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的药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的纯中药制剂。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一种胃粘膜慢性炎症,发病率有随年龄升高的趋势,该病的发生,一般与口咽部慢性炎症,长期进食或服用刺激性饮食、药物,中枢神经功能失调,胆汁返流等因素有关。而胃溃疡疾病的发生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相关,该病多发生在胃体与胃窦交界处偏胃窦侧,多位于胃小弯,但大弯与幽门管亦能发生。目前医界多采用西药治疗,对滋养胃阴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并且长期使用西药,副作用很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的药物,不仅可较快地达到治愈,还能起到滋养胃阴、和胃降逆的作用,达到治本的效果,且见效快,疗效高,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中医学对慢性胃炎、胃溃疡的发病机理的认识、根据辩证特点,用温中健脾、舒肝理气、滋养胃阴、和胃降逆、活血化瘀、消食导滞等法则,随证运用、优选所需的天然药物而成的纯中药制剂,各味药协同作用,以达疗效。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滑 石 9-15 白豆蔻 7-13 石 斛 9-15菖 蒲 9-15 柴 胡 9~15 厚 朴 7-13板兰根 12-18 陈 皮 9-15 五味子 9-15旋复花 9-15 甘 草 12-18 黄 连 4-7黄 瓜 12-18 代赭石 17-23 龙 骨 27-33佛 手 9-15 藿 香 9-15 知 母 12-18山 楂 9-15 栝 蒌 12-18 当 归 12-18干 姜 17-23 桂 皮 1218 半夏(制) 12-18麦 冬 7-13
制备本发明药物地配方优选重量(份)配比是;滑 石 12 白豆蔻 10 石 斛 12菖 蒲 12 柴 胡 12 厚 朴 10板兰根 15 陈 皮 12 五味子 12旋复花 12 甘 草 15 黄 连 6黄 瓜 15 代赭石 20 龙 骨 30佛 手 12 藿 香 12 知 母 13山 楂 12 栝 蒌 15 当 归 15干 姜 20 桂 皮 15 半夏(制) 15麦 冬 10
本发明药物可按常规方法制成各种剂型,其中优选汤剂。
本发明药物疗效显著,标本兼治,可迅速地消除这些胃病的症状。还可起到滋养胃阴、和胃降逆的作用,该药物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实施例实施例1:汤剂制备方法:按下述配方称取各味药(单位为克):滑 石 12 白豆蔻 10 石 斛 12菖 蒲 12 柴 胡 12 厚 朴 10板兰根 15 陈 皮 12 五味子 12旋复花 12 甘 草 15 黄 连 6黄 瓜 15 代赭石 20 龙 骨 30佛 手 12 藿 香 12 知 母 13山 楂 12 栝 蒌 15 当 归 15干 姜 20 桂 皮 15 半夏(制) 15麦 冬 10
其中半夏(制)的炮制方法为:将生鲜姜25克砸碎后,压出姜水,掺入18克半夏中,拌匀,用砂子在锅内炒至发黄。
将上述生药混合后加入水5000毫升,煎煮1.5小时左右,去渣、过滤得1000毫升成药,分装瓶内,每瓶500毫升。实施例2:临床试验
为进一步表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抽取100个慢性胃炎患者,100个胃溃疡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一个疗程为20天。
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服用250-300ml。
治疗周期为一个半疗程。
诊断标准参见表1;慢性胃炎不同病史临床数据统计参见表2;胃溃疡临床数据统计参见表3。表1 诊断标准表2 慢性胃炎不同病史临床数据统计表3 胃溃疡临床数据统计表
由上述表2、表3所列的临床数据可见,本发明药物疗效显著,标本兼治,可迅速地消除这些胃病的症状。还可起到滋养胃阴、和胃降逆的作用,该药物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典型病例:1.张洁,女,34岁,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吴村人。1998年起患慢性胃炎,服用过数种中西药,效果均不理想,1999年4月起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半疗程后即痊愈,一切症状消失。2.李春广,男,26岁,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平城乡西云所人。患有恶性胃溃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于1999年7月起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后,病情明显得到好转,又继续服用半个疗程后彻底治愈,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