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型恒流节水起泡器.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2313140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138399.4

申请日:

2009.05.21

公开号:

CN201420282Y

公开日:

2010.03.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3C 1/08申请日:20090521授权公告日:20100310终止日期:20160521|||专利权的保全IPC(主分类):E03C 1/08申请日:20090521授权公告日:20100310登记生效日:20151021|||授权

IPC分类号:

E03C1/08

主分类号:

E03C1/08

申请人:

泉州中宇卫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志德

地址:

362304福建省南安市仑苍镇大宇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智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流型恒流节水起泡器,其包括垫片、滤网、上内壳、O型圈一、中内壳、下内壳、外壳、滑杆、弹簧一、弹簧二和O型圈二,通过弹簧一的弹力顶住滑杆来实现其防滴漏功能,并在中内壳内增设有中间过水通道,此中间过水通道由滑杆、弹簧一、弹簧二和O型圈二来控制过水面积,使低水压时中间下出通道打开进行流量补偿,水压增大时中间下出通道变小,水压增至设定压力时关闭中间下出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适合低水压条件下使用,而且还具有防滴漏功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清流型恒流节水起泡器,包括垫片、滤网、上内壳、O型圈一、中内壳、下内壳和外壳,上述上内壳、中内壳和下内壳依次对应相连接,上述滤网盖设于上述上内壳的顶部开口处,上述垫片套设于上述上内壳外,上述外壳套设于上述中内壳和上述下内壳外,上述中内壳内设置有环形下水通道,上述O型圈一套设在此环形下水通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杆、弹簧一、弹簧二和O型圈二,上述滑杆的顶部穿设于上述上内壳的开口内,上述滑杆与上述上内壳的开口之间通过套设于上述滑杆上的上述O型圈二进行密封,上述中内壳内于上述环形下水通道以内设有中部下水通道,上述中内壳的底部开设有可供滑杆穿设于其内的通孔,上述滑杆设有向上凹陷的环形凹沟,上述弹簧一套设于上述滑杆上并张设于上述环形凹沟与上述中内壳的内底面之间,上述弹簧二套设于上述滑杆上且下端抵于上述中内壳的内底面上,且上述弹簧二的弹力大于上述弹簧一的弹力。

说明书

说明书清流型恒流节水起泡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暖洁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恒流节水起泡器。
背景技术
起泡器一般通过螺纹联接方式安装在水龙头出水口,有透明出水的清流型和泡沫出水的泡沫型两种,传统的起泡器没有设置流量控制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水资源浪费较大,不符合节水需求,且会因流量太大而使用过程中出现水花飞溅现象。现有常见的清流型恒流节水起泡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垫片1、滤网2、上内壳3、O型圈8、中内壳9、滤网10、滤网11、下内壳12和外壳13,上内壳3、中内壳9和下内壳12依次对应相连接,滤网2盖设于上内壳3的顶部开口处,垫片1套设于上内壳3外,外壳13套设于中内壳9和下内壳12外,中内壳9内开设有环形下水通道91,O型圈8套设在此环形下水通道91内,滤网10拦设于下内壳12的中下部,滤网11拦设于下内壳12的下部。
使用时,水流从滤网2流下,流至中内壳9内,从环形下水通道91与O型圈8之间的间隙流出,经滤网10降低水压,使出水更柔和,最后经滤网11流出。当水压变大时,O型圈8变形,使环形下水通道91与O型圈8之间的间隙变小,出水流量也就变小,从而较高水压下维持流量恒定,但这种恒流节水起泡器,在低水压下流量显著变小,不适合低水压条件下使用。而且,在水压低至正常范围时(如滴漏),水仍会从出水口流出,不具备防滴漏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低水压条件下使用而且具有防滴漏功能的清流型恒流节水起泡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清流型恒流节水起泡器,包括垫片、滤网、上内壳、O型圈一、中内壳、下内壳和外壳,上述上内壳、中内壳和下内壳依次对应相连接,上述滤网盖设于上述上内壳的顶部开口处,上述垫片套设于上述上内壳外,上述外壳套设于上述中内壳和上述下内壳外,上述中内壳内设置有环形下水通道,上述O型圈一套设在此环形下水通道内;还包括滑杆、弹簧一、弹簧二和O型圈二,上述滑杆的顶部穿设于上述上内壳的开口内,上述滑杆与上述上内壳的开口之间通过套设于上述滑杆上的上述O型圈二进行密封,上述中内壳内于上述环形下水通道以内设有中部下水通道,上述中内壳的底部开设有可供滑杆穿设于其内的通孔,上述滑杆设有向上凹陷的环形凹沟,上述弹簧一套设于上述滑杆上并张设于上述环形凹沟与上述中内壳的内底面之间,上述弹簧二套设于上述滑杆上且下端抵于上述中内壳的内底面上,且上述弹簧二的弹力大于上述弹簧一的弹力。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清流型恒流节水起泡器,当水压小于设定开阀压力时,滑杆在弹簧一的弹力下保持不动,起泡器处于关闭状态,可有效防止滴漏;当水压大于设定开阀压力时,滑杆下滑,中内壳的环形下水通道与中部下水通道均打开,因过水面积较大,即使在低压状态下其过水流量也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当水压增大时,弹簧一受到压缩,滑杆继续向下滑动,中内壳的中部下水通道的过水面积不断减少,当水压增至设定压力时,滑杆与中内壳的内底面接触,此时中壳体的中部下水通道封闭,水流只能从中内壳的环形下水通道通过,在水压增大的同时,O型圈一受压变形,使得O型圈一与环形下水通道之间的间隙变小,过水面积减小,以达到压力增大而流量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恒流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适合低水压条件下使用,而且还具有防滴漏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习有清流型恒流节水起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清流型恒流节水起泡器,如图2、3所示,包括垫片1、滤网2、上内壳3、O型圈4、滑杆5、弹簧6、弹簧7、O型圈8、中内壳9、滤网10、滤网11、下内壳12和外壳13。上内壳3、中内壳9和下内壳12依次对应相连接,滤网2盖设于上内壳3的顶部开口处,垫片1套设于上内壳3外,外壳13套设于中内壳12和下内壳13外,中内壳9内设置有环形下水通道91,O型圈8套设在此环形下水通道91内;滑杆5的顶部穿设于上内壳3的开口内,滑杆5与上内壳3的开口之间通过套设于滑杆5上的O型圈4进行密封,中内壳9内于环形下水通道91以内设有中部下水通道92,中部下水通道92于中内壳9的底部呈环形状通道,中内壳9的底部开设有可供滑杆5穿设于其内的通孔,滑杆5设有向上凹陷的环形凹沟51,弹簧6套设于滑杆5上并张设于环形凹沟51与中内壳9的内底面之间,弹簧7套设于滑杆5上且下端抵于中内壳9的内底面上,且弹簧7的弹力大于弹簧6的弹力,滤网10拦设于下内壳12的中下部,滤网11拦设于下内壳12的下部。
使用时,水流作用于滑杆5上,当水压小于设定开阀压力(0.01MPa)时,滑杆5在弹簧6的弹力下保持不动,起泡器处于关闭状态,可有效防止滴漏。当水压大于设定开阀压力(0.01MPa)时,滑杆5向下滑动,当滑杆5接触到弹簧7时定位(弹簧7的弹力比弹簧6的弹力大),此时,中内壳9的环形下水通道91与中部下水通道92均打开,因过水面积较大,即使在低压状态下其过水流量也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当水压继续增加,弹簧7受到压缩,滑杆5继续向下滑动,中内壳9的中部下水通道92的过水面积不断减少,当水压增至设定压力(0.3Mpa)时滑杆5的环形凹沟51的下底面与中壳体9的内底面接触,环形凹沟51的下底面将中内壳9底部的环形状通道堵死,此时中内壳9的中部下水通道92封闭,水流只能从中内壳9的环形下水通道91通过,在水压增大的同时,O型圈8受压变形,O型圈8受压变形,使得O型圈8与环形下水通道91之间的间隙变小,过水面积减小,以达到压力波动而流量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效果。

清流型恒流节水起泡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清流型恒流节水起泡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清流型恒流节水起泡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流型恒流节水起泡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流型恒流节水起泡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流型恒流节水起泡器,其包括垫片、滤网、上内壳、O型圈一、中内壳、下内壳、外壳、滑杆、弹簧一、弹簧二和O型圈二,通过弹簧一的弹力顶住滑杆来实现其防滴漏功能,并在中内壳内增设有中间过水通道,此中间过水通道由滑杆、弹簧一、弹簧二和O型圈二来控制过水面积,使低水压时中间下出通道打开进行流量补偿,水压增大时中间下出通道变小,水压增至设定压力时关闭中间下出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