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性一次性筷子及制做工艺.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0175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12963.3

申请日:

1998.09.11

公开号:

CN1228951A

公开日:

1999.09.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9.9.22|||公开

IPC分类号:

A47G21/10

主分类号:

A47G21/10

申请人:

关伟立;

发明人:

关伟立; 孙恒; 胡训康; 关伟志; 胡晓舟; 关宇峰

地址:

710068陕西省西安市含光路38号西安体育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所述的可食性一次性筷子主要采用可食性材料精制而成。且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本制造工艺简单且特殊。制作出的产品用后可以食用,并有多种口味供消费者选择。本产品质地坚韧,短时间水浸和热水烫也不会变型,可以满足人们一次性就餐的需要。制做本发明所述的筷子不用木材。对自然环境无任何污染,也不会造成下水道堵塞。还可回收作为饲料,对人类有益无害是替换木制一次性方便筷的佳品。大量使用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完全用粮食等可食性的材料,制做的可以食用的一次 筷子,其特征是在每份筷子成品配方中含有6~9.5个重量单位的食 用淀粉、0.1~0.01个重量单位的食盐或0.2~0.8个重量单位的白 糖、0~2个重量单位的干肉松或植物纤维、0~0.3个重量单位的骨 粉、0.2~0.9个重量单位的食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性一次性筷子,其特征是在所说 的每份成品筷子配方中另加入0~0.003个重量单位的强筋剂、0.025 ~0.05个重量单位的明矾、0~0.03个重量单位的果胶或食用明胶 及其它食用增固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性一次性筷子,其特征是在所说 的每份成品筷子配方中另加入0~0.04个重量单位的味精或果味剂 与成味剂及保鲜防腐类的食品添加剂。 4、一种专用于制做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可食性一次性筷 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有如下的生产工序: 4.1调糊工序--取新鲜纯净的食用淀粉6~9个重量单位按 1∶1的重量比例加入50~58℃的温水搅拌调和,再用淀粉
2: 5倍的 沸水冲调搅拌使之成为不夹生粉的均匀粉糊后,再加入0.1~0.01 个重量单位的食盐或0.2~0.8个重量单位的白糖,0~2个重量单位 的干肉松或植物纤维,0~0.3个重量单位的骨粉,0~0.04个重量单 位的味精或果味剂与咸味剂及保鲜防腐类的食品添加剂,0~0.003 个重量单位的强筋剂(用水溶解后加入)0.025~0.05个单位单位的 明矾(水溶解后加入),0~0.03个重量单位的果胶或食用明胶及 其它食用增固剂(水溶解后加入),搅拌均匀;或取食用淀粉6~9个 重量单位,先用其中5~10%加1~2倍的水调浆,取明矾0.025~0.05 个重量单位以温水化开倒入浆中混匀,再以少量沸水将其冲开后与 剩下的淀粉调和,(如果粉糊干燥可适量加温凉水)调至稠稀适度, 成条不断为宜,再加入0.1~0.01个重量单位的食盐或0.2~0.8个 重量单位的白糖,0~2个重量单位的干肉松或植物纤维,0~0.3个 重量单位的骨粉,0~0.04个重量单位的味精或果味剂与咸味剂及 保鲜防腐类的食品添加剂,0~0.003个重量单位的强筋剂(用水溶 解后加入),0~0.03个重量单位的果胶或食用明胶及其它食用增固 剂(水溶解后加入),搅拌均匀; 4.2压延工序--将调好的粉糊,置入筷心挤压机内,由挤压 机压延出来的淀粉筷心,经过微沸的水面制熟,制熟的筷心进入干 燥器内脱水使之成为八成干后进入成型机; 4.3裹粉工序--淀粉泥的制备:取食用淀粉1~2个重量单位, 加少量凉水调和,使之成为半干状的淀粉泥,将淀粉泥置入成型机 内,筷心在成型机内包裹一层淀粉泥; 4.4挂浆工序--取精淀粉0.1~0.5个重量单位调和成粘稠的 淀粉糊,置于料槽内,筷心经过料槽,外围即挂一层精淀粉糊后进 入予干器,使之外周成为七成干燥的包膜;或将筷心切断为长短一 致的长度后再取精淀粉0.1~0.5个重量单位调和成粘稠的淀粉糊, 置于料槽内,筷心经过料槽,外围即挂一层精淀粉糊后进入予干器, 使之外周成为七成干燥的包膜; 4.5过油工序--被包膜包裹的筷心,进入严格控温的油锅过 油,以达到防潮、防腐的目的,但注意包裹膜不能起泡和发起,外 观平滑光亮为宜; 4.6成型工序--过油后的筷心切断成为长短一致的筷子,送 入干燥器干燥,干燥后的筷子经筛选整型后进入包装机包装;或将 过油后的筷子送入干燥器干燥,干燥后的筷子经筛选整型后进入包 装机包装。

说明书


可食性一次性筷子及制做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食用的一次性方便筷的制备工艺,特别涉及是以粮食及淀粉含量丰富的农作物为主要源料的,方便筷子的制备工艺。

    筷子是我国一种传统的主要餐具,一般用木材、竹子及其它硬质无毒的材料制成,这类筷子造型美观、耐用、价廉,深受人们的欢迎,但是由于长期反复地使用,尤其在食堂和餐馆,它的洗涤和消毒便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洗涤不净或消毒不彻底便会成为某些疾病的传媒,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为了进餐的安全性,便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这种筷子一般用木材制做,看起来似乎洁净,它在减少某些消化道疾病的传染方面起了些作用并给进餐者一定的心理安慰,实际上这种一次性筷子在加工过程和运输、销售过程中早已受到很大的污染,它对疾病的传播存在相当严重的危险性,更主要的是生产一次性木筷,需要大量的木材。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严重贫乏地国家,森林资源的急剧减少,引发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增多,人们的生存都受到严重威协,一次性木筷在使用后,由于处理不当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下水道堵塞等公共设施的损坏也是它带给人类的危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新型的主要以粮食、淀粉为主要原料制造的,卫生、安全、无污染,对公共设施无损害并且可以吃的筷子及该筷子的制做工艺,它的特点主要是以各种粮食及植物淀粉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比例加入一些食品添加剂及其它一些辅助营养物质,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做工艺加工的产品,它可以满足人们卫生、安全的进餐需要,由于它是粮食及淀粉制品,不仅可以食用废弃的话也不会对自然环境和公共设施造成污染和损坏。它的加工过程中不需用木材,因而间接地有保护森林的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可食性筷子主要由在每份可食性筷子成品中含有6~9.5个重量单位的淀粉,0.01~0.1个重量单位的食盐或0.2~0.8个重量单位的白糖,0~2个重量单位的干肉松或植物纤维,0~0.3个重量单位的骨粉,0.2~0.9个重量单位的食油,另外,根据筷子主料面粉或淀粉的质量加入强筋剂0~0.003个重量单位,明矾0.025~0.05个重量单位,味精0~0.04个重量单位,果胶或食用明胶以及其它食用增固剂0~0.03个重量单位,以及一些其它的果味剂与咸味剂等物质及一些无毒、无害的具有防腐及保鲜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制作可食性一次性筷子首先将淀粉调成均匀无颗粒、稀稠适度的粉浆,再向粉浆内加入食盐或白糖,植物纤维等充填剂及食品添加剂,一起混合搅拌;最后将混合粉浆经挤丝、干燥、过油、挂浆、干燥后成型。

    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做工艺加工出的产品,除保持普通筷子的使用功能外,它对人类和环境无任何污染,主要是完全应用可食性的材料采用特殊制做工艺制做而成,它也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它质密坚韧,不易折断,食之酥脆并有菠萝味、苹果味、鲜肉味、鸡汁味、桔汁味等,多种品味和香型的筷子供选用。这种筷子在25℃冷水浸泡二小时,80℃热水浸泡半小时不变型不弯曲、不水解,完全可以满足人们一次性就餐的需要,就餐使用完毕后,可以将筷子食用或随剩菜剩饭直接用于喂养家禽、家畜。本发明所述的产品特别适合于少年儿童和公共场所的饭堂使用。

    附图为制做上述可食性筷子的工艺流程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制筷工艺加以介绍。

    一、调糊工序--取新鲜纯净的食用淀粉6~9个重量单位按1∶1的重量比例加入50~58℃的温水搅拌调和,再用淀粉1.5倍的沸水冲调搅拌使之成为不夹生粉的均匀粉糊后,再加入0.1~0.01个重量单位的食盐或0.2~0.8个重量单位的白糖,0~2个重量单位的干肉松或植物纤维,0~0.3个重量单位的骨粉,0~0.04个重量单位的味精或果味剂与咸味剂及保鲜防腐类的食品添加剂,0~0.003个重量单位的强筋剂(用水溶解后加入)0.025~0.05个单位单位的明矾(水溶解后加入),0~0.03个重量单位的果胶或食用明胶及其它食用增固剂(水溶解后加入),搅拌均匀;或取食用淀粉6~9个重量单位,先用其中5~10%加1~2倍的水调浆,取明矾0.025~0.05个重量单位以温水化开倒入浆中混匀,再以少量沸水将其冲开后与剩下的淀粉调和,(如果粉糊干燥可适量加温凉水)调至稠稀适度,成条不断为宜,再加入0.1~0.01个重量单位的食盐或0.2~0.8个重量单位的白糖,0~2个重量单位的干肉松或植物纤维,0~0.3个重量单位的骨粉,0~0.04个重量单位的味精或果味剂与咸味剂及保鲜防腐类的食品添加剂,0~0.003个重量单位的强筋剂(用水溶解后加入),0~0.03个重量单位的果胶或食用明胶及其它食用增固剂(水溶解后加入),搅拌均匀。

    二、压延工序--将调好的粉糊,置入筷心挤压机内,由挤压机压延出来的淀粉筷心,经过微沸的水面制熟,制熟的筷心进入干燥器内脱水使之成为八成干后进入裹粉器。

    三、裹粉工序--淀粉泥的制备:取食用淀粉1~2个重量单位,加少量凉水调和,使之成为半干的淀粉泥,将淀粉泥置入成型机内,筷心在成型机内包裹一层淀粉泥。

    四、挂浆工序--取精淀粉0.1~0.5个重量单位调和成粘稠的淀粉糊,置于料槽内,筷心经过料槽,外围即挂一层精淀粉糊后进入予干器,使之外周成为七成干燥的包膜;或将筷心切断为长短一致的长度后再取精淀粉0.1~0.5个重量单位调和成粘稠的淀粉糊,置于料槽内,筷心经过料槽,外围即挂一层精淀粉糊后进入予干器,使之外周成为七成干燥的包膜。

    五、过油工序--被包膜包裹的筷心,进入严格控温的油锅过油,以达到防潮、防腐的目的,但注意包裹膜不能起泡和发起,外观平滑光亮为宜。

    六、成型工序--过油后的筷心切断成为长短一致的筷子,送入干燥器干燥;或将过油后的筷子送入干燥器干燥,干燥后的筷子经筛选整型后进入包装机包装。

    实施例:取9kg的大米或马玲薯淀粉,加入55℃的温水600g调和,取35g的明矾,再用温水化开后与其混合,再用1kg~3kg的开水冲调,硬度较大可适量加入凉水和温水,用力搅拌均匀后,手握能自行下滑成条在加入食盐30g,加入味精20g,加入干肉松500g,搅拌均匀,将淀粉糊置入挤压机,挤压出来的筷心经过开水制熟后先进入干燥器脱水,为八成干后,在筷心外周裹一层淀粉泥1~2kg,在淀粉泥的外层挂一层精淀粉浆0.1~0.5kg,挂完浆后予干并切断口,油锅内用温油过油,干燥后整形包装,最后得12公斤重量的1000双可食性一次性筷子。

可食性一次性筷子及制做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可食性一次性筷子及制做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可食性一次性筷子及制做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食性一次性筷子及制做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食性一次性筷子及制做工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所述的可食性一次性筷子主要采用可食性材料精制而成。且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本制造工艺简单且特殊。制作出的产品用后可以食用,并有多种口味供消费者选择。本产品质地坚韧,短时间水浸和热水烫也不会变型,可以满足人们一次性就餐的需要。制做本发明所述的筷子不用木材。对自然环境无任何污染,也不会造成下水道堵塞。还可回收作为饲料,对人类有益无害是替换木制一次性方便筷的佳品。大量使用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