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及其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235703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99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57587.9

申请日:

2015.05.20

公开号:

CN104909482A

公开日:

2015.09.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2F 9/02申请公布日:201509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9/02申请日:20150520|||公开

IPC分类号:

C02F9/02; E03F5/00; E03F5/10; E03F5/14; E04G21/00

主分类号:

C02F9/02

申请人: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冯锦华; 黄日华; 梁雄; 蒙开宇; 白洁俊

地址:

545006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东环大道16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5113

代理人:

张荣玖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该净化池内通过隔墙被分隔成沉淀池、隔油池和蓄水池,沉淀池、隔油池和蓄水池之间通过溢流洞相互连通;连通沉淀池与隔油池的溢流洞设置在隔墙上部;连通隔油池与蓄水池的溢流洞设置在隔墙上部;隔油池内部设有中间隔墙,在中间隔墙中下部设有溢流洞;所述净化池内设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与地下排水管连接;沉淀池,隔油池和蓄水池均分别在放空管上设有泄水口;沉淀池与雨水工地废水沟的排水口连通;蓄水池内设置有市政补水管和延伸至蓄水池池底的吸水管,所述吸水管与高压水泵连接。该净化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净水效果好;节能环保,对工地用水进行净化并循环使用,解决工地用水浪费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其特征在于:该净化池内通过隔墙Ⅰ、隔墙Ⅱ被分隔成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之间通过溢流洞相互连通;连通沉淀池(1)与隔油池(2)的溢流洞Ⅰ(511)设置在位于沉淀池和隔油池之间的隔墙Ⅰ(51)的上部;连通隔油池(2)与蓄水池(3)的溢流洞Ⅱ(521)设置在位于隔油池和蓄水池之间的隔墙Ⅱ(52)的上部;隔油池(2)内部设有中间隔墙(53),在中间隔墙(53)中下部设有溢流洞Ⅲ(531);
所述净化池内设有放空管(4),所述放空管(4)与地下排水管连接;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均分别在放空管上设有泄水口(9);沉淀池与雨水、工地废水沟(8)的排水口连通;蓄水池(3)内设置有市政补水管(6)和延伸至蓄水池池底的吸水管(10),所述吸水管(10)与高压水泵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其特征在于:该净化池顶部设置有池盖(12);池盖(12)对应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的位置均分别设置有检修口(1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池壁上部设置有溢流洞Ⅳ(50);在进入沉淀池(1)之前的雨水、工地废水沟(8)出水口处设置有格栅(7)。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池为砖砌结构或混凝土浇筑结构。

5.
  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综合型净化池(A),连接板房(B)、拟建建筑(C)和冲洗平台(D)废水道的雨水、工地废水沟(8),给水管(13),雨水、工地废水沟(8)出口与综合型净化池(A)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合型净化池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型净化池,该综合型净化池内通过隔墙被分隔成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之间通过溢流洞相互连通;连通沉淀池(1)与隔油池(2)的溢流洞Ⅰ(511)设置在隔墙Ⅰ(51)上部;连通隔油池(2)与蓄水池(3)的溢流洞Ⅱ(521)设置在隔墙Ⅱ(52)上部;隔油池(2)内部设有中间隔墙(53),在中间隔墙(53)中下部设有溢流洞Ⅲ(531);
所述净化池内设有放空管(4),所述放空管(4)与地下排水管连接;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均分别在放空管上设有泄水口(9);沉淀池与雨水、工地废水沟(8)的排水口连通;蓄水池(3)内设置有市政补水管(6)和延伸至蓄水池池底的吸水管(10),所述吸水管(10)与高压水泵连接。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拟建工程施工临时用水方案的要求,计算施工工地总用水量Q、并据此确定蓄水池的大小:
Q=q4+(q1+q2+q3)/2      当:(q1+q2+q3)≤ q4
Q= (q1+q2+q3)       当: (q1+q2+q3)>q4    ;
上述公式中:
Q-施工工地总用水量,
q1-工地施工工程用水量,
q2-施工机械用水量,
q3-施工工地生活用水量,
q4-消防用水量;
B、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图纸,按图纸施工砌筑净化池:
B1: 砌筑净化池外墙:净化池壁用砖砌筑或用混凝土浇捣;
B2:在净化池内修建隔墙Ⅰ(51)、隔墙Ⅱ(52),并在隔墙Ⅰ(51)、隔墙Ⅱ(52)上预留溢流洞,使净化池被分隔成依次相互连通的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
B21:在沉淀池(1)与隔油池(2)之间设置隔墙Ⅰ(51),用于连通沉淀池(1)与隔油池(2)的溢流洞Ⅰ(511)设置在隔墙Ⅰ(51)的上部;在隔油池(2)与蓄水池(3)之间设置隔墙Ⅱ(52),用于连通隔油池(2)与蓄水池(3)的溢流洞Ⅱ(521)设置在隔墙Ⅱ(52)的上部;隔油池(2)内部设有中间隔墙(53),在中间隔墙(53)中下部设置溢流洞Ⅲ(531);
B22:沉淀池(1)、隔油池(2)、蓄水池(3)的大小按沉淀池:隔油池:蓄水池的蓄水比例=1:0.7:2.5的比例划分;
B3:在净化池内铺设放空管(4)与地下排水管连接,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均分别设置泄水口(9)直通放空管(4);
B4:在蓄水池(3)内铺设市政补水管(6)和延伸至蓄水池池底的吸水管(10),吸水管(10)与高压水泵连接;
B5:在净化池顶部砌筑池盖(12);在对应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的池盖(12)上分别设置检修口(11);
B6:在沉淀池(1)的池壁上部设置溢流洞Ⅳ(50);在进入沉淀池(1)之前的雨水、工地废水沟(8)出水口处设置格栅(7)。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作方法的A、根据拟建工程施工临时用水方案的要求,计算施工工地总用水量Q、并据此确定蓄水池的大小步骤中,计算施工工地总用水量Q不包括生活用水,其计算公式不变,将公式中施工工地生活用水量q3设置为零即可。

说明书

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建筑工地用水量较大,而传统的建筑工地的净化池由于结构简单,设计不合理,导致净水效果差,水中的杂质过多,难以循环利用,最终,这些无法循坏利用的水会排到市政管道成为废水,造成很大的浪费。
公告号为:CN101519885A,发明名称为“建筑工程混凝土养护水和雨水综合利用的方法”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养护水和雨水的循环利用的方法,但其重点为收集雨水,对于可能带有油污的建筑工地用水还没有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及其制作方法,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弥补传统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综合利用系统的不足,利用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综合利用系统的净化池,对水资源进行净化并循环使用,解决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该净化池内通过隔墙Ⅰ、隔墙Ⅱ被分隔成沉淀池、隔油池和蓄水池,沉淀池、隔油池和蓄水池之间通过溢流洞相互连通;连通沉淀池与隔油池的溢流洞Ⅰ设置在位于沉淀池和隔油池之间的隔墙Ⅰ的上部;连通隔油池与蓄水池的溢流洞Ⅱ设置在位于隔油池和蓄水池之间的隔墙Ⅱ的上部;隔油池内部设有中间隔墙,在中间隔墙中下部设有溢流洞Ⅲ;
所述净化池内设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与地下排水管连接;沉淀池、隔油池和蓄水池均分别在放空管上设有泄水口;沉淀池与雨水、工地废水沟的排水口连通;蓄水池内设置有市政补水管和延伸至蓄水池池底的吸水管,所述吸水管与高压水泵连接。
所述的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该净化池顶部设置有池盖;池盖对应沉淀池、隔油池和蓄水池的位置均分别设置有检修口。
所述的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沉淀池的池壁上部设置有溢流洞Ⅳ;在进入沉淀池之前的雨水、工地废水沟出水口处设置有格栅。
所述净化池为砖砌结构或混凝土浇筑结构。
相关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综合型净化池,连接板房、拟建建筑和冲洗平台废水道的雨水、工地废水沟,给水管,雨水、工地废水沟出口与综合型净化池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合型净化池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型净化池,该综合型净化池内通过隔墙被分隔成沉淀池、隔油池和蓄水池,沉淀池、隔油池和蓄水池之间通过溢流洞相互连通;连通沉淀池与隔油池的溢流洞Ⅰ设置在隔墙Ⅰ上部;连通隔油池与蓄水池的溢流洞Ⅱ设置在隔墙Ⅱ上部;隔油池内部设有中间隔墙,在中间隔墙中下部设有溢流洞Ⅲ;
所述净化池内设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与地下排水管连接;沉淀池、隔油池和蓄水池均分别在放空管上设有泄水口;沉淀池与雨水、工地废水沟的排水口连通;蓄水池内设置有市政补水管和延伸至蓄水池池底的吸水管,所述吸水管与高压水泵连接。
相关的又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拟建工程施工临时用水方案的要求,计算施工工地总用水量Q、并据此确定蓄水池的大小:
Q=q4+(q1+q2+q3)/2      当:(q1+q2+q3)≤ q4
Q= (q1+q2+q3)       当: (q1+q2+q3)>q4    
上述公式中:
Q-施工工地总用水量,
q1-工地施工工程用水量,
q2-施工机械用水量,
q3-施工工地生活用水量,
q4-消防用水量;
B、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图纸,按图纸施工砌筑净化池:
B1: 砌筑净化池外墙:净化池壁用砖砌筑或用混凝土浇捣;
B2:在净化池内修建隔墙Ⅰ、隔墙Ⅱ,并在隔墙Ⅰ、隔墙Ⅱ上预留溢流洞,使净化池被分隔成依次相互连通的沉淀池,隔油池和蓄水池:
B21:在沉淀池与隔油池之间设置隔墙Ⅰ,用于连通沉淀池与隔油池的溢流洞Ⅰ设置在隔墙Ⅰ的上部;在隔油池与蓄水池之间设置隔墙Ⅱ,用于连通隔油池与蓄水池的溢流洞Ⅱ设置在隔墙Ⅱ的上部;隔油池内部设有中间隔墙,在中间隔墙中下部设置溢流洞Ⅲ;
B22:沉淀池、隔油池、蓄水池的大小按沉淀池:隔油池:蓄水池的蓄水比例=1:0.7:2.5的比例划分;
B3:在净化池内铺设放空管与地下排水管连接,沉淀池,隔油池和蓄水池均分别设置泄水口直通放空管;
B4:在蓄水池内铺设市政补水管和延伸至蓄水池池底的吸水管,吸水管与高压水泵连接;
B5:在净化池顶部砌筑池盖;在对应沉淀池,隔油池和蓄水池的池盖上分别设置检修口;
B6:在沉淀池的池壁上部设置溢流洞Ⅳ;在进入沉淀池之前的雨水、工地废水沟出水口处设置格栅。
所述的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的制作方法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其制作方法的A、根据拟建工程施工临时用水方案的要求,计算施工工地总用水量Q、并据此确定蓄水池的大小步骤中,计算施工工地总用水量Q不包括生活用水,其计算公式不变,将公式中施工工地生活用水量q3设置为零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之“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及其制作方法”具有以下特征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净水效果好:
本发明综合型净化池采用相互连通的沉淀池、隔油池和蓄水池组成,沉淀池、隔油池和蓄水池之间通过溢流洞连通;工地废水或雨水首先进入沉淀池,再依次进入隔油池和蓄水池;
净化池的沉淀池能把比重大的颗粒下沉,净化了水质;隔油池能把比重比水轻的油质物质从水中分离,更进一步净化了水质;经过沉淀池、隔油池被净化后的水流入蓄水池备用;
其次,放空管能放空净化池内的水,对净化池进行清理做好准备;设置的检修口能对各个池进行清理,保证水质符合使用要求;市政补水管用于净化池内水不够用时,补充市政水,保证建筑工地用水需求。
2、本发明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节能环保,使建筑工地用水能够充分循环使用:本发明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通过收集建筑工地用水(包括施工现场可能带有机油的施工现场用水)、雨水,利用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对建筑工地废水进行净化,进入蓄水池后经水质检查复合相关标准后,再分别送至板房降温系统、消防用水系统、施工现场用水系统、冲洗平台用水系统,这些系统用过的废水还能够通过废水道的雨水、工地废水沟流回综合型净化池、净化后再循环使用;其次,净化后经水质检测合格的水还能用于浇灌用水系统、厕所冲洗用水系统的供水,大大减少市政用水,节能环保,省钱省力。
3、本发明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制作方法简便,易于实施,经济实用便于推广,有效解决工地用水的回收利用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之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及其制作方法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之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之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平面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3:本发明之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综合利用系统示意图。
图中:
1—沉淀池,2—隔油池,3—蓄水池,4—放空管,
51-隔墙Ⅰ,52-隔墙Ⅱ,53-中间隔墙;
511-溢流洞Ⅰ,521-溢流洞Ⅱ,531-溢流洞Ⅲ;50-溢流洞Ⅳ;
6—市政补水管,7—格栅,8—雨水、工地废水沟,9-泄水口,10-吸水管,11-检修口,12-池盖,13—给水管;131-灌溉植物用水接头;132-卫生间冲洗用水接头;
A-综合型净化池,B—板房,C—拟建建筑,D—冲洗平台,E-工地废水流动方向
B1-板房屋檐设置的雨水槽;B2-屋面喷淋降温喷头;B3-雨落管;
C1-外架喷淋系统喷头;C2-消防用水接头;C3-施工用水接头;
D1-冲洗平台用水接头;D2-沉砂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如图1所示,该净化池内通过隔墙Ⅰ、隔墙Ⅱ被分隔成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之间通过溢流洞相互连通;连通沉淀池1与隔油池2的溢流洞Ⅰ511设置在位于沉淀池1和隔油池2之间的隔墙Ⅰ51上部;连通隔油池2与蓄水池3的溢流洞Ⅱ521设置在位于隔油池2和蓄水池3之间的隔墙Ⅱ52上部;隔油池2内部设有中间隔墙53,在中间隔墙53中下部设有溢流洞Ⅲ531;
沉淀池1能把水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混入泥砂比重大的颗粒等杂质下沉,净化水质;隔油池能把比重比水轻的油质物质从水中分离,更进一步净化水质;蓄水池把经过沉淀池、隔油池净化后的循环水存储备用;
所述净化池内设有放空管4,所述放空管4与地下排水管连接;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均分别在放空管上设有泄水口9;沉淀池与雨水、工地废水沟8的排水口连通;蓄水池3内设置有市政补水管6和延伸至蓄水池池底的吸水管10,所述吸水管10与高压水泵连接。当净化池内水不够用时,可以通过打开市政补水管6补充市政水。
该净化池顶部设置有净化池盖板、简称池盖12;池盖12对应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的位置均分别设置有检修口11,可对各个池进行清理(参见图2)。
所述沉淀池1的池壁上部设置有溢流洞Ⅳ50;在进入沉淀池1之前的雨水、工地废水沟8出水口处设置有格栅7,可以把树叶等垃圾挡住后流入沉淀池1沉砂。
实施例二:
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如图3所示,该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综合型净化池A,连接板房B、拟建建筑C、冲洗平台D废水道的雨水、工地废水沟8,给水管13,雨水、工地废水沟8出口与综合型净化池A相连;所述综合型净化池A是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
该综合型净化池A内通过隔墙被分隔成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之间通过溢流洞相互连通;连通沉淀池1与隔油池2的溢流洞Ⅰ511设置在位于沉淀池1和隔油池2之间的隔墙Ⅰ51的上部;连通隔油池2与蓄水池3的溢流洞Ⅱ521设置在位于隔油池2和蓄水池3之间的隔墙Ⅱ52的上部;隔油池2内部设有中间隔墙53,在中间隔墙53中下部设有溢流洞Ⅲ531;
所述净化池内设有放空管4,所述放空管4与地下排水管连接;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均分别在放空管上设有泄水口9;沉淀池与雨水、工地废水沟8的排水口连通;蓄水池3内设置有市政补水管6和延伸至蓄水池池底的吸水管10,所述吸水管10与高压水泵连接。
本发明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收集雨水、施工现场用水,经过沉淀池以重力分离原理,使得比重大的颗粒下沉,对水质进行净化;水经过沉淀池后流入隔油池,该池能把比重比水轻的油质物质从水中分离,净化水质;水质净化后流入蓄水池,最后使用高压水泵、给水管输送净化后的水至板房、拟建建筑、冲洗平台等需要用水的位置,用于板房降温、外架喷淋系统、混凝土养护、冲洗车辆等;水使用后进入收集雨水槽、排水沟等再次汇集进入净化池进行净化,净化后再次进行循环使用(参见图3)。
循环水使用后,流入雨水、工地废水沟8后经过格栅7把树叶等垃圾挡住后流入沉淀池1沉砂,再流入隔油池进行隔油,最后流入蓄水池3待用;蓄水池3内设置有市政补水管6,待蓄水池3水量不足时补充市政水,保证建筑工地用水需求。这样建筑工地水资源便可达到回收循环利用的效果。净化池内的沉淀池、隔油池、蓄水池每隔一周检查一次,发现水质不符合要求,即从检修口对各个池进行清理,保证水质符合使用要求。
实施例三:
本发明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制作方法,是实施例一所述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的制作方法,具体方法是:
A、根据拟建工程施工临时用水方案的要求,计算施工工地总用水量Q、并据此确定蓄水池的大小:
Q=q4+(q1+q2+q3)/2      当:(q1+q2+q3)≤ q4
Q= (q1+q2+q3)         当: (q1+q2+q3)>q4    ;
上述公式中:
Q-施工工地总用水量,
q1-工地施工工程用水量,
q2-施工机械用水量,
q3-施工工地生活用水量,
q4-消防用水量;
B、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图纸,按图纸施工砌筑净化池:
B1: 砌筑净化池外墙:净化池壁用砖砌筑或用混凝土浇捣;
B2:在净化池内修建隔墙Ⅰ51、隔墙Ⅱ52,并在隔墙Ⅰ51、隔墙Ⅱ52上预留溢流洞,使净化池被分隔成依次相互连通的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
B21:在沉淀池1与隔油池2之间设置隔墙Ⅰ51,用于连通沉淀池1与隔油池2的溢流洞Ⅰ511设置在隔墙Ⅰ51的上部;在隔油池2与蓄水池3之间设置隔墙Ⅱ52,用于连通隔油池2与蓄水池3的溢流洞Ⅱ521设置在隔墙Ⅱ52的上部;隔油池2内部设有中间隔墙53,在中间隔墙53中下部设置溢流洞Ⅲ531;
B22:沉淀池1、隔油池2、蓄水池3的大小按沉淀池:隔油池:蓄水池的蓄水比例=1:0.7:2.5的比例划分;
B3:在净化池内铺设放空管4与地下排水管连接,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均分别设置泄水口9直通放空管4;
B4:在蓄水池3内铺设市政补水管6和延伸至蓄水池池底的吸水管10,吸水管10与高压水泵连接;
B5:在净化池顶部砌筑池盖12;在对应沉淀池1,隔油池2和蓄水池3的池盖12上分别设置检修口11;
B6:在沉淀池1的池壁上部设置溢流洞Ⅳ50;在进入沉淀池1之前的雨水、工地废水沟8出水口处设置格栅7。
本实施例步骤A计算施工工地总用水量Q公式中,各类用水的计算方法都是公知技术,根据拟建工程施工临时用水方案的要求,只需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计算即可,以下举例说明如下:
①工地施工工程用水量q1计算;
可按下式计算:
                                                        
上述公式中: q1 ── 施工工程用水量 (L/s);
             K1 ── 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0;
             Q1 ── 年(季)度工程量 (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取值列下表;
             N1 ── 施工用水定额,取值列下表;
             T1 ── 年(季)度有效工作日(d),取1天;
             b ── 每天工作班数(班),取2;
             K2 ── 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50。
工程施工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经过计算得到经过计算得到 q1 = 0.309L/S。
②施工机械用水量q2计算;
可按下式计算:

上述公式中: q2 ── 施工机械用水量 ,单位:L/s;
             K── 1.10,即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
             Q2 ── 同一种机械台数,单位:台,取值施工机械用水定额列表;
             N2 ── 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取值施工机械用水定额列表;
             K3 ── 1.50,即施工机械用水不均匀系数。
施工机械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经过计算得到q2 = 0.115L/S。
③施工工地生活用水量q3计算;
可按下式计算:
    
上述公式中: q3 ── 施工工地生活用水量 (L/s);
             P1 ── 施工现场高峰期生活人数,取800人;
             N3 ── 施工工地生活用水定额,取20L/人;
             K4 ── 施工工地生活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30;
             b ── 每天工作班数(班),取1。
经过计算得到 q3 = 0.722L/S。
④消防用水量q4计算;
q4取现场面积的消防用水和现场居住区消防用水两者之间的最大值;q4 ── 消防用水量,单位:L/s;
a、现场面积在25 ha(公倾)相当于250000m2,本实施例工程现场场地面积9191.8m2小于250000 m2,消防用水取10~15 L/s 。
b、现场居住区消防用水5000人以下,消防用水取10 L/s 。
两者取最大值,即q4=15 L/s。
消防用水量定额列表如下:

⑤施工工地总用水量Q计算;
施工工地总用水量按照下面组合计算
Q=q4+(q1+q2+q3)/2      当:(q1+q2+q3)≤ q4
Q= (q1+q2+q3)         当: (q1+q2+q3)>q4
上述公式中:
Q-施工工地总用水量,
q1-工地施工工程用水量,
q2-施工机械用水量,
q3-施工工地生活用水量,
q4-消防用水量;
本例中  Q=q4+(q1+q2+q3)/2= 15.573L/s
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蓄水池蓄水量需满足连续2小时消防用水量,蓄水池设有市政补水管,用水的同时补充市政水,所以按照本实施例项目的图集要求设置蓄水池不应小于10m3即可。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变换,其制作方法的A、根据拟建工程施工临时用水方案的要求,计算施工工地总用水量Q、并据此确定蓄水池的大小步骤中,计算施工工地总用水量Q可以不包括生活用水,其计算公式不变,将公式中施工工地生活用水量q3设置为零即可。

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及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及其制作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该净化池内通过隔墙被分隔成沉淀池、隔油池和蓄水池,沉淀池、隔油池和蓄水池之间通过溢流洞相互连通;连通沉淀池与隔油池的溢流洞设置在隔墙上部;连通隔油池与蓄水池的溢流洞设置在隔墙上部;隔油池内部设有中间隔墙,在中间隔墙中下部设有溢流洞;所述净化池内设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与地下排水管连接;沉淀池,隔油池和蓄水池均分别在放空管上设有泄水口;沉淀池与雨水工地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