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式重列后排送车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辊式重列后排送车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839836A43申请公布日20121226CN102839836ACN102839836A21申请号201210266301X22申请日20120722E04H6/12200601E04H6/3420060171申请人重庆飞澳停车设备有限公司地址400709重庆市北碚区童家溪镇同兴北路128号72发明人万志刚秦光华唐显军54发明名称一种辊式重列后排送车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辊式重列后排送车系统,其包括后排上车板车辊装置、后排横移车板车辊装置、后排车板装置和前排车辊装置,以及由这四部分组成的系统。本发明提供的辊式重列后排送车系统,能有效地增加存车空间、减少车辆驾驶人。
2、员进入车库内部的不安全因素,提高机械式停车库的运行效率与车库管理的安全性。而且,由于本装置结构可靠、传动稳定、构件相对简单、易于实施且实施成本相对较低。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1页21一种辊式重列后排送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排上车板车辊装置110、后排横移车板车辊装置120、后排车板装置130、前排车辊装置140,其中所述后排上车板车辊装置110与后排横移车板车辊装置120安装在重列车库的后排,前排车辊装置140安装在重列车库的前排,后排车板装置130分别安放在后排上车板车辊装置110。
3、、后排横移车板车辊装置120与前排车辊装置140的车辊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辊式重列后排送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上车板车辊装置110,包括上车板框架单元111、第一车辊动力电机112、第一车辊113、第一支架支座114和第一传动链条115,其中,上车板框架单元111为H型钢和槽钢组合成的焊接结构承载框架;第一车辊动力电机112固定安装在上车板框架单元111的后横梁上,所述第一支架支座114焊接在上车板框架单元111的纵梁上,所述第一车辊113用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支座114上,所述第一车辊动力电机112与第一车辊113之间用第一传动链条115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辊式重列后排送车。
4、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横移车板车辊装置120,包括横移车板框架单元121、第二车辊动力电机122、第二车辊123、第二支架支座124和第二传动链条125和横移电机126,其中,横移车板框架单元121为H型钢和槽钢组合成的焊接结构承载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焊接结构承载框架上的由横移电机126、横移滚轮组成的横移动力系统;所述第二车辊动力电机122固定安装在横移车板框架单元121的后横梁上,所述第二支架支座124固定在所述横移车板框架单元121的纵梁上,所述第二车辊12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支座124上;第二车辊动力电机122与第二车辊123之间用第二传动链条125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辊式重。
5、列后排送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车板装置130,包括车板131、车挡132、边梁133与连接件134,所述边梁,133为钢板折弯组合件或者型钢焊接组合件的承载框架单元,所述车板131、车挡132分别与边梁133用连接件134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辊式重列后排送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车辊装置140,包括第三车辊动力电机141、第三车辊142、第三支架支座143与第三传动链条144,第三车辊动力电机,141、第三车辊142和第三支架支座143均固定安装地面预置的基础上;第三车辊动力电机141与第三车辊142之间用第三传动链条144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2839836A1/3页3一。
6、种辊式重列后排送车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机械式停车库设备的重列后排送车装置与系统。背景技术0002现有机械式停车库设备,重列后排送车技术领域是一个空白。其原因是00031、机械式停车库设计中,可以用减少存车数量、增加车库空间耗用的方法,避免使用重列后排的设计方案,导致结构复杂、可靠性不高。2、现有机械式停车库设计中,即采用重列后排的设计方案后,则沿用现有的单排技术方案,让司机进入车库的重列后排,自己存取车辆。这实际增加了人的不安全因素。虽然发生事故的比例不大,但依然是一个安全隐患。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简单、安全、可靠性高的辊式重列后排送车装置。。
7、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0006一种辊式重列后排送车系统,其包括后排上车板车辊装置110、后排横移车板车辊装置120、后排车板装置130、前排车辊装置140,其中所述后排上车板车辊装置110与后排横移车板车辊装置120安装在重列车库的后排,前排车辊装置140安装在重列车库的前排,后排车板装置130分别安放在后排上车板车辊装置110、后排横移车板车辊装置120与前排车辊装置140的车辊上。0007优选地,所述后排上车板车辊装置110,包括上车板框架单元111、第一车辊动力电机112、第一车辊113、第一支架支座114和第一传动链条115,其中,上车板框架单元,111为H型。
8、钢和槽钢组合成的焊接结构承载框架;第一车辊动力电机112固定安装在上车板框架单元111的后横梁上,所述第一支架支座114焊接在上车板框架单元111的纵梁上,所述第一车辊113用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支座114上,所述第一车辊动力电机112与第一车辊113之间用第一传动链条115连接。0008优选地,所述后排横移车板车辊装置120,包括横移车板框架单元121、第二车辊动力电机122、第二车辊123、第二支架支座124和第二传动链条125和横移电机126,其中,横移车板框架单元121为H型钢和槽钢组合成的焊接结构承载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焊接结构承载框架上的由横移电机126、横移滚轮组成的横移动力。
9、系统;所述第二车辊动力电机122固定安装在横移车板框架单元121的后横梁上,所述第二支架支座124固定在所述横移车板框架单元121的纵梁上,所述第二车辊12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支座124上;第二车辊动力电机122与第二车辊123之间用第二传动链条125连接。0009优选地,所述后排车板装置130,包括车板131、车挡132、边梁133与连接件134,所述边梁,133为钢板折弯组合件或者型钢焊接组合件的承载框架单元,所述车板131、车挡132分别与边梁133用连接件134固定连接。说明书CN102839836A2/3页40010优选地,所述前排车辊装置140,包括第三车辊动力电机141、第三。
10、车辊142、第三支架支座143与第三传动链条144,第三车辊动力电机,141、第三车辊142和第三支架支座143均固定安装地面预置的基础上;第三车辊动力电机141与第三车辊142之间用第三传动链条144连接。0011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辊式重列后排送车装置,能有效地增加存车空间、减少车辆驾驶人员进入车库内部的不安全因素,提高机械式停车库的运行效率与车库管理的安全性。而且,由于本装置结构可靠、传动稳定、构件相对简单、易于实施且相对实施成本相对较低。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辊式重列后排送车系统的主视图;0013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辊式重列后排送车系统的俯视图;。
11、0014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后排上车板车辊装置的主视图;0015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后排上车板车辊装置的俯视图;0016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前排车辊装置的俯视图;0017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后排车板装置的主视图;0018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后排横移车板车辊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002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辊式重列后排送车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后排上车板车辊装置110、后排横移车板车辊装置120、后排车板装置130和前排车辊装置140,其中所述后排上车板车辊装置110与后排横移车板车辊装置120安装在重列车库的后排。前排车。
12、辊装置140被安装在重列车库的前排。后排车板装置130分别安放在后排上车板车辊装置110、后排横移车板车辊装置120与前排车辊装置140的车辊上。0021在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110后排上车板车辊装置,包括上车板框架单元111、第一车辊动力电机112、第一车辊113、第一支架支座114和第一传动链条115。其中,上车板框架单元111为H型钢和槽钢组合成的焊接结构承载框架;第一车辊动力电机112用螺栓连接固定安装在上车板框架单元111的后横梁上,所述第一支架支座114焊接在上车板框架单元111的纵梁上,所述第一车辊113用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支座114上,所述第一车辊动力电机11。
13、2与第一车辊113之间用第一传动链条115连接参见图3与图4,并以此传递纵向移车动力。0022在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后排横移车板车辊装置120包括横移车板框架单元121、第二车辊动力电机122、第二车辊123和第二支架支座124;其中,横移车板框架单元121为H型钢和槽钢组合成的焊接结构承载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焊接结构承载框架上的由横移电机126、横移滚轮组成的横移动力系统;所述第二车辊动力电机122用螺栓连接固定安装在上车板框架单元121的后横梁上,所述第二支架支座124焊接固定在所述上车板框架单元121的纵梁上,所述第二车辊123用螺栓连接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支座说明书CN102。
14、839836A3/3页5124上;第二车辊动力电122机与第二车辊123之间用第二传动链条125连接,参见图7,并以此传递纵向移车动力。0023在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后排车板装置130包括车板131、车挡132、边梁133与连接件134;所述边梁133为钢板折弯组合件或者型钢焊接组合件的承载框架单元,所述车板131、车挡132分别与边梁133用连接件134固定连接安装组合参见图6为一整体单元,用以承载存放在后排的车辆并进行纵向移动运输。0024在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前排车辊装置140,包括第三车辊动力电机141、第三车辊142与第三支架支座143;第三车辊动力电机141、第。
15、三车辊142和第三支架支座143均用螺栓连接固定安装地面预置的基础上;第三车辊动力电机141与第三车辊142之间用第三传动链条144连接并以此传递纵向移车动力参见图5。0025存车时,在给定信号的指令下,后排上车板车辊装置110或者后排横移车板车辊装置120与前排车辊装置140之车辊动力电机协同正转,并通过链传动带动车辊将其上的后排车板装置130移动到前排位置上,接受存放车辆开上车板;而后,前排与后排的车辊单元装置之电机反转,通过链传动带动车辊将其上的后排车板装置130将存放的车辆送达到指定的存放位置。取车的过程与之相反。0026后排横移车板车辊装置120的横移车板框架单元121包括横移电机1。
16、26、横移机构、横移滚轮和承车框架、下车板等是实现后排横移车板车辊装置的横向移动功能,从而给后排上车板车辊装置110腾开空间,便于其上的后排车板装置能存取车辆;或者让自己承接的后排车板装置130能按控制信号指令存取车辆。0027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效果有效地增加存车空间、减少车辆驾驶人员进入车库内部的不安全因素,提高机械式停车库的运行效率与车库管理的安全性。而且,由于本装置结构可靠、传动稳定、构件相对简单、易于实施且相对实施成本相对较低。0028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辊式重列后排送车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说明书CN102839836A1/3页6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839836A2/3页7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839836A3/3页8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83983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