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中草药萃取物,其
是藉由将包括磨碎的女贞子、黄精、仙鹤草、熟地黄或上述材料的混合物,
以至少一种低极性的溶剂萃取而制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中草药萃取物
的方法,是将包括磨碎的女贞子、黄精、仙鹤草、熟地黄或上述材料的混
合物,以至少一种低极性的溶剂萃取。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体外抗病毒活性的方法,包括将本
发明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中草药萃取物与病毒接触,藉此抑制病毒的活性。
在优选具体实例中,本发明是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中草药萃取物作为
活体外抗病毒活性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说明中,女贞子是指木樨科(Oleaceae)植物女贞
(Ligustrum lucidum Ait.)的果实;黄精是指百合科(Liliaceae)多
年生草本植物,包括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滇黄精
(P.kingianum Coll.et Hemsl)或多花黄精(P.cvrtonema Hua)的根或
茎;仙鹤草是指蔷薇科(Ros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仙鹤草(Agrlmonla
allosa Ledeb)全草、根或芽。熟地黄是指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Gaertn.)Libosch)经蒸
制后的块状根。
在传统中草药的使用中,药材自天然植物摘取后,通常会经过处理,
以利后续储存。例如,熟地黄是由生地黄(或简称地黄)炮制而得。所谓
炮制,是指药材根据医疗、调制及制剂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方法,其
主要目的包括:(1)降低或清除中药的毒性及副作用;(2)增强中药功
效;(3)转变药物性能;(4)清洁药材,提高药物的纯度;(5)利于
贮藏,保存药效;以及(6)矫味、矫臭及赋色。
相同地,本发明所使的其它药材也可经适当的步骤处理。例如,女贞
子及黄精通常会以加潬(亦即,将药物迅速放入沸水中,经短暂加热后,
立即取出的方法)或蒸(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方法)的方式处理,
之后将其干燥以利储存。此外,仙鹤草通常是以晒干的方式处理。
无须特别教示,上述的药材处理步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并且
也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在本发明的说明中,药材可以包括,但并不限
于上述步骤而处理特定植物部位所得到的,或是得自传统民间或中草药店
的药材。
一般而言,中草药都是以溶剂萃取法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此为最常
见及最常用的方法,而其中,水、甲醇、乙醇或丙酮是较常被使用的萃取
溶剂。这些溶剂的特征在于它们的高极性。极性是分子的一种物理性质,
分子极性的强弱,由分子的结构决定,并可用偶极矩及介电常数来比较。
上述溶剂中,水是高极性溶剂,其介电常数约为80,对于中草药植物
细胞的穿透力大,但由于分子极性强且能形成氢键,因而沸点高、不易浓
缩;此外,水萃取物具有易发霉的缺点。甲醇、乙醇及丙酮是属于亲水性
的溶剂,其特征为极性较大,与水能混溶,其介电常数分别约为31.2、26.0
及21.5;此类溶剂对中草药植物细胞的穿透力强,分子极性比水小,沸点
也比水低。至于亲脂性的溶剂是指与水不能混溶、或混溶性低的溶剂,例
如,石油醚(介电常数约为1.8)、苯(介电常数约为2.3)、乙醚(介
电常数约为4.3)、氯仿(介电常数约为5.2)、乙酸乙酯(介电常数约
为6.1)等,对中草药植物细胞的穿透力弱,沸点低。
不同于先前技术中所使用的高极性溶剂(例如,水),本发明是使用
低极性的溶剂作为萃取溶剂,来萃取女贞子、黄精、仙鹤草、熟地黄或其
混合物中抗病毒的有效成分。优选地,在本发明的中草药中,女贞子是指
女贞的果实部位;黄精(包括,但并不限于黄精、滇黄精或多花黄精)是
使用其根或茎部位;仙鹤草是使用其全草、根或芽部位;熟地黄是生地黄
经蒸制后的块状根。上述一种或多种中草药材的混合物,也是在本发明的
范畴内。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中草药萃取
物,是藉由将包括磨碎的女贞子、黄精、仙鹤草、熟地黄或上述材料的混
合物,以至少一种低极性的溶剂萃取而制成。
为了达成较佳的萃取效果,在进行本发明的萃取步骤前,可将上述一
种或多种中草药材以捣碎、研磨、切碎等物理方式而尽可能使其变为较小
颗粒,优选是以研磨的方式进行,更优选是将上述一种或多种中草药材研
磨成粉末状,以利后续的萃取。
在本发明的内容中,名词“低极性”溶剂的定义是指介电常数约为10
以下的溶剂,适合的例子包括,但并不限于,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三氯
甲烷、四氯甲烷、环己烷、正己烷、正丁醇乙醚、苯或其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具体实例中,低极性的溶剂是二氯甲烷、正己烷
或正丁醇。
在上述一种或多种中草药材磨碎后,以及进行本发明的萃取步骤前,
可视需要以甲醇或乙醇或其混合物而进行前萃取步骤。如上所述,虽然甲
醇及乙醇是属于亲水性、高极性的溶剂(介电常数约为26至31),但由
于除了蛋白质、油脂及蜡之外,中草药植物细胞中的其它成分在甲醇或乙
醇中均有一定程度的溶解度,因此,使用甲醇或乙醇或其混合物进行前萃
取,可有助于后续本发明以低极性溶剂的萃取。
将上述一种或多种中草药材以低极性的溶剂萃取后,该萃取物即可加
以调配作为各种广泛的应用。然而,为了使萃取物中有效成分的纯度提高,
可视需要于本发明的萃取步骤后,进行各种的纯化步骤。将萃取物进行纯
化的方法无须特别教示,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可使用的方法包
括,例如:层析法、结晶法、过滤法、沉淀法等,应视所欲达成的目的而
决定。
在本发明的优选具体实例中,上述一种或多种中草药材在以至少一种
低极性溶剂萃取之后,可进行纯化的步骤,例如:利用过滤法,以移除不
溶性的成分。在另一优选具体实例中,纯化步骤包括利用硅胶,以二氯甲
烷/乙酸乙酯作为冲提液/洗脱液而进行。
本发明的另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制备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中草药萃
取物的方法,是将包括磨碎的女贞子、黄精、仙鹤草、熟地黄或上述材料
的混合物,以至少一种低极性的溶剂萃取而制成。视需要,可于萃取前以
甲醇或乙醇或其混合物进行前萃取步骤。同样地,在以低极性溶剂萃取之
后,可将萃取物进行纯化的步骤,以得到较纯的有效成分。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活体外抗病毒活性的方法,其包括将本发明制
备的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中草药萃取物与病毒接触,藉此抑制病毒的活性。
在本发明的内容中,名词“病毒”特别是指小RNA病毒科
(Picornaviridae)成员的病毒,尤其是肠病毒(Enterviruses),特别
是肠病毒71型。
本发明制备的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中草药萃取物,可以纯化及/或未纯
化的形式使用,或优选地,与传统上用于配方技艺中的载体、稀释剂、赋
形剂或佐剂一起使用,可用于制造各种具有抗病毒功效的制品。为达这个
目的,可以传统的方式而对该萃取物适当地赋形成为可乳化的浓缩液(例
如,作为洗手乳、洗涤剂、洗衣精、洗发乳)、可涂布的糊状物(例如,
作为涂料)、可直接喷洒的溶液(例如,作为喷剂)、稀释的溶液(例如,
作为饮料、健康食品)、可充填的成分(例如,作为玩具、擦拭布)、可
与载剂相混的粉末、可溶解的粉末、粉尘、颗粒,以及也可包覆在适合的
包覆剂中(例如,作为空气过滤器、水滤材、口罩内容物或滤膜)。作为
组合物的类型,则可根据所要的目的及主要的环境而选择,例如,喷洒、
雾化、喷撒、散播、涂布或乳化等的施用方法。组合物也可包含另外的佐
剂,例如,稳定剂、消泡剂、粘度调节剂、粘结剂或发粘剂或其它用于获
得特殊效果的配方。
本发明制备的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中草药萃取物,通常是以组合物的形
式使用,并可同时或连续地配合其它的物质使用,例如,其它对抗病毒的
药物或其混合物或营养成分等,以达到增强抗病毒效果的协同活性。
视需要,也可将本发明制备的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中草药萃取物,调配
成治疗或预防病毒(优选是肠病毒,更优选是肠病毒71型)的医药组合
物,以治疗或预防肠病毒感染症或重症肠病毒感染症。本发明制备的具有
抗病毒活性的中草药萃取物,可单独地或与医药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结合,以单一剂量或多剂量的形式而施药。医药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
以及任何其它已知的佐剂及赋形剂,可根据传统的技术而调配,例如
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19版,Gennaro编辑,Mack
出版公司,Easton,PA(1995)中记载的技术。
医药组合物可特定地调配,以用于任何适合的给药途径,例如,口服、
直肠、鼻、肺部、局部(包括颊以及舌下)、经皮、池内、腹膜内、阴道
及非肠胃道(包括皮下、肌肉内、椎管内、静脉内以及皮内)途径。应了
解的是,优选的给药途径将根据一般的症状及被治疗患者的年龄、要治疗
症状的特性以及所选择的活性成分而决定。
用于口服施药的医药组合物可包括各类固体剂型,例如,胶囊、锭剂、
糖衣锭、药丸、粉末以及颗粒。适合地,它们可根据在本领域中所熟知的
方法,而与膜衣(例如,肠衣)一起制备,或者同时适当调配以提供活性
成分的控制释放,例如,持续或延长的释放。
用于口服施药的液体剂型包括溶液、乳液、悬浮液、糖浆以及万能药。
用于非肠胃道施药的医药组合物包括无菌水溶液以及非水溶液的注射
溶液、分散液、悬浮液或乳液,以及使用前要再溶解于无菌注射溶液或分
散液的无菌粉末(粉针剂)。
其它适合的施药形式包括栓剂、喷剂、软膏、乳霜、凝胶、吸入剂、
皮肤贴片、植入剂等等。
本发明制备的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中草药萃取物的实际剂量,应根据施
药的频率及模式、被治疗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以及一般状况、要治
疗的症状的特性及严重性以及任何伴随的疾病等因素而决定。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藉由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该等实施例仅用于举例
说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畴。
实施例1:女贞子萃取物的制备
将1.5公斤新鲜女贞子(购自一般市场),于室温中以乙醇进行前萃
取(六次,每次2公升乙醇),然后将萃取物以二氯甲烷(1-2公升)进
行萃取。将萃取物通入装有硅胶柱,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10∶1-1∶5)
作为洗脱液洗脱,得到本发明的女贞子萃取物(80克)。
实施例2:黄精萃取物的制备
相同于实施例1的步骤,将等量的黄精以正己烷萃取及纯化,得到本
发明的黄精萃取物。
实施例3:仙鹤草萃取物的制备
相同于实施例1的步骤,将等量的仙鹤草以正己烷萃取及纯化,得到
本发明的仙鹤草萃取物。
实施例4:熟地黄萃取物的制备
相同于实施例1的步骤,将等量的熟地黄以二氯甲烷/正丁醇萃取及
纯化,得到本发明的熟地黄萃取物。
实施例5:细胞培养
将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D)细胞(得自长庚医院病毒室)
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Gibco)培养液中,置于含5%CO2的37
℃培养箱中培养。细胞继代培养时先以1×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清洗两
次,接着加入适量的0.25%胰蛋白酶-乙二胺四乙酸(trypsin-EDTA;
Gibco)处理细胞,待细胞由培养皿表面脱落之后,加入含10%胎牛血清
的DMEM培养液,将细胞均匀打散分置于培养皿中,置于含5%CO2的37℃
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实施例6:病毒培养
将肠病毒71型的病毒株(Enterovirus 71/Tw/2231/98;得自长庚医
院病毒室),以不含胎牛血清的培养液稀释。将RD细胞培养于含10%胎
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待细胞约九分满时,以1×PBS清洗一次,并加入
前述稀释的病毒液,置于含5%CO2的35℃培养箱中吸附1小时之后,加
入含2%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置于含5%CO2的35℃培养箱中培养。
当95%以上的细胞出现变圆脱落的细胞病变时,收集上清液,经离心、冷
冻、解冻后,置于-80℃冰箱保存。
实施例7:毒性试验
将实施例5所培养的细胞,培养于96孔的细胞培养盘,并与待测药
物混合1小时之后,再加入含2%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置于含5%CO2
的35℃培养箱中培养3-4天。判读时加入5%福尔马林固定1-2小时,并
以0.1%结晶紫(J.T.Baker)染色2-3分钟,以水冲洗后,测量OD570nm
值。
实施例8:中和试验
将实施例5所培养的细胞,培养于96孔的细胞培养盘,并将定量的
病毒液与待测萃取物混合后,加入培养液中吸附1小时,再加入含2%胎
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置于含5%CO2的35℃培养箱中培养3-4天。判读
时加入5%福尔马林固定1-2小时,并以0.1%结晶紫染色2-3分钟,以
水冲洗后,测量OD570nm值。
比较例:
相同于实施例1的步骤,将熟地黄、仙鹤草、黄柏、黄芩及黄精,以
高极性的水进行萃取。
此外,将女贞子同实施例1的方法,以乙醇进行前萃取之后,将萃取
物再以甲醇萃取,然后在乙酸乙酯∶水(1∶1)之间分层,得到有机相及水
溶液相的萃取物。
将实施例1-4的本发明中草药萃取物以及比较例的萃取物,如实施例
8的方法进行中和试验,以测定抑制病毒活性的能力。
在中和试验中,本发明以二氯甲烷萃取的女贞子萃取物,在0.66毫
克/毫升的浓度,对肠病毒71型具有45%的抑制效果,本发明其它以低极
性溶剂萃取的萃取物,例如,熟地黄的二氯甲烷/正丁醇萃取物,在0.1-0.25
毫克/毫升的浓度,黄精的正己烷萃取物,在0.1-0.5毫克/毫升的浓度,
以及仙鹤草的正己烷萃取物,在0.125-0.25毫克/毫升的浓度,对肠病毒
71型均具有抑制效果;相较于其它高极性溶剂的萃取物,本发明的中草药
萃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此外,相较于前述美国专利的背景技术,
是以水作为溶剂而萃取,本发明也以水萃取女贞子作为比较例,结果,女
贞子水溶性萃取物对于肠病毒71型并无抑制作用。
此外,在毒性试验中,本发明的女贞子萃取物对RD细胞的百分之五
十致死剂量(LD50)为0.247毫克/毫升,也较其它萃取物显示更高的耐
受性。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制备的中草药萃取物可有效对抗肠病
毒,特别是肠病毒71型,因此,将该等中草药萃取物应用于例如,空气
滤清器、滤膜、口罩、洗手乳、水滤材、涂料、擦拭布等,可将病毒吸附
于其上,一方面将病毒阻隔于前述材料上,避免病毒与人体接触而感染,
另一方面,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材料可令吸附于其上的病毒失活,使病毒失
去感染力,藉此可杜绝病毒的传播途径,对于病毒传播的防治工作,将有
极大的助益。因此,本发明实已具备产业利用性。
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
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
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