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二衬防排水结构.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244902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1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08693.9

申请日:

2007.03.13

公开号:

CN101021155A

公开日:

2007.08.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21D11/38(2006.01); E21D11/04(2006.01)

主分类号:

E21D11/38

申请人:

柳自道;

发明人:

柳自道

地址:

352100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1号6号楼2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隧道二衬防排水结构,涉及隧道施工拱形洞结构,特别适用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段二次衬砌混凝土层的拱形洞身纵向两端部拱形外侧沿固定有拱形盲管,在二次衬砌混凝土层两侧下端部水平外侧沿固定有水平方向盲管,拱形盲管与水平方向盲管以三通连接,三通的另一出口与水沟连通。优点是在于实施防、排水相结合的结构,将施工中引发的漏水、渗水、及时由盲管结构排出至水沟。

权利要求书

1、  隧道二衬防排水结构,包括二次衬砌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在每段二次衬砌混凝土层(4)的拱形洞身纵向两端部拱形外侧沿固定有拱形盲管(1),在二次衬砌混凝土层(4)两侧下端部水平外侧沿固定有水平方向盲管(2),拱形盲管(1)与水平方向盲管(2)以三通(3)连接,三通(3)的另一出口与水沟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防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盲管是半圆形。

说明书

隧道二衬防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拱形洞结构,特别适用于排水结构。
现有技术:目前隧道施工是先开挖出隧道洞身,而后对围岩注浆堵水,再向围岩打入锚杆,锚杆呈圆周放射状。再沿拱形洞廓布上钢筋网,而后喷射混凝土,布设纵向、横向交错的盲管,使钢筋混凝土层形成第一道拱形洞防水层。盲管的结构是土工布包裹螺旋状铁丝,   外层土工布吸水、渗水,管芯螺旋铁丝既起着支撑管壁作用,其管内通孔又起着过水流通作用,将围岩滴水由盲管排至水沟。第二道防水层是在第一道防水层内表面贴附防水板,防水板材料为EVA等塑料板,用焊接使之成为拱形洞。第三道防水层是先沿隧道纵向两侧浇注混凝土矮边墙,而后在矮边墙上方浇注拱形混凝土洞身,浇注完一段混凝土拱形洞身,就在该洞身纵向端面设置有止水带,止水带安装时带宽一半在先浇注的混凝土内,另一半外露,以便下一段拱形洞身浇注时被包裹,成为两段拱形混凝土洞身连接处的防漏密封条。两段拱形洞身之间也可用止水条作为密封条预埋处理。
三道防水层施工中存在因施工常引发漏水洞和漏水缝,漏水原因主要有:钢筋网的钢筋头外露和开挖的洞身凸起的尖石块划破防水板,锚杆头处理不好也同样引发漏水洞;第二道防水板焊接质量也会引发漏水;第三道洞身浇注时,在台车拱形钢模与防水板之间因浇注压力挤压防水板,而防水板被挤压时会向上顶着原洞身尖石块引发防水板被顶破产生漏水洞,止水条、止水带与拱形洞身之间因施工工艺问题也会产生漏水缝,二次衬砌的拱形洞身与两侧边墙因为不是同体浇注,本身就存在施工缝。这些都是引发隧道漏水、渗水的因素。当压力水在渗水进入二次衬砌的拱形内洞身上表面的夹层中就会形成水囊,水压力大于二次衬砌混凝土层的抗渗能力时,其薄弱环节即施工缝、沉降缝就会出现渗漏水。第二、三道防水层的结构就只起着防、堵的作用,而没用采取防、排结构的作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排结合的隧道二衬防排水结构。
发明方案:在每段二次衬砌混凝土层的拱形洞身纵向两端部拱形外侧沿固定有拱形盲管,在二次衬砌混凝土层两侧下端部水平外侧沿固定有水平方向盲管,拱形盲管与水平方向盲管以三通连接,三通的另一出口与水沟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施防、排水相结合的结构,将施工中引发的漏水、渗水、及时由盲管结构排出至水沟。
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B剖视放大图。
实施例:本发明的结构是在每段二次衬砌混凝土层(4)的拱形洞身纵向两端部拱形外侧沿固定有拱形盲管(1),在二次衬砌混凝土层(4)两侧下端部水平外侧沿固定有水平方向盲管(2),拱形盲管(1)与水平方向盲管(2)以三通(3)连接,三通(3)的另一出口与水沟连通。
在每段二次衬砌混凝上层(4)前,在第二道防水层即防水板的内表面对应位置布设固定拱形盲管(1)、水平方向盲管(2),再用三通(3)连接,而后在三通(3)的另一出口接上水管直通水沟。盲管在防水板上预固定可以用粘贴方式。盲管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半圆形,如果是半圆形,则以半圆形的直径平面粘贴在防水板上,排水效果更佳。
除了基本的拱形盲管(1)与水平方向盲管(2)形成的外框网外,也可以在该外框网的网内多布设各方向盲管与外框网连通,加强排水功效。
粘贴好盲管后台车再进行二次衬砌浇注水泥,浇注后,盲管与二次衬砌混凝土层(4)固结形成整体的拱形洞身。
拱形内洞身与防水板之间若有渗水、滴水,则会被两方向的盲管及时吸收排至水沟,不会产生积水压力增大时由沉降缝、施工缝渗水积压而产生的漏滴现象。水平方向盲管(2)的布设承接了盲管上方漏水,避免了漏水由拱形内洞身矮边墙(5)之间的缝隙流出的现象。

隧道二衬防排水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隧道二衬防排水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隧道二衬防排水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二衬防排水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二衬防排水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隧道二衬防排水结构,涉及隧道施工拱形洞结构,特别适用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段二次衬砌混凝土层的拱形洞身纵向两端部拱形外侧沿固定有拱形盲管,在二次衬砌混凝土层两侧下端部水平外侧沿固定有水平方向盲管,拱形盲管与水平方向盲管以三通连接,三通的另一出口与水沟连通。优点是在于实施防、排水相结合的结构,将施工中引发的漏水、渗水、及时由盲管结构排出至水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