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塞针球自转式调控掺水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堵塞针球自转式调控掺水阀.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745806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2.20CN202745806U*CN202745806U*(21)申请号 201220478032.9(22)申请日 2012.09.18E21B 34/00(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中国石油大厦专利权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72)发明人宋颜生 张志龙 王惠玲 张传喜张怡 王占强(74)专利代理机构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代理人张海霞(54) 实用新型名称防堵塞针球自转式调控掺水阀(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
2、堵塞针球自转式调控掺水阀,解决了原有掺水阀容易堵塞的问题。该掺水阀包括水量调节杆、连接体、针球、孔座及外壳,其中水量调节杆的底端面中心设置圆形槽;针球的底部固定针头,针头插入并坐封在孔座进水孔上,针球的顶端加工有与针球为一体的中心固定柱,中心固定柱与针头的中心轴重合,针球向上移动,水量调节杆底端的圆形槽是中心固定柱的限位运行轨道。该掺水阀的针球在水压的作用下旋转运动,避免了水中微小杂质的附着,从而确保掺水阀不被堵塞,同时该掺水阀还具有单流阀的功能,可以防止掺水过程中原油倒流。(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
3、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1/1页21.一种防堵塞针球自转式调控掺水阀,包括水量调节杆、连接体、针球、孔座及外壳,所述连接体的主体为圆筒状,其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结构,其外壁的上端及中部分别设置有外螺纹结构,连接体的上端螺纹连接锁紧压帽;所述水量调节杆的主体为一根竖直杆,竖直杆的顶端固定手柄,竖直杆穿过锁紧压帽并螺纹连接在连接体内;所述孔座的上端口套在连接体的下端,孔座下底的中心设置孔座进水孔、侧壁设置孔座出水孔;所述外壳的上端口内设置内螺纹,与连接体侧壁中部的外螺纹连接,外壳的下底中心设置外壳进水口,外壳侧壁上设置与孔座出水孔连通的外壳出水口,孔座的下底面与外壳之间设置密封机构;。
4、其特征在于:上述水量调节杆的竖直杆的底端面中心设置圆形槽;所述针球的主体是圆球,针球坐封在孔座进水孔上,给针球施加向上作用力后,水量调节杆底端的圆形槽是针球向上运动的上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针球自转式调控掺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球的主体圆球的底部还固定针头,针头插入并坐封在孔座进水孔上,针球的顶端还加工有与针球为一体的中心固定柱,中心固定柱与针头的中心轴重合,针球向上移动,水量调节杆底端的圆形槽是中心固定柱的限位运行轨道。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745806 U1/2页3防堵塞针球自转式调控掺水阀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上使用的一种阀门,具体的是掺水阀门。背景。
5、技术0002 在油井双管集油掺水流程中,使用的是针式掺水阀门,该针式掺水阀门是通过一根水量调节杆来控制所需掺水量的,该水量调节杆的底端为针头结构,即水量调节杆与针头为一体结构,其中的针头插入阀门的圆形孔座内,针头与孔座之间形成非常小的环形缝隙,掺水时水从上向下射入,然后通过环形缝隙进入掺水管线,由于所掺的水内常含有各种杂质颗粒及原油,当掺水量控制较低时,杂质会堵塞环形缝隙通道,造成掺水量下降,且集输管线容易发生冻堵现象,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掺水阀门,彻底解决原有掺水阀容易堵塞的问题。0004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堵。
6、塞针球自转式调控掺水阀,包括水量调节杆、连接体、针球、孔座及外壳,所述连接体的主体为圆筒状,其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结构,其外壁的上端及中部分别设置有外螺纹结构,连接体的上端螺纹连接锁紧压帽;所述水量调节杆的主体为一根竖直杆,竖直杆的顶端固定手柄,竖直杆的底端面中心设置圆形槽,竖直杆穿过锁紧压帽并螺纹连接在连接体内;所述孔座的上端口套在连接体的下端,孔座下底的中心设置孔座进水孔、侧壁设置孔座出水孔;所述针球的主体是圆球,针球坐封在孔座进水孔上,给针球施加向上作用力后,水量调节杆底端的圆形槽是针球向上运动的上限位;所述外壳的上端口内设置内螺纹,与连接体侧壁中部的外螺纹连接,外壳的下底中心设置外壳进水口。
7、,外壳侧壁上设置与孔座出水孔连通的外壳出水口,孔座的下底面与外壳之间设置密封机构。0005 优选针球的主体圆球的底部固定针头,针头插入并坐封在孔座进水孔上,针球的顶端加工有与针球为一体的中心固定柱,中心固定柱与针头的中心轴重合,针球向上移动,水量调节杆底端的圆形槽是中心固定柱的限位运行轨道。0006 有益效果:本掺水阀的水量调节杆与针头为分体结构,而针头是固定在一个圆球的下端,形成针球,针球的上端设计的中心固定柱插入到水量调节杆下底面的圆形槽内,水从下向上进入,针球则会随着水压的大小上下往复移动,且伴随着转动,所以微小杂质不可能附着,也就不会发生掺水阀堵塞的现象;另外该掺水阀还能防止原油倒流进。
8、入掺水管线,所以本掺水阀还同时具有单流阀的作用。附图说明0007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堵塞针球自转式调控掺水阀的结构示意图。0008 图2是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0009 图3是孔座的结构示意图。说 明 书CN 202745806 U2/2页40010 图4是针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说明:0012 由图1所示:一种防堵塞针球自转式调控掺水阀,包括水量调节杆1、连接体3、针球7、孔座6及外壳4,由图2所示:所述连接体3的主体为圆筒状,其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结构,其外壁的上端及中部分别设置有外螺纹结构,连接体的上端螺纹连接锁紧压帽2;所述水量调节杆1的主体为一。
9、根竖直杆,竖直杆的顶端固定手柄,竖直杆的底端面中心设置圆形槽5,竖直杆穿过锁紧压帽2并螺纹连接在连接体3内;由图3所示:所述孔座6的上端口套在连接体3的下端,孔座6下底的中心设置孔座进水孔12、侧壁设置孔座出水孔11;所述针球7的主体是圆球,针球7坐封在孔座进水孔12上,给针球7施加向上作用力后,水量调节杆底端的圆形槽5是针球7向上运动的上限位;为了更好的控制针球7的运行轨迹,优选在针球7的本体圆球的底部固定针头14,针头14为尖头向下的锥体,针头14插入并坐封在孔座进水孔12上,针球7的顶端加工有与针球为一体的中心固定柱15,中心固定柱15与针头14的中心轴重合,针球7向上移动,水量调节杆底。
10、端的圆形槽5是中心固定柱15的限位运行轨道;所述外壳4的上端口内设置内螺纹,与连接体3侧壁中部的外螺纹连接,外壳4的下底中心设置外壳进水口9,外壳进水口9与掺水管线连接,外壳4侧壁上设置与孔座出水孔11连通的外壳出水口8,孔座的下底面与外壳之间设置密封机构13。为了连接方便,外壳出水口8连接出水管10,该出水管10与油管线连接。 0013 掺水时,水从外壳进水口9进入,在水压的作用下,针球7向上,针头14脱离孔座进水孔12,水从针头14与孔座进水孔12间形成的环形缝隙空间射入,再从孔座出水孔11流出 ,最终经外壳出水口8及出水管10进入回油管线。在掺水过程中,水的压力是不断变化的,针球7就会随。
11、着水压力的变化不停的上下往复移动,同时缓慢旋转,由于针头14一直在孔座进水孔12处不停的活动,那些水中存在的微小杂质就会被绞动并随水刺出,杂质不再附着,也就不会堵塞针头7与孔座进水孔12间的环形缝隙,从而达到不堵塞掺水阀的目的。如果一旦发生原油倒流现象,针球在倒流过来的原油压力下,针头插入到孔座进水孔12内,二者之间的环形缝隙被关闭,倒流过来的原油也不会进入到掺水管线,所以本掺水阀还有防止原油倒流的作用。若要调节掺水量的大小,则可以旋转水量调节杆1的手柄,水量调节杆1的竖直杆所处高度不同,针球7可上下往复移动的距离就会不同,针头14与孔座进水孔12间形成的环形缝隙宽度也会不同,最终达到控制掺水量大小的目的。说 明 书CN 202745806 U1/2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745806 U2/2页6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745806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