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块式无碴轨道砼灌注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42000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20786.9

申请日:

2006.04.25

公开号:

CN1837473A

公开日:

2006.09.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1B37/00(2006.01); E01B1/00(2006.01); E01B27/00(2006.01)

主分类号:

E01B37/00

申请人:

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钱振地; 江成; 肖俊恒; 刘振民; 王智勇; 吴海涛; 张雷; 白昆华; 吴利清; 杨先凤; 王江; 张志红; 龚斯昆

地址:

610081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北二段1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熊晓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块式无碴轨道砼灌注方法,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混凝土灌注时,使混凝土自轨枕一侧向轨枕另一侧自然流动,待混凝土覆盖轨枕底部后向前继续灌注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插入震动棒振捣,对轨枕底部位置混凝土要加强振捣,道床板抹面按找平、抹光和压光三个步骤进行。本发明浇注出的无碴轨道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的有碴轨道在频繁动载作用下轨道状态的稳定问题,从而大幅度减少轨道结构的维修作业量,简化了轨道的维修管理,使线路养护维修费用也大大降低,同时保证旅客乘坐的舒适性以及对轨道的平顺性要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块式无碴轨道砼灌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道床板混凝土灌注施工前对钢轨、扣件、支撑架和轨枕表面进行覆盖,同时,对混凝土支承层及轨枕洒水进行湿润,每隔几根轨枕设置一根地锚钢筋,钢筋锚入基底地长度为3-5cm,钢筋上部与轨枕桁架钢筋焊接;
2)、混凝土灌注时,使混凝土自轨枕一侧向轨枕另一侧自然流动,待混凝土覆盖轨枕底部后向前继续灌注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一旦混凝土入模后,立即插入震动棒振捣,对轨枕底部位置混凝土要加强振捣,振捣完毕后,道床板抹面按找平、抹光和压光三个步骤进行:
A、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第一批工人先用铁锹把道床板模板内的混凝土按道床顶面进行挖补,并用长木抹子逐格将轨枕间道床面找平,道床面通过轨枕顶面进行控制,施工中在轨枕方向定出几点,按轨枕顶面反推道床顶面;
B、第二批工人用铁抹子抹光,道床面与轨枕顶面相对高差允许偏差±3mm,
C、第三批工人在混凝土初凝前再用铁抹子压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块式无碴轨道砼灌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道床板混凝土灌注施工前,在曲线路段,与轨枕桁架钢筋焊接的地锚钢筋的型号增大,同时轨排横向支撑加密,间距为2.0m。

说明书

双块式无碴轨道砼灌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块式无碴轨道砼灌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铁路交通已成为大中城市连接的重要纽带,无碴轨道的应用与隧道、路基不同,无碴轨道在活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以及恒载作用下的长期变形都会直接影响到轨道结构的受力、平顺性及行车安全及舒适性,因而无碴轨道的铺就成为无碴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设计的关键。
轨道交通系统的振动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列车以一定的速度运行时,对钢轨的重力加载产生的冲击;列车在轨道钢轨上运行时,轮轨相互作用产生的车轮与钢轨结构的振动;当车轮滚过钢轨接头时,轮轨相互作用产生的车轮与钢轨结构的振动;轨道的不平顺和车轮的损伤也是系统振动的振源。因而对轨道道床结构平整性和密实性要求是轨道正常运行,减小振动的保证,为此,专门设计了一种双块式无碴轨道砼灌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轨道道床密实性以及平顺性好的双块式无碴轨道砼灌注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块式无碴轨道砼灌注方法,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道床板混凝土灌注施工前对钢轨、扣件、支撑架和轨枕表面进行覆盖,同时,对混凝土支承层及轨枕洒水进行湿润,每隔几根轨枕设置一根地锚钢筋,钢筋锚入基底地长度为3-5cm,钢筋上部与轨枕桁架钢筋焊接,在道床板混凝土灌注施工前,在曲线路段,与轨枕桁架钢筋焊接的地锚钢筋的型号增大,同时轨排横向支撑加密,间距为2.0m;
2)、混凝土灌注时,使混凝土自轨枕一侧向轨枕另一侧自然流动,待混凝土覆盖轨枕底部后向前继续灌注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一旦混凝土入模后,立即插入震动棒振捣,对轨枕底部位置混凝土要加强振捣,振捣完毕后,道床板抹面按找平、抹光和压光三个步骤进行:
A、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第一批工人先用铁锹把道床板模板内的混凝土通过目视按道床顶面进行挖补,并用长木抹子逐格将轨枕间道床面找平,道床面通过轨枕顶面进行控制,施工中在轨枕方向定出几点,按轨枕顶面反推道床顶面;
B、第二批工人用铁抹子抹光,道床面与轨枕顶面相对高差允许偏差±3mm,
C、第三批工人在混凝土初凝前再用铁抹子压光。
道床板模板内并排有两组轨枕,轨枕底部有道床板钢筋绝缘网,轨枕上端通过扣件安装有钢轨,钢轨并由支撑架支撑,本发明在道床板模板内灌注混凝土形成道床板,轨枕的上部露出道床板外,同时在道床板模板内浇注混凝土将轨枕、轨枕下方的钢筋绝缘网以及混凝土支承层凝固形成无碴轨道。在本发明混凝土灌注施工前,对混凝土支承层及轨枕洒水进行湿润,以利于界面结合牢固,每隔几根轨枕设置一根地锚钢筋,钢筋上部与轨枕桁架钢筋焊接,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轨排上浮或移动,保证了轨排地精确性,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使混凝土自轨枕一侧向轨枕另一侧自然流动,在灌注过程中,一旦混凝土入模后,立即插入震动棒振捣,对轨枕底部位置混凝土要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增强了使用时的负载能力和稳定性,道床板最后抹面按找平、抹光和压光三个步骤进行,通过该三个操作步骤来保证道床板的平顺性。
通过本发明浇注出的无碴轨道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的有碴轨道在频繁动载作用下轨道状态的稳定问题,从而大幅度减少轨道结构的维修作业量,简化了轨道的维修管理,使线路养护维修费用也大大降低,同时保证旅客了乘坐的舒适性以及对轨道的平顺性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双块式无碴轨道砼灌注方法,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在混凝土支承层上放置好道床板钢筋绝缘网,在道床板钢筋绝缘网上放置好轨枕,在轨枕上通过扣件安装好钢轨,钢轨并通过支撑架支承,在轨枕两侧放置好道床板模板,将混凝土道床板范围内的基础面清楚杂物、无积水,在道床板模块内灌注混凝土施工前用篷布对钢轨、扣件、支撑架和轨枕表面进行覆盖,防止混凝土浇注时受到污染,对轨排状态进行复核,加固,防止混凝土施工中轨排移位,同时,混凝土支承层及轨枕洒水湿润,以利于界面结合,为了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轨排上浮现象,需每隔3根轨枕设置一根地锚钢筋,钢筋锚入基底地长度为3-5cm,钢筋上部与轨枕桁架钢筋焊接,在曲线段施工时,为防止在灌注混凝土地过程中轨排发生回弹现象,将防止轨排上浮地地锚钢筋的型号加大,同时轨排横向支撑加密,间距为2.0m。
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上料搅拌站生产,夏季的浇注温度控制在35℃以内,冬季浇注温度控制在10-20℃以内,混凝土灌注时,灌注车开动到道床板模板上方,下料口对准道床板模板内需下混凝土部分,下料量控制均匀为宜,灌注采用灌注车边浇灌边用震动棒振捣震动浇注方法,混凝土灌注应使混凝土自轨枕一侧自轨枕向另一侧自然流动,待混凝土覆盖轨枕底部后方可向前继续灌注混凝土,不得由轨枕两侧向轨枕灌注混凝土,不得由轨枕两侧向轨枕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入模后,立即插入震动棒振捣,每隔0.2m插入一根震动棒,每次震动时间30秒左右,对轨枕底部位置混凝土要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捣固时防止振动棒触碰轨枕和其它固定装置,最后用平板振动器沿模板方向震动,以确保模板边角和混凝土的密实。道床板抹面按找平、抹光和压光三个步骤进行,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第一批工人先用铁锹把道床板内混凝土通过目视按道床顶面进行挖补,并用长木抹子逐格将轨枕间道床面找平(道床面可通过轨枕顶面进行控制,施工中在轨枕方向定触几点,按轨枕顶面反推道床顶面),接着第二批工人用铁抹子抹光,道床面与轨枕顶面相对高差允许偏差±3mm,第三批工人在混凝土初凝前再用铁抹子压光,抹面工作十分精细,需耐心仔细,精确控制各步骤之间的间隔时间,人员随工作面拉长要随时调整,否则无法保证抹面效果。

双块式无碴轨道砼灌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双块式无碴轨道砼灌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双块式无碴轨道砼灌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块式无碴轨道砼灌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块式无碴轨道砼灌注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块式无碴轨道砼灌注方法,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混凝土灌注时,使混凝土自轨枕一侧向轨枕另一侧自然流动,待混凝土覆盖轨枕底部后向前继续灌注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插入震动棒振捣,对轨枕底部位置混凝土要加强振捣,道床板抹面按找平、抹光和压光三个步骤进行。本发明浇注出的无碴轨道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的有碴轨道在频繁动载作用下轨道状态的稳定问题,从而大幅度减少轨道结构的维修作业量,简化了轨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