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复方甘草片是由甘草浸膏粉、阿片粉、八角茴香油、樟脑及苯甲
酸钠等混合制成的复方制剂,已收载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为祛痰镇咳药,其临床用法为口服或者含服,但大多数临床医师使用
该药品时,都以口服开列处方,疗效欠佳。
甘草浸膏粉作为复方甘草片的组分之一,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
酸,属于神经末梢止咳药,是通过覆盖发炎的咽喉粘膜以减少刺激,
而达到镇咳作用。含服时有效成分甘草酸在口腔内缓慢释放后直接作
用于咽喉部位而发挥疗效;口服时甘草酸不能直接作用于咽喉部位,
从而降低了复方甘草片祛痰镇咳的疗效。复方甘草片中的阿片粉,其
有效成分为吗啡,属中枢性镇咳药,可直接抑制咳嗽中枢,其生物转
化主要在肝脏,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自尿排出。口服复方甘草
片后,阿片经胃肠道吸收,再经门静脉而进入肝脏,使阿片的有效药
量减少,从而降低镇咳效果;含服时,阿片成分大部分经口腔粘膜吸
收,充分发挥疗效,比口服效果更显著。复方甘草片中的樟脑、八角
茴香油为挥发性成分,含服后被吸入呼吸道,可缓慢刺激支气管粘液
分泌,并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而发挥祛痰作用;口服时,樟脑会刺激
胃粘膜,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禁忌,含服可避免这一弊端。因
此复方甘草片含服的祛痰镇咳作用明显优于口服。
虽然含服复方甘草片的疗效比口服疗效显著,但是目前市售复方
甘草片多按常规片剂生产方法制备,由于其味苦、涩,气异,吸潮,
且易引起恶心、呕吐,故大多数病人服用该药时往往一吞了之。这种
气味使大多数患者在明知含服疗效更好时仍然选择了口服。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复方甘草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CN
1433810A),其在制备方法中采用环糊精对樟脑和八角茴香油进行包
合,减少樟脑和八角茴香油的异味。虽然这样可以减少该成分挥发损
失,同时降低异味。但是在甘草浸膏粉中除含有效成分甘草酸外,还
含有大量无效的大分子杂质,这些无效成分的存在造成产品易吸潮,
色泽、口感不佳,同时影响产品质量。因此,仍就需要一种克服上述
缺陷的复方甘草含片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临床疗效的复方甘草含片的制
备方法。
技术方案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本发明的复方甘草含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甘草浸膏粉进行纯化
处理的步骤。
其中,所述的纯化处理是将甘草浸膏粉加水,甘草浸膏粉与水的
重量/体积比为1∶4-10,加热搅拌使溶化,冷却至20-25℃,搅拌
下缓缓加入稀盐酸,稀盐酸浓度为0.6%-10.5%,甘草浸膏粉与稀盐
酸的重量/体积比为1∶0.2-3.2,继续搅拌10-50分钟,静置1.5-20
小时,滤过,于滤渣中加入稀氨水,稀氨水浓度为0.4%-10.5%,甘
草浸膏粉与稀氨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0.2-3.2,加热搅拌使溶化,浓
缩成稠膏状,干燥,粉碎成细粉。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其步骤还包括对樟脑和八角茴香油进行包
合处理。
其中所述的包合处理是将樟脑与八角茴香油混合,用重量/体积
比为1∶0.5-4的无水乙醇稀释,搅拌下缓慢加入β-环糊精的饱和水
溶液,在35-75℃下搅拌0.5-12小时,冷藏5-50小时,滤过,滤
渣于25-48℃干燥。
优选的本发明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将甘草浸膏粉加水,甘草浸膏粉与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4-8,
加热搅拌使溶化,冷却至20-25℃,搅拌下缓缓加入稀盐酸,稀盐
酸浓度为1%-5%,甘草浸膏粉与稀盐酸的重量/体积比为1∶0.2-2,
继续搅拌10-40分钟,静置1.5-10小时,滤过,于滤渣中加入稀
氨水,稀氨水浓度为0.5%-4%,甘草浸膏粉与稀氨水的重量/体积比
为1∶0.2-2,加热搅拌使溶化,浓缩成稠膏状,干燥,粉碎成细粉备
用,细粉细度达到100目以上;
2)取樟脑与八角茴香油混合,用重量/体积比为1∶0.5-2的无水
乙醇稀释,搅拌下缓慢加入β-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在35-50℃下
搅拌0.5-8小时,冷藏5-35小时,滤过得包合物,于35-48℃干
燥备用。
在具体实施方案中,更优选的采用的制备复方甘草含片的工艺步
骤如下:
1)甘草浸膏粉进行纯化处理:将甘草浸膏粉,加重量/体积比为
1∶4-6倍量的水,加热搅拌使溶化,冷却至20-25℃,搅拌下缓缓
加入甘草浸膏粉与稀盐酸的重量/体积比为1∶0.8的浓度为2.6%-
2.7%的稀盐酸,继续搅拌25-35分钟,静置1.5-3小时,滤过,于
滤渣中加入甘草浸膏粉与稀氨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0.8的浓度为
1.8%-2%的稀氨水,加热搅拌使溶化,浓缩成稠膏状,干燥,粉碎
成细粉备用,细粉细度达到100目以上;
2)樟脑和八角茴香油进行包合处理:取樟脑与八角茴香油混合,
用重量/体积比为1∶1的无水乙醇稀释,搅拌下缓慢加入β-环糊精的
饱和水溶液中,35-40℃搅拌3小时,冷藏20-28小时,滤过得包
合物,于40-45℃干燥备用;
3)混合:将阿片粉、苯甲酸钠与步骤1)中的甘草浸膏纯化细粉、
步骤2)中的β-环糊精包合物按处方量充分混匀,在加入常规制剂辅
料,例如乳糖、蔗糖、柠檬酸、冰片等混合均匀;
4)制粒;
5)整粒;
6)压片;
7)包衣。
步骤3)-7)可采用片剂制备的常规工艺。上述原料的用量采用药
典上公布的处方量。
有益效果
1、发明制备方法除去了甘草浸膏粉中的大量无效大分子杂质,
改善了制品的口感及吸潮问题。
2、采用倍他环糊精对樟脑和八角茴香油进行包合,以减少其
挥发损失,保证产品质量。
3、采用对素片进行包衣,改善吸潮问题,提高了稳定性,同
时使片面美观,患者乐于服用。
4、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产品口感好,可以有效降低首过效应,
提高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作用迅速,疗效增强。
【具体实施方式】
制剂实施例1 片剂的制备
配方1:甘草浸膏粉 112.5g 八角茴香油 2g
阿片粉 4g 苯甲酸钠 2g
樟脑 2g β-环糊精 32g
冰片 2g 柠檬酸 10.5g
蔗糖 246g 乳糖 164g
滑石粉 4g 香精 2g
共制成 1000片
制备方法:
1)将甘草浸膏粉,加重量/体积比为1∶4倍量的水,加热搅拌使
溶化,冷却至24℃,搅拌下缓缓加入甘草浸膏粉与稀盐酸的重量/体
积比为1∶0.5的浓度为1%的稀盐酸,继续搅拌10分钟,静置1.5小
时,滤过,于滤渣中加入甘草浸膏粉与稀氨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0.4
的浓度为0.6%的稀氨水,加热搅拌使溶化,浓缩成稠膏状,干燥,
粉碎成细粉备用,细粉细度达到100目;
2)取樟脑与八角茴香油混合,用重量/体积比为1∶4的无水乙醇
稀释,搅拌下缓慢加入β-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中,70℃搅拌1小时,
冷藏50小时,滤过得包合物,于40℃干燥备用;
3)取阿片粉、苯甲酸钠与上述甘草浸膏纯化粉、β-环糊精包合
物充分混匀,再与蔗糖、乳糖、柠檬酸、冰片、香精混合均匀,用浓
度75%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20目制粒,45℃以下干燥,20目整粒,
在颗粒中加滑石粉混合均匀,压片,进行薄膜包衣。
制剂实施例2 片剂的制备
配方2:甘草浸膏粉 112.5g 八角茴香油 2g
阿片粉 4g 苯甲酸钠 2g
樟脑 2g β-环糊精 32g
蔗糖 282g 乳糖 188g
柠檬酸 12g 薄荷脑 2g
硬脂酸镁 4g 香精 2g
共制成 1000片
制备方法:
1)将甘草浸膏粉,加重量/体积比为1∶10倍量的水,加热搅拌
使溶化,冷却至20℃,搅拌下缓缓加入甘草浸膏粉与稀盐酸的重量/
体积比为1∶3.2的浓度为10%的稀盐酸,继续搅拌50分钟,静置20
小时,滤过,于滤渣中加入甘草浸膏粉与稀氨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3.2
的浓度为10.5%的稀氨水,加热搅拌使溶化,浓缩成稠膏状,干燥,
粉碎成细粉备用,细粉细度达到100目;
2)取樟脑与八角茴香油混合,用重量/体积比为1∶0.5的无水乙
醇稀释,搅拌下缓慢加入β-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中,35℃搅拌12小
时,冷藏5小时,滤过得包合物,于25℃干燥备用;
3)取阿片粉、苯甲酸钠与上述甘草浸膏纯化粉、β-环糊精包合
物充分混匀,再与乳糖、蔗糖、柠檬酸、薄荷脑、香精混合均匀,用
浓度75%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20目制粒,45℃以下干燥,20目整
粒,在颗粒中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进行薄膜包衣。
制剂实施例3 片剂的制备
配方3:甘草浸膏粉 112.5g 八角茴香油 2g
阿片粉 4g 苯甲酸钠 2g
樟脑 2g β-环糊精 32g
甘露醇 300g 微晶纤维素 188g
果胶 20g 阿斯巴甜 5g
滑石粉 4g 香精 2g
共制成 1000片
制备方法:
1)将甘草浸膏粉,加重量/体积比为1∶6倍量的水,加热搅拌使
溶化,冷却至25℃,搅拌下缓缓加入甘草浸膏粉与稀盐酸的重量/体
积比为1∶0.8的浓度为2.6%的稀盐酸,继续搅拌30分钟,静置3小
时,滤过,于滤渣中加入甘草浸膏粉与稀氨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0.8
的浓度为2%的稀氨水,加热搅拌使溶化,浓缩成稠膏状,干燥,粉
碎成细粉备用,细粉细度达到100目;
2)取樟脑与八角茴香油混合,用重量/体积比为1∶1的无水乙醇
稀释,搅拌下缓慢加入β-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中,40℃搅拌3小时,
冷藏25小时,滤过得包合物,于40℃干燥备用;
3)取阿片粉、苯甲酸钠与上述甘草浸膏纯化粉、β-环糊精包合
物充分混匀,再与甘露醇、微晶纤维素、果胶、阿斯巴甜、香精混合
均匀,用浓度75%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20目制粒,45℃以下干燥,
20目整粒,在颗粒中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进行薄膜包衣。
制剂实施例4 片剂的制备
配方4:甘草浸膏粉 112.5g 八角茴香油 2g
阿片粉 4g 苯甲酸钠 2g
樟脑 2g β-环糊精 32g
糊精 40g 蔗糖 200g
淀粉 40g 蛋白糖 2g
滑石粉 4g 香精 2g
共制成 1000片
制备方法:
1)将甘草浸膏粉,加重量/体积比为1∶8倍量的水,加热搅拌使
溶化,冷却至24℃,搅拌下缓缓加入甘草浸膏粉与稀盐酸的重量/体
积比为1∶2的浓度为5%的稀盐酸,继续搅拌40分钟,静置10小时,
滤过,于滤渣中加入甘草浸膏粉与稀氨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2的浓
度为4%的稀氨水,加热搅拌使溶化,浓缩成稠膏状,干燥,粉碎成
细粉备用,细粉细度达到100目;
2)取樟脑与八角茴香油混合,用重量/体积比为1∶2的无水乙醇
稀释,搅拌下缓慢加入β-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中,50℃搅拌8小时,
冷藏35小时,滤过得包合物,于35℃干燥备用;
3)取阿片粉、苯甲酸钠与上述甘草浸膏纯化粉、β-环糊精包合
物充分混匀,再与糊精、蔗糖、淀粉、蛋白糖、香精混合均匀,用浓
度75%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20目制粒,45℃以下干燥,20目整粒,
在颗粒中加滑石粉混合均匀,压片,进行薄膜包衣。
实验例1:纯化过程中甘草酸损失测定
实验方法:称取甘草浸膏粉45克,置500ml烧杯中,加入225
克水,加热搅拌使溶化,放冷,在搅拌下缓缓加入浓度2.6%-2.7%稀
盐酸,继续搅拌30分钟,静置2小时,滤过,于滤渣中加入适量稀
氨水,搅拌下加热使溶化,浓缩成稠膏状,干燥称重。
实验结果:见表1
表1纯化过程中甘草酸损失测定结果
实验次数
浸膏粉含量(g)
稀盐酸量(ml)
纯化物含量(g)
损失率(%)
1
2.254
5.0
1.798
20.23
2
2.258
6.0
1.841
18.47
3
2.260
7.0
1.917
15.18
4
2.257
8.0
1.958
13.25
5
2.269
9.0
2.037
10.22
6
2.273
10.0
2.052
9.72
7
2.255
12.0
2.040
9.53
8
2.269
15.0
2.056
9.39
9
2.249
20.0
2.046
9.03
10
2.250
25.0
2.066
8.18
11
2.254
30.0
2.135
5.28
12
2.271
35.0
2.205
2.91
13
2.263
40.0
2.203
2.65
14
2.268
45.0
2.209
2.60
15
2.275
50
2.217
2.55
16
2.270
60.0
2.213
2.51
17
2.262
80.0
2.207
2.43
18
2.265
100.0
2.212
2.34
19
2.255
120.0
2.204
2.26
20
2.261
140.0
2.211
2.21
21
2.264
160.0
2.222
1.86
22
2.271
180.0
2.234
1.63
23
2.266
200.0
2.232
1.50
从表1中可看出甘草浸膏粉与稀盐酸的重量/体积比为1∶0.2-3.2
的范围之间时,可以有效去除大分子杂质,并且甘草酸损失率低。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
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
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本
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