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挂锁及其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盗挂锁及其使用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924848A43申请公布日20140716CN103924848A21申请号201410116886622申请日20140327E05B67/24200601E05B67/0020060171申请人宁波市鄞州剑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地址315104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河东村72发明人陆颂荫74专利代理机构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代理人代忠炯54发明名称防盗挂锁及其使用方法57摘要一种防盗挂锁,它包括锁体(1)、U型锁环(2)、锁芯和启锁装置,所述锁芯位于锁体(1)内;U型锁环(2)一端位于锁体(1)内,所述锁芯包括锁芯主体(3)、锁芯尾部(4)。
2、、锁芯头部和弹子组件,锁芯尾部(4)与启锁装置连接,锁芯主体(3)沿轴向设有钥匙孔(6),锁芯主体(3)为分段式结构,锁芯主体(3)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锁芯体(31)、第二锁芯体(32)和第三锁芯体(33),第一锁芯体(31)与第二锁芯体(3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体(71)及用于转动复位的弹性连接装置,第二锁芯体(32)与第三锁芯体(33)之间设有第二连接体(72)及用于转动复位的弹性连接装置。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924848ACN103924848A1/2页21一。
3、种防盗挂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锁体(1)、U型锁环(2)、锁芯和启锁装置,所述锁芯位于锁体(1)内;U型锁环(2)一端位于锁体(1)内,且锁体(1)内设有对U型锁环(2)一端限位的限位装置,所述锁芯包括锁芯主体(3)、锁芯尾部(4)、锁芯头部和弹子组件,锁芯尾部(4)与启锁装置连接,锁芯主体(3)沿轴向设有钥匙孔(6),锁芯主体(3)为分段式结构,锁芯主体(3)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锁芯体(31)、第二锁芯体(32)和第三锁芯体(33),第三锁芯体(33)远离第一锁芯(31)的一端端面与锁芯尾部(4)固定连接,第一锁芯体(31)与第二锁芯体(3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体(71)及用于转动复位的弹性连。
4、接装置,第二锁芯体(32)与第三锁芯体(33)之间设有第二连接体(72)及用于转动复位的弹性连接装置;所述的弹性连接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相邻两段锁芯体的拉簧(9)、将拉簧的一端固定于上一段锁芯的上定位销及将拉簧的另一端固定于下一段锁芯的下定位销,所述的第一连接体(71)和第二连接体(72)上均设有用于容置拉簧(9)的弧形槽(8);所述的第一连接体(71)和第二锁芯体(32)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B为第一锁芯体(31)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90;所述的第二连接体(72)和第三锁芯体(33)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C为第一锁芯体(31)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A沿逆时针方向转动9。
5、0,锁体外设有壳罩(12),壳罩(12)上位于锁芯头部的位置处设有供钥匙插入的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芯体(32)上还设有定位机构,第二锁芯体(32)设有竖向贯穿的安装槽,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安装槽内的定位弹簧(11)及设于定位弹簧(7)两端的钢球(10),第一连接体(71)的上端面和第二连接体(72)的下端面分别设有用于容置弹珠(10)端部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内设有对U型锁环(2)一端限位的限位装置包括压簧(13),压簧(13)位于锁体内,压簧(13)一端与U型锁环(2)的一端端部相抵,压簧(13)的另一端与。
6、锁体相抵;U型锁环(2)一端外壁沿周向设有环形凹槽(14),环形凹槽(14)位于锁体内,锁体内对应环形凹槽(14)的位置处设有定位销,定位销一端与锁体固定连接,定位销的自由端位于环形凹槽(14)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锁装置包括锁舌(15)、锁舌压缩簧(16)和启锁齿轮(17),锁舌压缩簧(16)一端与锁体相抵,锁舌压缩簧(16)另一端与锁舌(15)一端端面相抵,锁舌(15)靠近锁舌压缩簧(16)的一端设有长条形通孔(18),长条形通孔(18)沿锁舌压缩簧的轴向延伸,启锁齿轮(17)的一端端部与锁芯尾部(4)固定连接,启锁齿轮(17)的另一端位于长条形通孔(18)内。
7、,长条形通孔(18)内壁设有与启锁齿轮(17)啮合的齿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尾部(4)靠近启锁装置的一端端面设有垫片(5)。6一种防盗挂锁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钥匙对准第一锁芯(31)的钥匙孔后插入至无法前进为止;2)、将钥匙带动第一锁芯(31)一起顺时针转动90后依次插入第一复位转动片(71)和第二锁芯(32)的钥匙孔直至无法前进为止;3)、再将钥匙带动第一锁芯(31)、第一复位转动片(71)和第二锁芯(32)一起逆时权利要求书CN103924848A2/2页3针转动180后依次插入第二复位转动片(72)和第三锁芯(33)的钥匙孔;4)、最。
8、后转动钥匙,钥匙带动与锁芯连接的启锁装置动作,完成开锁。权利要求书CN103924848A1/6页4防盗挂锁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具,具体讲是一种用于单项钥匙的防盗挂锁及其使用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日常生活中,锁具是用于保护人们财产的重要工具。挂锁是锁具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锁具,被广泛用于抽屉锁、门锁等家具中,因此,挂锁的防盗性能被人们尤为看重。目前挂锁的种类较多,包括一字型锁和十字型锁,由于从外表可看到或可判断出挂锁锁芯的结构,使得不法分子容易设法打开锁具,从而导致人们的财产损失,挂锁防盗性较差,由于现有的挂锁为弹子锁,且弹子锁多为一体式结构,使得技术开锁工具如开锁枪、钢。
9、片、螺丝刀等直插入钥匙孔后旋转,很容易就可以拨动甚至破坏锁芯中的弹子,短时间内就能强行将锁打开,其防盗性能较差。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锁芯分段式设计,开启工具很难直插碰到弹子组件、技术开锁难度大的防盗挂锁。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盗挂锁,它包括锁体、U型锁环、锁芯和启锁装置,所述锁芯位于锁体内,锁芯一端与启锁装置连接;U型锁环一端位于锁体内,且锁体内设有对U型锁环一端限位的限位装置,所述锁芯包括锁芯主体、锁芯尾部、锁芯头部和弹子组件,锁芯尾部与启锁装置连接,锁芯主体沿轴向设有钥匙孔,锁芯主体为分段式结构,锁芯主体包括依次间隔设。
10、置的第一锁芯体、第二锁芯体和第三锁芯体,第三锁芯体远离第一锁芯体的一端端面与锁芯尾部固定连接,第一锁芯体与第二锁芯体之间设有第一连接体及用于转动复位的弹性连接装置,第二锁芯体与第三锁芯体之间设有第二连接体及用于转动复位的弹性连接装置;0005所述的弹性连接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相邻两段锁芯体的拉簧、将拉簧的一端固定于上一段锁芯的上定位销及将拉簧的另一端固定于下一段锁芯的下定位销,所述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上均设有用于容置拉簧的弧形槽;0006所述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锁芯体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B为第一锁芯体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90;所述的第二连接体和第三锁芯体的钥匙孔宽度方向。
11、的均分线C为第一锁芯体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A沿逆时针方向转动90,锁体外设有壳罩,壳罩上位于锁芯头部的位置处设有供钥匙插入的缺口。0007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发明改变了过去传统挂锁的锁芯为一体式的结构模式,将锁芯设计成分段式结构,在从外部看不到锁芯内部结构的情况下,钥匙需要多次转动调整位置才能插入锁芯的底部,从而打开挂锁,因此,不法分子就无法通过道具将挂锁打开,大大提高了挂锁的防盗功能,保证了人们的财产安全;由于第一锁芯体、第二锁芯体和第三锁芯体依次间隔排列,当挂锁在闭锁状态下时,第一锁芯体、第二锁芯体和第三锁芯体的钥匙孔两两均不重合,使得技术开锁工具即使插入第一锁芯体后,。
12、也无法插说明书CN103924848A2/6页5入第二锁芯体及第三锁芯体,只有依次转动第一锁芯体和第二锁芯体,才能将第一锁芯体、第二锁芯体和第三锁芯体的钥匙孔重合,从而实现开锁,防盗效果大大提高;0008第二连接体位于第二锁芯体和第三锁芯体之间,第二连接体上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内设有拉簧,拉簧一端与第二锁芯体连接,拉簧另一端与第三锁芯体连接,弧形槽具有够拉簧拉伸的空间,在钥匙插入第二锁芯体并相对于第三锁芯体转动时,由于钥匙还未插入第三锁芯体,使得第三锁芯体仍被对应的弹子组件固定而无法转动,因此,第二锁芯体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拉簧的一端拉伸,使得拉簧产生回复弹力,当在开锁的过程中,钥匙在手的作用下无。
13、法回复,拉簧保持回复弹力,当在闭锁的过程中,钥匙在离开第二锁芯体后,第二锁芯体在拉簧的回复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并被对应的弹子组件固定;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的作用相同,当第一锁芯体相对于第二锁芯体转动时,使得第一连接体内的拉簧产生回复弹力,当钥匙离开第二锁芯体后,第二锁芯体复位并固定,钥匙继续离开第一锁芯体后,第一锁芯体在第一连接体内的拉簧的回复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原理易懂,结构较简单,且实用性较好;0009锁体和连接体上的钥匙孔的宽度可以理解为钥匙本身的厚度,因钥匙孔的形状为不规则形状,故在此定义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为钥匙孔的端边的宽度B的均分线,而第一连接体和第二锁芯体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
14、B为第一锁芯体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90,可以理解为第一锁芯体的钥匙孔绕轴线顺时针旋转90后与第一连接体和第二锁芯体的钥匙孔重合;第二连接体和第三锁芯体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C为第一锁芯体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A沿逆时针方向转动90,可以理解为第一锁芯体的钥匙孔绕轴线逆时针旋转90后与第二连接体和第三锁芯体的钥匙孔重合,也可以理解为第二锁芯体绕轴线逆时针旋转180后与第三锁芯体和第二连接体的钥匙孔重合;壳罩用于包裹锁体,防止锁芯从锁体内掉落,同时能较好的隐蔽锁芯,使得锁芯的具体结构不容易被发现,从而提高挂锁的防盗功能。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锁芯体上还设有定位机构,第。
15、二锁芯体设有竖向贯穿的安装槽,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安装槽内的定位弹簧及设于定位弹簧两端的钢球,第一连接体的上端面和第二连接体的下端面分别设有用于容置弹珠端部的凹槽。0011作为优选,所述锁体内设有对U型锁环一端限位的限位装置包括压簧,压簧位于锁体内,压簧一端与U型锁环的一端端部相抵,压簧的另一端与锁体相抵;U型锁环一端外壁沿周向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位于锁体内,锁体内对应环形凹槽的位置处设有定位销,定位销一端与锁体固定连接,定位销的自由端位于环形凹槽内。0012作为优选,所述启锁装置包括锁舌、锁舌压缩簧和启锁齿轮,锁舌压缩簧一端与锁体相抵,锁舌压缩簧另一端与锁舌一端端面相抵,锁舌靠近锁舌。
16、压缩簧的一端设有长条形通孔,长条形通孔沿锁舌压缩簧的轴向延伸,启锁齿轮的一端端部与锁芯尾部固定连接,启锁齿轮的另一端位于长条形通孔内,长条形通孔内壁设有与启锁齿轮啮合的齿轮。0013作为优选,所述锁芯尾部靠近启锁装置的一端端面设有垫片。0014作为优选,具体步骤如下00151)、将钥匙对准第一锁芯的钥匙孔后插入至无法前进为止;00162)、将钥匙带动第一锁芯一起顺时针转动90后依次插入第一复位转动片和第二锁芯的钥匙孔直至无法前进为止;说明书CN103924848A3/6页600173)、再将钥匙带动第一锁芯、第一复位转动片和第二锁芯一起逆时针转动180后依次插入第二复位转动片和第三锁芯的钥匙孔。
17、;00184)、最后转动钥匙,钥匙带动与锁芯连接的启锁装置动作,完成开锁。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钢球用于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在复位时与凹槽配合定位,钢球端部在闭锁时位于凹槽内,开锁时,钥匙旋转锁芯,钢球端部脱离凹槽并进入第二锁芯体的安装槽内,在闭锁时,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旋转复位,钢球重新进入凹槽实现定位作用,结构较简单,同时,钢球在锁体转动时减小了端面与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摩擦力减小,从而使得钥匙在开锁时转动顺畅;0020定位销的自由端位于U型锁环的环形凹槽内,用于对U型锁环进行上限位和下限位,防止U型锁环脱离锁体;另外,环形凹槽沿U型锁环外壁周向分布,使得挂锁的自。
18、由端在开锁后可以绕挂锁的限位端360旋转,适用不同规格的家具,结构较简单;0021启锁齿轮一端与锁芯尾部固定连接,启锁齿轮另一端与锁舌啮合,当钥匙在完全插入锁芯后继续旋转,锁芯带动启锁齿轮一起旋转,由于启锁齿轮只发生自转而不产生位移,使得与启锁齿轮啮合的锁舌发生水平位移,实现开锁的目的,此结构设计改变了现有启锁装置通过扭簧连接锁芯尾部和锁舌的方式,避免因扭簧的使用寿命而影响挂锁整体的使用寿命,启锁齿轮连接较牢固,且使用寿命较长,实用性较好;垫片使得钥匙在插入钥匙孔并转动锁芯体时更加顺畅。附图说明0022图1为本发明防盗挂锁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0023图2为本发明防盗挂锁的锁体主体的结构示意。
19、图。0024图3为本发明防盗挂锁的第一锁芯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0025图4为本发明防盗挂锁的第一连接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0026图5为本发明防盗挂锁的第二锁芯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0027图6为本发明防盗挂锁的第二连接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0028图7为本发明防盗挂锁的第三锁芯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0029图8为本发明防盗挂锁的启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0030如图所示1锁体,2U型锁环,3锁芯主体,31第一锁芯体,32第二锁芯体,33第三锁芯体,4锁芯尾部,5垫片,6钥匙孔,71第一连接体,72第二连接体,8弧形槽,9拉簧,10钢球,11定位弹簧,12壳罩,13压簧,14环形凹槽,15锁舌,16锁。
20、舌压缩簧,17启锁齿轮,18长条形通孔,A第一锁芯体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B第一连接体和第二锁芯体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C第二连接体和第三锁芯体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具体实施方式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名做进一步的说明。0032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一种防盗挂锁,它包括锁体1、U型锁环2、锁芯和启锁装置,所述锁芯位于锁体1内;U型锁环2一端位于锁体1内,且锁体1内设有对U型锁环2一端限位的限位装置,所述锁芯包括锁芯主体3、锁芯尾部4、锁芯说明书CN103924848A4/6页7头部和弹子组件,锁芯尾部4与启锁装置连接,锁芯主体3沿轴向设有钥匙孔6。
21、,锁芯主体3为分段式结构,锁芯主体3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锁芯体31、第二锁芯体32和第三锁芯体33,第三锁芯体33远离第一锁芯31的一端端面与锁芯尾部4固定连接,第一锁芯体31与第二锁芯体3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体71及用于转动复位的弹性连接装置,第二锁芯体32与第三锁芯体33之间设有第二连接体72及用于转动复位的弹性连接装置;0033所述的弹性连接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相邻两段锁芯体的拉簧9、将拉簧的一端固定于上一段锁芯的上定位销及将拉簧的另一端固定于下一段锁芯的下定位销,所述的第一连接体71和第二连接体72上均设有用于容置拉簧9的弧形槽8;0034所述的第一连接体71和第二锁芯体32的钥匙孔宽度方。
22、向的均分线B为第一锁芯体31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90;所述的第二连接体72和第三锁芯体33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C为第一锁芯体31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A沿逆时针方向转动90,锁体外设有壳罩12,壳罩12上位于锁芯头部的位置处设有供钥匙插入的缺口。0035本发明改变了过去传统挂锁的锁芯为一体式的结构模式,将锁芯设计成分段式结构,在从外部看不到锁芯内部结构的情况下,钥匙需要多次转动调整位置才能插入锁芯的底部,从而打开挂锁,因此,不法分子就无法通过道具将挂锁打开,大大提高了挂锁的防盗功能,保证了人们的财产安全;由于第一锁芯体31、第二锁芯体32和第三锁芯体33依次间隔排列。
23、,当挂锁在闭锁状态下时,第一锁芯体31、第二锁芯体32和第三锁芯体33的钥匙孔两两均不重合,使得技术开锁工具即使插入第一锁芯体31后,也无法插入第二锁芯体32及第三锁芯体33,只有依次转动第一锁芯体31和第二锁芯体32,才能将第一锁芯体31、第二锁芯体32和第三锁芯体33的钥匙孔重合,从而实现开锁,防盗效果大大提高;第二连接体72位于第二锁芯体32和第三锁芯体33之间,第二连接体72上设有弧形槽8,弧形槽8内设有拉簧9,拉簧9一端与第二锁芯体32连接,拉簧9另一端与第三锁芯体33连接,弧形槽8具有够拉簧9拉伸的空间,在钥匙插入第二锁芯体32并相对于第三锁芯体33转动时,由于钥匙还未插入第三锁芯。
24、体33,使得第三锁芯体33仍被对应的弹子组件固定而无法转动,因此,第二锁芯体32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拉簧9的一端拉伸,使得拉簧9产生回复弹力,当在开锁的过程中,钥匙在手的作用下无法回复,拉簧9保持回复弹力,当在闭锁的过程中,钥匙在离开第二锁芯体32后,第二锁芯体32在拉簧9的回复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并被对应的弹子组件固定;第一连接体71与第二连接体72的作用相同,当第一锁芯体31相对于第二锁芯体32转动时,使得第一连接体71内的拉簧9产生回复弹力,当钥匙离开第二锁芯体32后,第二锁芯体32复位并固定,钥匙继续离开第一锁芯体31后,第一锁芯体31在第一连接体71内的拉簧9的回复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原理易。
25、懂,结构较简单,且实用性较好;锁体和连接体上的钥匙孔的宽度可以理解为钥匙本身的厚度,因钥匙孔的形状为不规则形状,故在此定义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为钥匙孔的端边的宽度B的均分线,而第一连接体71和第二锁芯体32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B为第一锁芯体31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90,可以理解为第一锁芯体31的钥匙孔绕轴线顺时针旋转90后与第一连接体71和第二锁芯体32的钥匙孔重合;第二连接体72和第三锁芯体33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C为第一锁芯体31的钥匙孔宽度方向的均分线A沿逆时针方向转动90,可以理解为第一锁芯说明书CN103924848A5/6页8体31的钥匙孔绕轴线逆时。
26、针旋转90后与第二连接体72和第三锁芯体33的钥匙孔重合,也可以理解为第二锁芯体32绕轴线逆时针旋转180后与第三锁芯体33和第二连接体72的钥匙孔重合;壳罩12用于包裹锁体,防止锁芯从锁体内掉落,同时能较好的隐蔽锁芯,使得锁芯的具体结构不容易被发现,从而提高挂锁的防盗功能。0036所述第二锁芯体32上还设有定位机构,第二锁芯体32设有竖向贯穿的安装槽,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安装槽内的定位弹簧11及设于定位弹簧7两端的钢球10,第一连接体71的上端面和第二连接体72的下端面分别设有用于容置弹珠10端部的凹槽。0037所述锁体1内设有对U型锁环2一端限位的限位装置包括压簧13,压簧13位于锁。
27、体内,压簧13一端与U型锁环2的一端端部相抵,压簧13的另一端与锁体相抵;U型锁环2一端外壁沿周向设有环形凹槽14,环形凹槽14位于锁体内,锁体内对应环形凹槽14的位置处设有定位销,定位销一端与锁体固定连接,定位销的自由端位于环形凹槽14内。0038所述启锁装置包括锁舌15、锁舌压缩簧16和启锁齿轮17,锁舌压缩簧16一端与锁体相抵,锁舌压缩簧16另一端与锁舌15一端端面相抵,锁舌15靠近锁舌压缩簧16的一端设有长条形通孔18,长条形通孔18沿锁舌压缩簧的轴向延伸,启锁齿轮17的一端端部与锁芯尾部4固定连接,启锁齿轮17的另一端位于长条形通孔18内,长条形通孔18内壁设有与启锁齿轮17啮合的齿。
28、轮。0039所述锁芯尾部4靠近启锁装置的一端端面设有垫片5。0040钢球10用于第一连接体71和第二连接体72在复位时与凹槽配合定位,钢球10端部在闭锁时位于凹槽内,开锁时,钥匙旋转锁芯,钢球10端部脱离凹槽并进入第二锁芯体32的安装槽内,在闭锁时,第一连接体71和第二连接体72旋转复位,钢球10重新进入凹槽实现定位作用,结构较简单,同时,钢球10在锁体转动时减小了端面与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摩擦力减小,从而使得钥匙在开锁时转动顺畅;定位销的自由端位于U型锁环2的环形凹槽14内,用于对U型锁环2进行上限位和下限位,防止U型锁环脱离锁体1;另外,环形凹槽14沿U型锁环2外壁周向分布,使得挂锁的。
29、自由端在开锁后可以绕挂锁的限位端360旋转,适用不同规格的家具,结构较简单;启锁齿轮17一端与锁芯尾部4固定连接,启锁齿轮17另一端与锁舌15啮合,当钥匙在完全插入锁芯后继续旋转,锁芯尾部4带动启锁齿轮17一起旋转,由于启锁齿轮17只发生自转而不产生位移,使得与启锁齿轮17啮合的锁舌15发生水平位移,实现开锁的目的,此结构设计改变了现有启锁装置通过扭簧连接锁芯尾部和锁舌的方式,避免因扭簧的使用寿命而影响挂锁整体的使用寿命,启锁齿轮连接较牢固,且使用寿命较长,实用性较好;垫片5使得钥匙在插入钥匙孔并转动锁芯体时更加顺畅。0041具体步骤如下00421)、将钥匙对准第一锁芯31的钥匙孔后插入至无法。
30、前进为止;00432)、将钥匙带动第一锁芯31一起顺时针转动90后依次插入第一复位转动片71和第二锁芯32的钥匙孔直至无法前进为止;00443)、再将钥匙带动第一锁芯31、第一复位转动片71和第二锁芯32一起逆时针转动180后依次插入第二复位转动片72和第三锁芯33的钥匙孔;00454)、最后转动钥匙,钥匙带动与锁芯连接的启锁装置动作,完成开锁。0046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说明书CN103924848A6/6页9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3924848A1/4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3924848A102/4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924848A113/4页12图3图4图5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3924848A124/4页13图8说明书附图CN103924848A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