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无屑切割机的进刀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材切割装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管材无屑切割机的进刀机构。
背景技术:
管材无屑切割机是利用可自转的圆盘无齿切刀绕管材圆周方向公转,边公转边进刀,从管材外径到内径逐层切割,从而实现无屑切割,虽然这种无屑切割机切出地管材不产生屑料、断面光滑、不需二次加工断面,但还是存在缺点,主要是其进刀是靠设置在转轮上的气缸推动圆盘无齿切刀实现的,这就要求在转轮和机床上设置电刷等多种电气元件,结构相当复杂,制造成本高,维修几率大,例如每当电刷磨损或其它电气元件损坏时,就需要停机更换,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修率及制造成本低的管材无屑切割机进刀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管材无屑切割机的进刀机构,包括有转轮、刀座和无齿切刀,沿转轮中轴加工有供管材穿过的通孔,刀座与转轮成径向滑动,在转轮上铰接有杠杆,该杠杆的一端铰接有连杆,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在连杆上与杠杆铰接的另一端与刀座铰接。
转轮与杠杆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
在转轮上安装有限制杠杆转动幅度的限位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利用离心力差实现进刀,省去了现有进刀机构的各种电器设备和动力源装置,简化了进刀机构,同时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和维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只设有一圆盘无齿切刀的管材无屑切割机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设有三只圆盘无齿切刀转轮部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1和附图2详细阐述本发明:
本实施例的管材无屑切割机进刀机构包括有转轮2、刀座8和圆盘无齿切刀3,沿转轮中轴加工有供管材1穿过的通孔11,圆盘无齿切刀3可自由转动,在转轮2上设置有中部与转轮2铰接的杠杆4,该杠杆4的一端铰接有连杆12,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5,在连杆12上与杠杆4铰接的另一端与刀座8铰接。在杠杆4配置配重块5的一端设有连接转轮2的复位弹簧6,该复位弹簧6起到辅助转轮2降速停转时配重块5复位作用。在转轮2的工作端面上设置有径向滑槽7,而圆盘无齿切刀3的刀座8与径向滑槽7配合滑动,通过刀座8与径向滑槽7配合滑动,保证转轮2转动时圆盘无齿切刀3沿径向进刀,在转轮2上设置有限位件13,该限位件13为一龙门架,杠杆4穿过龙门架,杠杆4转动过程碰到龙门架上缘时就会被限制转动,实现对杠杆4转动的限位作用,保证进刀不超出设定范围。
附图1为只设有一只圆盘无齿切刀3的切割机,在转轮2的工作端面上与圆盘无齿切刀3对称处设置有一对可自转的承托轮9,从转轮2轴心穿过的管材1置于两承托轮9之间,两承托轮9的存在可平衡圆盘无齿切刀3进刀时的压力,另外为了平衡圆盘无齿切刀3和与其配合的配重块5产生的离心力,保证转轮2转动的同轴性,在圆盘无齿切刀3对称的一侧设置有另一配重块10。
图2为设置了三只圆盘无齿切刀3的切割机,该三只圆盘无齿切刀3沿圆周均匀分布,这样旋转时可以平衡转轮2上的离心力,保证转轮2转动的同轴性。
本进刀机构的工作原理是:转轮2转动时,配重块5和圆盘无齿切刀3一起转动,转动的过程中配重块5和圆盘无齿切刀3都会产生离心力,通过设置配重块5的重量,使配重块5产生的离心力比圆盘无齿切刀3的要大,这样杠杆4设置了配重块5的一端向外转动,相应地另一端向轴心转动,这时通过连杆12传动,驱动刀座8及圆盘无齿切刀3沿径向滑槽7向待切割管材1滑动,实现进刀的动作。
与现有的切割机相比,省去了气缸等各种动力源,相应地也省去了驱动动力源所需的各种电气元件,大为简化了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