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590617A43申请公布日20140219CN103590617A21申请号201310612345822申请日20131125E04G23/0220060171申请人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110168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建筑大学设计院72发明人赵海南孙长征赵同峰张晓平74专利代理机构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4代理人吕敏54发明名称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57摘要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所述钢筋框架柱为中柱时,沿框架柱四周配置竖向通长的纵向空心方钢管,在框架柱相邻两侧的竖向。
2、空心方钢管间设置至少一组水平连接筋,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十”字翼墙,与框架柱成为一体。本发明中空心方钢管与柱采用膨胀螺栓连接,共同受力,从而提高原框架柱的抗剪、抗弯能力和整体抗侧移刚度。另外,施工材料易得,施工方法简单,施工周期短,经济效益好,通用性强,可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柱加固。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590617ACN103590617A1/1页21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框架柱为中柱时,沿框架柱四周配置竖向通长的。
3、纵向空心方钢管,在框架柱相邻两侧的竖向空心方钢管间设置至少一组水平连接筋,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十”字翼墙,与框架柱成为一体。2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框架柱为边柱时,沿框架柱外周三个侧面配置竖向通长的纵向空心方钢管,在框架柱相邻两侧的竖向空心方钢管间设置至少一组水平连接筋,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丁”字翼墙,与框架柱成为一体。3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框架柱为角柱时,沿框架柱外周相邻两个侧面配置竖向通长的纵向空心方钢管,两侧的竖向空心方钢管间设置至少一组水平连接筋,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两个相互垂直的角状翼墙,与框架柱成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
4、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翼墙竖向贯穿楼板及梁,与相邻上下框架柱、翼墙的竖向通长空心方钢管连接形成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空心方钢管与框架柱通过膨胀螺栓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框架柱间距沿长度方向大于等于宽度方向的两倍时,沿宽度方向框架柱内侧加固一空心方钢管,并现浇混凝土形成单个翼墙。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外层设置成凿毛处理层,凿毛处理层的凿毛深度为510MM,凿毛痕的间距为1030MM。8根据权利。
5、要求13任一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筋相互交错。9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凿毛处理以及开洞首先对框架柱外层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深度510MM,凿毛痕的间距为1030MM,使新浇混凝土与原有混凝土更加牢固的结合,并在楼板及梁对应的空心方钢管位置开洞;步骤二连接用膨胀螺栓将空心方钢管与框架柱固定,水平连接筋采用焊接方式,将相邻的空心方钢管连接,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翼墙,与原框架柱成为一体;步骤三3所述框架柱、竖向通长空心方钢管贯穿楼板及梁,与相邻上下层对应的框架柱、空心方钢管连接形成一体。权利要求书CN103590。
6、617A1/3页3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背景技术0002柱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重要的传力构件,在结构中起着承载上部荷载及抗侧移作用。在地震火灾后,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构筑物)往往强度降低,需要进行加固和补强抢修,需要一种有效的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可有效增加灾后(地震或火灾)结构的耐久性、抗震性、且有明显的经济效益。0003另外,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地震灾难的不断发生,结构抗震加固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这过程都需要有效的加固方法。发明内容0004针对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
7、的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其加固效果优良、经济效益好、实用性强、方便施工。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框架柱为中柱时,沿框架柱四周配置竖向通长的纵向空心方钢管,在框架柱相邻两侧的竖向空心方钢管间设置至少一组水平连接筋,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十”字翼墙,与框架柱成为一体。0006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框架柱为边柱时,沿框架柱外周三个侧面配置竖向通长的纵向空心方钢管,在框架柱相邻两侧的竖向空心方钢管间设置至少一组水平连接筋,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丁”字翼墙,与框架柱成为一体。0007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框架柱为角柱时。
8、,沿框架柱外周相邻两个侧面配置竖向通长的纵向空心方钢管,两侧的竖向空心方钢管间设置至少一组水平连接筋,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两个相互垂直的角状翼墙,与框架柱成为一体。0008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柱、翼墙竖向贯穿楼板及梁,与相邻上下框架柱、翼墙的竖向通长空心方钢管连接形成一体。0009进一步地,所述竖向空心方钢管与框架柱通过膨胀螺栓连接。0010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框架柱间距沿长度方向大于等于宽度方向的两倍时,沿宽度方向框架柱内侧加固一空心方钢管,并现浇混凝土形成单个翼墙。0011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柱外层设置成凿毛处理层,凿毛处理层的凿毛深度为510MM,凿毛痕的间距为1030MM。0012进一步地,。
9、所述水平连接筋相互交错。0013本发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凿毛处理以及开洞首先对框架柱外层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深度510MM,凿毛痕的间距为1030MM,使新浇混凝土与原有混凝土更加牢固的结合,并在楼板及梁对应的空说明书CN103590617A2/3页4心方钢管位置开洞;步骤二连接用膨胀螺栓将空心方钢管与框架柱固定,水平连接筋采用焊接方式,将相邻的空心方钢管连接,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翼墙,与原框架柱成为一体;步骤三所述框架柱、竖向通长空心方钢管贯穿楼板及梁,与相邻上下层对应的框架柱、空心方钢管连接形成一体。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作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抗震耐。
10、火加固灌浆材料,可有效增加灾后(地震、火灾)结构的抗震性,耐久性能好,且经济效益明显。00152本发明通过框架柱外增设竖向空心方钢管,采用膨胀螺栓与框架柱连接,空心方钢管采用水平对称焊接,与原有框架柱形成一体,共同受力,提高原框架柱的抗剪、抗弯能力和整体抗侧移刚度。00163本发明通过空心方钢管加固后,框架柱的有效截面面积及竖向承载力增大。00174本发明在施工过程中,取材方便,整体性能好,应用范围广,经济效益良好。附图说明0018图1是本发明中柱整体加固示意图。0019图2是图1中的中柱竖向立面图。0020图3是图2的AA剖面示意图。0021图4是本发明边柱整体加固示意图。0022图5是本发。
11、明角柱整体加固示意图。0023图6是本发明水平连接筋示意图。0024图中1框架柱,2竖向通长纵筋,3空心方钢管,4膨胀螺栓,5水平连接筋,6楼板,7梁,8凿毛处理层,9翼墙。具体实施方式00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3、图6所示,为本发明中柱加固示意图。所述钢筋框架柱1为中柱时,沿框架柱1四周配置竖向通长的纵向空心方钢管3,在框架柱1相邻两侧的竖向空心方钢管3间设置至少一组水平连接筋5,所述水平连接筋5相互交错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十”字翼墙,与框架柱1成为一体。0026在所述框架柱1外层设置成凿毛处理层8,所述凿毛处理层8的凿毛深度为510MM,凿毛痕的间。
12、距为1030MM。0027所述框架柱1竖向通长空心方钢管3贯穿楼板6及梁7,与相邻上下层对应的框架柱1、空心方钢管3机械连接形成一体。0028本发明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凿毛处理以及开洞首先对框架柱1外层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深度5MM,凿毛痕的间距为10MM。其目的在于使新浇混凝土与原有混凝土更加牢固的结合,并在楼板6及梁7对应的空心方钢管3位置开洞。0029步骤2连接用膨胀螺栓4将空心方钢管3与框架柱1固定,水平连接筋5采用说明书CN103590617A3/3页5焊接方式,将相邻的空心方钢管3连接起来,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十”字翼墙9,与原框架柱1成为一体。0030步骤3所述框架柱竖向。
13、通长空心方钢管3贯穿楼板6及梁7,与相邻上下层对应的框架柱1、空心方钢管3机械连接形成一体。0031所述竖向空心方钢管3与框架柱1通过膨胀螺栓4连接,共同受力,提高原框架柱的抗剪、抗弯能力和整体抗侧移刚度。0032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为本发明边柱的加固示意图,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沿框架柱1外周三个侧面配置竖向通长的纵向空心方钢管3,在框架柱1相邻两侧的竖向空心方钢管3间设置至少一组水平连接筋4,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丁”字翼墙,与框架柱1成为一体。0033所述凿毛处理层8的凿毛深度为8MM,凿毛痕的间距为25MM。0034实施例3如图5所示,本例为本发明角柱的加固示意图,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沿框架。
14、柱1外周相邻两个侧面配置竖向通长的纵向空心方钢管3,两侧的竖向空心方钢管3间设置至少一组水平连接筋4,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两个相互垂直的角状翼墙,与框架柱1成为一体。所述凿毛处理层8的凿毛深度为10MM,凿毛痕的间距为30MM。0035实施例4本例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框架柱1配置一组水平连接筋5,当相邻两框架柱1间距沿长度方向大于等于宽度方向的两倍时,沿宽度方向框架柱内侧加固一空心方钢管3,并现浇混凝土形成单个翼墙9。所述凿毛处理层8的凿毛深度为5MM,凿毛痕的间距为10MM。说明书CN103590617A1/2页6图1图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3590617A2/2页7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359061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