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独一味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226252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31071.4

申请日:

2004.04.20

公开号:

CN1562310A

公开日:

2005.01.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K 9/48登记生效日:20170503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成都优他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四川恒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科华北路58号亚太广场11FA-C座变更后权利人: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小天竺街75号1栋12楼4号|||专利权保全的解除IPC(主分类):A61K 9/48申请日:20040420授权公告日:20060510解除日:20110103|||专利权的保全IPC(主分类):A61K 9/48申请日:20040420授权公告日:20060510登记生效日:20100703|||专利权保全的解除IPC(主分类):A61K 9/48申请日:20040420授权公告日:20060510解除日:20100703|||专利权的质押、保全及解除(专利权的质押(保全))质押(保全): 保全登记生效日: 2010.1.3|||专利权的质押、保全及解除(专利权质押(保全)的解除)质押(保全): 保全登记解除日: 2010.1.3|||专利权的质押、保全及解除(专利权的质押(保全))质押(保全): 保全登记生效日: 2008.7.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31/7048; A61K9/48; A61P29/00; A61P7/04; A61P25/04; A61P25/06; A61P1/04; A61P13/00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31/7048; A61K9/48; A61P29/00; A61P7/04; A61P25/04; A61P25/06; A61P1/04; A61P13/00

申请人:

成都优他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阙文彬

地址: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科华北路58号亚太广场11FA-C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藏药独一味的有效部位提取物为主要原料的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软胶囊有效部位提取物可由水煮提取、乙醇回流、渗漉提取等方法得到,并用有机溶剂萃取或大孔树脂吸附等方法分离提纯;再取大豆油,加入助悬剂蜂蜡和上述提取物细粉,混匀,过胶体磨,可压制成本发明软胶囊制剂。本发明软胶囊具有较好的镇痛和止血功能,临床上可用于止血止痛、抗菌消炎、活血化瘀。本发明还具有在肠胃道中崩解快、吸收、显效快、服用量小,生物利用度高、疗效确切、稳定性好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独一味的软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该软胶囊由如下重量份的原
料药组成:独一味提取物20~30重量份,植物油25~36重量份,助悬剂1~
5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一味软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
的原料药组成:独一味提取物26重量份,植物油29重量份,助悬剂3重量
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独一味的软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独
一味提取物中含有脂溶性成分14%~21%、黄酮类和甙类8%~60%、糖类
25%~6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有:脂溶性成分为5、7、3′、
4′-四羟基黄酮,5、7、3′、4′-甲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槲皮
素,槲皮素-3-O-β-L-阿拉伯糖苷,5、7、4′-三羟基黄酮-7-O-β-新橙
皮糖苷,偏诺皂苷元糖苷,β-谷甾醇和正三十三烷;
黄酮类和甙类为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槲皮素
-O-阿拉伯糖苷,芹菜素,芹菜素-7-O新橙皮糖苷,β-谷甾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独一味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
方法为:取独一味药材,粉碎成最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30
倍量的水,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10~20倍量水,煎煮0.5~1.5小时,
合并药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
用;取植物油加热到80℃,加入助悬剂,使其溶化,放凉至40℃左右,加
入上述浸膏细粉,混匀,过胶体磨,压制成软胶囊,经洗丸、干燥即得独一
味软胶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独一味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
方法为:独一味药材100重量份粉碎成最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20
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15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药液,
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取大豆
油29重量份加热到80℃,加入蜂蜡3重量份,使其溶化,放凉至40℃左右,
加入上述浸膏细粉,混匀,过胶体磨,压制成软胶囊,干燥,压制成软胶囊,
经洗丸、干燥即得独一味软胶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独一味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
方法为:取独一味药材,粉碎成最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30
倍量的水,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10~20倍量水,煎煮0.5~1.5小时,
合并药液,滤过,浓缩备用;将浓缩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用30~50倍蒸
馏水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
用;取植物油加热到80℃,加入助悬剂,使其溶化,放凉至40℃左右,加
入上述浸膏细粉,混匀,过胶体磨,压制成软胶囊,经洗丸、干燥即得独一
味软胶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独一味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
方法为:独一味药材,粉碎成最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20倍量的
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15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药液,滤过,
滤液浓缩备用;将浓缩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用40倍蒸馏水洗脱,收集洗
脱液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取大豆油加热
到80℃,加入蜂蜡,使其溶化,放凉至40℃左右,加入上述浸膏细粉,混
匀,过胶体磨,压制成软胶囊,干燥,压制成软胶囊,经洗丸、干燥即得独
一味软胶囊。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独一味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
方法为:取独一味药材,粉碎成粗粉,加70%~99%的乙醇回流提取2~3
次,第一次加乙醇8~12倍量,回流1~3小时,第2、3次加乙醇6~10倍
量,回流1~2小时;合并回流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到醇
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加水混悬后,依次用石油醚、正丁醇萃取2~3次,
回收溶剂,干燥,得到石油醚提取物A,正丁醇提取物B,提取剩余部分为
水提取物C;合并上述A、B、C三种提取物,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
取植物油加热到80℃,加入助悬剂,使其溶化,放凉至40℃左右,加入上
述提取物细粉,混匀,过胶体磨,压制成软胶囊,经洗丸、干燥即得独一味
软胶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独一味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
方法为:取独一味药材,粉碎成粗粉,加9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
加乙醇10倍量,回流2小时,第2、3次加乙醇8倍量,回流1.5小时;合
并回流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到醇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加
等量水混悬后,依次用等量石油醚、正丁醇萃取3次,回收溶剂,干燥,得
到石油醚提取物A,正丁醇提取物B,提取剩余部分为水提取物C;合并上述
A、B、C三种提取物,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取大豆油加热到80℃,
加入助悬剂蜂蜡,使其溶化,放凉至40℃左右,加入上述提取物细粉,混匀,
过胶体磨,压制成软胶囊,经洗丸、干燥即得独一味软胶囊。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独一味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
方法为:取独一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置于渗漉器中用70%~90%乙醇浸泡
12~36小时后,以5ml~10ml/min的速度渗漉,直至流出液经薄层层析检测
无斑点为止;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到独一味渗漉液;将独一味渗
漉液加水静置12~36小时,得到沉淀物A,干燥备用;上清液过大孔树脂层
析柱,分别用30~50倍蒸馏水,30~50倍15%~45%乙醇洗脱,回收乙醇,
干燥,得到提取物B、C;合并上述A、B、C三种提取物,粉碎成细粉,过
200目筛备用;取植物油加热到80℃,加入助悬剂,使其溶化,放凉至40
℃左右,加入上述提取物细粉,混匀,过胶体磨,压制成软胶囊,经洗丸、
干燥即得独一味软胶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独一味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为:取独一味药材100重量份,粉碎成粗粉,置于渗漉器中用80%乙
醇浸泡24小时后,以5ml/min的速度渗漉,直至流出液经薄层层析检测无
斑点为止;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到独一味渗漉液;将独一味渗漉
液加水静置24小时,得到沉淀物A,干燥备用;上清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
分别用40倍蒸馏水,40倍30%乙醇洗脱,回收乙醇,干燥,得到提取物B、
C;合并上述A、B、C三种提取物共26重量份,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
用;取大豆油29重量份加热到80℃,加入助悬剂蜂蜡3重量份,使其溶化,
放凉至40℃左右,加入上述提取物细粉,混匀,过胶体磨,压制成软胶囊,
经洗丸、干燥即得独一味软胶囊。
13、如权利要求5、6、7、8、9、10、11、12中所述的独一味软胶囊制
剂,其特征在于所用植物油是大豆油、色拉油、麻油、花生油、玉米油、杏
仁油、桃仁油、棉籽油、葵花籽油、蓖麻油、橄榄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14、如权利要求5、6、7、8、9、10、11、12中所述的独一味软胶囊制
剂,其特征在于所用助悬剂可以是甘油、吐温-80、棕榈油、单硬脂酸铝、
大豆卵磷脂、蜂蜡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独一味软胶囊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
征在于该方法中鉴别方法为:
照薄层色谱法:
取软胶囊内容物0.3g,加乙醇5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
2ml,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独一味对照药材1g,同上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4∶
1的氯仿-甲醇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105℃
加热约15分钟;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独一味软胶囊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
征在于该方法中含量测定方法为
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条件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
流动相:比例为40∶60的甲醇-0.2%磷酸溶液,检测波长350nm,检测
灵敏度0.01AUFS,柱温:30℃,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
对照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木犀草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
25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各提取试验项下的浸膏粉约2g,精密称定,
分别置100ml磨口具塞三角瓶中,精密加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
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加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
作为供试品溶液;
线性关系:精密称取木犀草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8.5μg
的溶液,吸取该溶液2、5、8、10、12、15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上
述色谱测定木犀草素吸收峰面积;软胶囊制剂中每粒含独一味以木犀草素
计,不得少于0.8000mg。

说明书

藏药独一味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味中药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藏
药独一味的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为唇形科植物,原属糙苏
属(Phlomis Linn),现已从该属中分出成为独立的属,称独一味属,仅1
种,又名独步通,藏语亦称“大巴”、“打布巴”。其根及根茎或全草人药,
是我国藏、蒙及纳西等民族民间常用草药之一。是藏、蒙及纳西民间经常用
来治疗刀、枪伤、跌打损伤、浮肿后流黄水,关节炎等疾患的草药,具有止
血止痛、抗菌消炎、活血化瘀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独一味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镇痛作用:10%独一味浸膏0.28ml/10g或0.14ml/10g,给小白鼠灌
胃,有镇痛作用,持续时间约2小时;独一味浸膏0.19-3.0g/kg的镇痛
作用与0.23g/kg的阿斯匹林相当。

止血作用:10%或5%独一味浸膏0.14ml/10g,给小白鼠灌胃,出血时
间由给药前7.1-7.7分钟,分别缩短至4.7和3.2分钟(P<0.01),表明
有止血作用。

抗菌作用:独一味浸膏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产气杆菌有抑菌作用。独
一味叶皂甙对瘌疾杆菌、绿脓杆菌、产气杆菌、枯草杆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
菌均有抑菌作用。

免疫作用:独一味浸膏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巨噬细胞吞噬指数、E
一花环形成率及酯酶染色阳性率,表明独一味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
细胞免疫的作用。

藏药独一味经毒理实验证实其毒副作用小,它的止痛、止血、抑菌,增
加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机理使其在外科创伤方面有着广泛的使用价值。外科临
床可用于治疗骨折镇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根据对独一味的化学和药理研究结果,其具有较好的镇痛和止血功能
外。临床可用于治疗糜烂出血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出血、偏头痛、泌尿系统
感染出血、泌尿道结石镇痛出血、慢性细菌前列腺炎等。

藏药独一味还具有扶正固本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本药对计划生育手
术引起的副作用亦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对放环及药流术后点滴状淋漓不尽
的阴道流血,较西药疗效更好,表明本品是有发展前景的中药,值得临床推
广应用。

另外,独一味还含有17种氨基酸和21种微量元素,可为关节软骨的修
复提供丰富充足的营养物质,从而达到强筋壮骨的目的。

藏药独一味在临床应用广泛,效果好,毒副作用小,颇具临床价值。但
是临床上控制疼痛、出血性疾病症状需要一种能够服用量小,起效快的药物
来满足临床用药需要,为了充分开发藏药资源,增加藏药剂型,是独一味制
剂开发的重要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藏药独一味的有效部位提取物为主要原料
的软胶囊制剂;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以藏药独一味的有效部位提取物为主
要原料的提供一种软胶囊制剂的制备工艺。

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均可得到本发明所述的独一味软胶囊:

工艺方案1、

1.取独一味药材,粉碎成最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30倍
量的水,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10~20倍量水,煎煮0.5~1.5小时,
合并药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
用。

2.取植物油加热到80℃,加入助悬剂,使其溶化,放凉至40℃左右,
加入上述浸膏细粉,混匀,过胶体磨,压制成软胶囊,经洗丸、干燥即得
独一味软胶囊。

工艺方案2、

1.取独一味药材,粉碎成最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30倍
量的水,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10~20倍量水,煎煮0.5~1.5小时,
合并药液,滤过,浓缩备用。

2.将浓缩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用30~50倍蒸馏水洗脱,收集洗脱液
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

3.取植物油加热到80℃,加入助悬剂,使其溶化,放凉至40℃左右,
加入上述浸膏细粉,混匀,过胶体磨,压制成软胶囊,经洗丸、干燥即得
独一味软胶囊。

工艺方案3、

1.取独一味药材,粉碎成粗粉,加70%~99%的乙醇回流提取2~3次,
第一次加乙醇8~12倍量,回流1~3小时,第2、3次加乙醇6~10倍量,
回流1~2小时。合并回流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到醇提浓
缩液。

2.醇提浓缩液加水混悬后,依次用石油醚、正丁醇萃取2~3次,回收
溶剂,干燥,得到石油醚提取物A,正丁醇提取物B,提取剩余部分为水提
取物C。

3.合并上述A、B、C三种提取物,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取
植物油加热到80℃,加入助悬剂,使其溶化,放凉至40℃左右,加入上述
提取物细粉,混匀,过胶体磨,压制成软胶囊,经洗丸、干燥即得独一味
软胶囊。

工艺方案4、

1.取独一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置于渗漉器中用70%~90%乙醇浸泡
12~36小时后,以5ml~10ml/min的速度渗漉,直至流出液经薄层层析检
测无斑点为止。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到独一味渗漉液。

2.将独一味渗漉液加水静置12~36小时,得到沉淀物A,干燥备用。
上清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分别用30~50倍蒸馏水,30~50倍15%~45
%乙醇洗脱,回收乙醇,干燥,得到提取物B、C。

3.合并上述A、B、C三种提取物,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取
植物油加热到80℃,加入助悬剂,使其溶化,放凉至40℃左右,加入上述
提取物细粉,混匀,过胶体磨,压制成软胶囊,经洗丸、干燥即得独一味
软胶囊。

本发明所用植物油可以是大豆油、色拉油、麻油、花生油、玉米油、
杏仁油、桃仁油、棉籽油、葵花籽油、蓖麻油、橄榄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助悬剂可以是甘油、吐温-80、棕榈油、单硬脂酸铝、大豆卵磷脂、
蜂蜡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控制:

[鉴别]独一味的薄层色谱鉴别

本发明为独一味经加工制成的软胶囊剂,采用TLC法以独一味对照药材
为对照,鉴别本品中独一味,该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

取本品内容物0.3g,加乙醇5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
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独一味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
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不活化),以氯仿-甲醇
(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105℃加热约
1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
点。

[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1)色谱条件  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4.6×150mm,5μm)

流动相:甲醇-0.2%磷酸溶液(40∶60),检测波长350nm,检测灵敏度
0.01AUFS,柱温:30℃,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

(2)对照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木犀草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25μg的溶液,即得。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各提取试验项下的浸膏粉约2g,精密称
定,分别置100ml磨口具塞三角瓶中,精密加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
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加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
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4)线性关系:精密称取木犀草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
28.5μg的溶液,吸取该溶液2、5、8、10、12、15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按上述色谱测定木犀草素吸收峰面积,以木犀草素吸收峰面积的积分值为A,
进样量为C,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A=4×106C-11414,R=0.9999(n=
6),结果表明,在0.057μg□0.4275μg范围内浓度与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5)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样品1g,精密加入木犀草素钠对
照品适量,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并按上述色谱条件测试,平均回收
率为99.68%,RSD为1.21%(n=6)。

本品独一味中木犀草素的含量,经测定本品样品中每粒木犀草素的含量
在0.8000mg~1.8105mg之间,根据测定结果规定本品每粒含独一味以木犀
草素计,不得少于0.8000mg。

本发明提供的独一味软胶囊剂系指将独一味药材提取浸膏粉加适宜的
辅料密封于球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的软质囊材中制成的药剂,其具有以下
优点:与现有剂型相比,该剂型服用剂量小,在肠胃道中崩解快,吸收、显
效也快,生物利用度高、疗效确切,制剂稳定性增强。本发明提供的独一味
软胶囊剂制备工艺中得到的独一味提取物纯度高,止血、镇痛的疗效明确。

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验例1  独一味水提制备工艺研究

(1)、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1.粉碎度的考察

独一味软胶囊采用水煎煮法提取独一味中有效成分,独一味为全草类药
物,直接煎煮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提出,将其粉碎后,增大药物的比表面积,
利于有效成分的提取。

取独一味药材三份,各1000g,分别粉碎成最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一号
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
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中粉(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
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以煎煮药液的过滤速度、浸膏粉得率为
考察指标,考察药材粉碎细度,结果见表1。

                 表1药材粉碎细度试验

投料量(g)    粉碎度    过滤速度    浸膏粉得率(%)

1000         最粗粉      迅速          25.7

1000         粗粉        慢            26.4

1000         中粉        很慢          27.2

试验结果表明,将独一味药材粉碎成最粗粉,粗粉、中粉经煎煮浸膏粉
得率无明显差异,而最粗粉煎煮药液过滤迅速,中粉、粗粉煎煮药液过滤速
度慢,不便于生产中操作,故选择将独一味粉碎成最粗粉后煎煮。

2.吸水率的考察

取独一味药材,粉碎成最粗粉,称取三份,各1000g,分别加20倍量的
水浸泡12小时,滤去剩余水,再分别称每份药材重量,计算吸水率,结果
见表2。

                       表2吸水率试验结果

编号    浸泡前药材重量(g)  浸泡后药材重(g)    吸水率(%)

 1           1000              4816             381.6%

 2           1000              4834             383.4%

 3           1000              4764             376.4%

平均吸水率为380.47%。

3.最佳提取条件的确定

独一味中所含镇痛、止血有效成分以黄酮类、甙类、糖类等为主,这些
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大。在本品制备工艺研究中,以得粉率及木犀草素的含
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煎煮效果的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进行了筛选,
具体方法如下。

煎煮次数对煎煮效果的影响

取独一味药材三份,每份1000g,加20倍的水,分别煎煮1次、2次、
3次,分别滤过,滤液浓缩,干燥,计算得粉率并测定木犀草素的含量,结
果见表3。

             表3煎煮次数对煎煮效果的影响

投料量(g)   煎煮次数(次)    得粉率(%)    木犀草素含量(%)

 1000            1            15.49           0.021

 1000            2            21.17           0.037

 1000            3            23.24           0.032

结果表明,煎煮2次和煎煮3次,得粉率和木犀草素含量接近,为降低
生产成本,选择煎煮2次。

煎煮时间对煎煮效果的影响

取独一味药材三份,每份1000g,加20倍的水煎煮二次,每次煎煮时间
分别按A(1小时、1小时),B(1小时、0.5小时)C(1.5小时、1小时)
三组试验方案进行考察,计算得粉率,并测定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见表4。

   表4煎煮时间对煎煮效果的影响

投料量(g)    煎煮时间(小时)    得粉率(%)   木犀草素含量(%)

1000         A(1,0.5)         20.08          0.022

1000         B(1,1)           21.75          0.029

1000         C(1.5,1)         25.37.         0.035

(注:煎煮时间括号内的数值分别为第一次、二次煎煮时间)。

结果表明:A组试验方案得粉率及木犀草素的含量最低,C组试验方案
得粉率及木犀草素的含量最高,所以选择C组试验方案,即煎煮二次,第1
次煎煮1.5小时,第2次煎煮1小时。

加水量对煎煮效果的影响

取独一味药材三份,每份1000g,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量
分别按A(15倍、10倍),B(20倍、15倍)C(25倍、20倍)三组试验方
案进行考察,计算得粉率并测定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见表5。

  表5  加水量对煎煮效果的影响

投料量(g)  加水量(倍)   得粉率(%)  木犀草素含量(%)

1000       A(15,10)     14.51          0.023

1000       B(20,15)     21.19          0.037

1000       C(25,20)     23.63          0.029

(注:加水量括号内的数值分别为第一次、二次加水量)。

结果表明:A组试验方案得粉率和木犀草素含量最低,B组试验方案得
粉率与C组试验方案相近,而木犀草素的相对含量比C组高,所以结合疗效
及服用量,降低生产成本,选择B组方案,即煎煮二次,第一次加20倍量
的水,第二次加15倍量的水。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本品最佳提取工艺为:独一味粉碎成最粗粉加水煎
煮二次,第一次加20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15倍量水,煎煮1
小时。

实验例2  独一味水提最佳提取工艺验证试验

取10倍处方量独一味药材,粉碎成最粗粉,称取三份,每份10000g,
分别按上述提取工艺进行三批样品工艺验证试验,结果见表6。

                  表6最佳提取工艺验证试验

批号    投料量(g)   得粉量(g)  得粉率(%)    木犀草素含量(%)

 1       10000       2448.6      24.49            0.033

 2       10000       2234.1      22.34            0.031

 3       10000       2692.5      26.92            0.026

实验例3  独一味水提分离除杂工艺

为了除去药液中固体微粒,生产中多用过滤方法。由于本方独一味在加
热过程中极易煮烂,使药液浑浊、粘稠,难于过滤,且所成浸膏粉吸潮性强。
反复试验证明,药液趁热用粗帆布作滤材,用板框压滤机进行粗滤,滤液再
用细帆布中夹8层滤纸重复压滤,而得到澄明液体。

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用水洗脱,可以除去植物蛋白、鞣质等杂质。
对洗脱加水量的考察见表7。

        表7洗脱加水量对得粉率的影响

浓缩滤液(g)    洗脱加水量(倍)     得粉率(%)

 1000              A(30)            16.36  

 1000              B(40)            19.86

 1000              C(50)            20.13

结果表明:A组试验方案得粉率最低,B组试验方案得粉率与C组试验
方案相近,所以考虑生产成本的问题,选择B组方案,即滤液过大孔树脂层
析柱后用40倍水洗脱。

实验例4  独一味乙醇回流提取条件研究

在独一味乙醇提取工艺研究中,以得粉率及木犀草素的含量为考察指
标,对影响提取效果的回流次数,回流时间,乙醇浓度和乙醇量进行了筛选,
具体方法如下:

取独一味药材三份,每份1000g,按不同的回流次数,回流时间,乙醇
浓度和乙醇量浓缩,干燥,计算得粉率并测定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见表8。

                       表8不同提取条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投料量(g)     回流次数(次)     乙醇浓度(%)    得粉率(%)    木犀草素含量(%)

                                   75           21.41             0.022

1000              2                85           22.58             0.026

                                   95           23.15             0.029

                                   75           22.17             0.027

1000              3                85           23.36             0.030

                                   95           24.87             0.034

                                   75           23.11             0.027

1000              4                85           24.57             0.032

                                   95           24.92             0.036

结果表明,用9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得粉率和木犀草素含量最高,故
选择用9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来提取独一味。

实验例5  浸膏粉细度的确定

制备混悬体时,从混悬液的沉降公式(stock`s公式)V=2r2(d1-d2)g/9
η(V为微粒沉降速度,r为微粒半径,d1为微粒密度,d2为分散介质密
度,η为分散介质的粘度)可以推知,减小粒度,增加分散媒粘度都可以有
效地减小沉降速度,保证混悬液的稳定性。所以提取物干粉的粒度越细越易
混匀。现以沉降比为考察指标确定本品制剂中提取物粉的最佳细度。

取独一味提取物干粉三份各50g,分别粉碎成过80目、120目、200目
筛的细粉。取上述三种细粉各5g分别置直径相同的50ml具塞刻度量筒中,
加入同一分散介质(大豆油∶蜂蜡=10∶1),放置3小时,测定其沉降比。
平行操作3份,结果见表9。

沉降比F=Hu/Ho

式中Ho为原始高度,Hu为经过静置后沉降示的高度。

          表9不同细度的浸膏粉沉降比测定结果

浸膏粉细度                   沉降比

  80目                       0.38

  120目                      0.76

  200目                      0.92

试验结果表明过200目筛的细粉F值最大,因此将独一味提取物干粉
碎成过200目筛的细粉,制成的软胶囊内容物混悬体系最稳定。

实验例6  制备软胶囊处方及辅料的优化筛选

为确定本品制剂中最佳辅料,拟定了4个处方,分别以内容物的沉降比、
成品的装量差异、成品率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佳辅料。

处方的设计

处方1       独一味提取物干粉          260g

            色拉油                    300g

            大豆磷脂                  20g

            制成                      1000粒

处方2       独一味提取物干粉          260g

            大豆油                    260g

            棕榈油                    60g

            制成                      1000粒

处方3        独一味提取物干粉          260g

             大豆油                    268g

             棕榈油                    42g

             大豆磷脂                  10g

             制成                      1000粒

处方4        独一味提取物干粉          260g

             大豆油                    290g

             蜂蜡                      30g

             制成                      1000粒

1.软胶囊内容物沉降比的测定

取上述不同处方制成的软胶囊内容物适量,分别置直径相同的50ml具
塞刻度量筒中,放置3小时测定其沉降比,平行操作3份。结果见表10。

表10不同处方制成软胶囊内容物沉降比测定结果

    处方                          沉降比

    1号                           0.85

    2号                           0.54

    3号                           0.67

    4号                           0.92

2.装量差异及成品率的考察

对以上4种不同处方制成软胶囊装量差异及成品率进行考察,结果见表11。

   表11装量差异检查及成品率考察结果

处方号        装量差异         成品率(%)

1号            合格             72.3

2号            合格             65.8

3号            合格             62.2

4号            合格             91.34

试验结果表明,处方1、2、3、4制得的软胶囊内容物均匀、稳定、流
动性好,成品率高、装量差异检查符合规定,选择处方4为最佳处方。

实验例7  独一味提取物的药效学试验

1、乙醇回流液用石油醚、正丁醇、水提取分别得到提取物A、B、C。
用醋酸小白鼠扭体法考察提取物A、B、C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用小白鼠尾静
脉止血试验来考察提取物A、B、C的止血作用。结果见表12。

         表12提取物A、B、C的镇痛、止血作用

提取物        镇痛百分率(%)       出血时间缩短(分)

  A               85                     2.3

  B               90                     4.7

  C               100                    3.8

结果表明提取物A、B、C均有一定的止血镇痛作用。

2、乙醇渗漉液用水沉淀得到提取物A,上清液过大孔树脂,分别用水、
乙醇洗脱得到提取物B、C。

用醋酸小白鼠扭体法考察提取物A、B、C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用小白鼠
尾静脉止血试验来考察提取物A、B、C的止血作用。结果见表13。

        表13提取物A、B、C的镇痛、止血作用

提取物       镇痛百分率(%)       出血时间缩短(分)

  A              90                     3.9

  B              100                    5.2

  C              90                     3.3

结果表明提取物A、B、C均有一定的止血镇痛作用。

上述提取物经薄层层析(TLC)分析发现:石油醚提取的部分为脂溶性
成分(5、7、3′、4′-四羟基黄酮,5、7、3′、4′-甲羟基黄酮-7-O-β
-D-葡萄糖苷,槲皮素,槲皮素-3-O-β-L-阿拉伯糖苷,5、7、4′-三羟基
黄酮-7-O-β-新橙皮糖苷,偏诺皂苷元糖苷,β-谷甾醇和正三十三烷等),
占14%~18%;正丁醇提取的部分为黄酮类和甙类(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
O-葡萄糖苷,槲皮素,槲皮素-O-阿拉伯糖苷,芹菜素,芹菜素-7-O新橙
皮糖苷,β-谷甾醇等),占8%~22%;水提的部分为多糖类占55%~65%。

经薄层层析(TLC)鉴别发现,大孔树脂分离法中水沉淀物与石油醚提
取物相似,为脂溶性成分,占16%~21%;水洗脱部分与乙醇回流中水提取
物相似,为多糖类成分,占25%~30%;乙醇洗脱部分与正丁醇提取物成分
相似,为黄酮类和甙类成分占45%~60%。

实施例1  独一味软胶囊的制备(水提法)

1、取独一味1000g,粉碎成最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20倍量
的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15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药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得提取物260g.

2、取大豆油290g加热到80℃,加入蜂蜡30g,使其溶化,放凉至40
℃左右,加入上述浸膏细粉,混匀,压制成软胶囊,干燥,压制成软胶囊,
经洗丸、干燥即得独一味软胶囊1000粒。

实施例2  独一味软胶囊的制备(水提+大孔树脂吸附)

1、独一味药材1000g,粉碎成最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20倍
量的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15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药液,滤
过,滤液浓缩备用。

2、将浓缩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用40倍水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成稠
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得提取物200g。

3、取玉米油270g加热到80℃,加入大豆卵磷脂20g,使其溶化,放凉
至40℃左右,加入上述浸膏细粉,混匀,压制成软胶囊,干燥,压制成软胶
囊,经洗丸、干燥即得独一味软胶囊1000粒。

实施例3  独一味软胶囊的制备(乙醇回流+有机溶剂提取)

1、取独一味药材1000g,粉碎成粗粉,加9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
第一次加乙醇10倍量,回流2小时,第2、3次加乙醇8倍量,回流1.5小
时。合并回流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到醇提浓缩液。

2、醇提浓缩液加等量蒸馏水混合均匀后,依次用等量石油醚、正丁醇
萃取3次,回收溶剂,干燥,得到石油醚提取物A45g,正丁醇提取物B56g,
提取剩余部分为水提取物C160g。

3、合并上述A、B、C三种提取物,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取
橄榄油320g加热到80℃,加入助悬剂棕榈油65g,使其溶化,放凉至40℃
左右,加入上述提取物细粉,混匀,过胶体磨,压制成软胶囊,经洗丸、干
燥即得独一味软胶囊1000粒。

实施例4  独一味软胶囊的制备(乙醇渗漉+大孔树脂分离)

1、取独一味药材1000g,粉碎成粗粉,置于渗漉器中用80%乙醇浸泡
24小时后,以5mll/min的速度渗漉,直至流出液经薄层层析检测无斑点为
止。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到独一味渗漉液。

2、将独一味渗漉液加等量蒸馏水静置24小时,得到沉淀物A51g,干燥
备用。上清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先用40倍蒸馏水洗脱,洗脱液回收干燥
得到提取物B72g,再用40倍量30%乙醇洗脱,回收洗脱液中乙醇,干燥,
得到提取物C137g。

3、合并上述A、B、C三种提取物,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取
大豆油300g加热到80℃,加入助悬剂棕榈油30g,使其溶化,放凉至40℃
左右,加入上述提取物细粉,混匀,过胶体磨,压制成软胶囊,经洗丸、干
燥即得独一味软胶囊1000粒。

实施例5  独一味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鉴别]独一味的薄层色谱鉴别

本发明为独一味经加工制成的软胶囊剂,采用TLC法以独一味对照药材
为对照,鉴别本品中独一味,该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

取本品内容物0.3g,加乙醇5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
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独一味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
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不活化),以氯仿-甲醇
(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105℃加热约
1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
点。

[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1)色谱条  件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4.6×150mm,5μm)

流动相:甲醇-0.2%磷酸溶液(40∶60),检测波长350nm,检测灵敏度
0.01AUFS,柱温:30℃,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

(2)对照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木犀草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25μg的溶液,即得。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各提取试验项下的浸膏粉约2g,精密称
定,分别置100ml磨口具塞三角瓶中,精密加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
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加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
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4)线性关系:精密称取木犀草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
28.5μg的溶液,吸取该溶液2、5、8、10、12、15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按上述色谱测定木犀草素吸收峰面积,以木犀草素吸收峰面积的积分值为A,
进样量为C,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A=4×106C-11414,R=0.9999(n=
6),结果表明,在0.057μg~0.4275μg范围内浓度与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5)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样品1g,精密加入木犀草素钠对
照品适量,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并按上述色谱条件测试,平均回收
率为99.68%,RSD为1.21%(n=6)。

本品独一味中木犀草素的含量,经测定本品样品中每粒木犀草素的含量
在0.8000mg~1.8105mg之间,根据测定结果规定本品每粒含独一味以木犀
草素计,不得少于0.8000mg。

藏药独一味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藏药独一味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藏药独一味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藏药独一味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藏药独一味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藏药独一味的有效部位提取物为主要原料的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软胶囊有效部位提取物可由水煮提取、乙醇回流、渗漉提取等方法得到,并用有机溶剂萃取或大孔树脂吸附等方法分离提纯;再取大豆油,加入助悬剂蜂蜡和上述提取物细粉,混匀,过胶体磨,可压制成本发明软胶囊制剂。本发明软胶囊具有较好的镇痛和止血功能,临床上可用于止血止痛、抗菌消炎、活血化瘀。本发明还具有在肠胃道中崩解快、吸收、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