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切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的切割机,所述切割机具有用于收集由工件产生的粉尘的集尘罩。
背景技术
用于切割混凝土块和瓷砖的电动切割机已经是公知的。电动切割机具有诸如电动机或发动机的驱动单元、连接到电动机或发动机的轴的圆锯、和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包围圆锯的外周边以防止粉尘散布。当用这种电动切割机执行切割时,难以防止粉尘散布。即使工件仅被切割机切割小部分,所产生粉尘也不可避免地降低现作业场地的能见度。因此,用户在只要使用电动切割机就需要戴上防尘面罩和/或护目镜。
日本专利申请第No.2002‑046018号公开了一种电动切割机,所述电动切割机具有连接到主体的保护罩的集尘软管。集尘软管连接到电动集尘器。电动集尘器吸入并收集切割操作期间所产生的粉尘。
日本专利申请第No.2004‑058388号公开了一种切割机,所述切割机具有在切割操作的同时用于在工件上移动的基部、和置入基部和轮罩之间的线圈弹簧。线圈弹簧推动轮罩远离基部,使得切割机可以有效地收集由工件产生的粉尘。
利用传统的切割机,粉尘的散布方向可以通过刀片的切割深度来改变。因此,仅仅通过轮罩收集所有粉尘是困难的。例如,由切割操作产生的粉尘通常几乎平行于工件的表面散布。当粉尘在与轮罩的内表面几乎成直角地与轮罩碰撞时,粉尘被引导到轮罩的入口端口内。因此,刀片的直径越大,来自刀片的粉尘沿着刀片的正切方向的散布越快。如果粉尘的散布速度较高,那么粉尘在粉尘与轮罩的内表面碰撞之后可能不会被引导到轮罩的入口端口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轮罩的侧部需要被另一个罩覆盖。当轮罩的侧部被另一个罩遮盖住时,整个刀片将被遮盖,使得用户难以看到切割起始位置或切割结束位置。用户必须在从基部或轮罩的周边表面延伸的工件的线上作标记,并且将切割线与该标记对齐,从而确认刀片的位置。因此,用户难以在任意期望的位置处高精度地切割工件。
为了能够使用户将刀片精确地放置在任意位置处,轮罩可以在一侧具有观察窗。可选地,用户可以从工件升起基部以确认刀片的位置。在任一情况下,散布的粉尘仍然通过观察窗或基部与工件之间的间隙而分散到外部,这降低了集尘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其中粉尘可以被有效率地引导到集尘罩的入口端口内,而不管刀片切割到工件内的切割深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切割机,所述便携式切割机具有基部部件、主体、切割刀片、保护部件、集尘部件、和导向部件。基部部件在工件上移动,且基部部件具有被设置成靠近所述基部部件的一端的轴。主体连接到基部部件。主体相对于基部部件的姿势是可改变的。切割刀片连接到主体并且被驱动以切割工件。切割刀片具有外周边。保护部件遮盖切割刀片的外周边的一部分。集尘部件具有被设置成靠近切割刀片的外周边的入口,用于吸入和收集粉尘。导向部件可枢转地支撑到基部部件的轴,用于将粉尘引导到集尘部件的开口。
根据本发明,用于将粉尘引导到集尘罩的入口端口内的导向部件可旋转地设置到基部单元的轴。优选地,推动装置围绕轴枢转地移动导向部件以将导向部件推向工件。因此,即使当改变基部单元相对于主体的姿势以改变切割深度时,导向部件也保持接触工件的上表面。因此,导向部件可以将粉尘平稳地引导到集尘部件的入口内,从而防止沿着刀片的正切方向飞的粉尘泄露到保护部件外。因此,在不需要过多地遮盖刀片的周边的情况下可以以更高的效率收集来自工件的粉尘。以上结构能够使用户可视地确认在切割过程的开始和结束时以及在切割过程期间工件是如何被切割的。
优选地,导向部件具有对着集尘部件的开口的导向壁部。导向壁部具有下端和两个侧端。因此,粉尘通过导向壁部被平稳地引导到集尘部件的入口内。这种结构有助于以更高的效率收集粉尘。
优选地,导向部件还包括分别连接到导向壁部的侧端的两个侧壁部,每一个侧壁部都具有下端。导向部件被构造成:当基部的一端与工件接触用于进行切割时,所述导向部件同时接触侧壁部的下端和导向壁部的下端。
因此,基部单元在切割过程开始时倾斜到工件,并且使基部单元的一端毗邻在工件上。此时,侧壁部的下端和导向壁部的下端与工件同时接触。因此,在导向部件的侧壁部和导向壁部与工件之间没有任何间隙的情况下,导向部件包围工件的被切割刀片切割的切割点,从而防止从工件产生的粉尘散布到保护罩和集尘部件外。即,导向部件将所有粉尘平稳地引导到集尘罩的入口内,因此,粉尘被可靠地收集。
优选地,当导向部件位于下表面的上方时,导向壁部的下端保持与工件接触。因此。当基部单元的下表面与工件接触时,导向壁部的下端保持与工件接触,使得在导向部件与工件之间不会产生间隙。因此,粉尘可以通过导向部件被有效率地引入到集尘罩的入口内,而没有分散到集尘部件外。因此,粉尘被可靠地收集。
优选地,集尘部件由弹性部件制成。即使集尘罩与工件碰撞,也不会损坏工件。
优选地,导向部件位于集尘部件的开口的内部。因此,即使集尘罩变形,来自工件的粉尘也可以被可靠地引导到集尘部件的入口内。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目的将从结合附图的以下说明中变得清楚可见,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动切割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电动切割机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电动切割机的前视图;
图4是沿图2中所示的线A‑A截得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2中所示的线B‑B截得的剖视图;
图6是显示基部单元的前缘和前导向件的部分剖视图;
图7是前导向件的侧视图;
图8是从前面看时前导向件的立体图;
图9是从后面看时前导向件的立体图;
图10是显示集尘盖与前导向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11是显示当电动切割机开始切割工件时在工件上的基部单元与前导向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部分剖视图;
图12是显示电动切割机以较深的深度切割工件的部分剖视图;
图13是显示当电动切割机以较浅的深度切割工件时基部单元与前导向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部分剖视图;
图14是显示电动切割机以较深的深度切割工件的侧视图;
图15是显示电动切割机以较浅的深度切割工件的侧视图;
图16是显示电动切割机以较深的深度切割工件的侧视图;以及
图17是沿图16中所示的线E‑E截得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便携式的切割机
2主体
3切割刀片
4保护罩
5驱动轴
8基部单元
8A导向部件
12入口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表达“前”、“后”、“在……上方”、“在……下方”、“左”以及“右”在整个说明中用于限定当便携式切割机沿着其期望被使用的方位被设置时的各种零件。
如图1中所示,便携式切割机1具有主体2、圆锯刀片3、保护罩4、基部单元8、和集尘盖12。圆锯刀片3连接到主体2的右前部分并且可以旋转。保护罩4保护圆锯刀片3。基部单元8用于调节工件被圆锯刀片3切割的切割深度。集尘盖12连接到保护罩4。
主体2装入用作驱动单元的电动机(未示出)。如图3中所示,圆锯刀片3的中心固定到电动机的旋转轴5。主体2具有在后部处的手柄单元2a。手柄单元2a保持开关6,当操作时所述开关接通和断开电动机。电源线7连接到手柄单元2a以给电动机供电。
副手柄17设置在主体2的前部上,并位于刀片3的左侧。副手柄17通过弯曲和成形为从前面看时类直角框架的管形成。用户可以同时握住手柄单元2a和副手柄17。因此,用户可以牢牢地保持电动切割机1并且将圆锯刀片3稳定地放置到工件W。
保护罩4包括第一保护罩4A(图1)、第二保护罩4B、和第三保护罩4C(图2)。第一保护罩4A连接到主体2,遮盖圆锯刀片3的外周边和所述圆锯刀片3的一侧的一部分。第二保护罩4B紧固到第一保护罩4A,从而遮盖刀片3的另一侧的一部分。第三保护罩4C紧固到基部单元8以与第二保护罩4B一起遮盖圆锯刀片3的另一侧。第一保护罩4由诸如铝的硬质材料制成。第二保护罩4B和第三保护罩4C由诸如聚碳酸酯的树脂制成。
基部单元8由矩形框架8′组成,所述矩形框架由金属制成并且包围圆锯刀片3。轴9连接基部单元8的相对的较长侧的前端部(见图1)。轴9的端部分别可旋转地连接到由金属制成的一对连接部件10。更确切地说,轴9的一端连接到一个连接部件10的一端,而轴9的另一端连接到另一个连接部件10的一端。此外,一个连接部件10的另一端通过旋钮螺栓21可移动地连接到第一保护罩4A,而另一个连接部件10的另一端通过旋钮螺栓21可移动地连接到第二保护罩4B。因此,当连接部件10绕着轴9旋转时,基部单元8相对于主体2的姿势可以改变。如果改变基部单元8相对于主体2姿势,则可以改变圆锯刀片3从基部单元8突出的长度。换句话说,可以调节圆锯刀片3的切割深度。
基部单元8具有调整圆锯刀片3可以切割工件的切割深度的功能,和在稳定状态下在工件W上移动刀片3的功能。因此,基部单元8具有在前端和后端处的两对辊22,以在工件W上平稳地移动。
如图2中所示,基部单元8具有靠近前端的前导向件8A和靠近后端的后导向件8B。前导向件8A可旋转地连接到轴9。在后面将详细说明前导向件8A。后导向件8B延伸以与包括基部单元8的框架8′的平面几乎以直角相交。后导向件8B被成形为类似于通道,从两侧包围圆锯刀片3。后导向件8B具有侧面,每一个都具有拱形导向沟槽8b。调节器11插入两个导向沟槽8b内,并且螺纹地接合到主体2的任意期望的位置。当调节器11被紧固时,后导向件8B被固定到主体2。因此,基部单元8相对于主体2的位置可以通过改变调节器11相对于导向沟槽8b的位置来改变。因此,可以调节圆锯刀片3切割工件W的切割深度。要注意的是第三保护罩4C被紧固到基部单元8以跨在基部单元8的后导向件8B的前端与框架8′之间。
集尘盖12连接到第一保护罩4A以沿着第一保护罩4A的周边延伸。集尘罩12被成形为类似于管。集尘罩12具有两个开口端部,并且由诸如橡胶、软聚氨酯树脂、和热塑性树脂的弹性材料制成。如图4和图5中所示,集尘罩12内的空间限定粉尘通道13。
集尘罩12的一个开口端是开口到圆锯刀片3的外周边的入口端口12a。集尘罩12的另一个开口端是出口端口12b。由树脂制成的适配器14具有通过由金属制成的带19连接到出口端口12b的一端。适配器14的另一端插入到连接到软管15的一端的管帽16。软管15的另一端连接到集尘器(未示出)。
如图4中所示,集尘罩12的被定位成靠近入口端口12a的一端通过旋钮螺栓21被紧固到一个连接部件10的顶部。如图12中所示,集尘罩12的被定位成靠近出口端口12b另一端与带19一起通过螺钉20被紧固到第二保护罩4B。
集尘罩12具有延伸部12c,所述延伸部具有较薄的厚度并且向下延伸。延伸部12c与第一保护罩4A的外表面重叠。如果延伸部12c的后表面通过双面胶带固定到第一保护罩4A的一侧,则延伸部12c不会从第一保护罩4A的侧面移除,从而不会妨碍工件W的切割。考虑到安全这是期望的。
多个沟槽12d形成在集尘罩12的整个表面内,每一个沟槽具有大约0.5mm的深度。沟槽12d彼此相交并且从前面延伸到后面,从左侧延伸到右侧,以及从上侧延伸到下侧。如图2中所示,多个沟槽4a形成在第二保护罩4B的侧面内,并且连接到形成在集尘罩12内的沟槽12d。
以下详细说明前导向件8A。如图7、8和9中所示,前导向件8A是具有类U形横截面的部件。前导向件8A具有凸起部8d和突出部8a。轴9延伸通过凸起部8d。突出部8a从凸起部8d向前延伸。如图6中所示,一旦前导向件8A连接到基部单元8的轴9,突出部8a则被置入基部单元8的前端与突出部8a之间的弹簧18向上偏压。因此,前导向件8A的后部绕着轴9旋转并被向下偏压。当前导向件8A连接到基部单元8的轴9时,前导向件8A位于集尘罩12的入口端口12a内。
如图8和图9中所示,前导向件8A具有导向壁部8e和两个侧壁部8h和8h。导向壁部8e被构造成对着集尘罩12的入口端口12a。导向壁部8e具有带有下侧端8ee的矩形形状。侧壁部8h和8h成形为类似于扇形并分别地连接到导向壁面8e的侧端。侧壁部8h具有指定厚度并且在下端具有两个接触部8f和8g。接触部8f和8g彼此连续。如图11中所示,接触部8f是当圆锯刀片3开始切割工件W时与导向壁部8e的下侧端8ee一起线性接触工件W的部分。接触部8f被构造成从接触部8f延伸的线L通过接触点P,所述接触点P位于基部单元8的前端是基部单元8接触工件W的地方。因此,在工件W与前导向件8A的下侧端8ee和接触部8f之间没有提供任何间隙的情况下,前导向件8A的下侧端8ee和接触部8f接触工件W的表面以包围工件W的切割部。
参照图13,当前导向件8A相对于基部单元8向上旋转时,接触部8g与工件W接触。此时,前导向件8A的接触部8g平行于基部单元8的框架8′。此外,前导向件8A的下侧端8ee仍然与工件W接触。另一方面,前导向件8A的侧壁部8h的一部分位于保护罩4C内。即,在前导向件A的下侧端8ee与工件W之间没有提供任何间隙的情况下,工件W的切割部被前导向件8A包围。
当前导向件8A绕着轴9向上旋转时,侧壁部8h、8h在集尘罩12的内表面上滑动。在侧壁部8h与集尘罩12之间没有提供间隙。
以下说明如何使用电动切割机1在工件W内切割沟槽。
为了通过使用电动切割机1切割工件W,用户首先相对于工件W倾斜主体2并且将基部单元8的前端压推向设置在工件W上的标记P。此时,前导向件8A绕着轴9被弹簧18偏压,且接触部8f被设定成与工件W的上表面线接触。抓握设置在主体2上的手柄2a和副手柄17两者,用户接通开关6。然后,启动电动机。电动机的旋转传递给电动切割机1的驱动轴5,使得圆锯刀片3沿着如图12中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用户然后关于标记P可枢转地移动主体2切割工件。因此,如图12中所示,基部单元8位于工件W上。
在此状态下,当用户沿着切割方向(箭头b的方向)移动主体2时,如图14中所示,在工件W内切割具有深度H1的沟槽。
如图14中所示,刀片3切割工件W的切割深度H1相对较大。如图15中所示,如果用户首先松动调节器11以使主体2相对于基部单元8向上移动,并且然后紧固调节器11将主体2固定到基部单元8,则可以将切割深度调节到H2(H2<H1)。此时,第一保护罩4A和第二保护罩4B必然与主体2一起向上移动,而第三保护罩4C保持固定到基部单元8。因此,圆锯刀片3的位于基部单元8上方的侧部保持分别地被第二和第三保护罩4B和4C遮盖。
另一方面,前导向件8A被弹簧18偏压、绕着轴9旋转并被推向工件W。因此,即使主体2到基部单元8的位置变化,前导向件8A也总是接触工件W的上表面。
当刀片3旋转以切割工件W时,产生粉尘。粉尘被基部单元8的前导向件8A引导,并借助于由圆锯刀片3的旋转和集尘器产生的吸入力而通过集尘盖12的入口端口12a被吸入到粉尘通道13内。在粉尘通道13中,粉尘沿着箭头d的方向移动到出口端口12b。然后,将粉尘从出口端口12b通过适配器14和软管15吸入到集尘器内。从而,粉尘被收集在集尘器中。
此外,因为弹簧18始终偏压前导向件8A,所以前导向件8A保持与将被切割的工件W接触。因此,导向壁部8e和侧壁部8h遮盖工件W的上表面和集尘罩12的入口端口12a,而没有在工件W的上表面与导向壁和侧壁部8e、8h之间提供间隙。此结构防止粉尘从保护罩4和集尘罩12散布。因为可防止粉尘在保护罩4外散布,所以可以提高工作环境。
如上所述,引导粉尘进入到集尘罩12的入口端口12a内的前导向件8A可以相对于基部单元8枢转地移动,并且借助于弹簧18的偏压保持与工件W接触。因此,即使改变圆锯刀片3切割工件W的切割深度,导向件8A也总是接触工件W的表面。因此,在前导向件8A与工件W的表面之间没有产生间隙。前导向件8A将从圆锯刀片3飞来的粉尘沿着圆锯刀片的正切方向有效率平稳地引导到集尘罩12的入口端口12a内。因此,在不需要遮盖整个圆锯刀片3的任何其它粉尘罩的情况下,可以高效率地收集粉尘。此外,用户可以可视地确认工件的起点和终点,并且在切割过程的开始和结束时以及在切割过程期间确认工件W如何被切割。此过程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粉尘在沿着前导向件8A的导向壁部8e相对于工件W以较小角度移动的同时,粉尘被平稳地引导到集尘罩12的入口端口12a内。粉尘的这种移动可以实现较高的集尘效率。
如已经所述的,主体2设置在工件W上并且与工件W倾斜,同时在切割过程开始时,将基部单元8的前端与工件上的标记P对齐(见图11)。前导向件8A的首先接触工件W的接触部8f被构造成接触工件W的上表面的预定区。因此,接触部8f在切割过程开始时接触工件W的表面。这种结构防止在工件W的上表面与前导向件8A之间产生间隙,并且最终防止粉尘分散到集尘罩12外。即,前导向件8A将所有粉尘平稳地引导到集尘罩12的入口端口12a内。
此外,如果圆锯刀片3的从基部单元8突出的长度变得较长,此操作增加切割深度。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3中所示,因为前导向件8A位于基部单元8的上方,所以前导向件8A的接触部8g平行于基部单元8的下表面延伸。这种结构使得在前导向件8A与工件W之间不会产生间隙。前导向件8A可以将粉尘有效率地引导到集尘罩12的入口端口12a内,使得粉尘被有效率地收集。
此外,因为集尘罩12由弹性材料制成,所用即使用户在保持主体2的同时将他或她的手碰到集尘罩12上,用户也不会受伤。即使集尘罩12与工件W碰撞,也不会损坏工件W。当将圆锯刀片3推到工件W上时,如图16和图17中所示,用户通常抓握副手柄17的靠近刀片3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延伸部12c与第一保护罩4A重叠,并且防止用户抓握副手柄17的手指X推到第一保护罩4A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中所示,前导向件8A布置在集尘罩12的入口端口12a内。因此,当集尘罩12变形时,前导向件8A可以可靠地防止集尘罩12接触圆锯刀片3。因此,可以安全地进行切割过程。
虽然已经参照应用于电动切割机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电动切割机。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任何类型的便携式切割机,例如,实现如上所述相同的优点的圆盘锯、盘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