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桁梁组合结构.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237966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48851.8

申请日:

2008.08.18

公开号:

CN101343856A

公开日:

2009.01.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1D 6/00公开日:20090114|||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1D6/00; E01D19/12

主分类号:

E01D6/00

申请人: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宗余; 徐 伟; 刘汉顺; 张 敏; 杜 萍; 陈 英; 兰 阳

地址:

430050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大道3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朱盛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钢桁梁组合结构。在主桁的边跨,根据需要也可能是中跨布置钢—混凝土结合桥面节段,在主桁的中跨,根据需要也可能在边跨布置全钢梁结构节段。本发明在需要减轻自重的区段采用全钢桁梁节段,在需要加大自重或需要增加桥梁刚度时采用钢—混凝土结合桥面节段。本发明既充分利用了钢桁梁—混凝土组合的整体性强、刚度大的特点,又解决了全钢桁梁刚度和边跨支座负反力问题。不但保证了大跨度公铁两用连续钢桁梁的受力合理性,而且能够充分利用钢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减小杆件截面,降低对钢梁厚板的需求,使得钢材易于采购。从而实现了降低整个工程造价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钢桁梁组合结构,其特征是在主桁的边跨或中跨布置钢-混凝 土结合桥面节段,主桁的中跨或边跨布置全钢梁结构节段。

说明书


一种新型钢桁梁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跨度公铁两用桥。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具有跨江跨海需求的火车、汽车交通量飞速增加,而桥位资源是有限的,同时由于河流的通航要求,桥梁的跨度也不断增大,对桥梁使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公铁两用钢桁梁桥具有跨度大、重量轻、承载能力高等优点,常常成为跨江跨海大桥首要选择的结构形式。在该桥型的设计中经常遇到以下问题:1、由于桥梁跨度较大,或在各种外部条件限制下,跨径布置不尽合理,支座容易出现负反力,或活载较大,若全桥均采用钢桁梁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引起结构受力及使用方面的不合理;2、若全桥采用均钢-混结构则可能由于自重过大而不经济,甚至使得结构难于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整体性强,刚度大、具有良好的抗侧弯和抗扭转刚度,能承受梁桥的巨大轴力,能有效解决了支座负反力,工程造价低的一种新型钢桁梁组合结构。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一种新型钢桁梁组合结构,在主桁的边跨或中跨布置钢桁梁-混凝土结合桥面节段,在主桁的中跨或边跨采用全钢梁结构节段。

    本发明在需要减轻自重的区段采用全钢桁梁节段,在需要加大自重或需要增加桥梁刚度时采用钢-混凝土结合桥面节段,采用此种结构形式,一方面可以增加桥梁刚度,另一方面又能利用钢桁梁-混凝土组合结构自重平衡桥梁荷载在边跨支座产生的负反力;对于布置在中跨或边跨的全钢梁结构节段,可以增加桥梁跨度,减轻体系自重,从而达到充分利用钢材和混凝土材料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既充分利用了钢桁梁-混凝土组合的整体性强、刚度大的特点,又解决了全钢桁梁刚度和边跨支座负反力问题。不但保证了大跨度公铁两用连续钢桁梁的受力合理性,而且能够充分利用钢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减小杆件截面,降低对钢梁厚板的需求,使得钢材易于采购。从而实现了降低整个工程造价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桁立面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主桁1的边跨,根据需要也可能是中跨布置钢-混凝土结合桥面节段2,在主桁1的中跨,根据需要也可能在边跨布置全钢梁结构节段3。

    参照图1,本发明主桁1共有6个桥墩4,在边跨长度L1=168米布置钢-混凝土结合桥面节段2,在中跨长度L2=756米布置全钢桁梁节段3。

    图2是布置在主桁1的中跨L2范围内的全钢桁梁节段3标准横断面。

    图3是布置在主桁1的边跨L1范围内的钢-混凝土结合桥面节段2标准横断面。

    本发明在需要减轻自重的区段采用全钢桁梁节段,在需要加大自重或需要增加桥梁刚度时采用钢-混凝土结合桥面节段,采用此种结构形式,一方面可以增加桥梁刚度,另一方面又能利用钢桁梁-混凝土组合结构自重平衡桥梁荷载在边跨支座产生的负反力;对于布置在中跨或边跨的全钢梁结构节段,可以增加桥梁跨度,减轻体系自重,从而达到充分利用钢材和混凝土材料性能的目的。

一种新型钢桁梁组合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新型钢桁梁组合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新型钢桁梁组合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钢桁梁组合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钢桁梁组合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钢桁梁组合结构。在主桁的边跨,根据需要也可能是中跨布置钢混凝土结合桥面节段,在主桁的中跨,根据需要也可能在边跨布置全钢梁结构节段。本发明在需要减轻自重的区段采用全钢桁梁节段,在需要加大自重或需要增加桥梁刚度时采用钢混凝土结合桥面节段。本发明既充分利用了钢桁梁混凝土组合的整体性强、刚度大的特点,又解决了全钢桁梁刚度和边跨支座负反力问题。不但保证了大跨度公铁两用连续钢桁梁的受力合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