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动分节锁芯机械锁.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243313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9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85177.6

申请日:

2007.03.16

公开号:

CN101021110A

公开日:

2007.08.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5B35/06(2006.01); E05B19/00(2006.01); E05B63/14(2006.01)

主分类号:

E05B35/06

申请人:

朱贤德;

发明人:

朱贤德

地址:

341000江西省赣州市八境路3号B栋1单元4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动分节锁芯机械锁,锁芯的钥匙孔以及与其相配合的钥匙均为螺旋形,锁芯座(5)里的锁芯分为两节,两节之间有离合间隔,间隔里装有分离弹簧(12),两节锁芯接合处有咬合的半切止口(15)或齿牙,下节锁芯(11)由定位销(10)定位只能转动。上节锁芯(13)止口与锁芯座(5)接合处有启闭锁凹凸卡(3)。上节锁芯(13)不但能转动,用钥匙还可上下移动离合凹凸卡(3)开锁。本发明防撬拨防塞泡泡糖,适宜多种场合用锁,还可对通常的锁进行锁芯改换。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螺动分节锁芯机械锁,包括锁芯(13)、锁芯座(5)、钥匙(8)、锁舌(24)、闸卡(25)、执手启锁杆座(22)等,其特征在于:锁芯的钥匙插孔以及与其相配合的钥匙均为螺旋形。锁芯座(5)里的锁芯分为两节,两节之间有离合间隔,间隔里有分离弹簧(12)。两节锁芯接合处设有相互咬合的半切止口(15)或齿牙。上节锁芯(13)止口与锁芯座(5)接合处配有启闭锁凹凸卡(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动分节锁芯机械锁,其特征在于:钥匙上设有一条至数条螺旋条(9),螺旋条上设有弹珠位匙齿,两节锁芯的钥匙通道内设有与钥匙螺旋条相配合的螺旋槽,螺旋槽上设有与弹珠位匙齿相配合的弹珠孔(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动分节锁芯机械锁,其特征在于:两节锁芯的螺旋槽上设置至少一条护坎(17),钥匙的螺旋条上开有与护坎相吻合的护坎槽(7)。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动分节锁芯机械锁,其特征在于:传动杆接头(2)下有止口,上有传动杆接口,里有内六角(39)或四方套装上节锁芯(13)的六角(16)或四方动配合安装在锁芯座(5)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动分节锁芯机械锁,其特征在于:两个并拢靠在一起的锁舌各设有闸卡口(32),锁舌一(24)有一撞移杆(33),锁舌二(31)较锁舌一长,尾端设有推拉凸片(34)。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动分节锁芯机械锁,其特征在于:闸卡(25)有闸卡块(38),启闸头(37),闸卡块(38)两边有滑动导轨(35)。执手启锁杆座(22)有推移块(30),启锁杆(29),推移块(30)伸入在闸卡启闸头(37)中。

说明书

螺动分节锁芯机械锁
本发明涉及机械弹珠锁技术领域
现在人们使用的机械锁,锁芯处在锁芯座的固定位置,是整体,钥匙插孔间隙较大,因而容易被撬拨工具或通过向锁芯里塞棉花、棉纱或泡泡糖等手段将弹子拨开而使锁具失效。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本发明成功解决了上述问题,极大的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锁芯的钥匙插孔以及与其相配合的钥匙均为螺旋形。锁芯座(5)里的锁芯分为两节,两节之间有离合间隔,间隔里装有分离弹簧(12),弹簧(12)也可安装在传动杆接头(2)上,若允许传动杆(1)存在小移动,也可以直接将弹簧(12)安装在伸出锁芯座的上节锁芯(14)上。两节锁芯接合处有相互咬合的半切止口(15)或齿牙。下节锁芯(11)由定位销(10)定位只能转动。上节锁芯(13)止口与锁芯座(5)接合处配有启闭锁凹凸卡(3)。上节锁芯(13)不但能转动,用钥匙还可上下移动离合凹凸卡(3)开锁。传动杆接头(2)下有止口,上有传动杆接口,里有内六角(39)或内四方套装上节锁芯(13)的六角(16)或四方动配合安装在锁芯座(5)上,使上节锁芯(13)上下移动时传动杆(1)保持其位置。
上节锁芯(13)上下移动是由旋转钥匙而产生的螺旋拉力以及分离弹簧的张力来达到的。
螺旋形的钥匙上设有一条至数条螺旋条(9),螺旋条上设有弹珠位匙齿,两节锁芯的钥匙通道内设有与钥匙螺旋条相配合的螺旋槽,螺旋槽上设有与弹珠位匙齿相配合的弹珠孔(4),并可在其上设置至少一条护坎(17),钥匙的螺旋条上有与护坎相吻合的护坎槽(7)。
本发明创新设计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钥匙的螺旋形设计使得锁芯钥匙插孔间隙可以更加细小,使挑拨工具难以深入。而且锁芯内的螺旋槽上的护坎(17)正好正面遮挡住弹珠(6),钥匙是螺旋进入接触弹珠的,使用撬拨工具很难从侧面进入接触弹珠。螺旋槽也可不设护坎,即使撬拨工具撬拨到弹珠也很难使有启闭锁凹凸卡的上节锁芯(13)转动。如果采用塞液态糊质物如泡泡糖等,即使泡泡糖可以塞开弹珠,它也必将填充入两节锁芯之间的离合间隔里,从而顶住上节锁芯的下移,同样不能将上节锁芯(13)拉离凹凸卡(3)达到开锁的目的。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很高的安全系数。
由于钥匙是螺旋形,其钥匙柄后段可安装活套便于推拉。
本发明防撬拨防塞泡泡糖适宜多种场合用锁,还可对通常的锁进行锁芯改换,以显著提锁的安全性能。
房门双舌自动紧闭锁由锁体(20)、两个并拢靠在一起的锁舌(24)、闸卡(25)、锁舌杆座(21)、执手启锁杆座(22)和保险钮(27)等组成。两锁舌各设有闸卡口(32)、锁舌杆(18),锁舌杆套弹簧(19)。其中锁舌一(24)有一撞移杆(33),后背设有保险钮拉槽,锁舌二(31)较锁舌一长,尾端设有推拉凸片(34)。双锁舌并拢安装于锁体壳墙、锁舌内套板(26)、锁舌杆座(21)中。闸卡(25)有闸卡块(38),闸卡块上段弯折是启闸头(37),闸卡块(38)中有弹簧杆,弹簧杆上套有弹簧(36),闸卡块(38)两边装有滑动导轨(35)。闸卡(25)安装于锁舌闸卡口(32)上面,紧固在锁舌内套板(26)上。执手启锁杆座(22)有推移块(30),启锁杆(29),套装在锁体与锁盖(40)安装孔(43)之间,推移块(30)伸入在闸卡启闸头(37)中,推移块尾部通过一拉簧(23)与锁舌杆座(21)相连,室内启锁执手(28)安装在伸出锁壳的执手安装柄上,保险钮(27)安装在锁舌(24)端下。如结构附图所示。
这种房门锁使用时不需另用钥匙反锁,只要一关门上锁后锁舌即紧闭不动,既安全又方便。
开锁后锁舌出入自由是由于两个锁舌的长短不同,错开了闸卡口(32),闸卡块((38)不能插入闸卡口(32)。不需要钥匙即能反锁是因为更长的锁舌弹簧力弱些,同时门扣壳对短锁舌有内半小斜切的先入口并对长锁舌限位使锁舌闸卡口(32)对齐。
下面结合附图举实施例加于说明:
图1:锁芯与钥匙示意图;
图2:弹簧直接安装于锁芯上示意图;
图3:锁芯示意图;
图4:房门锁结构示意图;
图5:执手启锁杆座示意图;
图6:双锁舌示意图;
图7:传动杆接头示意图;
图8:闸卡示意图;
图9:锁盖示意图。
上锁:当关门时,锁舌撞触门扣壳,锁舌在退缩中初时均速齐退,到过去两锁舌平行斜锥后,更长的锁舌二(31)斜锥面更高速度加快,至两锁舌又斜锥平行且端面对齐进入门扣壳,当锁舌进入门扣壳到位时,闸卡块(38)在弹簧(36)的压力下也迅速插入锁舌闸卡口(32)、锁舌紧闭不动门上锁了。
开锁:当钥匙(8)插进锁芯钥匙孔,按设定的各螺旋条上匙齿顶开弹珠,此时旋转钥匙,下锁芯(11)先旋转,上锁芯(13)在螺旋力的拉动下下滑压缩弹簧(12)脱离凹凸卡(3),当上下锁芯紧紧咬合成一体后即一起旋转使伸进于锁盖传动杆接口(42)的传动杆(1)带动锁盖拨杆(41),锁盖拨杆又拨动执手启锁杆座启锁杆(29),执手启锁杆座的推移块(30)顶起闸卡起闸头(37)使闸卡块(38)抬起,此时移动中的执手启锁杆座推移块边端推动锁舌一(24)撞移杆(33),锁舌二(31)尾端有推拉凸片(34)受锁舌一(24)后端推带双双后退到位开锁。松开钥匙,在执手启锁杆座推移块尾拉簧(23)作用下,执手启锁杆座复原,两锁舌闸卡口(32)错开,在各自弹簧(19)作用下双双复出。
室内旋转执手(28)锁可开,室内旋转保险钮90°可顶住锁舌,有钥匙也开不了锁;或旋握执手(28)旋转保险钮90°可钩住锁舌不上锁。

螺动分节锁芯机械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螺动分节锁芯机械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螺动分节锁芯机械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螺动分节锁芯机械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螺动分节锁芯机械锁.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动分节锁芯机械锁,锁芯的钥匙孔以及与其相配合的钥匙均为螺旋形,锁芯座(5)里的锁芯分为两节,两节之间有离合间隔,间隔里装有分离弹簧(12),两节锁芯接合处有咬合的半切止口(15)或齿牙,下节锁芯(11)由定位销(10)定位只能转动。上节锁芯(13)止口与锁芯座(5)接合处有启闭锁凹凸卡(3)。上节锁芯(13)不但能转动,用钥匙还可上下移动离合凹凸卡(3)开锁。本发明防撬拨防塞泡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