硅为粉末状。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脂酸盐类是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木质素类为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羟甲基类为纤维素钠、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的钙物质为氢氧化钙、白灰、贝壳粉、生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硬脂酸镁                 4.0
硬脂酸铝                 6.0
木质素磺酸钠             20.0
纤维素钠                 1.0
氢氧化钙                 35.0
贝壳粉                   45.0。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硬脂酸钙                 4.0
硬脂酸铝                 6.0
木质素磺酸钠             20.0
纤维素钠                 10.0
纤维素                   5.0
氢氧化钙                 35.0
贝壳粉                   15.0
二氧化硅                 5.0。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硬脂酸镁                 40.0
硬脂酸钙                 2.0
硬脂酸铝                 5.0
木质素磺酸钠             20.0
纤维素钠                 10.0
纤维素                   5.0
氢氧化钙                 35.0
生石灰                   15.0
二氧化硅                 1.0。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为无味的白色或粉红色粉末,其粒度为70~450目,含水量0.1~5%;所述的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硬脂酸盐类         10.0~70.0
木质素类           10.0~80.0
羟甲基类           1.0~50.0
钙物质             5.0~90.0;
所述防水剂还包括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二氧化硅           0.1~30.0;
所述的防水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将所述的各原料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40分钟即得到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为无味的白色或粉红色粉末,其粒度为70~450目,含水量0.01~5%;所述的防水剂与水泥砂浆混合制成防水水泥,所述防水剂的用量为3~4%。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母体整理,清扫作业:去除附着在母体上的污物、尘土、铁丝、铁片、木片及突出的部分,特别是铁丝和钉子的暴露处,应将其打入混凝土内,再用普通砂浆抹平;若母体上已有防水层,将原有防水层拆除后在进行下述的防水施工;
(2)阻水作业:使用快速堵漏剂堵住漏水处;
(3)防水作业:
a.混合: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与水泥于容器内搅拌均匀,即得到防水水泥;
b.制备防水素浆:向上述防水水泥中缓慢加水,即得到防水素浆;
c.涂刷:将上述防水素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即完成第一次防水施工;
d.制备防水砂浆: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水泥于容器内搅拌均匀,而后向上述容器中加入筛好的沙子搅拌均匀,再将水缓慢灌注进行搅拌,即得到防水砂浆;
e.二次涂刷:将需要防水的部位充分浇水,将上述防水砂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即完成第二次防水施工;
(4)养护作业:完成上述防水作业后保证经常浇水养护至少3天。

说明书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的防水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防水工程领域,防水是重要的功能要素之一,其防水性仅次于结构。目前市场上防水材料五花八门、品种甚多,从形态上可分为卷材、粉状物、乳胶液等;从材料上可分为有机、无机及合成材料;大量的防水材料在建筑防水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材料以及客观、主观等因素影响,建筑防水问题仍是建筑行业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防水处理是被动的采用防水材料把水隔开的方法,例如中国专利CN 101786901A(申请日:2010年3月5日,申请号:201010118186.2,申请人:浙江凌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公开的一种建筑材料表面用有机硅乳液型防水剂,但是该种防水方式不但极其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且防水层寿命也不长。以各市地铁线为例,施工时使用了“膨润土防水毯”(中国专利CN 1916299,申请日:2006年1月18日,申请号:200610002169.6,申请人:张继武)或各种表面防水材料,现出现大面积渗漏,长期渗漏会导致地铁墙体和内部钢筋腐蚀,造成安全隐患。 
国内外地铁建设经验充分说明了无论采用何种防水原则和防水方案,切实做好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是根本,若偏离了这个原则,地铁防水是不可能做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是地下结构防水的主要防线,也是发展方向,提高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质量的关键是有效控制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目前,许多防水专家已深刻认识到自身防水的重要性,因此建筑材料的自身防水是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及二氧化硅;本发明解决了混凝土和砂浆的自身防水性能难题,解决了建筑物表面防水层破裂渗水的现象。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说明来进一步描述和体现。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所述的防水剂为无味的白色或粉红色粉末,其粒度为70~450目,含水量0.01~5%。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硬脂酸盐类         10.0~70.0
木质素类           10.0~80.0
羟甲基类           1.0~50.0
钙物质             5.0~90.0;
所述防水剂中还包括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二氧化硅           0.1~30.0。
进一步的,所述的硬脂酸盐类是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木质素类为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羟甲基类为纤维素钠、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的钙物质为氢氧化钙、白灰、贝壳粉、生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二氧化硅为粉末状。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通过以下另一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硬脂酸盐类         10.0~70.0
木质素类           10.0~80.0
羟甲基类           1.0~50.0
钙物质             5.0~90.0;
所述防水剂中还包括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二氧化硅           0.1~30.0。
所述的防水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将所述的各原料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40分钟即得到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
[0012]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通过以下另一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应用,所述的防水剂与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混合制成防水水泥。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母体整理,清扫作业:去除附着在母体上的污物、尘土、铁丝、铁片、木片及突出的部分,特别是铁丝和钉子的暴露处,应将其打入混凝土内,再用普通砂浆抹平;若母体上已有防水层,将原有防水层拆除后在进行下述的防水施工;
(2)阻水作业:使用快速堵漏剂堵住漏水处;
(3)防水作业:
a.混合: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与水泥于容器内搅拌均匀,即得到防水水泥;
b.制备防水素浆:向上述防水水泥中缓慢加水,即得到防水素浆;
c.涂刷:将上述防水素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即完成第一次防水施工;
d.制备防水砂浆: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水泥于容器内搅拌均匀,而后向上述容器中加入筛好的沙子搅拌均匀,再将水缓慢灌注进行搅拌,即得到防水砂浆;
e.二次涂刷:将需要防水的部位充分浇水,将上述防水砂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即完成第二次防水施工;
(4)养护作业:完成上述防水作业后保证经常浇水养护至少3天。
上述各组分协同作用,其作用机理如下: 
1、引气减水作用:
木质素类物质是具有憎水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它可以降低拌合物的表面张力,搅拌产生大量微小、均匀的气泡,这些微小气泡具有以下作用:
(1)使拌合物中砂子颗粒之间的接触点大大减少,降低体系的摩擦力,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显著改善,提高混凝土内部均匀性;
(2)阻隔作用:使骨料的沉降阻力相应增加,减少了由于沉降作用引起的混凝土不均匀的缺陷、骨料界面粘结不良现象和沉降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
(3) 提高了水泥的保水能力,使拌合物的泌水大为减少;
(4)由于气泡的阻隔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中的自由水蒸发路线变得曲折、细小、分散、闭孔,固而改变了毛细管的特征和数量,减少了混凝土的渗水通路;
(5)引气还使水泥颗粒憎水化,从而也使混凝土中毛细管壁憎水化,这就阻碍了混凝土内部的吸收和渗水作用,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6)在混凝土中掺入木质素类物质后,由于木质素类的吸附、扩散作用,使得水泥凝聚体中所包裹的游离水释放出来,显著地改善了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因此,在满足一定的和易性要求时,可以减少拌合水的用量,从而减少混凝土游离水的数量和水分蒸发后留下的毛细孔体积,提高混凝土密实性;
(7)木质素类物质溶于水后,可理解为阴离子和金属阳离子,阴离子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使之带负电荷而互相排斥,因而,使水泥颗粒彼此分离,水化产物分布均匀,水化产物细化,从而改变了混凝土中孔结构状态,使孔径及总孔隙显著减水;
(8)引气与减水共同作用,使混凝土中产生封闭的气泡,从而降低骨料周围的泌水率,有利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2、防水作用: 
防水组份主要由硬脂酸类与钙物质复合而成,上述两种组份都是憎水性表面活性剂,硬脂酸类与钙物质作用,形成不溶性的脂肪酸钙(钙皂),水泥硬化后留在毛细管中,切断毛细孔通路,使水难以进入混凝土内部,而长链的烷基在水泥产物表面和在毛细孔壁上形成憎水层,使毛细管吸附作用减弱,降低了混凝土的吸水性。
3、收缩补偿作用: 
羟甲基类与硬脂酸类物质混合可形成钙铝酸盐,用量比较大的情况下,才能膨胀效果,所述的防水剂中用量少,仅起收缩补偿作用,起不到膨胀密实作用。
4、早强作用: 
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木质素磺酸类及羟甲基类物质,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并且有早强和增强作用,能弥补由于防水组份造成的水泥的缓凝作用,木质素磺酸类具有催化作用,可以加速水泥的水化,使水泥早期就能生成较多的水化产物,夺取较多的水与其结合,相应减少游离水,减少了由于游离水蒸发而留下来的毛细孔,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另外,木质素磺酸类可与水泥中的铝酸盐生成铝盐的铬合物,该铬合物的生成可产生体积膨胀,可以堵塞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和切断毛细管通路,增大混凝土的密实性。
上述组份复合,引起物理反应,产生综合性的防水效果。 
[0020]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因为本发明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原料合理配比,协同作用,性质与水泥相同,属于刚性复合型无机物水泥添加剂,所述的防水剂与水泥充分混合后溶解,形成阴离子和金属阳离子,并附着在水泥表面,所以添加了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混凝土、水泥砂浆的密实性、抗渗性均大大增强,形成立体防水,防水效果优异;
2、因为本发明复合型粉末防水剂采用环保安全原料,所以产品无毒,对环境完全无污染,可安全用于建筑领域;
3、因为混凝土、水泥砂浆中添加了本发明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施工后无需再使用其它防水材料,并且其防水效果与水泥同寿命,施工与维修都较为方便,所以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所述的防水剂为无味的白色或粉红色粉末,其粒度为70~450目,含水量0.01~5%。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硬脂酸盐类         10.0~70.0
木质素类           10.0~80.0
羟甲基类           1.0~50.0
钙物质             5.0~90.0;
本实施例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的各原料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40分钟即得到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应用,所述的防水剂与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混合制成防水水泥。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母体整理,清扫作业:去除附着在母体上的污物、尘土、铁丝、铁片、木片及突出的部分,特别是铁丝和钉子的暴露处,应将其打入混凝土内,再用普通砂浆抹平;若母体上已有防水层,将原有防水层拆除后在进行下述的防水施工;
(2)阻水作业:使用快速堵漏剂堵住漏水处;
(3)防水作业:
a.混合: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与水泥于容器内搅拌均匀,即得到防水水泥;
b.制备防水素浆:向上述防水水泥中缓慢加水,即得到防水素浆;
c.涂刷:将上述防水素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即完成第一次防水施工;
d.制备防水砂浆: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水泥于容器内搅拌均匀,而后向上述容器中加入筛好的沙子搅拌均匀,再将水缓慢灌注进行搅拌,即得到防水砂浆;
e.二次涂刷:将需要防水的部位充分浇水,将上述防水砂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即完成第二次防水施工;
(4)养护作业:完成上述防水作业后保证经常浇水养护至少3天。
本实施例所用重量单位为千克,也可以为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各个原料均为工业级。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各原料均为市场上出售的常规产品,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中采用的设备也均为市场上出售的常规产品。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可以在给出的配比范围内灵活组合,在此不一一枚举。 
实施例2: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所述的防水剂为无味的白色或粉红色粉末,其粒度为70~450目,含水量0.01~5%。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硬脂酸盐类         10.0~70.0
木质素类           10.0~80.0
羟甲基类           1.0~50.0
钙物质             5.0~90.0;
所述防水剂中还包括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二氧化硅           0.1~30.0;
本实施例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的各原料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40分钟即得到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应用,所述的防水剂与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混合制成防水水泥。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母体整理,清扫作业:去除附着在母体上的污物、尘土、铁丝、铁片、木片及突出的部分,特别是铁丝和钉子的暴露处,应将其打入混凝土内,再用普通砂浆抹平;若母体上已有防水层,将原有防水层拆除后在进行下述的防水施工;
(2)阻水作业:使用快速堵漏剂堵住漏水处;
(3)防水作业:
a.混合: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与水泥于容器内搅拌均匀,即得到防水水泥;
b.制备防水素浆:向上述防水水泥中缓慢加水,即得到防水素浆;
c.涂刷:将上述防水素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即完成第一次防水施工;
d.制备防水砂浆: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水泥于容器内搅拌均匀,而后向上述容器中加入筛好的沙子搅拌均匀,再将水缓慢灌注进行搅拌,即得到防水砂浆;
e.二次涂刷:将需要防水的部位充分浇水,将上述防水砂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即完成第二次防水施工;
(4)养护作业:完成上述防水作业后保证经常浇水养护至少3天。
本实施例所用重量单位为千克,也可以为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各个原料均为工业级。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各原料均为市场上出售的常规产品,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中采用的设备也均为市场上出售的常规产品。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可以在给出的配比范围内灵活组合,在此不一一枚举。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用的原料的品质与实施例1相同。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所述的防水剂为无味的白色或粉红色粉末,其粒度为200目,含水量2%。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硬脂酸镁                 4.0
硬脂酸铝                 6.0
木质素磺酸钠             20.0
纤维素钠                 1.0
氢氧化钙                 35.0
贝壳粉                   45.0;
本实施例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的各原料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40分钟即得到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
为了检测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依据JC474‑2008《砂浆、混凝土防水剂》标准检测了添加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水泥砂浆的安定性、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比、透水压力比及吸水量比(48h),其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掺量为水泥用量的3.9%,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上述检测结果为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出示的检测报告,该检测报告的中心编号为20121E01240,其检测结论为:经检验,送检样品所检项目的检测结果符合JC474‑2008《砂浆、混凝土防水剂》标准中砂浆防水剂合格品的技术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应用于洗手间和水房基层的防水施工中,施工步骤如下: 
(1)母体整理,清扫作业:去除附着在洗手间和水房基层上的污物、尘土、泥沙、浮浆、积水等,并保持湿润状态;
(2)防水作业:
a.混合: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2kg与32.5R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50kg于容器内搅拌均匀,即得到防水水泥;
b.制备防水素浆:向上述防水水泥中缓慢加水,即得到防水素浆;
c.涂刷:将上述防水素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涂刷厚度为1~2mm,涂刷时竖一遍,横一遍,即完成第一次防水施工;
d.制备防水砂浆: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2kg、32.5R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50kg于容器内搅拌均匀,而后向上述容器中加入筛好的沙子150kg并搅拌均匀,再将水缓慢灌注进行搅拌,即得到防水砂浆;
e.二次涂刷:上述步骤c完成后5分钟后,即可将上述防水砂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涂抹厚度为8~15mm,即完成第二次防水施工;
(4)养护作业:完成上述防水作业后保证经常浇水养护至少3天;
另:洗手间墙面防水处理时,再完成步骤a~c后,待所述防水素浆层凝结后即可粘贴瓷砖。
实施例4: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2相同的部分,请参照实施例2中公开的内容进行理解,实施例2公开的内容也应当作为本实施例的内容。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及二氧化硅,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硬脂酸钙                 4.0
硬脂酸铝                 6.0
木质素磺酸钠             20.0
纤维素钠                 10.0
纤维素                   5.0
氢氧化钙                 35.0
贝壳粉                   15.0
二氧化硅                 5.0;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应用于地面防水施工中,施工步骤较实施例2的改进之处在于:
(2)防水作业:
e.二次涂刷:上述步骤c完成后5分钟后,即可将上述防水砂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涂抹厚度为18~25mm,即完成第二次防水施工。
实施例5: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2相同的部分,请参照实施例2中公开的内容进行理解,实施例2公开的内容也应当作为本实施例的内容。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及二氧化硅,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硬脂酸镁                 40.0
硬脂酸钙                 2.0
硬脂酸铝                 5.0
木质素磺酸钠             20.0
纤维素钠                 10.0
纤维素                   5.0
氢氧化钙                 35.0
生石灰                   15.0
二氧化硅                 1.0;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应用于墙面防水施工中,施工步骤较实施例2的改进之处在于:
(2)防水作业:
e.二次涂刷:上述步骤c完成后5分钟后,即可将上述防水砂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涂抹厚度为15~20mm,即完成第二次防水施工。
实施例6: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2相同的部分,请参照实施例2中公开的内容进行理解,实施例2公开的内容也应当作为本实施例的内容。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及二氧化硅,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硬脂酸镁                 30.0
硬脂酸钙                 30.0
硬脂酸铝                 5.0
木质素磺酸钠             10.0
纤维素钠                 10.0
纤维素                   5.0
氢氧化钙                 30.0
生石灰                   6.0
二氧化硅                 30.0;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应用于屋面防水施工中,施工步骤较实施例2的改进之处在于:
(2)防水作业:
d.制备防水砂浆: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2kg、32.5R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50kg于容器内搅拌均匀,而后向上述容器中加入筛好的沙子150kg并搅拌均匀,再将水缓慢灌注进行搅拌,即得到防水砂浆;
e.铺设纱网:铺设5cm×5cm的纱网;
f.二次涂刷:上述步骤c完成后5~7分钟后,即可将上述防水砂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屋面上,涂抹厚度为30mm;48小时后再涂刷第二遍防水砂浆,涂抹厚度为20~30mm,即完成第二次防水施工;
(3)养护作业:第二次涂抹所述防水砂浆后24小时候,每隔6小时用水充分浇湿,防止屋面砂浆有裂痕,养护时间至少7天。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用的原料的品质与实施例1相同。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所述的防水剂为无味的乳白色粉末,其粒度为200目,含水量<5%。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及二氧化硅,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硬脂酸钙                 5.0
硬脂酸锌                 5.0
木质素磺酸钠             75.0
木质纤维素               5.0
纤维素                   15.0
生石灰                   10.0
白灰                     5.0
二氧化硅                 1.0;
本实施例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的各原料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40分钟即得到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应用于混凝土防水工程,在常温不低于5℃时,将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直接与混凝土混合制成防水混凝土,掺量为每立方米混凝土12kg±1g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 
为了检测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依据JC474‑2008《砂浆、混凝土防水剂》、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标准检测了添加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混凝土的安定性、泌水率比、抗压强度比、渗透高度比及对钢筋的锈蚀作用,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上述检测结果为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出示的检测报告,该检测报告的中心编号为20121E01241,其检测结论为:经检验,送检样品所检项目的检测结果符合JC474‑2008《砂浆、混凝土防水剂》标准中混凝土防水剂合格品的技术要求;依据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送检样品对钢筋无锈蚀危害。 
上述防水混凝土适用于一切土木工程(包括工业及民用建筑、市政、水利、桥梁、道路、机场、港口等)的刚性防水混凝土工程,尤其适合地下、屋面及超长超宽结构的土木工程施工,并且具有冻融循环要求的水利、海港、电力等工程建设的施工。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875053A43申请公布日20130116CN102875053ACN102875053A21申请号201210412791X22申请日20121025C04B24/38200601C04B28/00200601E04G21/00200601C04B103/6520060171申请人全永福地址110036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长江南街3号171972发明人全永福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1代理人李桂玲许文娟54发明名称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

2、、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及二氧化硅。本发明所述的防水剂性质与水泥相同,属于刚性复合型无机物水泥添加剂,添加了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混凝土、水泥砂浆的密实性、抗渗性均大大增强,形成立体防水,防水效果优异,提高混凝土的强度2030。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0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0页1/2页21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为无味的白色或粉红色粉末,其粒度为70450目,含水量0015。2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为无味的白色或粉红色粉末,其粒度为70450目,含水量0015;所述的防水剂的原料中。

3、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硬脂酸盐类100700木质素类100800羟甲基类10500钙物质509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还包括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二氧化硅01300;所述的二氧化硅为粉末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脂酸盐类是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木质素类为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羟甲基类为纤维素钠、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的钙物质为氢氧化钙、白灰、贝壳。

4、粉、生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硬脂酸镁40硬脂酸铝60木质素磺酸钠200纤维素钠10氢氧化钙350贝壳粉450。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硬脂酸钙40硬脂酸铝60木质素磺酸钠200纤维素钠100纤维素50氢氧化钙350贝壳粉150二氧化硅50。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硬脂酸镁400权利要求书CN102875053A2/2页3硬脂酸钙20硬脂酸铝50木质素磺酸钠200。

5、纤维素钠100纤维素50氢氧化钙350生石灰150二氧化硅10。8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为无味的白色或粉红色粉末,其粒度为70450目,含水量015;所述的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硬脂酸盐类100700木质素类100800羟甲基类10500钙物质50900;所述防水剂还包括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二氧化硅01300;所述的防水剂的制备步骤如下将所述的各原料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40分钟即得到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9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为无味的白色或粉红色粉末,其粒。

6、度为70450目,含水量0015;所述的防水剂与水泥砂浆混合制成防水水泥,所述防水剂的用量为34。10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母体整理,清扫作业去除附着在母体上的污物、尘土、铁丝、铁片、木片及突出的部分,特别是铁丝和钉子的暴露处,应将其打入混凝土内,再用普通砂浆抹平;若母体上已有防水层,将原有防水层拆除后在进行下述的防水施工;(2)阻水作业使用快速堵漏剂堵住漏水处;(3)防水作业A混合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与水泥于容器内搅拌均匀,即得到防水水泥;B制备防水素浆向上述防水水泥中缓慢加水,即得到防水素浆;C涂刷将上述防水素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即完成第一次。

7、防水施工;D制备防水砂浆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水泥于容器内搅拌均匀,而后向上述容器中加入筛好的沙子搅拌均匀,再将水缓慢灌注进行搅拌,即得到防水砂浆;E二次涂刷将需要防水的部位充分浇水,将上述防水砂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即完成第二次防水施工;(4)养护作业完成上述防水作业后保证经常浇水养护至少3天。权利要求书CN102875053A1/10页4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的防水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建筑行业防水工程领域,防水是重要的功能要素之一,其防水性仅次于结构。目前市场上防水材料五花八门、品种甚。

8、多,从形态上可分为卷材、粉状物、乳胶液等;从材料上可分为有机、无机及合成材料;大量的防水材料在建筑防水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材料以及客观、主观等因素影响,建筑防水问题仍是建筑行业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0003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防水处理是被动的采用防水材料把水隔开的方法,例如中国专利CN101786901A(申请日2010年3月5日,申请号2010101181862,申请人浙江凌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公开的一种建筑材料表面用有机硅乳液型防水剂,但是该种防水方式不但极其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且防水层寿命也不长。以各市地铁线为例,施工时使用了“。

9、膨润土防水毯”(中国专利CN1916299,申请日2006年1月18日,申请号2006100021696,申请人张继武)或各种表面防水材料,现出现大面积渗漏,长期渗漏会导致地铁墙体和内部钢筋腐蚀,造成安全隐患。0004国内外地铁建设经验充分说明了无论采用何种防水原则和防水方案,切实做好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是根本,若偏离了这个原则,地铁防水是不可能做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是地下结构防水的主要防线,也是发展方向,提高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质量的关键是有效控制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目前,许多防水专家已深刻认识到自身防水的重要性,因此建筑材料的自身防水是趋势。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

10、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及二氧化硅;本发明解决了混凝土和砂浆的自身防水性能难题,解决了建筑物表面防水层破裂渗水的现象。0006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说明来进一步描述和体现。0007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所述的防水剂为无味的白色或粉红色粉末,其粒度为70450目,含水量0015。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硬脂酸盐类100700木质素类100800羟甲基类10500钙物质50900;说明书CN102875053A2/10页5所述防水剂中还包括。

11、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二氧化硅01300。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硬脂酸盐类是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木质素类为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羟甲基类为纤维素钠、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的钙物质为氢氧化钙、白灰、贝壳粉、生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二氧化硅为粉末状。0010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通过以下另一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硬脂酸盐类100700木质素类100800羟甲基类10。

12、500钙物质50900;所述防水剂中还包括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二氧化硅01300。0011所述的防水剂的制备步骤如下将所述的各原料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40分钟即得到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00120012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通过以下另一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应用,所述的防水剂与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混合制成防水水泥。0013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母体整理,清扫作业去除附着在母体上的污物、尘土、铁丝、铁片、木片及突出的部分,特别是铁丝和钉子的暴露处,应将其打入混凝土内,再用普通砂浆抹平;若母体上已有防水层,将原有防水层拆除后在进行下述的防水施工;(2。

13、)阻水作业使用快速堵漏剂堵住漏水处;(3)防水作业A混合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与水泥于容器内搅拌均匀,即得到防水水泥;B制备防水素浆向上述防水水泥中缓慢加水,即得到防水素浆;C涂刷将上述防水素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即完成第一次防水施工;D制备防水砂浆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水泥于容器内搅拌均匀,而后向上述容器中加入筛好的沙子搅拌均匀,再将水缓慢灌注进行搅拌,即得到防水砂浆;E二次涂刷将需要防水的部位充分浇水,将上述防水砂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即完成第二次防水施工;(4)养护作业完成上述防水作业后保证经常浇水养护至少3天。0014上述各组分协同作用,其作用机理如下。

14、1、引气减水作用木质素类物质是具有憎水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它可以降低拌合物的表面张力,搅拌产说明书CN102875053A3/10页6生大量微小、均匀的气泡,这些微小气泡具有以下作用(1)使拌合物中砂子颗粒之间的接触点大大减少,降低体系的摩擦力,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显著改善,提高混凝土内部均匀性;(2)阻隔作用使骨料的沉降阻力相应增加,减少了由于沉降作用引起的混凝土不均匀的缺陷、骨料界面粘结不良现象和沉降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3)提高了水泥的保水能力,使拌合物的泌水大为减少;(4)由于气泡的阻隔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中的自由水蒸发路线变得曲折、细小、分散、闭孔,固而改变了毛细管的特征和数量,减少。

15、了混凝土的渗水通路;(5)引气还使水泥颗粒憎水化,从而也使混凝土中毛细管壁憎水化,这就阻碍了混凝土内部的吸收和渗水作用,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6)在混凝土中掺入木质素类物质后,由于木质素类的吸附、扩散作用,使得水泥凝聚体中所包裹的游离水释放出来,显著地改善了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因此,在满足一定的和易性要求时,可以减少拌合水的用量,从而减少混凝土游离水的数量和水分蒸发后留下的毛细孔体积,提高混凝土密实性;(7)木质素类物质溶于水后,可理解为阴离子和金属阳离子,阴离子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使之带负电荷而互相排斥,因而,使水泥颗粒彼此分离,水化产物分布均匀,水化产物细化,从而改变了混凝土中孔结构。

16、状态,使孔径及总孔隙显著减水;(8)引气与减水共同作用,使混凝土中产生封闭的气泡,从而降低骨料周围的泌水率,有利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00152、防水作用防水组份主要由硬脂酸类与钙物质复合而成,上述两种组份都是憎水性表面活性剂,硬脂酸类与钙物质作用,形成不溶性的脂肪酸钙(钙皂),水泥硬化后留在毛细管中,切断毛细孔通路,使水难以进入混凝土内部,而长链的烷基在水泥产物表面和在毛细孔壁上形成憎水层,使毛细管吸附作用减弱,降低了混凝土的吸水性。00163、收缩补偿作用羟甲基类与硬脂酸类物质混合可形成钙铝酸盐,用量比较大的情况下,才能膨胀效果,所述的防水剂中用量少,仅起收缩补偿作用,起不到膨胀密实作用。0。

17、0174、早强作用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木质素磺酸类及羟甲基类物质,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并且有早强和增强作用,能弥补由于防水组份造成的水泥的缓凝作用,木质素磺酸类具有催化作用,可以加速水泥的水化,使水泥早期就能生成较多的水化产物,夺取较多的水与其结合,相应减少游离水,减少了由于游离水蒸发而留下来的毛细孔,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另外,木质素磺酸类可与水泥中的铝酸盐生成铝盐的铬合物,该铬合物的生成可产生体积膨胀,可以堵塞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和切断毛细管通路,增大混凝土的密实性。0018上述组份复合,引起物理反应,产生综合性的防水效果。00190020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因为。

18、本发明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原料合理配比,协同作用,性质与水泥相同,属于刚性复合型无机物水泥添加剂,所述的防水剂与水泥充分混合后溶解,形成阴离子和金属阳离子,并附着在水泥表面,所以添加了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混凝土、水泥砂浆的密实说明书CN102875053A4/10页7性、抗渗性均大大增强,形成立体防水,防水效果优异;2、因为本发明复合型粉末防水剂采用环保安全原料,所以产品无毒,对环境完全无污染,可安全用于建筑领域;3、因为混凝土、水泥砂浆中添加了本发明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施工后无需再使用其它防水材料,并且其防水效果与水泥同寿命,施工与维修都较为方便,所以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具体实施方式0。

19、020实施例1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所述的防水剂为无味的白色或粉红色粉末,其粒度为70450目,含水量0015。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硬脂酸盐类100700木质素类100800羟甲基类10500钙物质50900;本实施例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的各原料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40分钟即得到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应用,所述的防水剂与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混合制成防水水泥。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母体整理,清扫作业去。

20、除附着在母体上的污物、尘土、铁丝、铁片、木片及突出的部分,特别是铁丝和钉子的暴露处,应将其打入混凝土内,再用普通砂浆抹平;若母体上已有防水层,将原有防水层拆除后在进行下述的防水施工;(2)阻水作业使用快速堵漏剂堵住漏水处;(3)防水作业A混合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与水泥于容器内搅拌均匀,即得到防水水泥;B制备防水素浆向上述防水水泥中缓慢加水,即得到防水素浆;C涂刷将上述防水素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即完成第一次防水施工;D制备防水砂浆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水泥于容器内搅拌均匀,而后向上述容器中加入筛好的沙子搅拌均匀,再将水缓慢灌注进行搅拌,即得到防水砂浆;E二次涂刷将需要防水。

21、的部位充分浇水,将上述防水砂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即完成第二次防水施工;(4)养护作业完成上述防水作业后保证经常浇水养护至少3天。0024本实施例所用重量单位为千克,也可以为吨。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各个原料均为工业级。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各原料均为市场上出售的常规产品,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中采说明书CN102875053A5/10页8用的设备也均为市场上出售的常规产品。0027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可以在给出的配比范围内灵活组合,在此不一一枚举。0028实施例2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所述的防水剂为无味的白色或粉红色粉末,其粒度为70450目,含水量0015。0029本实施例中。

22、所述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硬脂酸盐类100700木质素类100800羟甲基类10500钙物质50900;所述防水剂中还包括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二氧化硅01300;本实施例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的各原料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40分钟即得到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应用,所述的防水剂与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混合制成防水水泥。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母体整理,清扫作业去除附着在母体上的污物、尘土、铁丝、铁片、木片及突出的部分,特别是铁丝和钉。

23、子的暴露处,应将其打入混凝土内,再用普通砂浆抹平;若母体上已有防水层,将原有防水层拆除后在进行下述的防水施工;(2)阻水作业使用快速堵漏剂堵住漏水处;(3)防水作业A混合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与水泥于容器内搅拌均匀,即得到防水水泥;B制备防水素浆向上述防水水泥中缓慢加水,即得到防水素浆;C涂刷将上述防水素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即完成第一次防水施工;D制备防水砂浆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水泥于容器内搅拌均匀,而后向上述容器中加入筛好的沙子搅拌均匀,再将水缓慢灌注进行搅拌,即得到防水砂浆;E二次涂刷将需要防水的部位充分浇水,将上述防水砂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即完成第。

24、二次防水施工;(4)养护作业完成上述防水作业后保证经常浇水养护至少3天。0032本实施例所用重量单位为千克,也可以为吨。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各个原料均为工业级。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各原料均为市场上出售的常规产品,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中采用的设备也均为市场上出售的常规产品。0035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可以在给出的配比范围内灵活组合,在此不一一枚举。0036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用的原料的品质与实施例1相同。说明书CN102875053A6/10页90037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所述的防水剂为无味的白色或粉红色粉末,其粒度为200目,含水量2。0038本实施例中所。

25、述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硬脂酸镁40硬脂酸铝60木质素磺酸钠200纤维素钠10氢氧化钙350贝壳粉450;本实施例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的各原料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40分钟即得到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0039为了检测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依据JC4742008砂浆、混凝土防水剂标准检测了添加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水泥砂浆的安定性、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比、透水压力比及吸水量比(48H),其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掺量为水泥用量的39,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0040上述检测结果为国家建筑材料测。

26、试中心出示的检测报告,该检测报告的中心编号为20121E01240,其检测结论为经检验,送检样品所检项目的检测结果符合JC4742008砂浆、混凝土防水剂标准中砂浆防水剂合格品的技术要求。0041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应用于洗手间和水房基层的防水施工中,施工步骤如下(1)母体整理,清扫作业去除附着在洗手间和水房基层上的污物、尘土、泥沙、浮浆、积水等,并保持湿润状态;(2)防水作业说明书CN102875053A7/10页10A混合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2KG与325R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50KG于容器内搅拌均匀,即得到防水水泥;B制备防水素浆向上述防水水泥中缓慢加水,即得到防水素浆;C涂。

27、刷将上述防水素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涂刷厚度为12MM,涂刷时竖一遍,横一遍,即完成第一次防水施工;D制备防水砂浆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2KG、325R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50KG于容器内搅拌均匀,而后向上述容器中加入筛好的沙子150KG并搅拌均匀,再将水缓慢灌注进行搅拌,即得到防水砂浆;E二次涂刷上述步骤C完成后5分钟后,即可将上述防水砂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涂抹厚度为815MM,即完成第二次防水施工;(4)养护作业完成上述防水作业后保证经常浇水养护至少3天;另洗手间墙面防水处理时,再完成步骤AC后,待所述防水素浆层凝结后即可粘贴瓷砖。0042实施例4一种复合型粉。

28、末防水剂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2相同的部分,请参照实施例2中公开的内容进行理解,实施例2公开的内容也应当作为本实施例的内容。0043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及二氧化硅,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硬脂酸钙40硬脂酸铝60木质素磺酸钠200纤维素钠100纤维素50氢氧化钙350贝壳粉150二氧化硅50;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应用于地面防水施工中,施工步骤较实施例2的改进之处在于(2)防水作业E二次涂刷上述步骤C完成后5分钟后,即可将上述防水砂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涂抹厚度为。

29、1825MM,即完成第二次防水施工。0044实施例5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2相同的部分,请参照实施例2中公开的内容进行理解,实施例2公开的内容也应当作为本实施例的内容。0045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及二氧化硅,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硬脂酸镁400说明书CN102875053A108/10页11硬脂酸钙20硬脂酸铝50木质素磺酸钠200纤维素钠100纤维素50氢氧化钙350生石灰150二氧化硅10;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应用于墙面防水施工中,施工步骤较实施例2。

30、的改进之处在于(2)防水作业E二次涂刷上述步骤C完成后5分钟后,即可将上述防水砂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母体上,涂抹厚度为1520MM,即完成第二次防水施工。0046实施例6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2相同的部分,请参照实施例2中公开的内容进行理解,实施例2公开的内容也应当作为本实施例的内容。0047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及二氧化硅,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硬脂酸镁300硬脂酸钙300硬脂酸铝50木质素磺酸钠100纤维素钠100纤维素50氢氧化钙300生石灰60二氧化。

31、硅300;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应用于屋面防水施工中,施工步骤较实施例2的改进之处在于(2)防水作业D制备防水砂浆取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2KG、325R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50KG于容器内搅拌均匀,而后向上述容器中加入筛好的沙子150KG并搅拌均匀,再将水缓慢灌注进行搅拌,即得到防水砂浆;E铺设纱网铺设5CM5CM的纱网;F二次涂刷上述步骤C完成后57分钟后,即可将上述防水砂浆均匀涂刷至上述需防水施工的屋面上,涂抹厚度为30MM;48小时后再涂刷第二遍防水砂浆,涂抹厚度为2030MM,即完成第二次防水施工;(3)养护作业第二次涂抹所述防水砂浆后24小时候,每隔6小时用水充分浇湿,防止说。

32、明书CN102875053A119/10页12屋面砂浆有裂痕,养护时间至少7天。0048实施例7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用的原料的品质与实施例1相同。0049一种复合型粉末防水剂,所述的防水剂为无味的乳白色粉末,其粒度为200目,含水量5。0050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剂的原料中包括硬脂酸盐类、木质素类、羟甲基类、钙物质及二氧化硅,所述的防水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硬脂酸钙50硬脂酸锌50木质素磺酸钠750木质纤维素50纤维素150生石灰100白灰50二氧化硅10;本实施例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的各原料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40分钟即得到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0。

33、051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应用于混凝土防水工程,在常温不低于5时,将所述的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直接与混凝土混合制成防水混凝土,掺量为每立方米混凝土12KG1G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0052为了检测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依据JC4742008砂浆、混凝土防水剂、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标准检测了添加所述复合型粉末防水剂的混凝土的安定性、泌水率比、抗压强度比、渗透高度比及对钢筋的锈蚀作用,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0053上述检测结果为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出示的检测报告,该检测报告的中心编号为20121E01241,其检测结论为经检验,送检样品所检项目的检测结果符合JC4742008说明书CN102875053A1210/10页13砂浆、混凝土防水剂标准中混凝土防水剂合格品的技术要求;依据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送检样品对钢筋无锈蚀危害。0054上述防水混凝土适用于一切土木工程(包括工业及民用建筑、市政、水利、桥梁、道路、机场、港口等)的刚性防水混凝土工程,尤其适合地下、屋面及超长超宽结构的土木工程施工,并且具有冻融循环要求的水利、海港、电力等工程建设的施工。说明书CN102875053A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