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500MM以上宽度炭化室焦炉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500MM以上宽度炭化室焦炉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9116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099116A21申请号201410309661222申请日20140630C10B57/0420060171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地址430080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友谊大道999号A座15层72发明人张雪红宋子逵薛改凤李笑原陈鹏鲍俊芳项茹任玉明陈细涛王元生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代理人王和平54发明名称提高500MM以上宽度炭化室焦炉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500MM以上宽度炭化室焦炉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控制配合煤中关键、优质单种煤的关键指标和配用。
2、量1/3焦煤1质量百分比为815、肥煤与气肥煤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815;所述1/3焦煤1的B60、流动度MF1000DDPM、G85,所述气肥煤的B120、MF30000DDPM;2确定其他单种煤及其配用量并控制配合煤的粗镶嵌结构为3538;其他1/3焦煤是指不包括1/3焦煤1在内的所有1/3焦煤。本发明方法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结合焦炉炭化室宽度的实际,实现了不同煤质资源、不同煤种的最优配用,大幅度地降低了配煤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9116ACN104099116A1/。
3、1页21一种提高500MM以上宽度炭化室焦炉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控制配合煤中关键、优质单种煤的关键指标和配用量1/3焦煤1质量百分比为815、肥煤与气肥煤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815;所述1/3焦煤1的B60、流动度MF1000DDPM、G85,所述气肥煤的B120、MF30000DDPM;2确定其他单种煤及其配用量并控制配合煤的粗镶嵌结构焦煤质量百分比为4048,且其中粗粒镶嵌结构60的焦煤质量百分比为2025;其他1/3焦煤与1/3焦煤1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2230;瘦煤质量百分比为1215,控制配合煤的粗镶嵌结构为3538;其他1/3焦煤是指不包括1/3焦煤1在内。
4、的所有1/3焦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500MM以上宽度炭化室焦炉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肥煤与气肥煤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815,且肥煤的质量百分比为08。权利要求书CN104099116A1/4页3提高500MM以上宽度炭化室焦炉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炼焦配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500MM以上宽度炭化室焦炉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背景技术0002我国钢铁工业不断发展,高炉大型化促进了大容积焦炉的蓬勃发展,在炭化室的长度和高度已接近极限后,德国率先开发出宽炭化室焦炉。2003年开始,国内也建成投产了炭化室宽度在500MM以上的大型焦炉。炭化室宽度。
5、的不同使加热侧到焦饼中心的距离不同,造成结焦过程中的升温差异,不利于整个煤料胶质体生成和分解的均匀性,最终影响到焦炭质量。目前,国内宽炭化室焦炉配煤结构中焦煤加肥煤的比例较大,约5570,与资源的高效节约利用相背,且焦化行业生产形势异常严峻,肥煤、焦煤的高比例配入同样不利于焦化企业配煤成本的降低,对提升企业竞争力不利。0003鲍俊芳等人开发出宽炭化室焦炉的炼焦配煤方法申请号2013101120330,指出宽炭化室焦炉对配合煤流动度及挥发分的要求,对各单种煤进行了细分,确定了不同细分煤种的配比,但该方法对配合煤的膨胀度、主要炼焦煤在宽炭化室中的配用优势等未要求,且分类较为庞杂,在生产中执行相对困。
6、难。0004根据生产、设计经验,当焦炉炭化室加宽、加高后,焦炉的标准温度将会升高,位于炭化室两侧燃烧室的供热量将会增加,因此,与窄炭化室相比,距离宽炭化室炉墙侧的入炉煤升温速率将会提升,即使宽炭化室的标准温度与窄炭化室相同,靠近炉墙侧的入炉煤升温速率也只是保持不变或变化较小,主要是靠炭化室中心侧的入炉煤的升温受到明显影响,因此,对于宽炭化室而言,应合理控制配合煤的性质,不必过高要求入炉煤的指标,以免造成配煤成本提升,优质奇缺炼焦煤资源的浪费。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500MM以上宽度炭化室焦炉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炭化室宽度变化后对结焦过程和焦炭质量的影。
7、响,科学、合理地调整配煤结构,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同时,兼顾配煤成本,从而有利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的步骤00071控制配合煤中关键、优质单种煤的关键指标和配用量1/3焦煤1质量百分比为815、肥煤与气肥煤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815;所述1/3焦煤1的B60、流动度MF1000DDPM、G85,所述气肥煤的B120、MF30000DDPM;00082确定其他单种煤及其配用量并控制配合煤的粗镶嵌结构焦煤质量百分比为4048,且其中粗粒镶嵌结构60的焦煤质量百分比为2025;其他1/3焦煤与1/3焦煤1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2230;瘦煤质量百分比为12。
8、15,控制配合煤的粗镶嵌结构为3538;其他1/3焦煤是指不包括1/3焦煤1在内的所有1/3焦煤。说明书CN104099116A2/4页40009进一步地,上述方案步骤1中,肥煤与气肥煤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815,且肥煤的质量百分比为08。0010本发明根据炭化室宽度加宽后对炼焦过程及焦炭质量的影响,在靠近焦炉炉墙侧升温速度快、靠近炭化室中心处升温慢,充分利用气肥煤和肥煤胶质体丰富、流动性、膨胀性好的煤质特点,此类炼焦煤能够较好铺展于煤粒间的空隙,推动不同炼焦煤颗粒的结合,从而补充由于靠近炭化室中心处配合煤升温减慢造成的粘结性相对变差的状况,1/3焦煤1在流动性、膨胀性、粘结性等指标上对配合煤的。
9、煤质进一步提升,同时,该类炼焦煤的粗粒镶嵌结构也可达到一定水平,与焦煤一起,共同为焦炭的热强度CSR的保证起到了支撑作用。本发明与500MM炭化室对煤质的需求相结合,提出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配煤结构,在改善由于炭化室加宽对焦炭质量造成的影响的同时,减少了高价优质焦煤、肥煤等在宽炭化室的配用量并大幅度降低了配煤成本;实现了不同煤质资源、不同煤种针对炭化室宽度的最优配用;且煤种、煤质分类指标简单,具有较强的生产可操纵性。具体实施方式001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2针对焦炉炭化室宽度设计配煤结构,查看焦炉结构参数,当焦炉为顶装焦炉,且炭化室宽度在500MM以上,按以。
10、下方法进行配煤。00131检测1/3焦煤的煤质指标,包括奥亚膨胀度B值、流动度、G值;检测肥煤、气肥煤的流动度MF、B值。00142对主要煤种进行煤质分析、分类。001521当1/3焦煤满足B60、流动度MF1000DDPM、G85时,为一类1/3焦煤,记为1/3焦煤1,在配合煤种的质量百分比取815;不满足上述任一条件的1/3焦煤,记为其他1/3焦煤;001622当肥煤、气肥煤满足B120、MF30000DDPM时,记为肥煤1、气肥煤1,肥煤包括肥煤1和非肥煤1与气肥煤1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815;不满足B120和MF30000DDPM任一条件的肥煤与气肥煤分别记为其他肥煤即非肥煤1与其他气肥。
11、煤;优选地,肥煤包括肥煤1和其他肥煤在配合煤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8;00173确定其他单种煤及其配用量并控制配合煤的粗镶嵌结构焦煤质量百分比为4048,且其中粗粒镶嵌结构60的焦煤质量百分比为2025;其他1/3焦煤与1/3焦煤1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2230;瘦煤质量百分比为1215,控制配合煤的粗镶嵌结构为3538。0018具体配煤方案的实施例见表10019表1各实施例的配煤方案0020单种煤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比例1焦煤12025222420其他焦煤2023232420说明书CN104099116A3/4页51/3焦煤11581413其他1/3焦煤1514131330肥煤1100。
12、415其他肥煤0100气肥煤15155100瘦煤1515131215配合煤的粗粒镶嵌结构3537383734所炼焦炭的CSR670465626950654362270021表1中,其他焦煤为粗粒镶嵌结构60的焦煤。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对肥煤没有特殊的要求,无论是肥煤1还是其他肥煤或者肥煤1与其他肥煤的混合物都能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0022表2分别为焦煤1、其他焦煤、1/3焦煤1、其他1/3焦煤、肥煤1、其他肥煤、气肥煤1、其他气肥煤、瘦煤的煤质指标0023表2各单种煤的煤质指标0024单种煤B/MF/粗粒镶嵌/粘结指数G值焦煤16839007188其他焦煤17458650791/3焦煤1。
13、69137624589其他1/3焦煤12319911582肥煤1155373864596气肥煤11375580501193其他气肥煤10931386393瘦煤283700250026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用的是其他1/3焦煤,本发明实施例1用的是1/3焦煤1与其他1/3焦煤;对比例1中未使用到气肥煤1,实施例1使说明书CN104099116A4/4页6用到气肥煤1;对比例1中的肥煤1用量为本发明的肥煤1用量和气肥煤1用量之和。由于对比例1未将影响配合煤流动性、膨胀性、粘结性等指标的关键煤种1/3焦煤1、肥煤1、符合指标要求的气肥煤区分出来,且保证其配用量达到一定范围,配合煤的煤质就无法保证达到要求且稳定,不能够与焦炉的炭化室宽度相匹配,就会造成焦炭质量波动较大或偏低或产生资源浪费的状况,而根据本发明炼焦配煤方法进行生产配煤炼焦,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炭化室宽度对焦炭质量的影响,实现了不同煤质资源、不同煤种的最优配用,大幅度地降低配煤成本。说明书CN10409911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