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的制造方法、物品的制造装置及吊钩 本发明涉及物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本发明特别涉及服装等棉布和丝绸制品的制造。
服装等棉布和丝绸的制造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分开作业来进行。即,在服装有前身大片、后身大片、衣领、袖等部件,通过缝制结合这些部件,从而制造作为成品的服装,例如,分成缝合前身大片和后身大片的工序、安装袖的工序、安装衣领的工序,分开进行作业。另外,各部件的制造也一样,例如,对于袖口来说,分成对齐表布和里布缝制特定的边的工序、缝制另一边的工序、设置扣眼的工序、锁扣眼的工序、钉钮扣的工序、安装装饰品的工序、及熨烫工序,分开进行作业。
在分开作业中,例如,一个作业者在半成品安装袖,当安装了袖的半成品在某种程度上堆积时,将该半成品送到下一作业者。另外,成批接受了带袖地半成品的下一工序的作业者将该半成品放在靠近手的位置,一件一件取出来安装衣领。当安装了衣领的半成品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将该半成品送到下一作业者。即,在现有技术的服装制造中,大多数场合是将多个半成品送到下一工序,依次加工成为成品。
可是,在服装等领域,设计的品种很多。另外,近年消费者的嗜好细化,存在一个制品的制造个数比过去减少的倾向。即,在服装等领域,也存在所谓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倾向。
与此相对,现有制造方法虽适应于大批量生产,但不适应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另外,现有的制造方法不易把握生产个数、半成品、及加工状况。另外,现有制造方法因人本来的性格具有制造过多产品的倾向。
即,在分开作业的场合,由于工序分得过细,所以较难把握哪一个阶段的半成品处于何种程度。另外,各工序所需时间也各不相同,所以,作业者有的繁忙有的比较空闲。特别是分开进行作业的场合,以经验作为基础,估算出一个工序需要大约多少时间,使作业时间均等地将工序分开,但随服装设计等的不同使得难以正确估计,大多数场合实际的作业时间与估算差别较大。为此,实际上会出现有人繁忙而有人空闲的情况。
在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场合,生产管理者应该采取改变工序的划分方法或让有空的人去支援等适当措施,但实际上较难把握在哪一个工序出现积压。所以,即使出现这样的状况,也可能在问题较严重之前不被注意到。
另一方面,作为人的特性,有空闲的作业者催促前一工序的作业者快点送半成品,前一工序的作业者为了不让手空着而制作过多的半成品。所以,在现有技术的制造方法中,存在过剩生产的倾向。
另外,现有技术的制造方法较难改变制造种类。例如,在现有技术的制造中,较难将以大片和袖等作为部件制造服装的生产线改变成制作更完整阶段的产品即袖口等的生产线。在这一点上,现有技术不适应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本发明着眼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的问题点,提出一种物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该物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易于把握生产个数、半成品、及加工状况,而且也容易改变产品种类,适合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另外,本发明还开发了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生产线的吊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1项发明提供一种物品制造装置,该物品制造装置具有导轨、沿导轨移动的多个吊钩、及多个作业台,上述吊钩具有多个载置位置,并可改变全长。
在第1项发明的物品制造装置中,将半成品吊在吊钩上移动,在各作业台对半成品进行规定的作业。本发明采用的吊钩可改变全长。为此,即使在需要如制造袖口时那样悬挂小半成品的场合,或相反地如固定衣领那样悬挂大的半成品的场合,也可通过改变全长由单一的吊钩对应。
另外,改良了上述发明的第2项发明提供一种物品制造装置,在第1项发明的基础上具有这样的特征:吊钩在上部具有大直径部。
本发明中采用的吊钩在上部具有大直径部。为此,即使在导轨悬挂多个吊钩,也可在吊钩间保持适当的距离。所以,悬挂在吊钩上的半成品不会交错,易于作业。
第3项发明提供一种物品制造装置,在第1项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吊钩可从导轨取下。
在本发明的物品制造装置中,可取下吊钩。当在所有吊钩载置着半成品运行设备时,由于半成品的数目与吊钩的数量一致,所以可容易地把握现有半成品的数量。另外,可相应于各台的作业进展情况增减吊钩的数量,可由适当的半成品量制造物品。
第4项发明提供一种物品制造装置,在第1项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吊钩具有2根以上的刚性线材、设于线材的载置部、及在2个位置设有孔的弹性板材,上述线材重合配置,在使弹性板材弯曲的状态下将2根以上的线材插通于弹性板材的2个孔中。
上述发明的物品制造装置采用的吊钩由2根以上的刚性线材和弹性板材构成,在使弹性板材弯曲的状态下将2根以上的线材插通于弹性板材的2个孔中。此时,弹性板材具有由自身的弹性力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倾向,孔的中心线欲相对线材成为垂直方向的倾向形成弹性力。结果,与线材垂直的方向上的孔的投影面积减少,由孔紧固线材。另外,由弹性板材欲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倾向所形成的力,在孔的部位于线材作用力矩,但由于在本发明中于弹性板材的2处设置孔,线材插通于弹性板材的2个孔,所以,与线材相关的力矩相抵消。
另一方面,当由手指等使弹性板材进一步弯曲时,孔的中心线变得与线材平行,在孔与线材之间形成间隙。结果,线材的捆扎被解除,线材与弹性板材可相对移动。
第5项发明提供一种物品制造装置,在第1项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吊钩在上部具有大直径部,可从导轨取下,而且具有2根以上的刚性线材、设于线材的载置部、及在2个位置设有孔的弹性板材,上述线材重合配置,在使弹性板材弯曲的状态下将2根以上的线材插通于弹性板材的2个孔。
第6项发明提供一种物品制造装置,在第1项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作业台可移动。
在本发明的物品制造装置中,由于作业台可移动,所以可迅速地对应制造品种。
第7项发明提供一种物品制造装置,在第1项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吊钩在上部具有大直径部,可从导轨取下,而且具有2根以上的刚性线材、设于线材的载置部、及在2个位置设有孔的弹性板材,上述线材重合配置,在使弹性板材弯曲的状态下将2根以上的线材插通于弹性板材的2个孔,而且作业台可移动。
为了解决与第1项发明同样的问题,第8项发明提供一种物品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导轨、沿导轨移动的多个吊钩、及多个作业台,上述吊钩具有多个载置位置,并且载置位置相互间的间隔可改变。
在本发明的物品制造装置中,在吊钩上悬挂着半成品移动,在各作业台对半成品进行规定的作业。本发明采用的吊钩具有多个载置位置,可改变载置位置相互间的间隔。为此,即使需要悬挂例如制造袖口的场合那样的小半成品时,或相反地如固定衣领那样悬挂大的半成品时,也可通过改变载置位置的间隔由单一的吊钩对应。
另外,改良上述发明的第9发明提供一种物品制造装置,在第8项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吊钩在上部具有大直径部。
本发明采用的吊钩在上部具有大直径部。所以即使在导轨上悬挂多个吊钩,也可在吊钩相互间保持适当的距离。所以,悬挂在吊钩的半成品不交叉,作业容易。
第10项发明提供一种物品制造装置,在第8项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吊钩可从导轨上取下。
在本发明的物品制造装置中,可取下吊钩。如前提是在所有吊钩上载置半成品运行装置,则半成品的数量与吊钩的数量一致,所以,可容易地把握现在的半成品的数量。另外,可相应于各台的作业进展情况增减吊钩的数量,可按适当的加工量制造物品。
第11项发明提供一种物品制造装置,在第8项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吊钩具有2根以上的刚性线材、设于线材的载置部、及在2个位置设有孔的弹性板材,上述线材重合配置,在使弹性板材弯曲的状态下将2根以上的线材插通于弹性板材的2个孔。
本发明的物品的制造装置采用的吊钩由2根以上的刚性线材和弹生板材构成,并在使弹性板材弯曲的状态下将2根以上的线材插通于弹性板材的2个孔。此时,弹性板材由自身的弹性力恢复到原来的形状,通过孔的中心线欲相对线材成为垂直方向的倾向施加弹性力。结果,孔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面积减少,由孔捆紧线材。另外,通过弹性板材欲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倾向形成的力在孔的部位于线材作用力矩,但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弹性板材的两个位置设有孔,线材插通于弹性板材的两个孔,所以,与线材相关的力矩相抵消。
另一方面,当用手指等使弹性板材进一步弯曲时,孔的中心线变得与线材平行,在孔与线材之间形成间隙。结果,线材的捆紧被解除,线材与弹性板材可相对移动。
第12项发明提供一种物品制造装置,在第8项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吊钩在上部具有大直径部,可从导轨取下,而且具有2根以上的刚性线材、设于线材的载置部、及在2个位置设有孔的弹性板材,上述线材重合配置,在使弹性板材弯曲的状态下将2根以上的线材插通于弹性板材的2个孔。
第13项发明提供一种物品制造装置,在第8项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作业台可移动。
在本发明的物品制造装置中,由于作业台可移动,所以可迅速地对应制造品种。
第14项发明提供一种物品制造装置,在第8项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吊钩在上部具有大直径部,可从导轨取下,而且具有2根以上的刚性线材、设于线材的载置部、及在2个位置设有孔的弹性板材,上述线材重合配置,在使弹性板材弯曲的状态下将2根以上的线材插通于弹性板材的2个孔,而且作业台可移动。
第15项发明提供一种物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物品制造装置具有导轨、沿导轨移动的多个吊钩、及多个作业台,上述吊钩具有多个载置位置,并且可改变全长;在吊钩上载置构成物品的多个部件,在作业台上对载置于吊钩的部件进行加工或使部件相互结合,然后再次将加工后的半成品或成品载置于吊钩,送到下一个台。
在本发明的物品制造方法中,将构成物品的多个部件载置于吊钩。为此,作业者没有必要去一件一件地取部件。另外,由于部件安装于吊钩,所以在作业者交班的场合或需要其他人帮助的场合,没有必要提示部件的位置。
第16项发明提供一种物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具有单线导轨、沿导轨移动的多个吊钩、及多个作业台的物品制造装置,在吊钩上载置构成物品的多个部件,在作业台上对载置于吊钩的部件进行加工或使部件相互结合,然后再次将加工后的半成品或成品载置于吊钩,送到下一个台。
在本发明的物品制造方法中,使用单线导轨。为此,半成品必须从先投入的物件开始进行加工。所以,当更换制造品种时,不会混合不同的产品。另外,在本发明的物品制造方法中,也在吊钩上载置构成物品的多个部件。所以,作业者没有必要去一件一件地取部件。另外,由于部件安装于吊钩,所以在作业者交班的场合或需要其他人帮助的场合,没有必要指示部件的位置。
第17项发明提供一种吊钩,其特征在于:吊钩具有2根以上的刚性线材、设于线材的载置部、及在2个位置设有孔的弹性板材,上述线材重合配置,在使弹性板材弯曲的状态下将2根以上的线材插通于弹性板材的2个孔。
本发明的吊钩由2根以上的刚性线材和弹性板材构成,并在使弹性板材弯曲的状态下将2根以上的线材插通于弹性板材的2个孔。此时,弹性板材具有由自身的弹性力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倾向,由孔捆紧线材。另外,虽然弹性板材欲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倾向形成的力在孔的部位于线材作用力矩,但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弹性板材的两个位置设置有孔,线材插通于弹性板材的两个孔,所以,与线材相关的力矩相抵消。
第18项发明提供一种吊钩,在第17项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在上部具有大直径部。
对附图简单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服装制造装置的全体透视图。图2为在图1的服装制造装置中使用的导轨的断面图。图3为在图1的服装制造装置中使用的吊钩的透视图。图4为在图1的服装制造装置中使用的吊钩的分部透视图。图5为图3的吊钩的弹性板材部分的断面图。图6为弹性板材的下面图和侧面图。图7为示出在图3的吊钩悬挂部件或半成品的状态的透视图。图8为示出吊钩的其它悬挂方法的说明图。图9为示出本发明的服装制造装置的使用方法的说明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
本实施形式的服装制造装置1由导轨2、吊钩3、及6个作业台5构成。
下面依次进行说明。导轨2为与公知的吊门导轨和窗帘导轨相同的构造,例如为轻量C型钢那样的断面为“C”形的构件,如图2所示那样朝下配置开口部分6。在本实施形式中,导轨2在平面视图中大体配置成“コ”字状。另外,导轨2为单线。
在导轨2配置用于如图所示那样将吊钩3吊下的移动构件7。移动构件7具有行走用的滚轮8,该滚轮8与导轨2内侧的水平部分接触。由滚轮8支承环状的吊具9,吊具9从导轨2的开口6垂下。
吊钩3如图3那样由3根钢琴线10、11、12、弹性板材13、15、及大直径构件16构成。
钢琴线10、11、12的线径都为2-5mm左右,对于弯曲和拉伸具有相当的刚性。在本实施形式中,作为具有相当刚性的线材的代表例采用了钢琴线,但如为可发挥相当刚性的线材,不限定材质。
3根钢琴线10、11、12中,位于最上部的钢琴线10在一端设置钩部20。即,钢琴线10的一端弯曲成圆形。
位于中间部的钢琴线11的全长比另外两根短。具体地说,钢琴线11的全长为另外的钢琴线10、12的1/5-1/3。钢琴线11的两端部折曲形成弯折部(载置位置)50、51。该弯折部(载置位置)50、51的角度约为30度。另外,在一方的弯折部50罩上乙烯等树脂管52。
另一方的钢琴线12的一端折曲成“コ”字状,设置弯折部(载置位置)21。即,钢琴线12的一端弯曲成两个台阶。具体地说,钢琴线12的前端部相对本体部分弯曲成垂直方向,其前端部相对垂直部分折曲成60度。因此,钢琴线11、12的最前端部分相对本体具有约30度的倾斜。在设置于钢琴线12的弯折部21罩有乙稀等树脂管53。
弹性板材13、15为如图6所示那样由弹簧钢制成的短册状板,厚度大约为1mm左右。在弹性板材13、15于中心轴线上设置二个孔22、23。孔22、23的形状都为椭圆形。在弹性板材13、15的短边都设置有折曲部53。折曲部53的目的是为了使该部分变厚,以使整体上易抓住。
大直径构件16由木或合成树脂制成,呈圆柱状,在中心设置有贯通孔。大直径构件16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为四棱柱等棱柱状或棱锥状,在功能方面,最好为以曲面为基调的形状。最好采用圆柱、球、桶形中任何一种形状。
下面说明吊钩3的各构件的组装构造。吊钩3由弹性构件13、15捆紧上述钢琴线10、11、12,并插通大直径构件16。
即,上下钢琴线10、12以相互错开的状态重叠,在重叠的部分安装弹性板材13,钢琴线10、12由弹性板材13捆紧。另外,钢琴线12与中间部的钢琴线11重叠,在重叠部分安装弹性板材15,钢琴线12、11由弹性板材15捆紧。
钢琴线10、11、12与弹性构件13、15的关系如图4、5所示。即,在弹性构件13、15设置一对孔22、23,将弹性板材弯曲成圆弧状,使孔22、23位于直线上,在孔22、23双方插通钢琴线10、11、或钢琴线11、12的重叠部分。更为具体地说,在图3上部的弹性板材13的两个孔22、23一起插通钢琴线10、11。另外,在下部的弹性板材15的两个孔22、23一起插通钢琴线11、12。
由于弹性板材13、15在通常状态下为平板状,所以具有由其弹性恢复成平板状的倾向。为此,孔22、23如图5所示那样在相对钢琴线10、11、12的轴线倾斜的方向受到弹性力,相互推压钢琴线10、11及钢琴线11、12。另外,钢琴线10、11、12从孔22、23接受力矩,但由于在弹性板材13、15设置有两个孔22、23,所以,力矩相抵消。
大直径构件16在中心的贯通孔插通钢琴线10。在大直径构件16的下面接触钢琴线12的前端部。为此,大直径构件16不落下,在吊钩3的上部停止。
本实施形式的吊钩3可改变全长和弯折部21相互间的距离。即,如图5中两点划线所示那样,当用手指抓住弹性板材13、15进一步变形成“く”字状时,孔22、23的平面相对钢琴线10、11或钢琴线11、12垂直,在钢琴线10、11、12与孔22、23间形成间隙。在该状态下,钢琴线10、11、12的捆扎被解除,钢琴线10、11、12可相互移动。因此,当使弹性板材13进一步变形成“く”字状、调节钢琴线10、12的重叠部分的长度时,吊钩3的全长变化。另外,通过使弹性板材15进一步变形成“く”字状,可使钢琴线12的弯折部(载置位置)50、51和钢琴线12的弯折部(载置位置)21的间隔变化。
在本实施形式中,示出了吊钩3以3根钢琴线10、11、12进行重叠的例子,但也可重叠4根或4根以上的钢琴线10、11、12。另外,也可在弹性板材13、15设置3个以上的孔。在弹性板材采用3个以上的孔的构成的场合,弹性板材变形成波形。
在本实施形式的服装制造装置1中,在设于导轨2的移动构件7的吊具9接合吊钩3的钩部20,吊钩3从导轨2垂下。吊钩3的安装如上述那样仅是将钩部20接合在吊具9,所以吊钩3的安装和拆卸容易。
吊钩3沿导轨2由手动行走,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导轨2为单线,所以依次输送吊钩3,不能超过。
在吊钩3悬挂半成品和部件。在吊钩3的悬挂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在弯折部21、50、51直接悬挂部件等,也可通过其它构件来悬挂部件等。
图7示出在下侧的弯折部21安装清洗夹状保持构件30、由保持构件夹住部件31的例子。在弯折部50直接悬挂半成品33。
与此不同,图8示出在钢琴线11、12间夹住半成品33的例子。
作业台5具体为缝纫机台和熨斗台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形式的服装制造装置1中,在作业台5如图9所示那样安装有滚轮35,可自由移动。
下面,说明服装制造装置1的使用方法。使用服装制造装置1时,最初在吊钩3载置构成一个制品的所有部件。例如,在由服装制造装置1缝制服装的场合,如图9所示那样,在最初的吊钩3悬挂前身大片40、后身大片41、右袖42、左袖43、衣领44这5个部件。这些部件例如挂在下侧弯折构件21。
在最初的作业台51,取下前身大片40、后身大片41,对其进行缝制。缝制后的半成品46悬挂在上部的弯折构件21。继续推吊钩3,使吊钩3沿导轨2移动,送入到下面的作业台52。在移动吊钩3时,如在前方堆积吊钩3,则握住吊钩3推前面的吊钩3,本实施形式采用的吊钩3由于设置有大直径构件16,所以吊钩3相互不交错。
接下来,在作业台52取出上述半成品46和右袖42,对其进行缝合。然后将半成品再次返回到上部的弯折构件21,推吊钩3,沿导轨2使吊钩3移动,送到下一个作业台。这样继续作业,最后部件完全消失,仅在吊钩3上留下完成的服装。
在本实施形式的服装制造装置1中,导轨2为单线,半成品一个一个地送到下一道工序。为此,作业的停滞状态和半成品量一目了然。例如,当一个工序在早期结束而下一工序需要相当多的时间的场合,由于在该作业台处停止很多吊钩3,所以一眼就可看出该工序所需要的时间。在该场合,例如将该工序进一步细化,更换作业台,投入作业人员。结果,整体上顺利地推进了作业。
相反,在继续进行比预想简单的工序的场合,将多个工序集合起来在一个工作台进行。
在制造服装后制造袖口的场合,使吊钩3的全长收缩,调节到与袖口部件相应的吊钩3的长度,在吊钩3载置部件。然后,适当配置作业台5。
在本实施形式的服装制造装置1中,可容易地变更弯折构件21的间隔,另外,在作业台5设置滚轮35,可容易地移动,所以,可容易地对应产品种类的变更。
制造量的调整也可通过增减吊钩3的数量进行调节。
第1和8项发明的物品制造装置将半成品悬挂在吊钩上移动,在各作业台对半成品进行规定的作业。
在第1项发明的物品制造装置中,可改变吊钩的全长,在第8项发明的物品制造装置中,可改变载置位置相互间的间隔。为此,第1、8项发明具有不论制造物大小都可由单一的装置制造服装等的效果。
另外,在第2、9项发明的物品制造装置和第18项发明的吊钩中,由于在吊钩的上部设置有大直径部,所以,即使在导轨悬挂多个吊钩,吊钩也可保持适当的距离。为此,悬挂于吊钩的半成品不交叉,具有作业容易进行的效果。
在第3和第10项发明的物品制造装置中,由于可取下吊钩,所以具有可容易把握现在的半成品数量的效果。
第4项和第11项发明的物品制造装置中所采用的吊钩和第17项发明的吊钩应用简单的材料和简单的构成即可容易地改变吊钩的全长和载置位置相互间的间隔,适于用作生产线的物品输送吊钩。
在第5项和第12项发明的物品制造装置中,由于悬挂在吊钩的半成品不交叉,所以作业容易,由于可取下吊钩,所以可容易地把握现在的半成品数量,由简单的材料和简单的构成即可容易地改变吊钩的全长和载置位置相互间的间隔,适合用作生产线的物品输送吊钩。
第6和第13项物品的制造装置的作业台可移动,所以,具有可迅速对应制造品种的效果。
在第7项和第14项发明的物品制造装置中,由于悬挂在吊钩的半成品不交叉,所以作业容易,由于可取下吊钩,所以可容易地把握现在的半成品数量,由简单的材料和简单的构成即可容易地改变吊钩的全长和载置位置相互间的间隔,由于可移动作业台,所以可迅速对应制造品种的变更,适合用作生产线的物品输送吊钩。
第15项发明的物品制造方法将构成物品的多个部件载置于吊钩。为此,作业者没有必要去一件一件地取部件。另外,由于部件安装于吊钩,所以在作业者交班的场合或需要其他人帮助的场合,没有必要提示部件的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物品制造方法容易把握生产个数、半成品、及加工状态,而且具有容易改变制造品种的效果。
在第16项发明的物品制造方法中,由于使用单线导轨,必须从先投入的物件开始进行加工。为此,当更换制造品种时,不会混合不同的产品。在本发明的物品制造方法中,容易把握生产个数、半成品、及加工状态,而且具有容易改变制造品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