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45233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1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71277.8

申请日:

2013.10.10

公开号:

CN103498693A

公开日:

2014.01.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F 5/04申请日:20131010|||公开

IPC分类号:

E21F5/04

主分类号:

E21F5/04

申请人:

苏州华安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耀社

地址: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都路8号1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汪旭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包括吸风口、管路接口、引风体、箱体,密封的箱体同一侧近两端处分别设有吸风口、引风体,在吸风口和引风体之间同侧的箱体上设有管路接口,管路接口与组成引风体的引风管相连接。吸风口为等压三角口。引风体由数目大于1的引风管组成,管路接口的数目与引风管数目相同,管路接口在箱体内分支,且所有分支分别一一与引风管对应连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风口(1)、管路接口(2)、引风体(3)、箱体(4),密封的箱体(4)同一侧近两端处分别设有吸风口(1)、引风体(3),在吸风口(1)和引风体(3)之间同侧的箱体(4)上设有管路接口(2),管路接口(2)与组成引风体(3)的引风管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吸风口(1)为等压三角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引风体(3)由数目大于1的引风管组成,管路接口(2)的数目与引风管数目相同,管路接口(2)在箱体(4)内分支,且所有分支分别一一与引风管对应连接。

4.
  权利要求1或2或3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在平整的钢板上划线下料,焊接箱体。
(2)铸造用作引风管内的芯架,机加工芯架,另外机加工用作引风管的钢管,再将加工好的芯架和钢管焊接组装成引风管。
(3)在箱体上割出布置引风管的位置。
(4)按设计的角度二维布置引风管,并焊接在箱体上。
(5)在吸风腔内安装接头,同时用细无缝钢管制作由接头到引风管之间的连接管。
(6)打磨箱体剔除锐角,涂漆防锈。
(7)安装喷嘴。

说明书

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
技术领域
矿山设备除尘领域
背景技术
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在移架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造成移架工序也是工作面的主要尘源之一。现有的工作面液压支架移架过程中的粉尘控制技术,主要采用在液压支架上安装喷嘴进行喷雾降尘的方式。由于该方式采用的水源一是低压自然水,雾化效果差,水雾不能有效的和粉尘亲和后凝结降落;二是安装位置不合理不能有效覆盖产尘点,水雾不能有效的阻断粉尘的流动和逃逸,三是低压喷嘴自身的缺点,易堵塞寿命低,大量的粉尘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工作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阻滞粉尘的流动捕捉和降除移架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呼吸性粉尘,避免粉尘对工人身体健康和安全工作环境的危害。
技术方案:发明是应用了(1)水雾活塞原理、(2)高压水雾的卷吸与屏蔽原理(3)超细粒子亲和原理等三项基本原理制作而成。
一种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除尘装置,包括吸风口、管路接口、引风体、箱体,密封的箱体同一侧近两端处分别设有吸风口、引风体,在吸风口和引风体之间同侧的箱体上设有管路接口,管路接口与组成引风体的引风管相连接。吸风口为等压三角口。引风体由数目大于1的引风管组成,管路接口的数目与引风管数目相同,管路接口在箱体内分支,且所有分支分别一一与引风管对应连接。
以上产品制造方法如下:
(1)在平整的钢板上划线下料,焊接箱体。
(2)铸造用作引风管内的芯架,机加工芯架,另外机加工用作引风管的钢管,再将加工好的芯架和钢管焊接组装成引风管。
(3)在箱体上割出布置引风管的位置。
(4)按设计的角度二维布置引风管,并焊接在箱体上。
(5)在吸风腔内安装接头,同时用细无缝钢管制作由接头到引风管之间的连接管。
(6)打磨箱体剔除锐角,涂漆防锈。
(7)安装喷嘴。
除尘机理是:位于巷道的高压水泵提供的高压力水,经过沿途铺设的管路输送到工作面架间,再经三通块到控制阀连接到降尘装置的管路接口。管路接口在降尘装置内部再将高压水按降尘装置的型号分成相应的几路分支馈入引风体上的引风管。高压水在喷嘴的作用下与引风管的内壁产生水雾活塞现象,于是在引风管前方出现高速喷射的水雾扇面,在引风管的后方就产生一定的负压,引风体内腔将引风管产生的负压叠加后经过箱体传递到吸风口。按特定布置引风体上的引风管形成一个较大扇面水雾,覆盖工作面机道主要风流,这是大部分粉尘经过的路径,在水雾的卷吸与屏蔽作用下,移架过程中大部分粉尘被清除。位于架间的吸风口用较大的负压捕捉人行道的粉尘,这部分被吸收的粉尘沿箱体内腔到引风管,在水雾活塞的作用下变成煤泥水随水雾一起喷出。高压水形成的超细雾粒能迅速和煤尘碰撞而亲和形成煤泥水,随煤泥水雾喷出降落,如此连续循环,从而使工作面机道或架间的空气得到净化,确保安全生产,为职工健康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有益效果:(1)水雾活塞作用产生高流速、细微颗粒的水雾。(2)引风管 布置扇角大,最大限度的阻断粉尘漂移路径,可以净化工作面机道漂移的粉尘,吸收人行道扩散的粉尘。(3)吸风口位置最佳,有效的吸收操作工工作空间的粉尘。雾化扇面大,产生的负压高,能有效的覆盖和阻断移架过程中粉尘,结构合理,重量轻,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产品结构图;
图中标号1.吸风口2.管路接口3.引风体4.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除尘装置,包括吸风口、管路接口、引风体、箱体,密封的箱体同一侧近两端处分别设有吸风口、引风体,在吸风口和引风体之间同侧的箱体上设有管路接口,管路接口与组成引风体的引风管相连接。吸风口为等压三角口。引风体由数目大于1的引风管组成,管路接口的数目与引风管数目相同,管路接口在箱体内分支,且所有分支分别一一与引风管对应连接。
(1)按照图纸在平整的钢板上划线下料,焊接箱体4,其结构要求为长方体,先点焊出箱体4的四周侧板,外形尺寸误差不大于2㎜,再整体连续焊接。
(2)在箱体4未焊接的一侧,按预留的吸风口1尺寸与形状焊接等压特性的吸风口1,并焊接其余钢板直到端头。
(3)沿吸风口1同侧的方向焊接管路接口2,注意接口的方向,确保制作过程中不能损坏管头接合面。
(4)沿吸风口1和管路接口2的同侧方向的另一端割出要焊接引风管的两个形状孔,安图纸尺寸要求焊接引风管,确保引风管的在箱体4上的形位尺寸,其角度误差不大于0.5度,由此制成引风体3。
(5)在箱体4内部用6㎜的无缝钢管制作由管路接口2到引风体3之间的 支路连接管,要求支路连接管制作完后在30Mpa压力试验中无堵塞无泄漏。
(6)引风体3内部安装上喷嘴联合试验,无漏无堵就可以完成最后箱板的焊接。
综合论述:
(1)在平整的钢板上划线下料,焊接箱体。
(2)铸造用作引风管内的芯架,机加工芯架,另外机加工用作引风管的钢管,再将加工好的芯架和钢管焊接组装成引风管。
(3)在箱体上割出布置引风管的位置。
(4)按设计的角度二维布置引风管,并焊接在箱体上。
(5)在吸风腔内安装接头,同时用细无缝钢管制作由接头到引风管之间的连接管。
6)打磨箱体剔除锐角,涂漆防锈。
(7)安装喷嘴。

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98693A43申请公布日20140108CN103498693A21申请号201310471277822申请日20131010E21F5/0420060171申请人苏州华安矿业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5500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都路8号1幢72发明人谢耀社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代理人汪旭东54发明名称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57摘要一种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包括吸风口、管路接口、引风体、箱体,密封的箱体同一侧近两端处分别设有吸风口、引风体,在吸风口和引风体之间同侧的箱体上设有管路接口,管路接口与组成引风体的引风管相连接。吸风口。

2、为等压三角口。引风体由数目大于1的引风管组成,管路接口的数目与引风管数目相同,管路接口在箱体内分支,且所有分支分别一一与引风管对应连接。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498693ACN103498693A1/1页21一种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风口(1)、管路接口(2)、引风体(3)、箱体(4),密封的箱体(4)同一侧近两端处分别设有吸风口(1)、引风体(3),在吸风口(1)和引风体(3)之间同侧的箱体(4)上设有管路接口(2),管路接口(2)与组成引风体。

3、(3)的引风管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吸风口(1)为等压三角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引风体(3)由数目大于1的引风管组成,管路接口(2)的数目与引风管数目相同,管路接口(2)在箱体(4)内分支,且所有分支分别一一与引风管对应连接。4权利要求1或2或3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平整的钢板上划线下料,焊接箱体。(2)铸造用作引风管内的芯架,机加工芯架,另外机加工用作引风管的钢管,再将加工好的芯架和钢管焊接组装成引风管。(3)在箱体上割出布置引风管的位置。(4)按设计的角度二维布置引风管,并焊接在箱体上。(5。

4、)在吸风腔内安装接头,同时用细无缝钢管制作由接头到引风管之间的连接管。(6)打磨箱体剔除锐角,涂漆防锈。(7)安装喷嘴。权利要求书CN103498693A1/3页3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技术领域0001矿山设备除尘领域背景技术0002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在移架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造成移架工序也是工作面的主要尘源之一。现有的工作面液压支架移架过程中的粉尘控制技术,主要采用在液压支架上安装喷嘴进行喷雾降尘的方式。由于该方式采用的水源一是低压自然水,雾化效果差,水雾不能有效的和粉尘亲和后凝结降落;二是安装位置不合理不能有效覆盖产尘点,水雾不能有效的阻断粉尘的流动和逃逸,三是低压喷嘴自身的缺点,易堵。

5、塞寿命低,大量的粉尘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工作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阻滞粉尘的流动捕捉和降除移架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呼吸性粉尘,避免粉尘对工人身体健康和安全工作环境的危害。0004技术方案发明是应用了(1)水雾活塞原理、(2)高压水雾的卷吸与屏蔽原理(3)超细粒子亲和原理等三项基本原理制作而成。0005一种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除尘装置,包括吸风口、管路接口、引风体、箱体,密封的箱体同一侧近两端处分别设有吸风口、引风体,在吸风口和引风体之间同侧的箱体上设有管路接口,管路接口与组成引风体的引风管相连接。吸风口为等压三角口。引风体由数目大于1的引风管组成,管。

6、路接口的数目与引风管数目相同,管路接口在箱体内分支,且所有分支分别一一与引风管对应连接。0006以上产品制造方法如下0007(1)在平整的钢板上划线下料,焊接箱体。0008(2)铸造用作引风管内的芯架,机加工芯架,另外机加工用作引风管的钢管,再将加工好的芯架和钢管焊接组装成引风管。0009(3)在箱体上割出布置引风管的位置。0010(4)按设计的角度二维布置引风管,并焊接在箱体上。0011(5)在吸风腔内安装接头,同时用细无缝钢管制作由接头到引风管之间的连接管。0012(6)打磨箱体剔除锐角,涂漆防锈。0013(7)安装喷嘴。0014除尘机理是位于巷道的高压水泵提供的高压力水,经过沿途铺设的管。

7、路输送到工作面架间,再经三通块到控制阀连接到降尘装置的管路接口。管路接口在降尘装置内部再将高压水按降尘装置的型号分成相应的几路分支馈入引风体上的引风管。高压水在喷嘴的作用下与引风管的内壁产生水雾活塞现象,于是在引风管前方出现高速喷射的水雾扇面,在引风管的后方就产生一定的负压,引风体内腔将引风管产生的负压叠加后经过箱体传递到吸风口。按特定布置引风体上的引风管形成一个较大扇面水雾,覆盖工作面机道主说明书CN103498693A2/3页4要风流,这是大部分粉尘经过的路径,在水雾的卷吸与屏蔽作用下,移架过程中大部分粉尘被清除。位于架间的吸风口用较大的负压捕捉人行道的粉尘,这部分被吸收的粉尘沿箱体内腔到。

8、引风管,在水雾活塞的作用下变成煤泥水随水雾一起喷出。高压水形成的超细雾粒能迅速和煤尘碰撞而亲和形成煤泥水,随煤泥水雾喷出降落,如此连续循环,从而使工作面机道或架间的空气得到净化,确保安全生产,为职工健康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0015有益效果(1)水雾活塞作用产生高流速、细微颗粒的水雾。(2)引风管布置扇角大,最大限度的阻断粉尘漂移路径,可以净化工作面机道漂移的粉尘,吸收人行道扩散的粉尘。(3)吸风口位置最佳,有效的吸收操作工工作空间的粉尘。雾化扇面大,产生的负压高,能有效的覆盖和阻断移架过程中粉尘,结构合理,重量轻,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0016图1是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降尘装置产品结构图;。

9、0017图中标号1吸风口2管路接口3引风体4箱体具体实施方式0018一种支架架间负压雾化除尘装置,包括吸风口、管路接口、引风体、箱体,密封的箱体同一侧近两端处分别设有吸风口、引风体,在吸风口和引风体之间同侧的箱体上设有管路接口,管路接口与组成引风体的引风管相连接。吸风口为等压三角口。引风体由数目大于1的引风管组成,管路接口的数目与引风管数目相同,管路接口在箱体内分支,且所有分支分别一一与引风管对应连接。0019(1)按照图纸在平整的钢板上划线下料,焊接箱体4,其结构要求为长方体,先点焊出箱体4的四周侧板,外形尺寸误差不大于2,再整体连续焊接。0020(2)在箱体4未焊接的一侧,按预留的吸风口1。

10、尺寸与形状焊接等压特性的吸风口1,并焊接其余钢板直到端头。0021(3)沿吸风口1同侧的方向焊接管路接口2,注意接口的方向,确保制作过程中不能损坏管头接合面。0022(4)沿吸风口1和管路接口2的同侧方向的另一端割出要焊接引风管的两个形状孔,安图纸尺寸要求焊接引风管,确保引风管的在箱体4上的形位尺寸,其角度误差不大于05度,由此制成引风体3。0023(5)在箱体4内部用6的无缝钢管制作由管路接口2到引风体3之间的支路连接管,要求支路连接管制作完后在30MPA压力试验中无堵塞无泄漏。0024(6)引风体3内部安装上喷嘴联合试验,无漏无堵就可以完成最后箱板的焊接。0025综合论述0026(1)在平整的钢板上划线下料,焊接箱体。0027(2)铸造用作引风管内的芯架,机加工芯架,另外机加工用作引风管的钢管,再将加工好的芯架和钢管焊接组装成引风管。0028(3)在箱体上割出布置引风管的位置。0029(4)按设计的角度二维布置引风管,并焊接在箱体上。0030(5)在吸风腔内安装接头,同时用细无缝钢管制作由接头到引风管之间的连接管。说明书CN103498693A3/3页500316)打磨箱体剔除锐角,涂漆防锈。0032(7)安装喷嘴。说明书CN103498693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49869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