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体锁固机构.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242114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3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80012376.9

申请日:

2004.07.08

公开号:

CN1833087A

公开日:

2006.09.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5C3/30(2006.01); E05C17/06(2006.01); E05B65/02(2006.01); B61C17/12(2006.01); H05K5/03(2006.01)

主分类号:

E05C3/30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池本孝幸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方晓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收纳有安装在车辆底板下等的各种控制设备的框体(1)的盖体(2)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忘记进行盖体(2)的锁固或锁固不完全时,由于车辆行驶中的振动等而自然打开,故非常危险。本发明设置有通过安装在盖体(2)里面的板簧(4b)予以保持、同时被从框体(1)的开口部(10)的中心向周围方向施力的闩锁(4)。在盖体(2)打开时,设置在闩锁(4)上的挂钩(4Y)利用板簧(4b)的施力而卡在开口部(10)的周围,防止盖体(2)继续打开。若从稍稍打开的间隙放入手指使挂钩(4Y)脱开,则可自由地打开盖体(2)。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盖体锁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盖体,通过安装在所述框体上的铰链自由转动地被安装,并开闭所述框体的开口部;闩锁,通过安装在所述盖体的与所述开口部接触侧的板簧予以保持,同时具有被从所述开口部的内侧向周围方向施力、卡在所述开口部周围的任意点上的挂钩。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锁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具有2个闩锁。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锁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具有在所述挂钩位置和所述盖体之间设置的切口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锁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是将安装在所述盖体的与所述开口部接触侧的板簧进行整形而制成的。

说明书

盖体锁固机构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铰链安装在收纳有电子设备等的框体本体上的盖体的锁固机构。
(2)背景技术
在火车、汽车等移动体上承载有各种电子装置、空压或油压控制装置。这些各种控制装置有时设置在车辆内部,有时设置在底板下或车顶上。这些各种控制装置对于移动体的安全来说,大多是极其重要的装置,故无论设置在什么地方都要能保护所述控制装置不受风雨、降雪、尘埃的影响,而必须设置在具有盖体的框体内部,为此提出了各种带盖的框体。
这种带盖框体,例如图9的外观图和图10的剖视图所示,一般采用通过带手柄5的卡爪5a将关好的盖体2锁固从而使盖体2完全关上的结构。
这种带盖框体是通过在框体本体1上所安装的铰链3上安装盖体2,从而以铰链3为支点用盖体开闭框体本体的开孔10的结构,是如果在关上盖体2时转动手柄5,则卡爪5a也会随之转动,并卡在框体1的开口部边缘上进行锁固的结构。
但是,在这种结构中,例如在对框体内部的装置进行保养检查后,在保养作业者忘了进行锁固或锁固不完全时,存在在车辆行驶中盖体2打开的问题。在图10中,铰链3位于上方(为了方便说明,称为向上开),会因盖体2的重量而自然关闭,打开时必须以人力抬起盖体才能打开,但在铰链3位于下方(虽未图示但称为向下开),盖体2向下方打开时,在卡爪5a脱开的中途,盖体会因其重量而急速地打开,在盖体2较重时存在危险,作为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案而提出了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技术。
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在门(12)打开时,安装在门上的棒状撑条(20)会因自身的重量卡在设置在框体侧的销(22)上,从而将门(12)以规定的角度保持。
但是,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不能适用于门向上开或向左右开的装置(因为撑条不能利用自身的重量卡在销上)。
在对框体内部的装置进行保养检查后,在忘了进行锁固或锁固不完全时,存在在车辆行驶中盖体2打开的问题。另外,虽然在门打开时,安装在门上的棒状撑条会因自身的重量卡在设置在框体侧的销上,从而将门以规定的角度保持,但是存在不能适用于门向上开或向左右开的情况的问题。
(3)发明内容
本发明同时解决上面说明的现有技术存在的各种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管盖体的打开方向如何都能使用、即使在作业者疏忽了锁固作业时盖体也不会打开任意角度以上的锁固机构。
本发明的盖体锁固机构,具有闩锁,该闩锁设置在通过安装在车辆等上所安装的框体上的铰链自由转动地被安装、并开闭该框体的开口部的盖体上,以防止盖体无准备地全部打开,通过安装在盖体的与所述开口部接触侧的板簧,所述闩锁被从所述开口部的中心向周围方向施力且被保持,沿连结所述开口部周围的任意点和所述开口部中心的方向可动,同时具有卡在所述开口部周围的任意点上的挂钩。
利用该构成,本发明的盖体锁固机构即使在作业者疏忽了盖体的锁固作业时,盖体也不会打开任意角度以上,并且不管盖体的打开方向如何都能使用。
本发明的锁固机构,即使在忘记进行盖体的锁固或锁固不完全时由于车辆行驶的振动等自然打开的情况下,由于利用安装在盖体里面的板簧予以保持、且设置在被从框体的开口部的中心向周围方向施力的闩锁上的挂钩,利用板簧的施力而卡在开口部的周围,故也能以极其简单的构成得到防止盖体再继续打开、防止内部设备的损伤的效果。
(4)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盖体锁固机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盖体里面地说明图。
图3是图1的闩锁的局部详细说明图。
图4是图1的盖体关上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5是盖体打开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6是为了打开盖体而脱开闩锁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7是实施形态3的盖体锁固机构的闩锁的局部详细图。
图8是实施形态4的盖体锁固机构的闩锁的局部详细图。
图9是盖体的外观说明图。
图10是图9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框体                                1a衬垫压紧框
2盖体                                3铰链
4闩锁                                4a板簧
4R切口                               4W退让部
4X斜部                               4Y挂钩
4Z焊接                               5a卡爪
10开口                               40板式闩锁
41切口                               P衬垫
(5)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形态1: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盖体锁固机构。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盖体锁固机构的控制装置等的框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为了帮助对结构的理解而从框体1的内部侧观察到图1的盖体2的里面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闩锁的局部详细说明图。图4是盖体关上时的动作说明图,图5和图6是打开时的说明图。
图1的盖体锁固机构是具有相对框体1开闭的门式的盖体2的箱形,收纳在其内部的设备有控制装置、电子设备、或零件、书类的收纳箱等任何物品,而且不管盖体2的开闭方向如何都能使用。在图1中,铰链3可转动地将框体本体1和盖体2连结。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例子对铰链3在上的情况进行说明,但铰链3相对盖体2的位置可在上、下、右、左任一方向。以铰链3为支点用盖体2开闭框体本体1的开孔部10。
盖体2的周围向框体1侧折弯,在关上盖体2时,通过压住配置在开口部10周围所设置的衬垫压紧框1a内侧的衬垫P而提高防水性。参照图3的局部详细图对图2的闩锁4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在盖体2的内面上焊接有L字型的板簧4b。在板簧4b的前端焊接4z有钢板制成的闩锁4,该闩锁4通过板簧4b的弹性变形而上下运动。另外,对这里所说的上下再进行详细的说明。在图1中,因为以在盖体2下方安装闩锁4的例子进行说明,故闩锁4的运动方向为上下。但是,例如在盖体2是铰链3位于左侧、盖体向左打开的结构时,闩锁4的运动为左右方向。即,一般来说,闩锁4的运动是向连结盖体2的中心和安装闩锁4的开口10周围的一点的方向运动的。在闩锁4的后端设置有倾斜切削的退让部4w,从而在闩锁4利用板簧4b的变形而进行运动时,闩锁4的后端抵接到盖体上不会产生障碍。在闩锁4的前端具有倾斜成型的斜部4X,在靠近斜部4X下端的位置具有挂钩4Y。再者,从板簧4b的前端到挂钩4Y的长度(图中用L表示)是衬垫压紧框1a的高度加上盖体2周围的折弯部的高度再加上3cm~7cm左右而成的长度。
下面对本实施形态的闩锁4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4(a)~(c)说明关闭时的动作。
图(a):向关闭盖体2的方向推压。
图(b):闩锁4的斜部4X与框体1的衬垫压紧框1a或开口部10的边缘相碰。
图(c):由板簧4b保持的闩锁4的斜部4X克服板簧的反力向上抬起,在衬垫压紧框1a的上面滑动,插入框体内部。
并且,被施加未图示的锁固而使盖体2固定。
其次,参照图5、图6,说明解除(或故意解除)盖体2的锁固而盖体2打开的情况。
图5:开始打开盖体2时,闩锁4卡在框体1的开口部10的边缘上,不能打开闩锁4的长度以上。盖体2以什么样的角度卡扣由闩锁4的长度(L)决定。
图6:为了进一步打开盖体,而将手指放入稍微打开的盖体2的间隙中,将闩锁4的下面向上抬起,于是挂钩4Y从开口部10的边缘脱离,从而自由地打开盖体2。
实施形态2:
在实施形态1的图中,闩锁4在盖体2上设置了一处,但在盖体2的宽度较大时,也可设置2处。打开盖体2时,用左右手的手指同时将各闩锁4抬起,从而可打开盖体2。
另外,在实施形态1的图中,闩锁4设置在盖体2的设置有铰链3的边的相对边上,但不用说也不一定设置在该边上。例如,也可设置在与设置有铰链3的边相邻的边上。但是,由于如果闩锁4的安装位置太靠近铰链3的位置的话,则在闩锁4上会作用打开盖体2时的旋转的动作,容易引起闩锁4的固定动作不良,故闩锁4的安装位置最好远离铰链3。
实施形态3:
采用图3的闩锁4的话,在处于图5的状态时,由于车辆的摇动,盖体2会在到闩锁4的挂钩4Y的长度L范围内时开时关地摇晃,存在夹到手指等的危险。
因此,如图6所示,在挂钩4Y的前边设置有切口4R。切口4R的宽度为比框体1的开口部10的板厚稍大的程度,切口4R的深度为数mm左右。
设置有切口4R后,在处于实施形态1的图6的状态时,开口10的边缘嵌入切口4R,从而盖体2被大致固定,不用担心会夹到手指。当然在关上盖体2时也需通过切口4R固定盖体,故不用说必须用手指将其抬起才能关上。
实施形态4:
在实施形态1~实施形态3中,用钢板4制作闩锁4,并将其焊接在板簧4b上,故制作烦琐。因此,如图8的40所示,也可仅用板簧构成板式闩锁40。此时,相当于实施形态3中的切口4R部分如图8的41所示,是将板簧的一部分冲压形成的。相当于斜部的部分仅需使板簧弯曲适当的角度即可形成。
本发明的盖体锁固机构不限定为承载在移动体上,也可利用在固定设备上。另外,不一定只是限定在框体的盖体,也可利用在例如天花板的配线检查口的开闭箱的门上。

盖体锁固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盖体锁固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盖体锁固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盖体锁固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盖体锁固机构.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收纳有安装在车辆底板下等的各种控制设备的框体(1)的盖体(2)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忘记进行盖体(2)的锁固或锁固不完全时,由于车辆行驶中的振动等而自然打开,故非常危险。本发明设置有通过安装在盖体(2)里面的板簧(4b)予以保持、同时被从框体(1)的开口部(10)的中心向周围方向施力的闩锁(4)。在盖体(2)打开时,设置在闩锁(4)上的挂钩(4Y)利用板簧(4b)的施力而卡在开口部(10)的周围,防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