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液压双向锁.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2309233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1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418323.4

申请日:

2011.10.28

公开号:

CN202360110U

公开日:

2012.08.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D 15/51申请日:20111028授权公告日:20120801终止日期:20121028|||授权

IPC分类号:

E21D15/51; E21D23/16

主分类号:

E21D15/51

申请人:

乐清市东风煤矿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雪阳; 陈其淼

地址:

325600 浙江省乐清市磐石镇迎晖南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动液压双向锁,包括阀体、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浮动顶杆组件;所述阀体中设有主液路通道和液控通道;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第一阀芯,并设置在主液路通道一侧;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第二阀芯,并设置在主液路通道另一侧;所述浮动顶杆组件设置在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所述浮动顶杆组件包括用于顶开第一阀芯的第一顶杆、和用于顶开第二阀芯的第二顶杆,所述主液路通道被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围合的部分形成一个与所述液控通道连通的液控腔;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可在液控腔内液体压力作用下彼此反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较为合理紧凑,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可同时向两侧方向运动,从而满足液路控制需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浮动液压双向锁,包括阀体(1)、第一单向阀(2)、第二单向阀(3)和浮
动顶杆组件(4);所述阀体(1)中设有主液路通道(11)和与主液路通道(11)连通
的第一进液通道(12)、第一出液通道(13)、第二进液通道(14)、第二出液通道(15)、
以及液控通道(16);所述第一单向阀(2)包括用于开断第一进液通道(12)和第一出
液通道(13)的第一阀芯(21),并设置在主液路通道(11)一侧;所述第二单向阀(3)
包括用于开断第二进液通道(14)和第二出液通道(15)的第二阀芯(31),并设置在
主液路通道(11)另一侧;所述浮动顶杆组件(4)设置在第一单向阀(2)和第二单向
阀(3)之间的主液路通道(11)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顶杆组件(4)包括用于顶开第一阀芯(21)的第一顶杆(41)、
和用于顶开第二阀芯(31)的第二顶杆(42),所述主液路通道(11)被第一顶杆(41)
和第二顶杆(42)围合的部分形成一个与所述液控通道(16)连通的液控腔(43);所
述第一顶杆(41)和第二顶杆(42)可在液控腔(43)内液体压力作用下彼此反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液压双向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杆(41)和
第二顶杆(42)的外周壁上均设有环形密封圈(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液压双向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设有多
个互相连通的孔道作为第一进液通道(12)、第一出液通道(13)、第二进液通道(14)
或第二出液通道(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液压双向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杆(41)在
其接近第一阀芯(21)的一侧端,设有第一滑槽(411),所述第一阀芯(21)上设有可
在第一滑槽(411)中滑动的第一凸杆(211);
所述第二顶杆(42)在其接近第二阀芯(31)的一侧端,设有第二滑槽(421),所
述第二阀芯(31)上设有可在第二滑槽(421)中滑动的第二凸杆(311)。

说明书

一种浮动液压双向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综采支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
压支架用的浮动液压双向锁。

背景技术

液压双向锁是保持液压支架工作性能即对井下护帮板的支撑能力的最重要的阀类
之一,它安装在液压支架的护帮油缸上,是液压支架的关键元件。我国采用液压支架的
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以来,液压双向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液压双向锁的结构基本由阀体、阀芯、弹簧、阀座和柱塞组成,以现在国内的
QY型液压锁为例,均采用阀套式阀芯,其结构为阀芯套在阀座里面要求较高的滑动配
合。另一方面,由于采用阀套式阀芯,结构较为复杂,相应的阀体也较大,生产加工材
料消耗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化、阀体体积较小、生产加工材料消耗小
的液压双向锁。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动液压双向锁,包括阀体、第一单向阀、
第二单向阀和浮动顶杆组件;所述阀体中设有主液路通道和与主液路通道连通的第一进
液通道、第一出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第二出液通道、以及液控通道;所述第一单向
阀包括用于开断第一进液通道和第一出液通道的第一阀芯,并设置在主液路通道一侧;
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用于开断第二进液通道和第二出液通道的第二阀芯,并设置在主液
路通道另一侧;所述浮动顶杆组件设置在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的主液路通道
中;所述浮动顶杆组件包括用于顶开第一阀芯的第一顶杆、和用于顶开第二阀芯的第二
顶杆,所述主液路通道被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围合的部分形成一个与所述液控通道连通
的液控腔;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可在液控腔内液体压力作用下彼此反向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的外周壁上均设有环形密封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体上设有多个互相连通的孔道作为第一进液通道、第一出
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或第二出液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顶杆在其接近第一阀芯的一侧端,设有第一滑槽,所述
第一阀芯上设有可在第一滑槽中滑动的第一凸杆;所述第二顶杆在其接近第二阀芯的一
侧端,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阀芯上设有可在第二滑槽中滑动的第二凸杆。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较为合理紧凑,所述浮动顶杆组件由两个单体制成的第一顶杆和
第二顶杆组成,当液控腔内通入高压液体时,可使得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同时向两侧方
向运动,进而同时顶开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使得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反向导通,
从而满足液路控制需要。另外,还可在复杂状况下,比如在第一单向阀路和第二单向阀
路中液体压力相差较大时,通过调整液控腔内液体的压力,单独移动第一顶杆或第二顶
杆,以满足液路控制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所示标记为:阀体1,主液路通道11,第一进液通道12,第一出液通道13,
第二进液通道14,第二出液通道15,液控通道16,第一单向阀2,第一阀芯21,第一
凸杆211,第二单向阀3,第二阀芯31,第二凸杆311,浮动顶杆组件4,第一顶杆41,
第一滑槽411,第二顶杆42,第二滑槽421,液控腔43,环形密封圈4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浮动液压双向锁,见图1所示,包括阀体1、第一单向阀2、第二
单向阀3和浮动顶杆组件4;所述阀体1中设有主液路通道11和与主液路通道11连通
的第一进液通道12、第一出液通道13、第二进液通道14、第二出液通道15、以及液控
通道16;所述第一单向阀2包括用于开断第一进液通道12和第一出液通道13的第一阀
芯21,并设置在主液路通道11一侧;所述第二单向阀3包括用于开断第二进液通道14
和第二出液通道15的第二阀芯31,并设置在主液路通道11另一侧;所述浮动顶杆组件
4设置在第一单向阀2和第二单向阀3之间的主液路通道11中;所述浮动顶杆组件4
包括用于顶开第一阀芯21的第一顶杆41、和用于顶开第二阀芯31的第二顶杆42,所
述主液路通道11被第一顶杆41和第二顶杆42围合的部分形成一个与所述液控通道16
连通的液控腔43;所述第一顶杆41和第二顶杆42可在液控腔43内液体压力作用下彼
此反向移动。

所述第一顶杆41和第二顶杆42的外周壁上均设有环形密封圈44,用以保证液控腔
43的密封性。

所述阀体1上设有多个互相连通的孔道作为第一进液通道12、第一出液通道13、
第二进液通道14或第二出液通道15。这种结构是为了满足多用途功能,同时控制多路
液道。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液通道13和第二出液通道15就具有两个互相连通
的孔道,可同时连接两路管路。

所述第一顶杆41在其接近第一阀芯21的一侧端,设有第一滑槽411,所述第一阀
芯21上设有可在第一滑槽411中滑动的第一凸杆211;所述第二顶杆42在其接近第二
阀芯31的一侧端,设有第二滑槽421,所述第二阀芯31上设有可在第二滑槽421中滑
动的第二凸杆311。这种结构可以对第一阀芯21和第二阀芯31具有更好的限位作用,
另外也使得第一阀芯21和第二阀芯31在液控作用下开启的动作更为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结构较为合理紧凑,所述浮动顶杆组件由两个单体制成的第一顶杆和第二
顶杆组成,当液控腔内通入高压液体时,可使得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同时向两侧方向运
动,进而同时顶开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使得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反向导通,从而
满足液路控制需要。另外,还可在复杂状况下,比如在第一单向阀路和第二单向阀路中
液体压力相差较大时,通过调整液控腔内液体的压力,单独移动第一顶杆或第二顶杆,
以满足液路控制需要。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
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
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
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浮动液压双向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浮动液压双向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浮动液压双向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浮动液压双向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浮动液压双向锁.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360110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8.01CN202360110U*CN202360110U*(21)申请号 201120418323.4(22)申请日 2011.10.28E21D 15/51(2006.01)E21D 23/16(2006.01)(73)专利权人乐清市东风煤矿设备有限公司地址 325600 浙江省乐清市磐石镇迎晖南路(72)发明人赵雪阳 陈其淼(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浮动液压双向锁(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动液压双向锁,包括阀体、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浮动顶杆组件;所述阀体中设有主液路通道和液控通道;所述第一单向阀。

2、包括第一阀芯,并设置在主液路通道一侧;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第二阀芯,并设置在主液路通道另一侧;所述浮动顶杆组件设置在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所述浮动顶杆组件包括用于顶开第一阀芯的第一顶杆、和用于顶开第二阀芯的第二顶杆,所述主液路通道被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围合的部分形成一个与所述液控通道连通的液控腔;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可在液控腔内液体压力作用下彼此反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较为合理紧凑,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可同时向两侧方向运动,从而满足液路控制需要。(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

3、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浮动液压双向锁,包括阀体(1)、第一单向阀(2)、第二单向阀(3)和浮动顶杆组件(4);所述阀体(1)中设有主液路通道(11)和与主液路通道(11)连通的第一进液通道(12)、第一出液通道(13)、第二进液通道(14)、第二出液通道(15)、以及液控通道(16);所述第一单向阀(2)包括用于开断第一进液通道(12)和第一出液通道(13)的第一阀芯(21),并设置在主液路通道(11)一侧;所述第二单向阀(3)包括用于开断第二进液通道(14)和第二出液通道(15)的第二阀芯(31),并设置在主液路通道(11)另一侧;所述浮动顶杆组件(4)设置在第一单向阀(2)和第。

4、二单向阀(3)之间的主液路通道(1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顶杆组件(4)包括用于顶开第一阀芯(21)的第一顶杆(41)、和用于顶开第二阀芯(31)的第二顶杆(42),所述主液路通道(11)被第一顶杆(41)和第二顶杆(42)围合的部分形成一个与所述液控通道(16)连通的液控腔(43);所述第一顶杆(41)和第二顶杆(42)可在液控腔(43)内液体压力作用下彼此反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液压双向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杆(41)和第二顶杆(42)的外周壁上均设有环形密封圈(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液压双向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设有多个互相连通的孔道作为第一。

5、进液通道(12)、第一出液通道(13)、第二进液通道(14)或第二出液通道(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液压双向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杆(41)在其接近第一阀芯(21)的一侧端,设有第一滑槽(411),所述第一阀芯(21)上设有可在第一滑槽(411)中滑动的第一凸杆(211);所述第二顶杆(42)在其接近第二阀芯(31)的一侧端,设有第二滑槽(421),所述第二阀芯(31)上设有可在第二滑槽(421)中滑动的第二凸杆(311)。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360110 U1/3页3一种浮动液压双向锁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综采支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

6、及一种液压支架用的浮动液压双向锁。背景技术0002 液压双向锁是保持液压支架工作性能即对井下护帮板的支撑能力的最重要的阀类之一,它安装在液压支架的护帮油缸上,是液压支架的关键元件。我国采用液压支架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以来,液压双向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0003 目前液压双向锁的结构基本由阀体、阀芯、弹簧、阀座和柱塞组成,以现在国内的QY型液压锁为例,均采用阀套式阀芯,其结构为阀芯套在阀座里面要求较高的滑动配合。另一方面,由于采用阀套式阀芯,结构较为复杂,相应的阀体也较大,生产加工材料消耗大,成本高。发明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化、阀体体积较小、生产加工材料消耗小的液压双。

7、向锁。0005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动液压双向锁,包括阀体、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浮动顶杆组件;所述阀体中设有主液路通道和与主液路通道连通的第一进液通道、第一出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第二出液通道、以及液控通道;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用于开断第一进液通道和第一出液通道的第一阀芯,并设置在主液路通道一侧;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用于开断第二进液通道和第二出液通道的第二阀芯,并设置在主液路通道另一侧;所述浮动顶杆组件设置在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的主液路通道中;所述浮动顶杆组件包括用于顶开第一阀芯的第一顶杆、和用于顶开第二阀芯的第二顶杆,所述主液路通道被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围合的部分形成一。

8、个与所述液控通道连通的液控腔;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可在液控腔内液体压力作用下彼此反向移动。0006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的外周壁上均设有环形密封圈。0007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体上设有多个互相连通的孔道作为第一进液通道、第一出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或第二出液通道。0008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顶杆在其接近第一阀芯的一侧端,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阀芯上设有可在第一滑槽中滑动的第一凸杆;所述第二顶杆在其接近第二阀芯的一侧端,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阀芯上设有可在第二滑槽中滑动的第二凸杆。0009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较为合理紧凑,所述浮动顶杆组件由两个单体制成的第一顶杆和第二顶。

9、杆组成,当液控腔内通入高压液体时,可使得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同时向两侧方向运动,进而同时顶开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使得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反向导通,从而满足液路控制需要。另外,还可在复杂状况下,比如在第一单向阀路和第二单向阀路中液体压力相差较大时,通过调整液控腔内液体的压力,单独移动第一顶杆或第二顶杆,以满足液说 明 书CN 202360110 U2/3页4路控制需要。附图说明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0011 附图所示标记为:阀体1,主液路通道11,第一进液通道12,第一出液通道13,第二进液通道14,第二出液通道15,液控通道16,第一单向阀2,第一阀芯21,第一凸杆211。

10、,第二单向阀3,第二阀芯31,第二凸杆311,浮动顶杆组件4,第一顶杆41,第一滑槽411,第二顶杆42,第二滑槽421,液控腔43,环形密封圈44。具体实施方式0012 (实施例1)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0014 本实施例是一种浮动液压双向锁,见图1所示,包括阀体1、第一单向阀2、第二单向阀3和浮动顶杆组件4;所述阀体1中设有主液路通道11和与主液路通道11连通的第一进液通道12、第一出液通道13、第二进液通道14、第二出液通道15、以及液控通道16;所述第一单向阀2包括用于开断第一进液通道12和第一出液通道13的第一阀芯21,并设置。

11、在主液路通道11一侧;所述第二单向阀3包括用于开断第二进液通道14和第二出液通道15的第二阀芯31,并设置在主液路通道11另一侧;所述浮动顶杆组件4设置在第一单向阀2和第二单向阀3之间的主液路通道11中;所述浮动顶杆组件4包括用于顶开第一阀芯21的第一顶杆41、和用于顶开第二阀芯31的第二顶杆42,所述主液路通道11被第一顶杆41和第二顶杆42围合的部分形成一个与所述液控通道16连通的液控腔43;所述第一顶杆41和第二顶杆42可在液控腔43内液体压力作用下彼此反向移动。0015 所述第一顶杆41和第二顶杆42的外周壁上均设有环形密封圈44,用以保证液控腔43的密封性。0016 所述阀体1上设有。

12、多个互相连通的孔道作为第一进液通道12、第一出液通道13、第二进液通道14或第二出液通道15。这种结构是为了满足多用途功能,同时控制多路液道。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液通道13和第二出液通道15就具有两个互相连通的孔道,可同时连接两路管路。0017 所述第一顶杆41在其接近第一阀芯21的一侧端,设有第一滑槽411,所述第一阀芯21上设有可在第一滑槽411中滑动的第一凸杆211;所述第二顶杆42在其接近第二阀芯31的一侧端,设有第二滑槽421,所述第二阀芯31上设有可在第二滑槽421中滑动的第二凸杆311。这种结构可以对第一阀芯21和第二阀芯31具有更好的限位作用,另外也使得第一阀芯21和第二。

13、阀芯31在液控作用下开启的动作更为稳定可靠。0018 本实施例结构较为合理紧凑,所述浮动顶杆组件由两个单体制成的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组成,当液控腔内通入高压液体时,可使得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同时向两侧方向运动,进而同时顶开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使得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反向导通,从而满足液路控制需要。另外,还可在复杂状况下,比如在第一单向阀路和第二单向阀路中液体压力相差较大时,通过调整液控腔内液体的压力,单独移动第一顶杆或第二顶杆,以满足液路控制需要。说 明 书CN 202360110 U3/3页50019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2360110 U1/1页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360110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