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盒.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6421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77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9164.8

申请日:

1994.12.28

公开号:

CN1119145A

公开日:

1996.03.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41J 2/175申请日:19941228授权公告日:20010926终止日期:20111228|||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B41J2/01; G01D15/16

主分类号:

B41J2/01; G01D15/16

申请人: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明人:

西冈笃; 花冈幸弘; 杉村繁夫; 山崎勉; 佐藤和彦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1993.12.28 JP 335169/93; 1994.12.20 JP 316987/9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章社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喷墨盒,它在开始打印时向墨囊施加一个合适的初始压力,当剩余墨水的液面很高时,它不会过渡地增加墨囊中的压力,而当剩余墨水的液面很低时,能够有效地利用剩余墨水。在喷墨盒中,包括用于贮存记录墨水的墨囊30,用于根据记录的内容喷射由墨囊30所提供的墨水的记录头芯片55,以及用于固定墨囊30的记录头座10和供墨盒50,记录头FPC56,以及其它部件,受压杆63挤压的厚壁区33设置在墨囊30的侧面;用来引导压杆63使其将厚壁区33推向墨囊的一侧的通孔62设置在供墨盒的底部;用于将压杆63的端部引导到厚壁区33的引导件围绕厚壁区33或围绕通孔设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喷墨盒包括: 一个墨囊,其一端开放,一端封闭,用来贮存记录墨水; 一个带喷嘴的记录头,用来根据记录数据喷射墨水; 一个毛细管,其一端与墨的开口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记录头相 连,以便使贮存在所述墨囊中的墨水向所述喷嘴输送;以及一个装有 墨囊和记录头的外壳; 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外壳一侧的一个通孔,用来通过压在墨囊的一部分上的压 杆向墨囊施加压力; 在墨囊的该侧的厚壁区,用于与压杆的端部接触;以及 围绕着厚壁区或在通孔处的一个引导件,用于将压杆的端部向厚 壁区引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盒,其特征在于,墨囊的厚壁区的 厚度是其薄壁部分的二到十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盒,其特征在于,墨囊的厚壁区设 置在墨囊的底部,通孔设置在外壳的底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盒,其特征在于,厚壁盒区约覆盖 墨囊周长的四分之一到一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盒,其特征在于,墨囊的形状是扁 平的,其长轴与拖架运动方向一致,拖架上装有喷墨盒,并带动所述 喷墨盒运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盒,在喷嘴的周围还包括一个槽, 用以阻挡由来自压杆的压力排出的预定数量的墨水。

说明书


喷墨盒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在喷墨打印机中的喷墨盒,用以通过从记录头喷射墨水记录到记录介质上,并具体地涉及一种与墨道中的喷射问题有关的清除次墨或气泡的排出装置。

    过去,这种喷墨盒已经包括记录头装置、盛墨容器,以及将盛墨容器和记录头连接起来的软管。这种盛墨容器一般由涂有橡胶的材料制成,在某些条件下,不能排出或喷出正常打印所需的足够的墨水。当喷墨盒很长一般时间没有用来打印,而且由于墨水中水分的蒸发而使喷嘴围围墨水的粘性增加,以及在例如当喷墨盒意外地落下时,由于强烈振动而在墨管中形成气泡时,上述情况就会发生。

    作为一种使喷墨盒从不能正常地钉印的状态恢复到能够正常打印的状态的装置,在喷墨的后部设置一个小孔,设置在打印机内部并穿过这个小孔地压杆对喷墨盒内的墨囊加压,从而清除喷嘴周围的任何粘性墨水或墨水通路中的气泡。下面将这种操作叫做“起动”。这种装置也在诸如日本专利文利文件JP-A-1986-249757和JP-A-1988-274555中得到说明。

    在日本专利文件JP-B-1992-52782中说明的另一个恢复装置包括一个墨盒和一个装置上的一个起动按钮,该装置将墨盒固定在拖架上。这种墨盒设置一个自由变形的墨囊,用于在墨盒中贮存墨水;在所述盒的部件上设置低强度的构件;设置一个杠杆,使墨盒的低强度构件裂开,转到挤压墨囊的位置上去。按钮形成一个使所述墨盒的低强度构件裂开的杠杆,并压下杠杆以起动喷墨盒。

    但是,对于日本专利文件JP-A-1988-274555中所述的装置来说,墨囊的后部用压杆来加压。当留在墨盒中的墨水量很多时,会施加过量的压力,在墨容器上可能会戳个洞。但是当留在墨盒中的墨水量很少时,压杆会接触覆盖着盛墨容器开口的壁,并且不可能向剩余的墨水施加足以起动喷墨盒的压力。结果,当墨水液面很低时,就不能恢复正常打印。此外,根据不同的施加方式,墨囊以不同的形式塌瘪。那未,当喷墨盒起动时,不适当的很高的负压(使墨水从记录头返回到墨囊的压力)会保持在盛墨容器内,会使它不能向记录头供应墨水。

    对于在日本专利文件JP-B-1992-52782中所述的装置来说,使墨盒裂开时在杠杆的开裂表面形成的毛刺会使墨囊受损。此外,当有很少墨水留在墨囊中时,杠杆必须转动足够的距离,以便充分地起动喷墨盒。这就使弯曲应力集中在杠杆的支点上,因而很有可能使杠杆折断。还需要增加压杠杆的按钮的扣作行程,以便使械杆转动足够的距离,所以这种因素本身亦增加了恢复装置所需要的尺寸。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盒,借此可以通过可靠的起动操作恢复打印操作,当剩余墨水液面很高时,不会施加过度的压力,因此不会损坏盛墨容器,即使当剩余墨水液面很低时,也能充分利用剩余墨水,可靠便利地清除气泡和次墨。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喷墨盒包括一个墨囊,其一端开放,一端封闭,用来贮存记录墨水;一个带喷嘴的记录头,用于根据记录数据喷射墨水;一个毛细管,其一端与墨囊的开口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记录头相连,以便使存在于所述墨囊中的墨水向所述喷嘴输送;以及一个用来装墨囊和记录头的外壳。该喷墨盒的特征在于,在外壳的一侧设有一个通孔,通过使压杆压在墨囊的一部分上而向墨囊施加压力;墨囊侧面上的厚壁区用来与压杆的端部接触;以及一个围绕着厚壁区或在通孔处的引导件,用以将压杆的端部向厚壁区引导。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墨囊厚壁区的厚度为墨囊薄壁部分的二到十倍;厚壁区约覆盖墨囊圆周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以及厚壁区设置在墨囊的底部。此外,装在外壳中的墨囊的截面形状最好是扁平的,其长轴与拖架运动方向一致,拖架上装有喷墨盒,并带动所述喷墨盒。最佳实施例还在喷嘴周围设置槽,用来阻挡通过压杆的压力而排出的预定数量的墨水;更具体地说,这种预定的数量是为清除喷墨盒的墨水通道中的次墨所必须的和足够的数量。

    图1是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喷墨盒的喷墨打印机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最好的喷墨盒的结构的分解图;

    图3是集中表示图2所示的喷墨盒的输墨管的透视图;

    图4是图所示实施例的喷墨盒中的墨囊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A处的剖视图;

    图6是用来说明当墨囊的剩余墨水液面很高时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起动操作的侧剖视图;

    图7是用来说明当墨囊的剩余墨水液面很高时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起动操作的正剖视图;

    图8是用来说明墨囊的剩余墨水液面很低时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起动操作的侧剖视图;

    图9是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可供选择的实施例的喷墨盒的喷墨打印机的透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实施例的喷墨盒中的墨囊剖视图;

    图11是图10中A-A处的剖视图;以及

    图12是用来说明当墨囊的剩余墨水液面很低时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起动操作的侧剖视图。

    图1是喷墨打印机的透视图,该打印机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喷墨盒。如图1所示,喷墨盒1安装在拖架2上,该拖架由电动机3通过皮带5驱动,在导杆4上沿记录介质6的记录方向往复运动。如图2所示,记录头芯片55设置在喷墨盒1的前部。记录头芯片55包括喷嘴57,墨从这里根据记录信号喷出,以将所需要的文字或象素印到记录介质6上。

    在下文中,参照图2至图8,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喷墨盒。

    图2中表示最佳实施例的喷墨盒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它包括记录头座10、墨囊30和供墨盒50。

    记录头座10由多芳基化合物(PAR)、聚砜(PSF)、聚碳酸脂纤维(PC)、或类似的透明材料制成。当在下文中要进一步说明的记录头芯片设置在记录头座10的左前肩时,喷嘴板11这样设置,即该板上有一个卡孔,记录头芯片的喷嘴通过该长孔露出。围绕着这一区域设置有挡墨环12。

    当喷墨盒起动时,挡墨环12借助于墨水的表面张力将从喷嘴57中清除的墨水挡住,并将其储存起来,被清除的墨水以能保持表面张力的形状储存在挡墨环12内。这样,挡墨环12就对由起动操作所排出的墨量提供控制,而且,通过参照这种墨量的控制来控制起动操作,就可以避免由于过起动所造成的不必要的墨水损耗,以及由于起动不足所造成的喷墨盒恢复不良(不能完全清除喷嘴中的次墨或气泡)。注意,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这种控制,由起动操作所清除的墨水量大约设置为0.02~0.05cc。

    装置口13设置在记录头座10前面下部,除非在将墨水装入墨盒的时候,装墨口13总是由压配的塞子14塞住的。在插入塞子14时,为了避免例如土等外部物质进入墨水,在这个实施例中,塞子14是由尼龙材料制成的,但是可以选择采用聚酰亚胺或其它软树脂材料,或金属球构件。注意,在后面要说明的送墨盒50中的塞子60可以用同样的材料制造。

    在记录头座10的后面形成一个输墨管,其入口和过滤器15热融在一起,该过滤器是斜纹编织的不锈钢丝网过滤器。“O”型圈16使在记录头座10背后的输墨管同在供墨盒50上形成的输墨管连结起来。更具体地说,“O”型圈16夹在记录头座10和供墨盒50之间,这样就形成整个输墨管的一部分。在记录头座10的后面,还有多个销17,用以使记录头座10同供墨盒50连接起来。

    墨囊30是由诸如异丁橡胶材料制成的,并且如图2所示,在其一端包括一个开口31。开口31的圆周是密封台32。密封台32呈扁圆或椭圆形夹在10和供墨盒50之间,其长轴与拖架行走的方向一致,从而在记录头座10和供墨盒50之间形成密封。厚壁区33设置在墨囊30的底部。

    和记录头座10相同,供墨盒50也由多芳基化合物(PAR)、聚砜(PSF)、聚碳酸脂纤维(PC)或类似的透明材料制成。在与记录头座10相对的供墨盒50的一侧有圆孔51,墨囊30装在圆孔51内。在供墨盒50的该侧还有两个孔52。记录头座10的销17压入两个孔52,以使记录头座10和供墨盒50连接起来。在与记录头座10相对的供墨盒50的侧面也形成长孔53,它与记录头座10上的喷嘴板11的孔11a的形状相同。在供墨盒50的侧面形成记录头FPC(软性印制电路)座54。

    记录头芯片55和记录头FPC56分别装在长孔53内以及座54上。喷嘴57在记录头芯片55的一端形成,而送墨口58在其另一端形成。记录头芯片55也放在在记录头座10的后部形成的空档18处,喷嘴57插入记录头座10上的喷嘴板11的长孔11中a,四周用胶粘牢。

    送墨口58插入供墨盒53上的长孔53内,四周用胶粘牢、密封。该记录头FPC56由聚酰亚胺树脂制成,记录头芯片的连续性由各向异性导电膜造成。接触件59通过例如用双面胶带粘接的办法固定在供墨盒50的记录头FPC座54上。一个孔(图中未示出)设置在供墨盒50上的记录头FPC座对面一侧;该孔由压配的塞子60塞住。一个突台61也设置有一个通孔(也未示出)。压杆63穿过该通孔,并且在打印操作开始时以及在出现打印问题时压靠在墨囊30的厚壁区33上,以便向墨囊30中的墨水施压。用于将供墨盒定位到拖架(图中未示出)上去的定位销64和65设置在供墨盒50上记录头FPC座54一侧;当将喷墨盒安装到拖架上去时,用定位销64和65作为参考位置。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喷墨盒主要由透明材料制造,这样就使操作者能够看到盒的内部,以便粗略地确定剩余的墨量,从而决定是否能够打印。

    图3是一个透视图,集中地表示图2所示的喷墨盒的输墨管。如图所示,输墨管66在记录头座10上形成,供墨盒50罩住墨囊30。输墨管66的刚性很高,当产生外部振动时,由于管道的柔性很低,因而管道内不产生异常的压力,这样就可防止空气进入喷嘴,从而防止出现跳点。这种结构也能够使喷墨盒做得更小,这是因为供墨通道是通过将输墨管穿过记录头座10装到供墨盒50上而形成的,而且不需要设置其它供墨通道的缘故。

    图4和图5是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喷墨盒中的墨囊30的截面图,图5是图4中剖切线A-A处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压杆63所接触的墨囊30的厚壁区33约占墨囊30周长的三分之一,并设置在墨囊30的底部的中间。厚壁区30也横跨墨囊30圆周的90°~180°的范围,厚度为1~3mm;墨囊30的薄壁部分为0.3~0.5mm厚。

    厚壁区33的厚度最好为薄壁部分的2~10倍。可以确定该厚度范围,这是因为为了防止在喷墨盒是新的以及剩余墨水的液面很高时由于产生相对高的压力而使墨囊损坏,而需使厚壁部分的厚度是墨囊薄壁部分的厚度的两倍或更多倍数;而当其厚度为薄壁部分的十倍或十倍以上时,墨水所承受的墨囊30的负压特性和墨囊30的变形性就会起负作用,也就是说,特别当剩余墨水的液面较低时,会出现较高的负压,这会阻止向记录头供墨,使打印不能进行。

    最好是使厚壁区33覆盖墨囊30的圆周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这是因为如果厚壁区33的覆盖范围少于圆周的四分之一,当剩余墨水液面较低时,通过起动操作不能足以清除墨水。如果厚壁区覆盖多于二分之一,墨囊30的刚性提高所出现的负压增加,这样就阻碍向记录头供墨,并使打印不能进行。

    突台35围绕压杆63压靠于其的厚壁区33的表面设置,这样就形成引导元件34;引导件34保证使厚壁区33在起动操作时被压杆63压住。这样,引导件34也可以防止压杆63的头部压靠在墨囊30的厚壁区30之外的任何部位,从而避免压杆63对墨囊30的任何损害。还要注意,厚壁区33的厚度是向墨囊30的内部加厚的。这是因为在厚壁区33,或更具体地说是受压的区域与供墨盒50之间的间隙应尽可能地小。墨囊30的形状也是扁平的,其较大尺寸与拖架的运动方向B一致。结果,起动操作时墨囊30由压杆63引起的变形将保持恒定。这是因为压杆63带动厚壁区33一起动作的缘故,有关这一点,下面将进行说明。

    下面参照图6和图7说明当剩余墨水的液面很高时是如何操作的。密封台32是墨囊开口端的边缘,该密封台被刚性外壳牢牢地夹住。围绕厚壁区33的薄壁部分比厚壁区更容易变形。根据这些构造,如图6所示当压杆63穿过通孔62并顶入墨囊30时,厚壁区33被压杆63所压,沿一弧线向墨囊30的一端移动,弧线中心在密封台32的底侧。由于厚壁区33的面积大于压杆63的端部面积,所以使压强保持得很低,并且可以避免使墨突然从喷嘴57中喷出。因为将压杆63的头部保持在厚壁区33上的引导件34也设置在墨囊30上,所以当将压杆63推入时,它不会滑入墨囊30的薄壁部分,从而墨囊也就不会有被捅破的可能。

    图8示出剩余墨水液面很低时的操作情况。图8中是22点划线示出还没有进行起动操作时的墨囊形状,而粗实线示出起动操作时的墨囊形状。

    当剩余墨水液面很低时,如图8所示,大部分墨水保留在墨囊30的开口处。这样,通过将导向件34压向墨囊的开口,厚壁区33就沿一弧线运动,该弧线的中心是在密封台32的底侧。这样,即使当剩余墨水液面很低时,在墨囊30的内部也施加足够的压力以清除任何次墨。

    在不打印时以及在喷墨盒从打印机上卸掉后,为了防止使墨水从喷嘴57中漏出,必须持续地施加压力(负压),以便使墨水从记录头返回在喷墨盒内形成的墨水管。这种负压是在本发明中通过墨囊30的弹性特征(形状恢复持性)得到的。由于如上所述,易变形和不易变形的区域灵活地设置在墨囊30上,所以即使随着墨水的消耗而使墨水的液面降低时,由于实际上厚壁区33不变形,而双点划线示出的薄壁部分有很大变形,使墨量30按照一个恒定的变形模式而变形。此外,由于对于给定的墨水液面来说保持恒定的负压,以及起动后墨囊30的形状基本恢复到和起动前相同的形状(图8中的双点划线示出该形状),墨囊30内部的负压没有很大的变化。结果,负压将不会变大到足以阻止向记录头供墨,于是,打印将不会变得不可能。注意,如上所述,墨囊30在竖直方向比在拖架行走方向更易变形,这是因为墨囊30的形状是扁平的,其大尺寸的方向同拖架行走方向B一致。采用这种形状的原因和设置厚壁区33的原因相同:在墨囊上灵活地设置易变形的轴线和不易变形的轴线有助于尽可能使墨囊内的负压保持恒定。

    应注意到,即使已将上面图2所示的实施例说成是在墨囊30内设置有厚壁区33,也可以使墨囊30采用均匀的壁厚,然后在墨囊30的厚壁区33处粘上一块独立的,相对刚硬的件。

    下面,参照图9至图12说明本发明的喷墨盒的另一个可供选择的实施例。

    图9是根据该可供选择的实施例的喷墨盒的结构透视图;图10和图11是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喷墨盒中墨囊30的剖视图,图11是图10A-A处的剖视图。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突台61设置在供墨盒50的上部。穿过突台61的导向孔72呈例如约45度倾角设置。压杆63穿过导向孔62,在开始打印操作时,以及在需要清除次墨、气泡等时,将其向下推,压靠在墨囊30的厚壁区33上,以向墨囊30施加压力。

    亦如图10和图11所示,厚壁区33在墨囊30的上部的中间约占墨囊30全长的三分之一;在墨囊周长上跨越90°~180°的范围;厚度为1-3mm,其加厚部分设置在墨囊30的内部。该结构的其它方面已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下文将不再赘述。

    下面,将参照图12说明当剩余墨水液面很低时的操作情况。

    当剩余墨水液面很低时,较多的墨水留在靠近墨囊30的开口处。结果,通过将厚壁区33压向墨囊的开口,即使在剩余墨水的液面很低时,墨囊内部的压力也可以增加。由于压杆63向墨囊30施加压力的方向受到导向孔62的限制和导向,压力方向就不会改变,喷墨盒就可以可靠地起动。

    应注意到,即使上面的实施例是参照一种供墨盒来说明的,该供墨盒装有墨囊,在墨囊的上部或下部设置有厚壁区,本发明也不受这个限制,厚壁区和用以插入压杆的通孔可以可供选择地分别设置在墨囊和供墨盒外壳的左边或右边。但是,为了防止由于使用者无意之中起动而导致打印机和记录介质的污染,厚壁区和用来插压杆的通孔最好设置在下部,以便使起动操作会无意中执行。

    一种喷墨盒,利用它,即使在剩余墨水液面很低时也能够得到合适的压紧力,从而可以可靠地起动,使墨囊没有被捅漏的危险,还可以可靠方便地清除气泡和次墨,这种喷墨盒可以通过上述的实施例设置,这是因为在向墨囊加压时的受压部位厚度增加;设置导向件,以稳定地使压力指向该厚壁区;以及墨囊具有扁平形状,以使保证墨囊的均匀变形的缘故。

    下面,参照图4、6、8和10说明这样构成的喷墨盒的操作情况。

    如图4和图10所示,设置在墨囊30上的厚壁区33被压杆63压向墨囊30的一侧,而压杆63穿过这种结构的通孔62。通过围绕受压杆63压迫的表面设置突台35以形成引导件,或通过形成通孔62以限定压杆63的插入方向。这种引导件避免使压杆63压到除预定的厚壁区之外的墨囊30的任何部分,从而避免使墨囊30受到压杆63的伤害。

    密封台32是墨囊30的开口端的边缘,它固定在刚性外壳上,围绕厚壁区33的区域厚度比厚壁区33的厚度薄。结果,当压杆63将墨囊30向里推时,如图6和图8所示,被压杆63所压迫的厚壁区沿一个中心在密封台32的底面上、大致呈弧形的轨迹运动,而且发生变形的主要是墨囊30的薄壁部分。此外,由于在墨囊30上设置有易变形区和不易变形区,因此当在墨水正消耗得所剩无几之后起动喷墨盒时,墨囊30的薄壁部分变形很大,而其厚壁部分33实际上没有变形,并且墨囊30根据一个恒定的变形模式变形。结果,相应于给定的剩余墨水液面可以保持恒定的负压,并且由于起动后墨囊30基本上恢复到和起动前相同的形状,因此墨囊30内部的负压不会有很大变化。

    此外,当剩余液面很低时,剩余墨水要汇聚到墨囊30的开口端。但是,如图8所示,由于厚壁区33受压而沿一中心在密封台32的底面上的圆弧运动,因此能向剩余墨水施加足够的压力,以便即使在和剩余墨水液面很低时也可以可靠地清除任何次墨。

喷墨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喷墨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喷墨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喷墨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喷墨盒.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喷墨盒,它在开始打印时向墨囊施加一个合适的初始压力,当剩余墨水的液面很高时,它不会过渡地增加墨囊中的压力,而当剩余墨水的液面很低时,能够有效地利用剩余墨水。在喷墨盒中,包括用于贮存记录墨水的墨囊30,用于根据记录的内容喷射由墨囊30所提供的墨水的记录头芯片55,以及用于固定墨囊30的记录头座10和供墨盒50,记录头FPC56,以及其它部件,受压杆63挤压的厚壁区33设置在墨囊30的侧面;用来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