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创口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创口的药物,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日前用于治疗各种跌打损伤、烧伤、烫伤、疔、疮等造成的创口,主要是服用或注射消炎药,对创口进行换药治疗等方式,但都存在疗效不确切,或疗效缓慢而导致治疗时间长,费用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截肢。给患者带来痛苦,给其家属带来沉重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的消炎、止痛、止血、除脓、生肌作用,疗效迅速,治愈率高的用于治疗创口的药物。
本发明的用于治疗创口的药物组分用量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疗效:
十大功劳 3-6份 三棵针 3-6份 黄皮 3-6份 黄药子 3-6份
龙骨 3-6份 牡蛎 3-6份 大黄 6-9份 黄芪 3-6份
苦参 6-9份 冰片 3-6份
优选为:
十大功劳 5份 三棵针 5份 黄皮 5份 黄药子 5份
龙骨 5份 牡蛎 5份 大黄 8份 黄芪 5份
苦参 8份 冰片 5份
本发明的用于治疗创口的药物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组分处理:
分别取十大功劳、黄皮的根或茎烧制成碳,分别将龙骨、牡蛎煅烧到发白,将冰片煅烧到水份全部挥发;
(2)然后按配比将全部组份共研为粉末,即得。
本发明的药物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由于组分的共同作用,使得其具有较强的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从而可避免创口感染,其疗效迅速,对新鲜创口、化脓性创口,久治不愈的疔、疮、肿毒及烧伤、烫伤效果明显,还能减少疤痕组织增生,防止败血症的产生。本药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地有益效果。
试验例:本发明药物散剂的临床观察
一般资料:本组181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75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3岁,平均年龄26岁;新鲜创口116例,化脓性感染创口23例,久治不愈的创口3例,黄水疮2例,口角炎4例,烧伤创口11例,烫伤创口22例。
使用方法:
新鲜创口在进行清创和缝合后,将该药散剂适量敷于创口上,2-3天换一次药。
化脓性感染、久治不愈或疮的创口,进行清创排脓后,将该散剂适量敷于创口上,1-3天换一次药。
烧伤、烫伤创口,进行创面清洗、消毒后,将该散剂适量敷于创口上,2-3天换一次药。
结论:65%的创口清创后一次性上药后2-3天痊愈,20%的创口清创后2次上药后3-5天痊愈,10%的创口清创后3次上药后6-10天痊愈,5%的大面积、深2-3度创口清创后须多次上药直至痊愈,对新鲜创口,使用本药物后,渗血或渗液几分钟内停止,疼痛减轻;化脓性感染、久治不愈或疮的创口,视病情,使用本药后,一般几小时内渗液、渗脓停止,几天后炎症逐渐消退,创口缩小;烧伤、烫伤创口,使用本药后,渗液减少或停止,水肿和炎症逐渐消退,肉芽组织生长,创口缩小,逐步结痂愈合。
以下通过实例例来阐明本发明药物散剂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
(1)分别取十大功劳、黄皮的根或茎烧制成碳;分别将龙骨、牡蛎煅烧到发白;将冰片煅烧到水份全部挥发;
(2)按下述重量称取各组分:
十大功劳 50g 三棵针 50g 黄皮 50g 黄药子 50g
龙骨 50g 牡蛎 50g 大黄 80g 黄芪 50g
苦参 50g 冰片 50g
(3)然后将上述全部组份共研为粉末,即得本发明的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