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操纵汽车车门或舱盖上的锁的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9643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7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80026405.1

申请日:

2005.06.21

公开号:

CN1993527A

公开日:

2007.07.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5B7/00(2006.01); E05B65/12(2006.01)

主分类号:

E05B7/00

申请人:

胡夫休尔斯贝克及福尔斯特公司;

发明人:

S·莫尼格

地址:

德国费尔伯特

优先权:

2004.08.05 DE 102004037983.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曹若;赵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汽车车门或舱盖上的锁(16)的装置。一个固定的支架(10)位于车门上。一个运动单元(20)可回转支承(11、12)在支架(10)上,至少一个把手(21)属于该运动单元。弹簧荷载(25、26)用于将未被操作的运动单元(20)在变形的静止位置中保持在支架(10)上。操作把手时,运动单元(20)必须克服弹簧荷载(25、26)转动,由此将锁(16)进行转换。缓冲机构(30)用于使回转的运动单元(20)减速。为获得一种可靠、经济的缓冲机构(30)提出,在运动单元(20)的至少一个部位上布置弹性体构件(31),该弹性体构件以自由段(32)伸出。在回返运动(39)到静止位置中时,伸出的自由段(32)在静止的配合面(40)上变形,由此运动能量在很大程度上被耗散。当到达静止位置时,变形的自由段(32)支撑在配合面(40)上。

权利要求书

1.  用于操作汽车车门或舱盖的锁(16)的装置,
具有在车门或舱盖上静止的支架(10),
具有运动单元(20),它包括至少一个可从车门外侧(13)用手够及的把手(21),该把手转动支承(11、12)在所述支架(10)上,并且在操作该把手(21)时在所述锁(16)上施加作用,
具有弹簧荷载(25、26),其将所述未被操作的运动单元(20)保持在支架上规定的静止位置(21.1、22.1)中,
并且在操作该把手(21)时,所述运动单元(20)可以克服弹簧荷载(25、26)转动到将锁(16)进行转换的工作位置(21.2、22.2)中,
并且具有缓冲机构(30),其使所述运动单元(20)的回返运动(39)减慢,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由弹性体材料构成的构件(弹性体构件)(31)支撑在所述运动单元(20)的至少一个部位上,并且在操作该把手(21)时跟随转动,
所述弹性体构件(31)以一自由段(32)从所述运动单元(20)中伸出,
在所述支架(10)上为该伸出的自由段(32)配设一个静止的配合面(40),
该自由段(32)被设计得足够大,而且所述配合面(40)在运动单元(20)的回返路径(39)中占据一个这样的位置,使得该自由段(32)在回返运动(39)期间就已碰到所述配合面(40),并开始变形,
当到达静止位置(21.1、22.1)时,所述运动单元(20)的运动能量通过自由段(32)中的变形功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耗,
并且在静止位置(21.1、22.1)中,变形的自由段(32)支撑在所述支架(10)的配合面(40)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构件由一个弯曲梁(31)所构成,并且在所述运动单元(20)的静止位置(21.1、22.1)中,所述配合面(40)将弯曲梁(31)弯折(38)。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梁(31)在靠近静止位置(21.1、22.1)时被依次或同时多重弯折(38)。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梁(31)沿着纵向具有不均匀的梁剖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面(40)被弯折成L形,
包括一个止挡曲臂(41)和一个与之弯折一个角度延伸的弯曲曲臂(42),所述伸出的梁段(32)在静止位置(22.1)中支撑在该止挡曲臂(41)上,并且所述弯曲曲臂(42)用于使梁段(32)变形,
并且在所述运动单元(20)的静止位置(22.1)中,所述被弯折的自由梁末端(37)靠在弯曲曲臂(42)上,而所述被折弯的梁段(32)的折弯拱顶(38)则紧靠在止挡曲臂(41)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单元(20)除把手(21)之外还包括一个杠杆,该杠杆一端转动支承(12)在支架(10)上,
所述弹性体构件(31)位于所述运动单元(20)的回行杠杆(22)中,
并且所述回行杠杆(22)将对把手(21)的转动操作通过元件(18)传递到锁(16)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行杠杆(22)具有一个带有配重(17)的压载臂(28),该配重在碰撞时起锁闭保护作用,
并且所述弹性体构件(31)位于压载臂(28)上。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臂(28)具有一个沟槽(36),该沟槽用作所述弹性体构件(31)装配段(33)的支座。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36)布置在压载臂(28)的配重(17)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17)设有两个基本轴向平行于回行杠杆(22)延伸的凸台(35),这两个凸台在它们两者之间形成所述沟槽(36)。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梁(31)在其用于固定的装配段(33)上具有加厚的墩台(34),
并且在装配情况下,所述墩台(34)支撑在两个凸台(35)的支承面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10)上模制了外壳件(45),该外壳件的壳内部形成了所述弹性体构件(31)的配合面(40)。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底形成了L形弯折的配合面(40)的止挡曲臂(41),而其中一个壳边缘起弯曲曲臂(42)的作用。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梁(31)具有棱角剖面,并且形成L形配合面(40)的弯曲曲臂(42)的侧壁具有缺口(46),在所述运动单元(20)的静止位置(22.1)中,所述被弯折的梁末端(37)位于该缺口中。

15.
  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所述可运动的弹性体构件(31)配设了在所述支架(10)上静止的相对面,并且在操作把手(31)时,所述弹性体构件(31)至少在工作位置(21.2、22.2)中还在相对面上变形,并且/或者紧靠在相对面上。

说明书

用于操纵汽车车门或舱盖上的锁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类型的装置。缓冲机构的作用在于使运动单元的回返运动减速,并由此在该装置被操作的运动单元被释放并且由于其弹簧荷载而重新回到静止位置的时候,抑制冲击噪音。
背景技术
在该类型的已经公知的装置中,一种活塞-气缸-机构被用作缓冲机构,它以环境空气来进行气缸充填(DE 100 30 331 A1)。该机构的一个末端与手柄随动相连,另一末端与支架相连。这样的缓冲机构虽然被证明是有效的,但却是昂贵和浪费空间的。
在另一类型装置中公知的是,在车门或者说舱盖的静止外盖板上设置橡胶夹层,把手在被操作后撞向夹层。但是这样的橡胶夹层并不使回返运动减速,而是用作外盖板的油漆保护和密封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开发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类型的可靠而且经济的装置,它被节省空间地进行构造。该任务根据本发明通过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措施得以实现,该任务具有以下特殊的意义。
根据本发明的弹性体构件是运动单元的构件,因此在操作把手时一同运动。在支架上设置了静止的配合面,在配合面上弹性体构件的自由段在运动单元回返运动时变形,由此将运动能转化为变形功。在静止位置中,自由段在配合面上最大程度地变形。
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弹性体构件是弯曲梁,在运动单元靠近其静止位置时,弯曲梁被配合面弯折。然后待衰减的回弹能量被耗散到弯曲梁的折弯功内。通过弯曲梁足够的长度和配合面合适的位置,折弯充分早地开始,来耗散运动单元到达静止位置前过剩的能量。
建议把弯曲梁布置到独立支承于支架中的回行杠杆的区域内,被操作的把手作用于该回行杠杆上,然后该回行杠杆将把手运动传递给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措施以及优点由从属权利要求、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获得。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两种实施例,附图示出:
图1: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在安装进汽车车门前的纵剖面示意图,此时转动支承于支架中的运动单元处在其静止位置,
图2:该装置的与图1相类似的纵剖面示意图,此时运动单元被转动到它的工作位置,
图3:根据本发明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的透视图,此时运动单元处在其静止位置,其中该装置的一些构件被删去了,以及,
图4:处于工作位置中的相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的图示中,仅示意性地表明了根据本发明装置的构件。其中首先包括一个固定在汽车车门内部的支架10,它在固定后静止并且绝大部份被由点划线示出的车门外盖板所遮盖。该支架具有至少两个转盘轴承11、12用于一个可运动的结构单元20-后文中简称为“运动单元”-的两个零件21、22。该运动单元包括一个基本上布置在车门外侧13盖板15前的把手21以及一个布置在车门内部14的回行杠杆22。
把手21能从车门外侧13安装。为此把手21在其一个末端23上具有支承部位,其容纳在支架10的其中一个转盘轴承11中。另一个把手末端24具有托架24,其作用在于在操作把手时与回行杠杆22协同作用。把手21处于弹簧荷载25作用之下,其弹簧件未被进一步示出。弹簧荷载25也能在其它位置例如回行杠杆22的区域中产生。弹簧荷载25尽力将把手21保持在图1中以辅助线21.1标示的静止位置中。
在回行杠杆22上也作用了在图1中力箭头26所示的弹簧荷载,其原因如前所述,与把手21的弹簧荷载25的原因相同。回行杠杆22转动支承在支架10的已提及的第二转盘轴承12上。弹簧荷载26尽力将回行杠杆保持在图1中可以看到的、以辅助线22.1标示的静止位置中。这个静止位置可通过未示出的止挡件来确定。
回行杠杆22被划分成多个臂,包括一个用于所述把手托架24的具有作用部位19的第一臂27。此外还有另一个臂29,它具有用于图2中箭头18示意示出的与未示出的锁16连接的作用部位。最后,回行杠杆22还具有一个在图1和图2中以17标示的配重,其起到第三杠杆臂的作用。
在图2中,把手克服两个已提及的弹簧荷载25、26的作用被手动操作,并且处于其用辅助线21.2标示的工作位置。由于托架24和作用部位28之间的耦合,不仅把手21绕其转盘轴承11转动,而且同时回行杠杆也相对转盘轴承12转动。在图2中回行杠杆22位于其以辅助线22.2标示的工作位置中。
如果松脱图2中被操作的把手21,则弹簧荷载25、26将使运动单元20的两个构件21、22回转到其在图1中所示的静止位置21.1或者说22.1中。由于图2中的弹簧相对图1更为绷紧,运动单元20将以很大动能回撞,从而导致令人非常不适的撞击噪音。由于回撞,油漆或相关零件也可能被损坏。
为避免这种情况,本发明提出了成本经济而且节省空间的缓冲机构30。对此需要一个弹性体构件31就已足够,它的一端与构件21、22中的其中一个固定连接,另一端为了变形目的而以自由段32外伸。由配合面40引起变形,配合面是支架10的静止组成部分。在上述情形中,缓冲机构30以如下的、在图2最清楚显示的方式构成。
弯曲梁31被用作弹性体构件,在上述情形中它处于回行杠杆上。为此使用了已被提及的由配重17所构成的压载臂28。另外,在配重17上设有两个侧向凸台35,其在两者之间围成了一个沟槽36。在沟槽36中是用于固定梁的内部装配段33,它以墩台(Balkenkopf)34终止。墩台34从沟槽36中伸出,并且抵靠在两个凸台35的支承面上。在根据图2装配后,弯曲梁31根据图2以自由梁段32伸出。
属于根据本发明的缓冲机构30的配合面40被弯成如图2所示的L形。L形配合面40由位于支架10上的止挡曲臂41和与之偏折一定角度延伸的弯曲曲臂42所组成。在手动操作后把手21被释放,并由于弹簧荷载25或26而沿着图2中点划线标示的回返路径又运动到各自静止位置21.1或22.1中的时候,缓冲机构30将发挥作用。结果可以在图1中看到。
在回返路径39上,弯曲梁21首先以其自由末端37撞向弯曲曲臂42的上边缘,由此在自由梁段32中开始了弯折过程。通过弯曲梁31的变形耗尽运动单元20的共同回返的构件21、22的运动能量。弯曲梁31绕外凸台35弯折,由此在变形结束阶段形成折弯拱顶38。在静止位置22.1中,折弯拱顶38支撑在已被提及的L形配合面40的止挡曲臂41上。
弯曲梁31伸出的梁段32的长度与L形配合面40的位置相协调,这样在到达静止位置时,单元21、22的运动能量基本耗尽。回返运动39也会被充分减速,这样在到达静止位置22.1时,单元21、22的运动很大程度地被终止。弯曲梁31以折弯拱顶38相当轻缓地触碰止挡曲臂41。碰撞噪音实际上被消除。与L形配合面40共同作用的梁段32在凸台35的范围内包围着压载臂28的毗邻末端。压载臂末端被弯曲梁“包裹”。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已提到的将在图3和图4中加以说明。点划线标示的是回行杠杆22转盘轴承轴线12的位置。围绕轴线12布置了螺旋扭力弹簧43,其产生了结合图1和图2说明的两个弹簧荷载25、26。在图3和图4的支架中还没有安装把手。因此在支架10的图1和图2中提到的把手托架24贴靠在其上的那个位置上可以看到空出的卡槽44。一种这样的托架24会与图3中可见的操作臂27的作用面19共同作用。就目前所使用的附图标记而言,适用之前的说明。仅对其它的、到目前为止尚未说明的细节加以详细说明就足够了。
在支架上模制了外壳件45,它的壳内部形成了如前所述的L形配合面。这样,图4中可见的壳底就实现了所述止挡曲臂41的功能,此时外部的壳边缘起到弯曲曲臂42的作用。侧壁设有缺口46,该缺口与弯曲梁31的矩形剖面相配。在变形的情况下,根据图3,弯折的自由梁末端37位于该缺口中。
当弯曲梁31的变形功不足以耗尽回返运动能量时,可增加伸出的梁段32的长度,并且为配合面40设置多个分壁,这些分壁导致多重弯折。也可以通过梁长度方向上合适的梁剖面,使得在回返运动39的每个阶段都会有适量的运动能量被耗散。
最后可以考虑,弹性体构件或者说弯曲梁31也可以用作运动单元20在工作位置21.2或者说工作位置28.2中适当的止挡位置。为此在支架上布置一个合适的、未进一步示出的相对面就足够了,弹性体构件或弯曲梁就贴靠在该相对面上。
附图标记列表
10        支架
11        用于20的转盘轴承
12        用于22的转盘轴承,转动轴线
13        车门外侧
14        车门内部
15        车门外盖板
16        锁(图2同样)
17        28处的配重
18        29与16连接的箭头(图2)
19        20的用于24的作用部位
20        21、22组成的运动单元
21        20的一部分,把手
21.1      21的静止位置(图1)
21.2      21的工作位置(图2)
22        20的一部分,回行杠杆
22.1      22的静止位置(图1)
22.2      22的工作位置(图2)
23        21的支承部位-末端
24        21上的托架
25        用于21的弹簧荷载
26        用于22的弹簧荷载
27        22的第一臂,用于19的操作臂
28        22的第三臂,用于17的压载臂(图1)
29        22的第二臂,用于18的工作臂(图2)
30        缓冲机构
31        弹性体构件,弯曲梁
32        32的伸出的自由段,梁段
33        31的装配段(图2)
34        33的墩台(图2)
35        17上用于33的凸台(图2)
36        35之间的沟槽(图2)
37        32的自由梁末端
38        32的折弯拱顶(图1)
39        21、37的回返路径,回返运动(图2)
40        L形配合面
41        40的止挡曲臂
42        40的弯曲曲臂
43        用于25、26旋转扭力弹簧(图3、4)
44        10中的卡槽(图3、4)
45        10上的外壳件(图3、4)
46        42中的缺口(图2、4)

用于操纵汽车车门或舱盖上的锁的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用于操纵汽车车门或舱盖上的锁的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用于操纵汽车车门或舱盖上的锁的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操纵汽车车门或舱盖上的锁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操纵汽车车门或舱盖上的锁的装置.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汽车车门或舱盖上的锁(16)的装置。一个固定的支架(10)位于车门上。一个运动单元(20)可回转支承(11、12)在支架(10)上,至少一个把手(21)属于该运动单元。弹簧荷载(25、26)用于将未被操作的运动单元(20)在变形的静止位置中保持在支架(10)上。操作把手时,运动单元(20)必须克服弹簧荷载(25、26)转动,由此将锁(16)进行转换。缓冲机构(30)用于使回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