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2324342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9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364421.9

申请日:

2012.07.26

公开号:

CN202712225U

公开日:

2013.01.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1L 31/04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深圳市可多为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深圳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观光路旁美泰科技园6栋5层变更后权利人: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街道桂花社区观光路1231旁美泰科技园陆号厂房五楼登记生效日:20130819|||授权

IPC分类号:

H01L31/048; E04D13/18

主分类号:

H01L31/048

申请人:

深圳市可多为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惠红林; 王大志; 刘卫华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观光路旁美泰科技园6栋5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代理人:

齐永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包括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和中空钢化玻璃,前者包括第一钢化玻璃、第二钢化玻璃和至少一块太阳能电池片,各太阳能电池片通过互连带串联后通过热熔后的PVB胶片封装于第一、第二钢化玻璃之间;连接各太阳能电池片的互连带通过设置于整体侧边的光伏接线盒引出;后者的一表面的四周涂覆丁基胶后粘固于第二钢化玻璃上,中空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之间为真空。本专利产品具有发电、透光、隔热、隔音和防爆安全等功能。利用本专利产品建成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可以自己发电自己使用,同时还具备建筑玻璃幕墙的功能,为人类创造了低能耗绿色的居住环境。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第一钢化玻璃、第二钢化玻璃和至少一块太阳能电池片,各太阳能电池片通过互连带串联后通过热熔后的PVB胶片封装于第一、第二钢化玻璃之间;连接各太阳能电池片的互连带通过设置于所述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侧边的光伏接线盒引出;以及,
中空钢化玻璃,所述中空钢化玻璃一表面的四周涂覆丁基胶后粘固于第二钢化玻璃上,所述中空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之间为真空。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化玻璃为超白浮法钢化玻璃,所述第二钢化玻璃为平面浮法钢化玻璃。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可作为建筑玻璃幕墙使用,既可发电又可采光,还能起到隔音、隔热、防爆安全的功能作用。
背景技术
而今,各种建筑尤其大型商厦的外墙,大都装有玻璃幕墙,主要起到透光、消除噪音、还能起到保稳隔热的作用,但其带来的副作用是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人类耐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日夜恶化。
而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都是单面玻璃组件,一般使用于地面、屋顶等不需要采光的区域,只能发电而不具有采光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点是,包括,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第一钢化玻璃、第二钢化玻璃和至少一块太阳能电池片,各太阳能电池片通过互连带串联后通过热熔后的PVB胶片封装于第一第二钢化玻璃之间;连接各太阳能电池片的互连带通过设置于所述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侧边的光伏接线盒引出;以及,中空钢化玻璃,所述中空钢化玻璃一表面的四周涂覆丁基胶后粘固于第二钢化玻璃上,所述中空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之间为真空。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钢化玻璃为超白浮法钢化玻璃,所述第二钢化玻璃为平面浮法钢化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发电、透光、隔热、隔音和防爆安全等功能。所述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与中空钢化玻璃经丁基胶密封粘接成一具有较好的透光效果的整体;第一和第二钢化玻璃的透光率高,且第一、第二以及中空钢化玻璃的厚度一般为6mm‑16mm,能承受800KG的重力载荷压力,可替代建筑上的玻璃幕墙,安全系数高。利用本专利建成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可以自己发电自己使用,同时还具备建筑玻璃幕墙的功能,为人类创造了低能耗绿色的居住环境。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和中空钢化玻璃21。
具体地,所述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第一钢化玻璃11、第二钢化玻璃14和至少一块太阳能电池片13,各太阳能电池片13串联后通过热熔后的PVB胶片12封装于第一钢化玻璃11和第二钢化玻璃14之间;连接各太阳能电池片13的互连带通过设置于所述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侧边的光伏接线盒15引出。
所述中空钢化玻璃21一表面的四周涂覆丁基胶3后粘固于第二钢化玻璃14上,所述中空钢化玻璃21和第二钢化玻璃14之间为真空4。
特别地,为增加透光性,所述第一钢化玻璃11为超白浮法钢化玻璃,所述第二钢化玻璃14为平面浮法钢化玻璃。
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面和背面覆盖第一钢化玻璃11和第二钢化玻璃14,太阳能电池片13经PVB胶片12融化交联封装在第一钢化玻璃11和第二钢化玻璃14中间;在所述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覆盖一片中空钢化玻璃21,经丁基胶3四周粘接密封,再将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与中空钢化玻璃21间的空气抽出,形成真空4状态。
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发电原理为,互连带将每个太阳能电池片13连接起来,从侧面引出至光伏接线盒15。太阳能光透射过材质为超白浮法钢化玻璃的第一钢化玻璃11后照射至各太阳能电池板上,各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互连带收集每片太阳能电池片13的电流,再汇流到光伏接线盒15,经光伏接线盒15连接电缆线16将电能传输至用电设备。
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透光、隔热、隔音和防爆安全的功能。所述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与中空钢化玻璃21经丁基胶3密封粘接成一具有较好的透光效果的整体;各太阳能电池片13之间的间距为4‑60mm,透光率为60%‑70%。第一、第二钢化玻璃14以及中空钢化玻璃21的厚度一般为6mm‑16mm,能承受800KG的重力载荷压力,可替代建筑上的玻璃幕墙。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712225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1.30CN202712225U*CN202712225U*(21)申请号 201220364421.9(22)申请日 2012.07.26H01L 31/048(2006.01)E04D 13/18(2006.01)(73)专利权人深圳市可多为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观光路旁美泰科技园6栋5层(72)发明人惠红林 王大志 刘卫华(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代理人齐永红(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57) 摘要。

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包括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和中空钢化玻璃,前者包括第一钢化玻璃、第二钢化玻璃和至少一块太阳能电池片,各太阳能电池片通过互连带串联后通过热熔后的PVB胶片封装于第一、第二钢化玻璃之间;连接各太阳能电池片的互连带通过设置于整体侧边的光伏接线盒引出;后者的一表面的四周涂覆丁基胶后粘固于第二钢化玻璃上,中空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之间为真空。本专利产品具有发电、透光、隔热、隔音和防爆安全等功能。利用本专利产品建成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可以自己发电自己使用,同时还具备建筑玻璃幕墙的功能,为人类创造了低能耗绿色的居住环境。(51)Int.Cl.权利要求。

3、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第一钢化玻璃、第二钢化玻璃和至少一块太阳能电池片,各太阳能电池片通过互连带串联后通过热熔后的PVB胶片封装于第一、第二钢化玻璃之间;连接各太阳能电池片的互连带通过设置于所述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侧边的光伏接线盒引出;以及,中空钢化玻璃,所述中空钢化玻璃一表面的四周涂覆丁基胶后粘固于第二钢化玻璃上,所述中空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之间为真空。2.根据。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化玻璃为超白浮法钢化玻璃,所述第二钢化玻璃为平面浮法钢化玻璃。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712225 U1/2页3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可作为建筑玻璃幕墙使用,既可发电又可采光,还能起到隔音、隔热、防爆安全的功能作用。背景技术0002 而今,各种建筑尤其大型商厦的外墙,大都装有玻璃幕墙,主要起到透光、消除噪音、还能起到保稳隔热的作用,但其带来的副作用是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人类耐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日夜恶化。000。

5、3 而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都是单面玻璃组件,一般使用于地面、屋顶等不需要采光的区域,只能发电而不具有采光的功能。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点是,包括,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第一钢化玻璃、第二钢化玻璃和至少一块太阳能电池片,各太阳能电池片通过互连带串联后通过热熔后的PVB胶片封装于第一第二钢化玻璃之间;连接各太阳能电池片的互连带通过设置于所述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侧边的光伏接线盒引出;以及,中空钢化玻璃,所述中空钢化玻璃。

6、一表面的四周涂覆丁基胶后粘固于第二钢化玻璃上,所述中空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之间为真空。0006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钢化玻璃为超白浮法钢化玻璃,所述第二钢化玻璃为平面浮法钢化玻璃。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发电、透光、隔热、隔音和防爆安全等功能。所述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与中空钢化玻璃经丁基胶密封粘接成一具有较好的透光效果的整体;第一和第二钢化玻璃的透光率高,且第一、第二以及中空钢化玻璃的厚度一般为6mm-16mm,能承受800KG的重力载荷压力,可替代建筑上的玻璃幕墙,安全系数高。利用本专利建成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可以自己发电自己使用,同时。

7、还具备建筑玻璃幕墙的功能,为人类创造了低能耗绿色的居住环境。附图说明0008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 明 书CN 202712225 U2/2页40010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和中空钢化玻璃21。0011 具体地,所述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第一钢化玻璃11、第二钢化玻璃14和至少一块太阳能电池片13,各太阳能电池片13串联后通过热熔后的。

8、PVB胶片12封装于第一钢化玻璃11和第二钢化玻璃14之间;连接各太阳能电池片13的互连带通过设置于所述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侧边的光伏接线盒15引出。0012 所述中空钢化玻璃21一表面的四周涂覆丁基胶3后粘固于第二钢化玻璃14上,所述中空钢化玻璃21和第二钢化玻璃14之间为真空4。0013 特别地,为增加透光性,所述第一钢化玻璃11为超白浮法钢化玻璃,所述第二钢化玻璃14为平面浮法钢化玻璃。0014 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面和背面覆盖第一钢化玻璃11和第二钢化玻璃14,太阳能电池片13经PVB胶片12融化交联封装在第一钢化玻璃11和第二。

9、钢化玻璃14中间;在所述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覆盖一片中空钢化玻璃21,经丁基胶3四周粘接密封,再将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与中空钢化玻璃21间的空气抽出,形成真空4状态。0015 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发电原理为,互连带将每个太阳能电池片13连接起来,从侧面引出至光伏接线盒15。太阳能光透射过材质为超白浮法钢化玻璃的第一钢化玻璃11后照射至各太阳能电池板上,各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互连带收集每片太阳能电池片13的电流,再汇流到光伏接线盒15,经光伏接线盒15连接电缆线16将电能传输至用电设备。0016 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空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透光、隔热、隔音和防爆安全的功能。所述双玻夹胶太阳能电池组件与中空钢化玻璃21经丁基胶3密封粘接成一具有较好的透光效果的整体;各太阳能电池片13之间的间距为4-60mm,透光率为60%-70%。第一、第二钢化玻璃14以及中空钢化玻璃21的厚度一般为6mm-16mm,能承受800KG的重力载荷压力,可替代建筑上的玻璃幕墙。0017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说 明 书CN 202712225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712225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