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式钉钉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击式钉钉器,其包括本体部和钉匣,钉匣的后部经由连接销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本体部,使得所述钉匣的前部能够进出本体部。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上述类型的打击式钉钉器,但是这些已知的打击式钉钉器在将连接销紧固于本体部方面存在缺点。一种紧固形式包括在本体部上冲压的孔和连接至装配于这些孔的钉匣的连接销,另一种紧固形式包括设有衬套的冲压孔,连接销连接于衬套。
本体部中仅有冲压孔的缺点在于如此形成的孔的边缘与连接销的连接表面非常有限。因此连接销与本体部的连接不稳定进而钉匣与本体部的连接也不稳定,这意味着在使用过程中紧固件销和钉匣都易受到严重磨损。当然能够想到通过增加本体部材料的厚度来增大连接表面,但是这种方法并不实用,原因是打击式钉钉器会因此而变得太重,从而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给冲压孔设置衬套的缺点在于,从制造的角度看很难将衬套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到本体部上:就套筒与连接销相互之间的关系而言,每个衬套的中心纵轴线均与连接销的中心线重合,而且即使能够将冲压孔如此定位,这样也使得难于安装连接销。此外,这样的风险也很大:即使衬套与所述中心线重合,每个衬套仍然可能呈相对于中心线歪斜的定位状态,由此同样使得难于装配连接销。衬套常常处于它们的中心纵轴线与连接销的中心线未完全重合的位置,这导致销与衬套之间产生应力并且钉匣被以歪斜状态装配到本体部。这两种情况都将意味着在使用打击式钉钉器时会引起应力,这种应力倾向于将从它们的紧固装置松脱至外壳的衬套折断,而且在这种紧固装置是诸如压花、镦粗或螺纹等任何一种机械类型的或是通过焊接的情况下,无论如何衬套的紧固装置局部变松动的风险都很大。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由于钉匣与本体部的连接因此将非常不稳定,从而极其有损打击式钉钉器的功能,所以打击式钉钉器将丧失许多功能。因为在冲孔与衬套之间、衬套与连接销之间以及连接销与钉匣之间很容易会产生松动,所以即使衬套的紧固装置没有变松,经过数次使用之后,钉匣与外壳的紧固会变得不稳定的风险也非常大,所有这些都将导致打击式钉钉器功能受损并提前报废。此外还意味着将衬套安装到本体部必需大量的组装步骤,从而使打击式钉钉器无谓的昂贵。
【发明内容】
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打击式钉钉器,该打击式钉钉器具有比仅使用冲孔时所具有的连接表面更大的连接表面以及不能分开的、装配于本体部且无需任何额外的组装工作的衬套。
方案
本发明描述了具有这样一种结构的打击式钉钉器:该结构克服了在前序部分中指出的那种打击式钉钉器所表现出的问题,并且特征在于本体部具有连接表面的纵向伸长大于本体部材料厚度的一体式衬套。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衬套由本体部的材料锤打而成。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衬套的轴向长度在本体部材料厚度的1倍到2.5倍之间。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衬套的轴向长度在本体部材料厚度的1.5倍到2.5倍之间。
又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衬套的轴向长度在本体部材料厚度的2倍到2.5倍之间。
最后,本发明地特征在于衬套均由紧密围绕相应衬套的相应的加强套筒进行加强。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打击式钉钉器的总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钉钉器的基本部件的示意图;
图3示出构成打击式钉钉器的一部分的本体部;
图4是沿图3中的截面A-A截取的视图;
图5是图4所示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对应于图5的视图,其中清晰地示出了加强套筒;以及
图7是沿图6中的截面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打击式钉钉器1。该打击式钉钉器包括本体部2和钉匣3。本体部2和钉匣3在后部通过在图1中未示出但在下文会描述的连接销连接。该连接使得钉匣的前部能在由双向箭头P表示的运动中移进和移出本体部。当要将卡钉(图中未示出)驱入工件4中时,使打击式钉钉器1的前缘沿N向向下朝工件运动,于是钉匣3接触工件4。然后,本体部2继续沿N向运动,并且钉匣3相对于本体部运动并进入本体部,结果连接于本体部的驱动器(图中未示出)朝工件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驱动器将容置于钉匣中的卡钉驱入工件中。该工作循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因此此处不再进一步说明,但是一般可以理解,该过程涉及作用在打击式钉钉器上、并且具体地作用在本体部与钉匣之间的连接装置处的很大的力。
图2示意性地简单示出了本体部2和钉匣3以及它们的呈连接销6形式的连接装置5。如图所示,钉匣轴颈枢接在本体部内,并且从图中显而易见,钉匣可沿双向箭头P所示的方向相对于本体部运动。当钉匣的上部7接触本体部的下部8时钉匣到达止点,并且钉匣沿相反方向的运动受到图中未示出的止动装置的限制。图3示出了本体部的侧视图,图4是本体部的图3中的A-A线以右的区域的放大图。这些图示出了连接销6和与连接销连接的衬套9。作为沿图4中的截面B-B的剖面图,图5清晰地示出了连接销6与衬套9和10的连接。如图所示,衬套9和10是与本体部一体的部件,并且由本体部材料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锤打而成。本体部的构成材料的厚度用T表示,衬套的轴向长度用D表示,并且衬套包括相应的连接表面11和12。如图所示,D明显大于T,这意味着与仅连接于仅具有长度T的冲孔相比,销6能够更稳定地紧固于本体部。锤打至1-1.5倍于材料厚度T的长度获得有利的实施方式,如果上述值在1.5到2.5之间会变得更加有利,并且已经发现最佳情况是其值在2到2.5之间。衬套由本体部材料锤打而成意味着衬套和本体部之间不会有松动的风险,因而极大地减小了钉匣与本体部的连接变得不稳定的风险。
分别对应于图4和图5的图6和7示出了设有加强套筒13和14的衬套9和10,在本体部材料不适于锤打或需要较大的轴向长度D使得衬套的壁因而变得过薄的情况下这些加强套筒是必需的。
衬套由本体部锤打而成消除了在将松脱的衬套装配在冲压于本体部中的孔口中的情况下装配衬套所带来的所有困难。
本发明当然并不局限于上面的描述,而是仅能够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