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石垛加筋土复合路堤涵管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片石垛加筋土复合路堤涵管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898844A43申请公布日20140702CN103898844A21申请号201410058074022申请日20140220E01F5/0020060171申请人长沙理工大学地址410004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72发明人刘龙武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代理人邓建辉54发明名称一种片石垛加筋土复合路堤涵管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石垛加筋土复合路堤涵管结构,包括底部的片石垛路堤、中部的涵管和上部的柔性加筋路堤三个部分片石垛路堤与常规片石垛相同,但其顶部宽度应大于7米,其高度不得大于8米;柔性加筋路堤与常规加筋土路堤一致,但。
2、其底部宽度设置在7米以上,其高度设置在6米以下,顶部和底部均应设置防渗土工布,底部设置有由软式透水管及碎石土组成的排水层;在靠自然边坡的一侧设有沉沙井。本发明是一种既能保持柔性加筋路堤协调涵管部位不均匀沉降、改善涵管纵向受力状态的特点,又能保持传片石垛路堤在坡脚狭窄部位易于施工、成本低的优势,主要用于登顶简易道路山间小溪部位的片石垛加筋土复合路堤涵管结构。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898844ACN103898844A1/1页21一种片石垛加筋土复合路堤涵管结构,其特征是。
3、片石垛路堤(3)的高度(1)不大于8米,其顶部宽度(13)大于7米,所述的片石垛路堤(3)的上部设有第一防渗土工布(4),所述的第一防渗土工布(4)上部设有由沙砾石铺成的垫层5,在所述的垫层5上设有涵管(6),在靠自然边坡的一侧设有沉沙井(12),所述的涵管(6)与所述的沉沙井(12)连接,在所述的涵管(6)的上方设有由碎石土17和靠自然边坡的一侧放置的软式透水管16组成的排水层,在所述的排水层上铺设有柔性加筋路堤(11),所述的柔性加筋路堤(11)的高度(14)设置在6米以下,底部宽度(13)不小于7米,所述的柔性加筋路堤(1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防渗土工布(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石垛。
4、加筋土复合路堤涵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柔性加筋路堤(11)的所述的第二防渗土工布(9)的上部形成有简易道路路面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石垛加筋土复合路堤涵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片石垛路堤(3)的路堤面保持一个向内反倾的大于5的坡率。权利要求书CN103898844A1/2页3一种片石垛加筋土复合路堤涵管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路堤涵管结构,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片石垛加筋土复合路堤涵管结构。背景技术0002雷达基站常建于小山坡顶部,为此常需修建登顶简易道路。当登顶简易道路遇到山间小溪时,因筑路费用限制无法通过修筑小桥跨越,最节省的方法是采用修筑片石挡土墙和路堤涵管形式通过。山间小。
5、溪部位由于溪流的冲刷作用导致欲修筑的片石挡土墙墙基部位常为软弱土土体,清除软弱土土体后,欲修筑的片石挡土墙部位常为一个高度10米以上坡脚狭窄的陡坡路段,在这种情况下修筑片石挡土墙和路堤涵管形式通过,不但修筑费用大为提高,修筑技术难度也大为增加,施工安全性差,而且会因为涵管埋深差异大,使涵管纵向承受过大的差异应力引起涵管开裂。0003涵管部位可用传统的柔性加筋路堤以协调路堤的不均匀沉降,降低涵管埋设深度,施工速度快,施工安全性好。但用传统的柔性加筋路堤修筑高度10米以上的路堤,其最低宽度要求在7米以上,因此难以在陡坡路段坡脚狭窄部位(宽度小于7米)施工。0004雷达基站常建于当地具有相对高度较大。
6、的坡顶,这些坡地往往存在大量坡积巨石、块石等,采用就地取材用巨石、块石修筑片石垛路堤即可降低建设成本,又能在在陡坡路段坡脚狭窄部位(宽度小于7米)施工,但高度较大(大于7米)时,陡坡片石垛路堤坡面易发生片石下坠或坠落变形,且片石垛路堤难以安装涵管。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保持柔性加筋路堤协调涵管部位不均匀沉降、改善涵管纵向受力状态的特点,又能保持传片石垛路堤在坡脚狭窄部位易于施工、成本低的优势,主要用于登顶简易道路山间小溪部位的片石垛加筋土复合路堤涵管结构。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片石垛加筋土复合路堤涵管结构,片石垛路堤的高度不大于8米,其顶部宽。
7、度大于7米,所述的片石垛路堤的上部设有第一防渗土工布,所述的第一防渗土工布上部设有由沙砾石铺成的垫层,在所述的垫层上设有涵管,在靠自然边坡的一侧设有沉沙井,所述的涵管与所述的沉沙井连接,在所述的涵管的上方设有由碎石土和靠自然边坡的一侧放置的软式透水管组成的排水层,在所述的排水层上铺设有柔性加筋路堤,所述的柔性加筋路堤的高度设置在6米以下,底部宽度不小于7米,所述的柔性加筋路堤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防渗土工布。0007所述的柔性加筋路堤的的所述的第二防渗土工布的上部形成有简易道路路面。0008所述的片石垛路堤的路堤面保持一个向内反倾的大于5的坡率。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片石垛加筋土复合路堤涵管结构。
8、,由于片石垛路堤易于在坡脚狭窄部位施工且施工安全快捷,其上部的柔性加筋路堤同样具有施工安全快捷特征且能说明书CN103898844A2/2页4协调涵管部位不均匀沉降,由于该结构将涵管平置于片石垛路堤之上,使得涵管埋深大为降低、涵管受到的总应力和纵向不均匀应力大为降低,因此,整个新结构具备了易于在坡脚狭窄部位施工、可协调涵管部位不均匀沉降、改善了涵管受总压力和纵向偏压力过大的受力状态,施工安全快捷、成本低的优势。0010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一种既易于在坡脚狭窄部位施工、可协调涵管部位不均匀沉降、改善涵管受总压力和纵向偏压力过大的受力状态,又具备施工安全快捷、成本低的优势的简易公路的片石垛加筋土复合。
9、路堤涵管结构。附图说明001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片石垛加筋土复合路堤涵管结构的大样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3参见图1,片石垛路堤3按常规片石垛路堤施工,片石垛路堤3的高度1不大于8米,其顶部宽度13大于7米,片石垛路堤3的路堤面保持一个向内反倾的大于5的坡率,片石垛路堤3的上部设有第一防渗土工布4,第一防渗土工布4上部设有由沙砾石铺成的垫层5,在垫层5上设有涵管6,在靠自然边坡的一侧设有沉沙井12,涵管6与沉沙井12连接,在涵管6的上方设有由碎石土17和靠自然边坡的一侧放置的软式透水管16组成的排水层,在排水层上铺设有柔性加筋路堤11,柔性。
10、加筋路堤11与常规加筋土路堤一致,柔性加筋路堤11的高度14设置在6米以下,底部宽度13不小于7米,柔性加筋路堤1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防渗土工布9,第二防渗土工布9的上部形成有简易道路路面10。0014参见图1,片石垛路堤3施工到顶部时,片石垛路堤3的施工路堤面应保持一个向内反倾的坡率(大于5),在靠自然边坡的一侧小溪部位开始修筑一砌体结构的沉沙井12,并在铺好第一防渗土工布4的路堤上,自沉沙井12沿垂直路堤方向用沙砾石做一宽度大于涵管直径、厚度10厘米以上的垫层5,按常规钢筋混凝土涵管施工方法完成涵管6的施工。在涵管6两旁用沙砾石填筑,在涵管6上部先铺设土工格栅7,在搭接好后打好U型钉,再铺设。
11、防渗土工布,然后在靠自然边坡的一侧放置软式透水管16,最后用装载机铺上一层碎石土17,双向反包下层土工格栅,铺上上层土工格栅并用连接棒将上、下层土工格栅连接,拉紧,搭接好后打好U型钉。重复上述步骤逐层用砂性土填筑,在自然边坡的对侧加筋土路堤边部用植生袋8堆砌。0015在柔性加筋路堤11的顶部铺设第二防渗土工布9之后,按常规简易道路路面施工方法进行简易道路路面10的施工。0016参见图1,片石垛路堤3易于在坡脚狭窄部位施工且施工安全快捷,其上部的柔性加筋路堤11同样具有施工安全快捷特征且能协调涵管部位不均匀沉降,这就使得整个新结构具备了易于在坡脚狭窄部位施工、可协调涵管部位不均匀沉降、施工安全快捷、成本低的优势。说明书CN103898844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389884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