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精氨酸、鸟氨酸或瓜氨酸的螺旋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螺旋藻,特别是一种含有L-精氨酸、L-鸟氨酸或L-瓜氨酸的螺旋藻。
背景技术
螺旋藻含有多种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和对人体有益的多糖,能给人体提供多种营养成份,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是一种高营养、低热量的天然食品,对于营养结构不合理的膳食者来说,无疑是最理想的保健佳品,对于缺乏营养素所致的疾病,可以起到补充营养以达到保健祛病的作用。然而,螺旋藻中却不含有L-鸟氨酸和L-瓜氨酸,L-精氨酸的含量也极低,L-精氨酸、L-鸟氨酸和L-瓜氨酸对于成年人而言,它们可在体内合成,但速度较慢,因此,它们是半必须氨基酸,而对于婴孩来说,它们无法在体内合成,需由食物摄取,又成了必须氨基酸,对中老年人由于胸腺退化,体内合成功能衰退,这时候补充L-精氨酸、L-鸟氨酸和L-瓜氨酸显得十分必要。L-精氨酸、L-鸟氨酸和L-瓜氨酸在人体内参与许多生理作用:例如肝脏中氨的代谢,精子的形成,伤口地愈合与免疫系统的维持等。L-精氨酸、L-鸟氨酸、和L-瓜氨酸对人和动物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生长发育以及如胰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垂体激素等相关激素的分泌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另外,它们还可以治疗智力发育迟缓,扩张小动脉血管,以及防止胸腺退化等功能。但是因为螺旋藻中L-精氨酸含量极低,又不含有L-鸟氨酸和L-瓜氨酸,因而就不能满足人体的某些特定的保健需要,这毕竟也是一种遗憾。我们都知道,螺旋藻的营养成份很均衡,但如果强化它的某个成份,使其具有特定的功效,这对于那些特殊需要的人群将具有重大的意义。所谓强化并不是简单的添加,而是利用螺旋藻所具有的强大的吸收转移能力,通过它生长过程中的代谢作用,使得它的细胞中含有了原来不含有的成份,或使得原来含量较少的成份得到了强化,从而具有了某种特定的保健作用。在这方面,公开号为1422555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螺旋藻及其食品,通过在螺旋藻育种、在大池养殖过程中添加两种或两种以上有益成分载体使其中有益成分被吸附或转化到正在培养、养殖中的螺旋藻上,使得每百克重量该复合螺旋藻中包括矿物质成分3-6%,色素类成分8-11%、维生素类成分0.5-2%。显然,这是一种较好的增加或强化螺旋藻营养成份的好方法。然而,上述专利申请还是有较大的局限性,该专利只是使螺旋藻中原有的成份增加了,而原来未有的成份并未增加,特别是未有解决在螺旋藻的生长繁殖中通过其自身代谢,氨基酸成份得到了增加或强化的生产方法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一种细胞中含有L-精氨酸、L-鸟氨酸或L-瓜氨酸成份的螺旋藻,使其具有特定的功效,以满足某些特定保健作用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由下述措施来实现:含有精氨酸、鸟氨酸或瓜氨酸的螺旋藻,是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在常规螺旋藻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分别于藻种驯化、小池育种、中池扩养和大池养殖的阶段,在每升常规的培养液中添加0.05-6g的L-精氨酸,为培养液添加L-精氨酸酸时藻丝浓度OD值为0.05-0.5,PH值为8.0-11.0。具体而言,在各个养殖阶段,L-精氨酸在每升培养液的添加量是;藻种驯化阶段0.05-3克;小池育种阶段0.05-3g;中池扩养阶段0.05-3g;大池养殖阶段0.05-6g,上述L-精氨酸也可以由L-鸟氨酸或L-瓜氨代替。
采取上述措施的本发明,在常规培养液中添加了L-精氨酸、L-鸟氨酸或L-瓜氨酸,用这样的培养液养殖螺旋藻,通过螺旋藻的吸收转化及生物代谢后,L-精氨酸、L-鸟氨酸或L-瓜氨酸以植物性态存在于螺旋藻细胞体中,成为螺旋藻所含有的成份,L-精氨酸、L-鸟氨酸或L-瓜氨酸的含量可达4-15%,从而制备出含有L-精氨酸、L-鸟氨酸或L-瓜氨酸的本发明。因为本发明的细胞中含有L-精氨酸、L-鸟氨酸或L-瓜氨酸,是以植物形状态存在的,因此,能满足某些人体特定的保健需要,并且以这种形状存在时,更易于人体的吸收和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常规的生产螺旋藻的工艺流程为:藻种优选→藻种驯化(小瓶→中瓶→大玻璃瓶)→2m2小池育种→10-20m2中池扩养→500-2000m2大池养殖→收获→冲洗→滤水→干燥→成品。
实施本发明时,在藻种驯化的阶段即开始在螺旋藻常规培养液中添加L-精氨酸、L-鸟氨酸或L-瓜氨酸;稍后在小池育种、中池扩养和大池养殖阶段也分别在螺旋藻常规培养液中添加L-精氨酸、L-鸟氨酸或L-瓜氨酸。L-精氨酸、L-鸟氨酸或L-瓜氨酸的添加量为:在常规的螺旋藻培养液中每升添加L-精氨酸、L-鸟氨酸或L-瓜氨酸0.05g-6g,添加时螺旋藻应处繁殖较强阶段,藻丝浓度OD值在0.05-1.5之间,PH值在8.0-11.0之间。
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
实施例1
每升培养液内含:
小苏打 10g
盐 2g
水 1000mL
L-精氨酸 藻种驯化阶段0.25g;小池育种阶段0.3g;中池扩养阶段0.4g;大池养殖阶段0.5g。
制备方法:
(一)藻种优选、藻种驯化、小池育种。
经过精选优化的钝顶或长大螺旋藻种,接种到玻璃瓶进行培养,藻种浓度OD值达到0.6-0.8时,扩大到5-12升的玻璃瓶培养,此时于培养液中开始添加L-精氨酸进行藻种驯化。玻璃瓶培养主要在室内,实验室培养出纯净的藻种后,接种到外小池进行扩养,当藻种浓度OD值达到0.6-0.8时,则可添加L-精氨酸培养,为大池养殖作好准备。
(二)大池养殖
小池中的藻种培养到藻丝够强壮,藻种量充足时,接种到大池进行养殖,各级扩养的接种量宜在150-200ml藻种每升培养液为宜,到大池时可适量增大,同样当藻种浓度OD值达到0.6-0.8时,则可添加L-精氨酸培养,直至可收获。
实施例2
每升培养液内含
小苏打 10g
盐 2g
硝酸钠 2g
水 1000mL
L-精氨酸 藻种驯化阶段0.05g;小池育种阶段0.3g;中池扩养阶段0.4g;大池养殖阶段6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每升培养液内含
小苏打 10g
盐 0.8g
销酸钠 1g
硫酸钾 0.5
磷酸二氢钾 0.5g
水 1000mL
L-精氨酸 藻种驯化阶段0.25g;小池育种阶段0.3g;中池扩养阶段3g;大池养殖阶段6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每升培养液内含:
小苏打 10g
盐 2g
水 1000mL
L-鸟氨酸 藻种驯化阶段0.25g;小池育种阶段0.3g;中池扩养阶段0.4g;大池养殖阶段0.5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每升培养液内含:
小苏打 10g
盐 2g
水 1000mL
L-瓜氨酸 藻种驯化阶段0.25g;小池育种阶段0.3g;中池扩养阶段0.4g;大池养殖阶段0.5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