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239809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54170.4

申请日:

2010.08.16

公开号:

CN101906753A

公开日:

2010.12.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28B 11/24申请日:20100816授权公告日:20111214终止日期:2014081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19/12申请日:20100816|||公开

IPC分类号:

E01D19/12; B28B7/22; B28B11/24

主分类号:

E01D19/12

申请人:

中冶建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国民

地址: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正街特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代理人:

张先芸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在T型梁马蹄段对应处的模板上水平均布多个平板振动器,在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对应处的模板上水平均布多个溢流孔,且在相邻两个平板振动器之间也设有溢流孔;砼注入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后,观测溢流孔是否有砼浆流出,若没有砼浆流出,则继续振捣直至砼浆流出;若砼浆流出,则关闭溢流孔。砼注入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后,开启平板振动器,并用振捣器振捣,根据溢流孔是否有砼浆流出来判断砼的振捣密实度,若没有砼浆流出则说明砼不密实,需继续振捣;若砼浆流出,则说明砼密实;这种方法更为科学,且更准确;完全杜绝了在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产生空洞,大大提高了T型梁的浇注质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钢筋砼预应力 T 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 在 T 型梁马蹄段 (1) 对应处的 模板 (2) 上水平均布多个平板振动器 (3) , 其特征在于 : 在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 (4) 对应处 的模板 (2) 上水平均布多个溢流孔 (5) , 模板 (2) 上且在相邻两个平板振动器 (3) 之间也设 有溢流孔 (5) , 所述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 (4) 对应的溢流孔 (5) 与 T 型梁马蹄段 (1) 对应的 溢流孔 (5) 呈错位设置 ; 砼注入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 (4) 后, 开启平板振动器 (3) , 并用振捣器振捣, 观测溢 流孔 (5) 是否有砼浆流出, 若没有砼浆流出, 则继续振捣直至砼浆流出 ; 若砼浆流出, 则用 开关阀关闭溢流孔 (5)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钢筋砼预应力 T 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 (4) 对应的溢流孔 (5) 之间的水平间距和 T 型梁马蹄段 (1) 对应 的溢流孔 (5) 之间的水平间距均为 150 ~ 250mm ; 所述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 (4) 对应的溢流 孔 (5) 与 T 型梁马蹄段 (1) 对应的溢流孔 (5) 之间相距 250 ~ 350m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钢筋砼预应力 T 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开关阀由设置在模板 (2) 上、 且靠进溢流孔 (5) 的挡板 (6) 和楔塞板 (7) 组成, 所 述挡板 (6) 与模板 (2) 之间形成一插槽 (8) , 在楔塞板 (7) 插入插槽 (8) 内时楔塞板 (7) 封 着溢流孔 (5) 。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钢筋砼预应力 T 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开关阀由设置在模板上、 且靠进溢流孔 (5) 的支撑板 (9) 和锥形螺栓 (10) 组成, 所述支撑板 (9) 上设置有与溢流孔 (5) 对应螺纹孔, 锥形螺栓 (10) 旋入螺纹孔内, 锥形螺栓 (10) 的前端与溢流孔 (5) 对应。

说明书


钢筋砼预应力 T 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砼密实度控制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钢筋砼预应力 T 型梁变形段砼 密实度控制方法。背景技术
     从事道路桥梁专业施工的行业人士都知道, 预制钢筋砼预应力 T 型梁的难点之一 就是如何控制砼浇注后的砼密实度, 以一榀梁整体浇注砼为例, 而产生砼不密实的重点区 域主要发生在 T 型梁的马蹄与筋板交界线段上。
     现有技术中, T 型梁的横截面如图 1 所示, T 型梁的横截面从下向上由 T 型梁 马蹄段 1a、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 2a、 T 型梁筋板 3a、 T 型梁变形段上筋区 4a 和梁顶部 5a 组 成。在 T 型梁马蹄段 1a 处对应的模板上水平均布一排平板振动器, 砼浇注时是从 T 型梁马 蹄段 1a 开始从一个方向下料, 开启平板振动器进行密实度无棒振捣, 因砼截面厚实, 易于 砼的振动密实, 这道工序结束后即开始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 2a 砼浇注下料, T 型梁变形段下 筋区 2a 由于处于 T 型梁筋板 3a 与 T 型梁马蹄段 1a 交界区, 厚度逐渐变薄, 钢筋密集, 且波 纹管大量交汇, 这样就造成砼下料困难, 附着在模板上的平板振动器振动的力被砼密实的 T 型梁马蹄段吸收了大部分振动力, 这时全靠振动棒操作人员凭经验打棒来控制 T 型梁变形 段下筋区 2a 砼的振捣密实度, 若发生人为疏忽就极易造成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 2a 砼不密 实, 易形成空洞, 甚至造成 T 型梁报废。因此, 这种仅凭经验的方法不易控制砼的振捣密实 度, 而且极为不科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制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砼 浇注密实度, 且控制方便, 大大提高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的砼浇注密实度, 并防止产生空洞 的钢筋砼预应力 T 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钢筋砼预应力 T 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 在 T 型梁马蹄 段对应处的模板上水平均布多个平板振动器, 在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对应处的模板上水平 均布多个溢流孔, 模板上且在相邻两个平板振动器之间也设有溢流孔, 所述 T 型梁变形段 下筋区对应的溢流孔与 T 型梁马蹄段对应的溢流孔呈错位设置 ; 砼注入 T 型梁变形段下筋 区后, 开启平板振动器, 并用振捣器振捣, 观测溢流孔是否有砼浆流出, 若没有砼浆流出, 则 继续振捣直至砼浆流出 ; 若砼浆流出, 则用开关阀关闭溢流孔。
     进一步, 所述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对应的溢流孔之间的水平间距和 T 型梁马 蹄段对应的溢流孔之间的水平间距均为 150 ~ 250mm ; 所述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对应的溢 流孔与 T 型梁马蹄段对应的溢流孔之间相距 250 ~ 350mm。
     进一步, 所述开关阀由设置在模板上、 且靠进溢流孔设置的挡板和楔塞板组 成, 所述挡板与模板之间形成一插槽, 在楔塞板插入插槽内时楔塞板封着溢流孔。
     进一步, 所述开关阀由设置在模板上、 且靠进溢流孔设置的支撑板和锥形螺栓组成, 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溢流孔对应螺纹孔, 锥形螺栓旋入螺纹孔内, 锥形螺栓的前端与 溢流孔对应。
     本发明采用在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对应处的模板上水平均布多个溢流孔, 且在相 邻两个平板振动器之间也设有溢流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钢筋砼预应力 T 型梁变 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 1、 砼注入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后, 开启平板振动器, 并用振捣器振捣, 根据溢流孔是否 有砼浆流出来判断砼的振捣密实度, 若没有砼浆流出则说明砼不密实, 需继续振捣 ; 若砼浆 流出, 则说明砼密实。 与仅凭经验控制砼的振捣密实度相比, 通过观测溢流孔是否有砼浆流 出判断砼的振捣密实度更为科学, 且更准确 ; 完全杜绝了在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产生空洞, 大大提高了 T 型梁的浇注质量。
     2、 本发明不但控制了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砼密实度外, 还消除了砼表面的气泡, 提高 T 型梁的表面光洁度。
     3、 本发明通过根据溢流孔是否有砼浆流出来判断砼的振捣密实度的方法也可派 生到工业及民用建筑的一般结构砼密实度控制中, 特别是薄壁剪力墙砼密实度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 1 为 T 型梁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模板上布置平板振动器和溢流孔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为开关阀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图 4 为开关阀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图 2 为模板上布置平板振动器和溢流孔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钢筋砼预应力 T 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 在 T 型梁马蹄段 1 对应处的模板 2 上水平均布多个平板振 动器 3(图 2 中仅画出十一个平板振动器) , 在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 4 对应处的模板 2 上水 平均布多个溢流孔 5, 模板 2 上且在相邻两个平板振动器 3 之间也设有溢流孔 5, 图 2 中共 画出二十一个溢流孔 5, 所述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 4 对应的溢流孔 5 与 T 型梁马蹄段 1 对应 的溢流孔 5 呈错位设置。砼注入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 4 后, 开启平板振动器 3, 并用振捣器 振捣, 根据溢流孔 5 是否有砼浆流出来判断砼的振捣密实度, 若没有砼浆流出则说明砼不 密实, 需继续振捣 ; 若砼浆流出, 则说明砼密实, 则用开关阀关闭溢流孔 5。这种通过观测溢 流孔是否有砼浆流出判断砼的振捣密实度更为科学, 且更准确 ; 完全杜绝了在 T 型梁变形 段下筋区产生空洞, 大大提高了 T 型梁的浇注质量。
     本实施例中,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 4 对应的溢流孔 5 之间的水平间距和 T 型 梁马蹄段 1 对应的溢流孔 5 之间的水平间距均为 150 ~ 250mm, 例如水平间距为 150、 170、 190、 220 或 250 均可。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 4 对应的溢流孔 5 与 T 型梁马蹄段 1 对应的溢 流孔 5 之间相距 250 ~ 350mm, 例如间距为 250、 270、 290、 320 或 350 均可。上述水平间距和 竖直间距均可保证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 4 浇注密实, 不产生空洞。采用此方法控制浇注砼 密实度质量的可靠性取决于溢流孔 5 的分布位置和分布密度, 因此, 尽可能选择易发生不密实而产生空洞的砼浇注和振动的弱区以及盲区位置上进行布控。
     开关阀可采用如图 3 所示的结构, 开关阀由设置在模板 2 上、 且靠进溢流孔 5 的挡板 6 和楔塞板 7 组成, 所述挡板 6 与模板 2 之间形成一插槽 8, 在楔塞板 7 插入插槽 8 内时楔塞板 7 封着溢流孔 5。砼注入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 4 后, 若砼浆流出, 则说明砼密实, 将楔塞板 7 插入插槽 8 内, 则楔塞板 7 将溢流孔 5 封着, 溢流孔 5 被关闭。
     开关阀也可采用如图 4 所示的结构, 开关阀由设置在模板上、 且靠进溢流孔 5 的支 撑板 9 和锥形螺栓 10 组成, 所述支撑板 9 上设置有与溢流孔 5 对应螺纹孔, 锥形螺栓 10 旋 入螺纹孔内, 锥形螺栓 10 的前端与溢流孔 5 对应。在砼注入 T 型梁变形段下筋区 4 后, 可 将锥形螺栓 10 从螺纹孔内旋出, 开启溢流孔 5, 一旦砼浆从溢流孔 5 冒出, 再将锥形螺栓 10 从螺纹孔内旋进, 锥形螺栓 10 的前端顶着溢流孔 5, 将溢流孔 5 封着, 溢流孔 5 被关闭。
     最后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较 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 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在T型梁马蹄段对应处的模板上水平均布多个平板振动器,在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对应处的模板上水平均布多个溢流孔,且在相邻两个平板振动器之间也设有溢流孔;砼注入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后,观测溢流孔是否有砼浆流出,若没有砼浆流出,则继续振捣直至砼浆流出;若砼浆流出,则关闭溢流孔。砼注入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后,开启平板振动器,并用振捣器振捣,根据溢流孔是否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