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炎性肠病的复方青黛剂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天然植物制备治疗炎性肠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隆病(CD),它们是一种顽固性难治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肠道局部免疫应答过度有关,目前临床缺少疗效比较肯定、毒副作用小的治疗药物,尚无特效的治疗办法。因此,人们在研究具有综合治疗作用并且毒副作用小的抗UC治疗药中,十分重视中医中药的开发和利用。本申请人的课题组从事中药青黛治疗此症已有多年,并已发表过专题文章、申请新药批号、申请专利(CN1202361A治疗炎性肠病的中药青黛散,1997.6.18)。原青黛散的加工工艺是将各成分药常规粉碎后,过120目筛混匀制成粉末、胶囊和悬浮液剂。工艺精度不高,药物颗粒较粗,药物的纯度和生物利用度低。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发现在先专利申请的组分配伍也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炎性肠病的复方青黛剂扩制备方法。复方青黛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引起的腹泻,由药用植物制备,其特征是组份重量配比如下:青黛554g、枯矾185g、川黄柏308g、儿茶148g、珍珠粉61g。
制备治疗炎性肠病的中药复方青黛剂的方法,包括制成不同剂型,其特征是将青黛、枯矾、儿茶分别粉碎成最细粉,青黛含靛兰(C16H10N2O2)不得少于2.0%;珍珠超细干式粉碎成颗粒细度5-10μm的超细粉;川黄柏采用乙醇提取,回收乙醇,干燥得干膏,粉碎成最细粉;将上述五味组成物的粉末过筛混匀,总量分为250份。按药用剂量配比取1/250份制剂。
本发明的治疗炎性肠病的复方青黛剂与以前的青黛散虽组份相同,但配比不同。特别是制备方法,是对在先专利申请青黛散制备工艺的进一步改进。它分别采用超微粉碎及提纯工艺,使药物颗粒更细,药物之溶解度更大,生物利用度更高,灌肠后更容易吸收。剂型也增加了浓缩乳剂,提高了有效药量的选择度。本发明提纯细化工艺地优点是充分利用药物的有效成分,本发明工艺制备的青黛颗粒剂是将各成份药经超微粉碎成最细颗粒(5-10μm)。例如黄柏的主要成分为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等生物碱和黄柏酮、黄柏内酯等成分,为了最大限度提取黄柏中有效成分,采用50%乙醇提取黄柏经乙醇提纯,纤维含量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工艺精度。,并对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如溶媒用量、乙醇浓度、提取时间等条件采用正交试验,以黄柏中小檗碱转移率为指标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以优选最佳提取条件。经工艺改进后,现5.0克青黛散与4.0克青黛颗粒剂有效成分相同,可将药物制成散剂、颗粒剂、乳剂、胶囊等。特别是乳剂此时药物的纯度、溶解度、生物利用度等明显提高,因纤维含量少,对胃肠的刺激减小,病人用药时的不适感减轻,灌肠的保留时间明显延长。且因药物纯度的提高,更利于制成胶囊和便于病人携带,临床疗效也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方法工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治疗炎性肠病的中药复方青黛剂,由药用植物制备,其特征是组份重量配比如下:青黛554g 枯矾185g 川黄柏308g 儿茶148g 珍珠粉61g。
制备治疗炎性肠病的青黛剂的方法,包括制成乳化剂、胶囊、栓剂、丸剂等不同剂型,其特征是青黛、枯矾、儿茶分别拣选、粉碎、过筛、除去杂质、绒毛,制成最细粉,相当于120-200目,青黛含靛兰(C16H10N2O2)不得少于2.0%;珍珠超细干式粉碎成颗粒细度5-10μm的超细粉;川黄柏用50%乙醇提取三次,黄柏用50%乙醇提取三次,第一次8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三次均为6倍量提取1小时,收集三次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减压干燥,粉碎成最细粉。将上述五味组成物的粉末过六号筛,混匀,将总量分为250份。各剂型以含复方青黛剂1/250份为准,按常规制药工艺加入赋型剂。
颗粒剂:采用糊精浆为粘合剂制粒,糊精浆浓度为5%,加入量为上述药药粉量的65-70%为佳,用5%糊精浆制软材,制粒,经80℃干燥,制成1000g,整粒分装即得。每袋装4g,含复方青黛剂1/250份。一次成品率可达80-85%。
用本发明组合物和方法制得的复方青黛剂,药用剂量口服:成人量:每次含复方青黛剂1/250份,每日两次;灌肠或栓剂:每次用含复方青黛剂1/250份或两份。
青黛品种混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做含量测定。符合药典≥2.0%规定方可投料。本发明用福建省建黛集团地道药材为原料,含靛兰达2.4%。
[性状]本品为深蓝色颗粒,味苦。
[检查]应符合颗粒剂项下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B)。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604nm,流速:1.0ml/min,理论板数按靛蓝色谱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靛蓝对照品3.5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氯仿40ml溶解,超声处理5分钟使溶解,放冷,加氯仿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制成每1ml含0.07mg的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检查项下样品,研细,取0.14g,研细,精密称定,置烧瓶中,加氯仿90ml,回流提取2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100ml量瓶中,加氯仿稀释至刻度,摇匀,滤液经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测定色谱峰面积,计算,即得。
本品每克含青黛按靛蓝(C10H10N2O2)计算,不得少于9mg。
[贮藏]密封,阴凉干燥处。
本发明方法所述珍珠超细粉化:用QLM-IV型号气流磨粉碎,将珍珠采用超细干式粉碎成颗粒细度5-10μm的超细粉。压缩气体经喷管加速成超音速气流射入粉碎室,粉碎室中物料经高速气流加速后相互对撞破碎,粉碎后的物料被气流送到分级区,由分级轮分选出所需细度的粉,未满足要求的粗粉返回研磨区继续研磨,细粉随气流进入收集器收集,空气滤过排入大气。收集5-10μm超细粉备用。
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珍珠粗颗粒(g) 气流磨型号 超细粉量(g) 残渣量(g) 出粉率(%)
1000 QLM-IV 965 25 96.5
1000 QLM-IV 960 28 96
1000 QLM-IV 975 18 97.5
本发明所述黄柏,根据临床用药经验选用川黄柏,该药中主要成分为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等生物碱和黄柏酮、黄柏内酯等成分,为了最大限度提取黄柏中有效成分,采用乙醇提取,并对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如溶媒用量、乙醇浓度、提取时间等条件采用正交试验,以黄柏中小檗碱转移率为指标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以优选最佳提取条件。
表9 气流磨型号 粒度(μm) 出粉率(%) 最小粉碎 量(kg) 粉碎速度 (kg/h)产地 QLM-IV 5-10 95-98 0.5 1.5-2.0中国沈阳飞机研究所,粉体公司
(1)正交表表设计如表2。
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2
(2)试验方法、试验数据及结果
每份分别取川黄柏100g(已知小檗碱含量1.51%),按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提取,回收乙醇减压干燥,干膏称重,并测定小檗碱含量,计算其转移率,试验结果,试验数据方差分析见表3和表4。
试验数据表 表3
小檗碱含 小檗碱理 小檗碱实 转移率
序号 A B C 干膏重(g) 量(mg/g) 论量(mg) 测量(mg) (%)
1 1 1 1 16.14 39.57 1510 638.66 42.29
2 1 2 2 20.26(+4) 38.04 1510 770.69 51.04
3 1 3 3 21.74(+6) 35.08 1510 762.56 50.50
4 2 1 2 17.76 46.23 1510 821.08 54.38
5 2 2 3 16.18 50.67 1510 819.80 54.29
6 2 3 1 18.98(+4) 36.80 1510 698.46 46.26
7 3 1 3 18.14 50.96 1510 924.41 61.22
8 3 2 1 17.82 47.36 1510 843.97 55.89
9 3 3 2 20.18(+4) 41.40 1510 835.45 55.33
K1 143.83 157.89 144.44
K2 154.93 161.22 160.75
K3 172.44 152.09 166.01
47.94 52.63 48.15 CT=24669.94
51.64 53.74 53.58 QA=24808.64
57.48 50.69 55.34 QB=24684.17
R 9.54 3.04 7.19 QC=24754.27
注:表3中干膏重项下的括号内容是加入糊精量,由于该醇度下提取物较粘,干燥困难,故加入了少量糊精。
小檗碱转移率方差分析表 表4方差来源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SA 138.70 2 69.35 9.8 >0.05SB 14.23 2 7.12 1.0 >0.05SC 84.33 2 42.17 5.9 >0.05S误 14.14 2 7.07S总 251.40
以上表3、表4结果分析,从直观上看R值最大的因素A以A3为最好、次之因素C以C3为最佳,R值最小的是因素B数值比较接近以BC略大;从方差分析看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其F值A>C>B,与直观分析是一致的。综上所述,A3、C3为最优,B因素的B2略佳,但考虑到在制备过程中提取物较粘,干燥较困难,加之与B1结果较接近,故B因素选B1为适宜。
因此,综合分析优选的最佳提取条件为A3B1C3。
即:用50%乙醇提取三次,每次8、6、6倍量,提取2.0、1.0、1.0小时。
(3)验证试验
为了验证上述选择的A3B1C3提取条件的可靠性,进行验证试验,即取黄柏100g,按A3B1C3条件进行试验,提取干膏称重,含量测定,计算转移率,结果见表5。
验证试验数据表 表5 干膏重(g) 小檗碱含量 (mg/g) 实测总量(mg) 理论量(mg) 转移率(%) 18.09 51.37 929.28 1510 61.54
以上结果与正交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试验数据稳定、可靠,工艺条件可行,可以进入中试生产。
(4)试验仪器、方法与条件
仪器:岛津CS-930薄层扫描仪
λS=345nm λR=370nm SX=3
薄层条件:硅胶G板
展开剂:川黄柏的展开剂。
苯——醋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液(12∶6∶3∶3∶1)在饱和氨蒸气下展开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0.1g,精密称定,置50ml定量瓶中,加乙醇4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E)20分钟,放冷,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盐酸小檗碱11.32mg→50ml(02264mg/ml)。
四、本品多为粉末入药,疏散性强,粘着性极差,成型困难,颗粒易碎,进行如下试验。
(1)试验方法及实验数据
对成型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见表6 表6 投料量(g) 选择溶媒 及浓度用量 干燥温度 干燥时间成品率 100g粉末 用50%乙醇59ml 80℃ 4小时颗粒过散 100g粉末 用30%乙醇55ml 80℃ 4小时颗粒过散 100g粉末 用15%乙醇55ml 80℃ 4小时颗粒过散 100g粉末 用蒸溜水50ml 80℃ 4小时颗粒过散 100g粉末 用1%糊精71ml 80℃ 4小时成品率30% 100g粉末 用2%糊精71ml 80℃ 4小时成品率50% 100g粉末 用5%糊精72ml 80℃ 4小时成品率85%
比较1-2%与5%糊精浆制粒,前者成品率低,成型颗粒在包装,运输中易碎,而后者没有此弊端,故采用5%糊精浆制粒,进行3次同条件的实验,条件稳定、数据可靠。本发明中以药材粉末制粒,粘着性极差,成粒困难,颗粒易碎,采用糊精浆为粘合剂制粒,经三批实验,证明糊精浆浓度为5%,加入量为药粉量的65-70%为佳,一次成品率可达80-85%。
(2)中试研究
在前面成熟条件下,中试3批,每批青黛、川黄柏、枯矾、儿茶、珍珠,投料量为12.56kg。结果见表7。
表7 批号 药材总量 (kg) 药粉总 量(kg) 糊精浆量 (ml/kg) 成品量 (kg) 筛漏量 (kg) 成品率 (%) 水分含 量(%) 靛兰含量 (mg/g) 981201 12.56 9.8 650 8.2 1.6 84 4 13 981202 12.56 9.9 680 8.3 1.6 84 4 13 981203 12.56 10.1 700 8.5 1.6 84 4 13
(3)中试可控条件见表8
表8 温度(℃) 颗粒厚度(cm)糊精浆用量(ml%)干燥时间(h) 70-80℃ 1.5-2.565-704
(4)中试结论
经3批中试试验981201、981202、981203,证明糊精浆的浓度为5%,加入量为药粉量的65-70%为佳,一次成品率可达80-85%,以上结构表明该工艺合理,可以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