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工具.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6417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5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09473.1

申请日:

2009.10.30

公开号:

CN101745895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25D 11/00申请公布日:201006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5D 11/00申请日:20091030|||公开

IPC分类号:

B25D11/00; B25D17/11; B25D17/24

主分类号:

B25D11/00

申请人:

株式会社牧田

发明人:

生田洋规; 三轮正夫; 鹫见卓也

地址:

日本爱知县

优先权:

2008.12.19 JP 2008-32477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17

代理人:

韩登营;栗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低因冲击工具的加工头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振动而产生噪音的技术。冲击工具具有:加工头保持件,内部可收容沿轴向作直线运动的加工头;圆筒部,与加工头保持件连成一体,收容有驱动加工头的驱动机构,还具有弹性元件,其在加工头的靠圆筒部侧的端部区域,位于加工头保持件内周和加工头外周之间,且在加工头轴向上有规定厚度,分别与加工头保持件和加工头紧密接触,在加工头沿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发生振动时,该弹性元件在加工头发生振动的方向上产生反弹力阻止其振动,驱动机构包括进行直线运动的冲击子和中间部件,中间部件受冲击子驱动,沿轴向作直线运动并与加工头在轴线上以点接触的方式相抵接从而将驱动力传递给加工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加工头保持件,其内部可收容沿轴向作直线运动的加工头;圆筒部,其与该加工头保持件连成一体,内部收容有用于驱动所述加工头的驱动机构,
还具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在所述加工头的靠所述圆筒部侧的端部区域,位于所述加工头保持件的内周和所述加工头的外周之间,且弹性元件在所述加工头轴向上有规定厚度,并分别与所述加工头保持件和所述加工头紧密接触,在所述加工头沿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发生振动时,由该弹性元件在加工头发生振动的方向上产生反弹力阻止其振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进行直线运动的冲击子和中间部件,该中间部件受冲击子驱动,通过沿轴向作直线运动而与所述加工头相抵接,将驱动力传递给该加工头,所述中间部件在轴线上以点接触的方式与所述加工头相抵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仅在所述加工头周向上的局部位置与该加工头紧密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形成为环状,所述加工头和所述弹性元件的相互接触部分为,一个的横截面为圆形而另一个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的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加工头保持件的内部,在该中间部件和所述加工头保持件之间配置有套筒,在该套筒和所述加工头保持件之间配置有弹性部件。

5.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件在轴线上以点接触的方式与所述冲击子相抵接。

说明书

冲击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镐或电锤(hammer drill)等直线状地驱动加工头的冲击工具的噪音降低技术。
背景技术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许第2646108号(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冲击工具,该冲击工具的加工头沿其轴向作直线冲击动作,由此对混凝土这样的被加工材料实施冲击作业。当驱动加工头而实施加工作业时,加工头会受到来自被加工材料的反作用力。多数情况下,被加工材料作用在加工头上的反作用力不只是在其轴向上,也在其径向上,因此,加工头会在与轴向交叉的径向上发生振动。该径向的振动不只影响加工头,还会影响到作为中间部件用于驱动加工头的冲击栓。而且,在径向上振动的加工头和冲击栓会与对该二者进行保持的加工头保持件碰撞,此时在金属之间产生的碰撞声相继经由加工头保持件和与该加工头保持件相连接的圆筒向外发出噪音。
就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冲击工具而言,未针对加工头因受被加工材料的反作用力而在径向上产生振动进而由此产生噪音的问题,采取特别的应对措施,因此,该冲击工具在这一点上还有待改善。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许第2646108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降低因冲击工具的加工头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振动而产生的噪音的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冲击工具包括:加工头保持件,其内部收容有可沿轴向作直线运动的加工头;圆筒部,其与该加工头保持件连成一体,内部收容有用于驱动所述加工头的驱动机构。作为本发明中的“冲击工具”,典型的例子是电镐或者电锤等。
本发明的冲击工具还具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在所述加工头的靠所述圆筒部侧的端部区域,位于所述加工头保持件的内周和所述加工头的外周之间,且弹性元件在所述加工头轴向上有规定的厚度,分别与所述加工头保持件和所述加工头紧密接触,由此,在所述加工头沿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发生振动时,由该弹性元件在加工头发生振动的方向上产生反弹力阻止其振动。此外,作为本发明中的“弹性元件”,典型的例子是橡胶,也可以是弹簧。此外,作为本发明中的“紧密接触”方式,可以是整个周向上都紧密接触的方式和周向上多个部位紧密接触的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此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进行直线运动的冲击子和中间部件,该中间部件受冲击子驱动,通过沿轴向作直线运动而与所述加工头相抵接,将驱动力传递给该加工头,所述中间部件在轴线上以点接触的方式与所述加工头相抵接。对于本发明中的“以点接触的方式......抵接”,典型的例子是球面接触。球面接触方式可以是如下任何一种方式:中间部件为球面而加工头为平面的方式;中间部件和加工头二者均为球面的方式;中间部件为平面而加工头为球面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在加工作业时,加工头会因受到被加工材料的反作用力而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振动,此时,位于加工头和加工头保持件之间的弹性元件的弹性力是作用在阻止上述振动产生的方向上。因此,该弹性元件可以减弱加工头的这种振动,进而可以避免或者减弱加工头对加工头保持件的碰撞。此外,由于中间部件以点接触的方式与该加工头相抵接,因此,即使加工头在作直线运动的同时还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振动,也难以将加工头的轴向以外的运动传递给中间部件。因此,可以防止中间部件振动。由此,可以减小因加工头和中间部件的振动而引起的从加工头保持件及圆筒向外界发出的噪音。
根据本发明,所述弹性元件仅在所述加工头周向上的局部位置与该加工头紧密接触。作为“仅在......周向上的局部位置......接触”方式,优选为在周向上等分出多个区域而接触的方式。例如,使弹性元件为在周向上连续的环状,并确定环内周的形状,以使弹性元件在其内周方向上的多个部位与加工头接触。作为其他方式,也可由在周向上相互隔开的多个弹性体来构成弹性元件。
就电镐、电锤等冲击工具而言,其加工头按如下方式构成:将加工头的轴部(杆部)插入在加工头保持件上形成的轴向上的加工头保持孔内,从而加工头可作直线运动。本发明中,由于弹性元件仅在加工头的局部位置与之接触,因此,为了将加工头安装在加工头保持件内,在将加工头插入该加工头保持件的加工头保持孔内的情况下,例如同弹性元件与加工头的整个外周都接触的结构相比,该接触方式的弹性元件更易变形,可以轻松地将加工头插入弹性元件内部。
根据本发明,所述弹性元件形成为环状,所述加工头和所述弹性元件的相互接触部分为,一个的横截面为圆形而另一个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的结构。根据本发明,对于弹性元件只在周向上的局部位置与加工头接触的构造,可通过上述结构容易地实现。
根据本发明,所述中间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加工头保持件的内部,在该中间部件和所述加工头保持件之间配置有套筒,在该套筒和所述加工头保持件之间配置有弹性部件。作为本发明中的“弹性部件”,典型的例子是橡胶,也可以是弹簧。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可通过弹性部件来防止或减弱振动从中间部件经由套筒传递给加工头保持件的情况。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经由加工头保持件和圆筒向外发出的噪音。
根据本发明,所述中间部件在轴线上以点接触的方式与所述冲击子相抵接。作为本发明中的“以点接触的方式......抵接”典型的例子是球面接触。球面接触的方式可以是如下任何一种方式:中间部件为球面而冲击子为平面的方式;中间部件和冲击子均为球面的方式;中间部件为平面而冲击子为球面的方式。由于冲击子与中间部件以点接触的方式相抵接,因此,即使中间部件在作直线运动的同时还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振动,加工头的轴向以外的运动也难以传递给冲击子,因此,可以防止冲击子振动。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有助于降低因冲击工具的加工头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振动而产生的噪音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镐的整体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2是对图1的局部(电镐加工头侧)进行放大表示的剖视图,表示的是电镐加工头未受被加工材料按压的无负荷状态。
图3是对图1的局部(电镐加工头侧)进行放大表示的剖视图,表示的是电镐加工头受被加工材料按压的负荷状态。
图4是表示橡胶圈与电镐加工头的缩径部二者的嵌合构造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橡胶圈与电镐加工头的缩径部二者的嵌合构造的改型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电镐(冲击工具);103:机身(作业工具机身);105:电动机罩;107:齿轮箱;108:圆筒;109:把手;111:电动机;112:输出轴;113:运动转换机构;115:冲击元件;117:齿轮减速机构;119:电镐加工头(加工头);119a:多边轴部;119b:缺口;119c:缩径部;121:定位部件;123:橡皮圈;125:前金属垫圈;127:后金属垫圈;129:活塞;131:电源开关;133:操作部件;137:加工头保持件;137a:电镐加工头保持孔;137b:筒孔;137c:端面;141:气缸;141a:气室;143:撞击器(冲击子);145:冲击栓(中间部件);145d:前端面;145e:后端面;151:螺丝;153:加工头止脱件;155:橡胶圈(弹性元件);157:套筒;159:O型圈(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冲击工具,以电镐为例进行说明。图1中表示了电镐101的整体结构。图2及图3中放大表示了图1的局部,图2表示了电镐加工头119未受被加工材料按压的无负荷状态。图3表示了电镐加工头119受被加工材料按压的负荷状态。图4中表示了橡胶圈155与电镐加工头119的缩径部119c二者的嵌合构造,图5中表示了橡胶圈155与电镐加工头119的缩径部119c二者的嵌合构造的改型例。
如图1所示,总体来看,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式电镐101主要包括:构成电镐101的外轮廓并作为作业工具机身的机身103;与该机身103轴向上的前端区域(图中左侧)相连接的加工头保持件137;以相对于该加工头保持件137可装拆的方式安装在其上的电镐加工头119;与机身103轴向上的另一端(图中右侧)相连接并供作业员抓握的把手109。电镐加工头119对应于本发明中的“加工头”。电镐加工头119保持在如下这样的状态:可相对于加工头保持件137沿轴向(机身103的轴向)作往返运动,但不可相对于加工头保持件137沿其圆周方向作相对运动。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将机身103放置成电镐加工头119的轴向为水平方向这种朝向的状态下,称电镐加工头119这一侧为前方,称把手109这一侧为后方。
机身103主要包括:收容电动机111的电动机罩105;与该电动机罩105相连接并收容运动转换机构113及齿轮减速机构161的齿轮箱107;以及与该齿轮箱107相连接并收容冲击元件115的圆筒108。齿轮箱107配置在电动机罩105前侧的上方区域。圆筒108配置在齿轮箱107的前端部并沿着电镐加工头119的轴线向前延伸。此外,把手109连接在电动机罩105的后部并形成“D”字形手柄。把手109的上部区域设置有电源开关131和操作部件133,该电源开关131用于对电动机111通电而使之被驱动,该操作部件133用于使该电源开关131在接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操作部件133以可沿与电镐加工头119的轴向交叉的水平方向(操作电镐101时作业者的左右方向)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把手109内,通过作业员用手指对该操作部件133进行滑动操作,将电源开关131置于接通位置,由此通电、启动电动机111。
电动机111输出的转动通过运动转换机构113转换成直线运动,然后传递给冲击元件115,通过该冲击元件115使电镐加工头119产生轴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的冲击力。电动机111以其输出轴112的轴线横穿电镐加工头119的轴线而与之交叉的方式设置。齿轮箱107内部空间的上部区域中,收容有将电动机111输出的转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给冲击元件115的运动转换机构113。
运动转换机构113为将电动机111输出的转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给冲击元件115的机构,主要由曲轴机构构成。该曲轴机构按如下方式构成:受电动机111驱动,使构成该曲轴机构的最终活动部件的活塞129在气缸141内沿电镐加工头119的轴向做直线运动。活塞129对应于本发明中的“驱动部件”。曲轴机构配置在电动机111的前方,并通过由多个齿轮形成的齿轮减速机构117在电动机111的驱动下进行减速。由于运动转换机构113和齿轮减速机构117的结构为现有公知技术,因此,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冲击元件115主要包括:撞击器143,其以可与活塞129一起滑动的方式配置在气缸141的腔室内壁,作为冲击子;冲击栓145,其以可相对于加工头保持件137滑动的方式设置在其内。冲击元件115对应于本发明中的“驱动机构”。随着活塞129进行滑动动作,撞击器143会受气缸141的气室141a的空气弹簧(压力变动)驱动,进而与冲击栓145相撞(冲击),通过该冲击栓145将冲击力传递给电镐加工头119。撞击器143对应于本发明中的“冲击子”,冲击栓145对应本发明中的“中间部件”。
如图2和图3所示,冲击栓145为阶梯式柱状部件,轴向上具有:位于加工头保持件137内的扩径部145a;缩径部145b;以及在该两个径部145a、145b的交界区域形成的径向台阶部145c。该冲击栓145配置在加工头保持件137内,其扩径部145a位于前侧,缩径部145b位于后侧。
电镐101具有定位部件121,在操作者对机身103施加向前的按压力而将电镐加工头119按压在被加工材料上时(在图3所示的负荷状态下),该定位部件121会与同电镐加工头119一起被向后(活塞129侧)押的冲击栓145的台阶部145c相抵接,由此确定机身103相对于被加工材料的位置。定位部件121为组合式部件,包括:由橡胶制成的橡皮圈123;硬质前金属垫圈125,其连接在该橡皮圈123的轴向前表面侧,并可与冲击栓145的台阶部145c相抵接;硬质后金属垫圈127,其连接在橡皮圈123的轴向后表面侧,并可与气缸141的前端面相抵接。该定位部件121能以与冲击栓145的缩径部145b间隔一定间隙的方式与之嵌合(间隙配合)。再者,气缸141沿轴向向后的移动受到齿轮箱107的限制(参照图1)。
加工头保持件137通过螺丝151以可相对于圆筒108拆装的方式连接在其前端区域上。加工头保持件137为具有横截面呈六边形的电镐加工头保持孔137a的电镐加工头保持部件,电镐加工头119能贯通在该电镐加工头保持孔137a中。电镐加工头119的轴向中部具有横截面呈六边形的多边轴部119a,通过该多边轴部119a插入、嵌合在电镐加工头保持孔137a中,可限制电镐加工头119相对于加工头保持件137转动。
电镐加工头119的多边轴部119a上,在其外周的一部分上形成有沿轴向以规定长度延伸的平面状缺口119b。另一方面,加工头保持件137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插入电镐加工头保持孔137a内的电镐加工头119从其中脱出的加工头止脱件153。加工头止脱件153为横截面圆形的杆状(销)部件,相对电镐加工头119的轴向呈交叉状设置,同时,该加工头止脱件153与电镐加工头119的缺口119b的后端部卡合,从而起到防止电镐加工头119从电镐加工头保持孔137a中脱落的作用。由此,在止脱状态下,电镐加工头119可在缺口119b的长度所限定的范围内沿轴向相对于加工头保持件137移动。再者,加工头止脱件153上,在其外周的一部分上也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平面状缺口,本发明为了方便起见,省略了其图示。此外,使加工头止脱件153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使该加工头止脱件153的缺口与电镐加工头119的缺口119b相向,此时,可解除加工头止脱件153与电镐加工头缺口119b的之间卡合,由此,可以将电镐加工头119从电镐加工头保持孔137a中拔出。
在加工头保持件137的后端区域内,形成有直径比电镐加工头保持孔137a的直径大的圆形筒孔137b。在电镐加工头119的后端部,形成有直径比多边轴部119a的直径小且横截面呈为圆形的缩径部119c。在电镐加工头119插入加工头保持件137的电镐加工头保持孔137a内而得到止脱的状态(图2所示的状态)下,该缩径部119c位于筒孔137b内。筒孔137b的内周面内,紧密地嵌合有横截面为多边形的橡胶圈155。因此,在电镐加工头119插入电镐加工头保持孔137a内时,橡胶圈155以压缩状态(具有反弹力)对插入橡胶圈155孔内的缩径部119c进行保持。
即,橡胶圈155在电镐加工头119的后端部区域,以位于筒孔137b和缩径部119c之间且在电镐加工头119的轴向上按定长延伸的方式,分别与筒孔137b的内周面和缩径部119c的外周面紧密接触。这样,在电镐加工头119沿轴向作直线运动时,橡胶圈155沿如下方向施加反弹力:抑制电镐加工头119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以下,称径向)上作交叉状振动的方向。橡胶圈155对应于本发明的“弹性元件”。
此外,如图4所示,橡胶圈155的环形孔为六边形,与此相对,电镐加工头119的缩径部119c的横截面为圆形。这样,橡胶圈155以与缩径部119c外周方向上的6个部位接触的方式来对其进行保持。由此,在为了将电镐加工头119安装到加工头保持件137上而将其插入电镐加工头保持孔137a内的情况下,缩径部119c以其外周上的局部位置与橡胶圈155的圆形孔内周面接触的状态插在该圆形孔内,例如,与缩径部119c的整个外周都与橡胶圈155的圆形孔内周面相接触的结构相比,橡胶圈155易于变形,易于插入电镐加工头119。
通过橡胶圈155的前端面与位于筒孔137b和头保持孔137a之间的台阶部的径向端面137c相抵接,可限制橡胶圈155向前方移动。此外,在橡胶圈155的后方(撞击器143侧)设置有套筒157。套筒157这一部件起到限制橡胶圈155向后方移动的作用,其轴向后端与限位部件121的前金属垫圈125相抵接,其轴向前端通过金属垫圈161与橡胶圈155的后表面相抵接。因此,橡胶圈155以其轴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设置在加工头保持件137的筒孔137b内。再者,金属垫圈161以与电镐加工头119的缩径部119c间隔一定间隙的方式与之嵌合(间隙配合)。
此外,套筒157这一部件还起到引导冲击栓145作直线运动的作用,并同轴配置在加工头保持件137的筒孔137b内,冲击栓145以可在该筒孔内滑动的方式嵌合在其内部。套筒157的外径比加工头保持件137的筒孔137b的内径小,这样,可在套筒157外周面和加工头保持件137的筒孔137b内周面之间设定规定的间隙。并且,在套筒157的外周上,沿轴向以规定间隔设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3个的情况)O型圈159,套筒157通过该O型圈159与加工头保持件137相连接。由此,O型圈159可以防止或减弱振动从冲击栓145通过套筒157传递给加工头保持件137的情况。O型圈159对应于本发明中的“弹性部件”。
此外,冲击栓145轴向上的前端面145d和后端面145e分别形成球面状,以使从电镐加工头119向冲击栓145传递的冲击和从冲击栓145向撞击器143传递的冲击只沿轴向传递。电镐加工头119的后端面以及撞击器143的前端面分别形成为与轴向正交的平面。由此,冲击栓145与电镐加工头119的后端面和撞击器143的前端面的抵接均是平面与球面的接触。即,冲击栓145以在轴向上与电镐加工头119和撞击器143点接触的方式与它们相抵接。电镐加工头119的后端面和撞击器143的前端面也可分别形成为球面状。此外,电镐加工头119、加工头保持件137、圆筒108、套筒157、冲击栓145以及撞击器143均由金属制成。
就上述结构的电镐101而言,当电动机111通电而被驱动时,曲柄机构的活塞129则在气缸141内作直线运动,由此,可通过气室141a的空气弹簧驱动撞击器143,然后,该撞击器143的轴向上的冲击力经由冲击栓145传递给电镐加工头119。由此,电镐加工头119沿轴向作直线运动,对被加工材料实施冲击作业。
在实施上述冲击作业时,冲击动作后的电镐加工头119上会受到被加工材料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并不只是在轴向上,有时也出现在径向上,因此,电镐加工头119可能会在作直线运动的同时,还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振动。
然而,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结构:在电镐加工头119的后端区域,在加工头保持件137的筒孔137b内嵌合橡胶圈155,通过该橡胶圈155来保持该电镐加工头119的缩径部119c,从而对电镐加工头119施加能防止其沿电镐加工头137的径向振动的反弹力。因此,在被加工材料既沿轴向又沿径向对电镐加工头119施加反作用力的情况下,可通过橡胶圈155的反弹力来减弱电镐加工头119在径向上的振动。由此,可以避免或减弱电镐加工头119与加工头保持件137之间的碰撞。由此,可减小经由加工头保持件137和与该加工头保持件137相连接的圆筒108向外发出的噪音(电镐加工头119和加工头保持件137的金属间的碰撞声)。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冲击栓145经由球面与电镐加工头119的后端面相抵接。因此,例如,即使电镐加工头119在径向振动并与冲击栓145相抵接,电镐加工头119作用在冲击栓145上的反作用力所产生的冲击也只是沿着轴向。即,即使电镐加工头119在作直线运动的同时还在径向上振动,该振动向电镐加工头119的轴向以外的运动也难以传递给冲击栓145。因此,可以抑制冲击栓145的振动。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还采用了如下结构:在冲击栓145和加工头保持件137之间配置有套筒157,在该套筒157的外周与加工头保持件137的筒孔137b的内周之间配置有O型圈159。因此,通过O型圈159可以防止或减弱振动从冲击栓145经由套筒157向加工头保持件137传递的情况。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经由加工头保持件137以及与该加工头保持件137相连接的圆筒108向外界发出的噪音。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橡胶圈155与电镐加工头119的缩径部119c的嵌合构造,是将橡胶圈155的内圈孔设置成六边形,将缩径部119c的外形设置成圆形,但本发明也可以采用图5所示那样与此相反的结构,即,将橡胶圈155的内圈孔设置成圆形,将缩径部119c的外形设置成六边形。就多边形的形状而言,也可以是六边形以外的形状。再者,为了使橡胶圈155与电镐加工头119的缩径部119c在周向上的多个部位接触,可以在周方向上交叉地设置橡胶圈155和缩径部119c在轴向上的凸凹情况。此外,作为弹性元件,也可以不采用橡胶圈155,而采用在周方向上间隔地配置多个弹性体的结构。
对于弹性元件,也可使用金属弹簧来替换橡胶圈155。金属弹簧的结构例如可以为:沿周向相互间隔地配置多个在轴向上延伸的板簧,或者以筒状体为基体,沿其周向设置多个面向该筒状体的内周侧并在轴向上延伸的槽状的弹簧片。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橡胶圈155构成弹性元件,且该弹性元件在周向上的多个部位与电镐加工头119的缩径部119c相接触,但也可使该弹性元件155的整周都与缩径部119c相接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冲击栓145的前端面145d和后端面145e分别形成为球面状,以使电镐加工头119向冲击栓145传递的冲击以及冲击栓145向撞击器143传递的冲击都沿轴向传递,在此基础上,也可以使电镐加工头119的后端面和撞击器143的前端面也形成为球面状。或者,也可让冲击栓145的前端面145d和后端面145e分别形成与轴向正交的平面,而让电镐加工头119的后端面和撞击器143的前端面分别形成为球面状。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冲击工具,是以电镐101为例而进行说明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电镐,也可适用于加工头既沿轴向作锤打动作又沿周向作钻孔动作的电锤。
借鉴上述发明宗旨,该冲击工具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方式1)
(在以电镐加工头这一侧为前方、驱动机构这一侧为后方而进行定义的情况下,通过在加工头保持件内形成的径向壁面,限制配置在加工头保持件内部的橡胶圈向前移动,通过配置在所述加工头保持件内部并不可向后移动的套筒,限制该橡胶圈向后移动。)
(方式2)
(在方式1中,在所述橡胶圈和所述圆筒之间设置有环状垫圈。)

冲击工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冲击工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冲击工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击工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击工具.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低因冲击工具的加工头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振动而产生噪音的技术。冲击工具具有:加工头保持件,内部可收容沿轴向作直线运动的加工头;圆筒部,与加工头保持件连成一体,收容有驱动加工头的驱动机构,还具有弹性元件,其在加工头的靠圆筒部侧的端部区域,位于加工头保持件内周和加工头外周之间,且在加工头轴向上有规定厚度,分别与加工头保持件和加工头紧密接触,在加工头沿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发生振动时,该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手动工具;轻便机动工具;手动器械的手柄;车间设备;机械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