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池消能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池消能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416450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9.05CN202416450U*CN202416450U*(21)申请号 201220026105.0(22)申请日 2012.01.20E03B 11/00(2006.01)E03F 5/10(2006.01)(73)专利权人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地址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南路27号(72)发明人丁明 申献平 何继明 兰光裕赵先进(74)专利代理机构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代理人刘楠 王维庄(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水池消能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池消能结构。它包括水池。
2、,置于水池侧壁上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在进水管的管口连接有弯管,在水池内设有与进水管轴向垂直的消能墙,并在消能墙底部设有通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弯管改变进水方向,并配合增设的消能墙结构,能较大程度对入池水流进行消能,大幅减轻了进水管高速水流对水池结构的破坏,从而延长水池使用寿命,保证了水池的长期蓄水功能。另外,喇叭口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消能效果。因此,加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通用性强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水利、市政工程的蓄水池、污水池等消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3、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1/1页21.一种水池消能结构,它包括水池(1),置于水池(1)侧壁上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3),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2)的管口连接有弯管(4),在水池(1)内设有与进水管(2)轴向垂直的消能墙(5),并在消能墙(5)底部设有通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管(4)弯曲角度为9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池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弯管(4)的末端连接有喇叭口(7)。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416450 U1/2页3一种水池消能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水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池消能结构。背景。
4、技术0002 目前,常规的水池基本上没有采取任何消能措施。例如,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中的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05S804、圆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05S803的进水管口以及蓄水池内部均未采取任何消能措施。这个原因导致了输水工程的水池进水管富裕水头高达几米甚至几十米,造成了水池底板、侧壁、池内导流墙在进水管高水头的长期冲刷下,易被破坏,从而降低了水池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了水池的长期蓄水功能。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通用性强,能大幅降低进水管高速水流对水池结构的破坏,从而延长水池使用寿命,保证水池长期蓄水功能的水池消能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00。
5、04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水池1,置于水池1侧壁上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3,在进水管2的管口连接有弯管4,在水池1内设有与进水管2轴向垂直的消能墙5,并在消能墙5底部设有通孔6。0005 上述的水池消能结构中,所述的弯管4弯曲角度为90。0006 前述的水池消能结构中,在弯管4的末端连接有喇叭口7。0007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采用弯管改变进水方向,并配合增设的消能墙结构,能较大程度对入池水流进行消能,大幅减轻了进水管高速水流对水池结构的破坏,从而延长水池使用寿命,保证了水池的长期蓄水功能。另外,喇叭口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消能效果。因此,加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
6、简单、施工方便、通用性强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水利、市政工程的蓄水池、污水池等消能。0008 附图说明: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0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001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消能墙的结构示意图;0012 附图的标记为:1-水池,2-进水管,3-出水管,4-弯管,5-消能墙,6-通孔,7-喇叭口。0013 具体实施方式: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1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常规的水池1,以及安装在水池1侧壁上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3,在进水管2的管口安装弯管4(弯管4可采用现有市售的产品),在水池1内修建一面与进水管2轴向垂直的消能墙5,并在消能墙5底部开设通孔6。为了进一步提高消能效果,可将所述的弯管4弯曲角度制作为90。为了说 明 书CN 202416450 U2/2页4分散水流且再次改变水流方向,从而进一步提高消能效果,可在弯管4的末端安装喇叭口7(喇叭口7包括圆台形状的出水口或莲蓬头结构)。0016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2416450 U1/2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416450 U2/2页6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416450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