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状物送出用具.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238212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2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04256.6

申请日:

1992.05.28

公开号:

CN1079130A

公开日:

1993.12.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45D40/06; A45D33/00; B43K21/02

主分类号:

A45D40/06; A45D33/00; B43K21/02

申请人:

株式会社寿;

发明人:

阴山秀平

地址:

日本京都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力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条状物表面受到外筒内壁摩擦损伤,同时还防止推杆后端刺伤人体或衣服,又可得到安定而顺畅的条状物送出动作的条状物送出用具。本发明的结构系在芯管前端设有条状物保护用引导筒,引导筒的前端形成缩径状条状物保护部,并使引导构件可经常收纳推杆的后端,又在推杆的前端设置能赋予摩擦滑动阻力的滑动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条状物送出用具,它具有:外筒,可转动自如地套接于外筒后端的后部套筒,设在后部套筒内的鞘件,可互动地套设在鞘件上的构成凸轮机构的滑动件组,及以后端插于滑动件上而可轴向滑动自如地收容于外筒内的二支以上的芯管,当后部套筒转动时能使芯管交互伸出;其特征在于,此条状物送出用具还具有: 连设于各支芯管的前端,用以实施推送推杆进而以推杆前端将条状物往前推出的推动作的推杆推送机构,可装卸的连结于推杆推送机构前端的条状物保护用引导筒;及 设于各推杆的前端用以推顶条状物并赋与适当摩擦阻力的滑动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状物送出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筒的前端形成一定长度的缩径状条状物保护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状物送出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推杆推送机构中设有连接于芯管的前端,且长度为可在任何情况下将推杆的后端完全收纳于其内部的引导构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状物送出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体系由可在引导筒内移动以将条状物向前推送的圆筒形头部,及连设于此头部后端的可摩擦接触于引导筒内壁而赋与适当滑动摩擦阻力的摩擦赋与部所形成。

说明书


本发明系有关一种可使例如眼影膏、眉笔、口红、腊笔、橡皮条、铅笔笔芯等之条状物两种,交互地伸出与缩入的条状物送出用具,尤指该条状物送出用具的推送装置的改良。

    迄今为止,一般常见的例如口红等之软性条状物,系收容于筒形容器内,使用时系利用旋转操作容器后端使条状物突出于前端而供使用;使用后,则反向旋转容器,而使条状物缩入并收纳于筒形容器内。又,眼影膏或眉笔则做成笔状,使用时,将容器盖子卸下使用;用毕,将盖子盖回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将这些化妆品两种以上收纳一起,而能以旋转及按压之方式将两种不同的条状物交互地送出之送出用具。

    为了解决有关之课题,申请人曾经提出申请案日本实原昭63-132179号及实原平1-141728号之在容器内收容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之不同条状物,而藉后端套筒之旋转按压操作以使条状物可选择性地交互伸出及定量逐步送出之条状物送出用具。

    本发明系就上述申请案进一步加发改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交互地送出两支或两支以上不同种类的眼影膏或眉笔等等的条状物,而且在送出的按压过程中,可防止推送装置之推杆松动及条状物因与外筒之内壁等接触摩擦所造成之条状物的刮伤、擦伤等缺失发生的条状物送出用具。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条状物送出用具,它具有:外筒,可转动自如地套接于外筒的后端的后部套筒,设在后部套筒内的鞘件,可互动地套设在鞘件上的构成凸轮机构的滑动件组,及以后端插接于滑动件上而可轴向滑动自如地收容于外筒内的二支以上的芯管,当后部套筒转动时能使芯管交互伸出;其改进之处为此条状物送出用具备有:连设于各支芯管的前端,用以实施推送推杆进而以推杆前端将条状物往前推出的推进动作的推杆推送机构,可装卸的连结于推杆推送机构的前端的条状物保护用引导筒;及设于各推杆的前端用以推顶条状物并赋与适当磨擦阻力的滑动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引导筒的前端形成一定长度的缩径状条状物保护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上述推杆推送机构中设有连接于芯管的前端,且长度为可在任何情况下将推杆的后端完全收纳于其内部的引导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上述滑动体系由可在引导筒内移动以将条状物向前推送的圆筒形头部,及连设于此头部后端的可摩擦接触于引导筒内壁而赋与适当滑动摩擦阻力的摩擦赋与部所形成。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设有保护条状物用的引导筒及嵌合于个筒前端孔内壁的引导筒的前端,因此,条状物在操作过程中,不会被前部外筒之内壁等刮擦受伤,并可确实防止正常使用时发生送出不顺的现象或折损的缺点。

    此外,由于设有引导构件能经常将推杆的后端收纳于内部,因此在更换推杆推送机构时,无虞推杆露出外部而刺伤人体或衣服等缺点发生。

    附图简介:

    图1系本发明所适用的条状物送出用具的剖面图;

    图2系沿图1的A-A线之剖面图;

    图3系本发明所用滑动体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系图3所示滑动体的端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之。图1中,1系本发明所适用的条状物送出用具的筒状容器或外筒,此外筒1的后端部系藉由鞘件2而以可正、反旋转的方式连结有一可插拔自如的后部套筒3。又,此后部套筒3系形成可沿轴向前后湍动而供按压操作以送出条状物之用。

    上述鞘件2系可固定脱离自如的方式连结在上述外筒1的后端部,关于其连结方法,系将鞘件2前端之阳螺纹筒部2a螺合于外筒1后端的阴螺纹部1a,并将一体形成于阳螺纹筒部2a后端的环状突缘部2b的前端抵住外筒1的后端。

    如图1所示,上述突缘部2b上,于其轴心对称位置,设有连通于阳螺纹筒部2a内的两个引导孔2c、2d。

    上述引导孔2c、2d内,插设有可沿轴向滑动的第一及第二芯管4、5。第一及第二芯管4、5的后端则分别连结有滑动件6、7。

    如图2所示,上述滑动件6、7系由两个断面略呈半圆形的构件所构成的组合后呈圆形断面的组件,其组合件一体的相对面设有如图2所示的成矩形的轴向滑动沟60、70。

    这些轴向滑动沟60、70系由鞘件2的中心鞘轴部2e的左右方向嵌入(见图2),而形成抱持鞘轴部2e的状态,藉此,可以鞘轴部2e作为引导件,使上述滑动件6、7分别与芯管4、5形成一体的轴向个别前后滑动。

    上述芯管4、5系藉分别设于鞘件2地突缘部2b的后端与滑动件6、7的各前端间的弹簧或弹性体8及9而经常被推压于后退的方向。

    如此,上述各滑动件6、7乃分别以其后端抵住鞘轴部2e的后方环状挡止部2f的前端,而被规制不能进一步向后退移动。

    在鞘件2与芯管4、5及滑动件6、7等各构件形成单元化组件之状态下,将鞘件2的阳螺纹筒部2a螺合连接于外筒1的阴螺纹部1a以后,将后部套筒3的前端,以可转动自如及在轴向可滑动的方式,嵌入外筒1的后端。

    依照上述方式装配,本发明的条状物送出用具整体即告装配完成。在此状态下,滑动件,6、7系各藉本身系统的弹簧或其他弹性体8、9被赋予经常有后退之倾向,而各滑动件6、7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凸轮面61、71彼此之前端相对面部,系压接卡合于与后部套筒3成一体的凸轮卡合突起部30。

    具体而言,如图1及图2所示,当滑动件6、7彼此在后退位置合体成圆柱状的情况下,其各自的前端部彼此会成为倾斜状的连接状态,而且沿后端侧轴向朝轴径外方逐渐对称地弯曲倾斜。

    上述各凸轮面61、71的后端部,如图1所示,设有后端卡部61a、71a。这些后端卡止部61a、71a系形成为可配合凸轮卡合突起部30前端形状的凹入形状。

    在凸轮面61、71的前端面彼此卡合于凸轮卡合突起部30的图1的状态下,滑动件6、7皆处于后退位置,而使所保持的芯管4、5连带其前端所连接的内部容有条状物20的引导筒22皆保持于外筒1内呈退缩收纳的状态。但是若旋转后部套筒3,而使凸轮卡合突起部30卡合于凸轮面61、71的后端卡止部61a、71a中任一方的状态下,卡合侧之滑动件6或7即成为前进状态,属于其系统的芯管4或5及所连带的引导筒22,条状物20等即保持于使引导筒22前端由外筒1突出之可使用状态。

    如此,藉着上述后部套筒3的转动,两支芯管4或5便可交互前进后退,而且可同时收纳。

    如图1的虚线所示,芯管4、5的后端,嵌设有弹簧座10,弹簧座10系可轴向滑动地支持于滑动件6的支持孔6a。

    弹簧座10与支持孔6a的后端孔底部6b之间,弹性设有缓冲用弹簧11。因此,如对于芯管施与过大压力(如笔压)的作用时,缓冲用弹簧11便会被压缩而使得芯管4,5向外筒1的内方缩入,而发挥吸收大压力(笔压)的缓冲机能。

    又,芯筒4、5的前端,各安装固定有用以实施推杆a的推送动作的推杆推送机构12。此推杆推送机构12具有:后端插设于引导构件13前端的引导夹头14,游嵌于引导夹头14的头部且可在引导筒22后端内部轴向滑动地用以松紧引导夹头14的夹头部的夹头束紧环16,嵌设于引导筒22后端的可规制夹头束紧环16后退方向的移动距离且可对于引导构件13轴向滑动的结合套筒17,以及弹性设于结合套筒17内部与引导构件13前端间的夹头固紧用弹簧或弹性体18。

    结合套筒17的前端系藉螺纹部17a直接螺接于引导筒22的后端阴螺纹22d,如此引导筒22必要时可从套筒17卸下来。引导筒22内部可轴向滑动自如地容纳有眼影膏、眉笔、口红、腊笔、自动铅笔的笔芯等软性条状物20可藉推杆a前端的摩擦滑动体23推压而循引导筒22前进。

    引导筒22的前端筒口处内周壁设有保持条状物20并防止其过短时脱落的数条短小突条22c及前端筒口外周壁设有缩径状条状态物保持部22a。

    上述突条22c如设成自筒口部向引导筒部22内周壁后端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突条也可行。

    设于推杆a前端的滑动体23的一实施例,表示于图3及图4中。滑动体23系由:在前端形成圆筒而可在引导筒部22内滑动的用来推压条状物前进的头部24,以及在后端形成可赋与滑动摩擦阻力的裙部25所构成。

    头部24中央设有用以插接推杆a的嵌合孔26,头部24的外径较引导筒22的内径小,以利插入引导筒部22内;引导筒22的后端内壁设有能分别挡止滑动体23与夹头14的内突挡止部22b、22c。

    另一方向,为了获得滑动体23在引导筒22内滑动时能产生适当的摩擦阻力,做为摩擦阻力赋与部的裙部25的端部外径则形成较引导筒22的内径稍大,且如图4所示,可藉由设置数个轴向缺口部而使裙部形成数片以赋与弹性接触效果。

    阻力赋与用裙部25与推压用头部24系采塑胶一体形成,且与引导筒22的内周以较大的面积接触,因此,与较易磨损及劣化且设于连结套筒内的习用橡胶制迫紧相较,强度较大,而且可耐长期的使用并赋与足够安定的滑动摩擦阻力。

    裙部25的形状并不一定形成向外扩张,可如图3实线所示,使端部扩张成向外弯曲,也可如虚线所示形成向内弯曲,总之,任何弯曲方式均可采用。又,图4中的缺口部系以四个为例,但并不限于此数。又,也可完全不设置缺口部,而形成稍向外方展开之薄壁圆筒状物。

    根据本发明,设在保护兼引导用引导筒22前端的缩径状条状物保护部22a,系形成为在芯管4或5前进的过程中能使前端部接触滑滑动于外筒1的内壁而以曲线状前进,及当此保护部22a前端突出于外方时可如图1虚线所示,与外筒1前端孔内壁1c嵌合接触的形状。因此,在推送条状物20时可防止条状物20的前端部与外筒1的内壁1b或前端孔内壁1c摩擦,而不致发生条状物被刮擦等情形。

    又,引导构件13的长度系形成为可使推杆a之后端经常收纳于其内部者。是以,如后所述,当将推杆推送机构12由芯管4、5拔出时,由于推杆a的后端深藏于引导构件13内不露,因此无虞推杆刺伤人体或衣服的情形发生。

    以下,就上述实施例的动作说明之。

    在芯管4、5缩入收纳于容器本体或外筒1内的如图1状态下,若将后部套筒3向一方向转动,则与其结合成一体的凸轮卡合突起30,会将例如第一芯管4的滑动件6的凸轮面61,由其前端向后端卡止部61a推压滑动,如此,滑动件6即被驱动而抗着弹性体8的弹力前进。藉此,第一芯管4便会与滑动件6形成一体前进,并使引导筒22的前端,由外筒1伸出。在此芯管4的前进过程中,由于引导筒部22的前端缩径状条状物保护部22a系滑动接触于外筒1之内壁1b,并以肩部抵接于外筒1之前端孔口内壁1c而只使缩径端微微伸出孔口外部。于是条状物20之前端可从头到尾由引导筒22引导不致受外筒1的内壁1b或孔口1c摩擦刮伤。

    于此一突出位置,凸轮卡合突起部30系抵接于后方挡止部2f的止转突起(图中未示)的一侧面,使得上述后部套筒3的一方向转动被限制,同时,该后部套筒3的内向卡合突起(图中未示)系位于对应上述后方挡止部2f的缺口部(图中未示)的位置,依此,后部套筒3的后端则成为可能按压的状态,于此状态下,藉着凸轮卡合突起部30卡合于凸轮面61的后端卡止部61a,而保持第一芯管4于可使用之状态。

    于此可使用状态下,当为送出条状物20而按压后部套筒3时,滑动件6将经由卡合于凸轮面61后端卡止部61a的凸轮卡合突起30的凸轮作用而进一步向前移动,并带动第一芯管4向前移动。于是藉着推杆推送机构12的夹头14将推杆a向前推送的动作,使条状物20以所定长度由外筒1的前端空出。此时,由于条状物20整条系由引导筒部22所保护,因此条状物20会确实地被引导至外筒1的前端,无虑与外筒1内壁摩擦而损伤造成推送不顺。

    又,于上述可使用之状态下,反方向转动后部套筒3时,凸轮卡合突起部30与后端卡止部61a的卡合将可获得解除,于是凸轮卡合突起部30向从凸轮面61脱离的方向转动,滑动件6乃受到弹性体8之弹性力的作用而向后移动。藉着此后退移动,第一芯管4会向后缩入而被收纳,于此收纳位置,凸轮卡合突起部30会恢复到以其前端与凸面61卡合的状态。于此状态下,若将后部套筒3向另一方向转动,则与上述过程相同,第二芯管5将会前进并突出。

    又,由于引导构件13系构成在任何情况都有使推杆a之后端经常收纳于其内部的状态,因此,当将本发明推杆推送装置包括引导筒22等由芯管4或5的前端拔出时,推杆a的后端因深藏于引导构件13内而完全不会突出外部,故不会有推杆a的后端刺损人体或衣服等缺失发生。

    又,于上述实施例中,系就具有二支芯管之实施例加以说明,事实上,稍加变化,本发明构造也可用于三支或三支以上的笔芯。

    附图中标号之说明:

    1…容器本体(外筒)  13…引导构件

    2…鞘件  14…夹头

    3…后部套筒  16…夹头束紧环

    4…第一芯管  17…结合套筒

    5…第二芯管  19…夹头固紧用弹簧

    6、7…滑动件  20…条状物

    8、9…弹性体(弹簧)  22…引导筒

    a…推杆  22a…条状物保护部

    10…弹簧座  23…滑动体

    11…缓冲用弹簧  25…弹性爪部

    12…推杆推送机构

    

条状物送出用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条状物送出用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条状物送出用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条状物送出用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条状物送出用具.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条状物表面受到外筒内壁摩擦损伤,同时还防止推杆后端刺伤人体或衣服,又可得到安定而顺畅的条状物送出动作的条状物送出用具。本发明的结构系在芯管前端设有条状物保护用引导筒,引导筒的前端形成缩径状条状物保护部,并使引导构件可经常收纳推杆的后端,又在推杆的前端设置能赋予摩擦滑动阻力的滑动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手携物品或旅行品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