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电饭锅,特别涉及的是防止水滴通过锅盖连接电饭锅本体的配线流入本体内部的构造。
背景技术
电饭锅是以电为加热源进行炊事的家用电器。电饭锅的加热锅内部为高压,使加热温度高于正常气压下所能达到的温度,从而迅速完成炊事工作。如图1所示,电饭锅是由:加热锅4;安放上述加热锅4的本体1;连接本体1和盖2的铰链部3所构成。
本体1内具备有加热加热锅4的电加热装置。盖2上有调节加热锅4内地压力的蒸气排出阀(图未示)。电加热装置主要是由:在炊事时产生涡电流的工作线圈5;保温时起到较弱的发热作用的加热器(图未示)等部件所构成。
上述电饭锅结构,由于工作线圈5给加热锅4供给涡电流,使加热锅4被加热,从而实现炊事功能。在炊事过程中,锅盖装置2的内侧将加热锅4的上端密封,因为蒸气排出阀处于闭锁状态,所以一旦饭汤沸腾,形成蒸气,加热锅4内部的压力必会大于正常气压。
随着压力的增大,饭汤的温度也会比正常气压下的沸点(100℃)温度高,所以饭粒熟的也快。炊事一旦完成,工作线圈5的加热环节中断,只维持加热锅4内的一定压力,进行一定时间的过渡作业。过渡作业终了后,蒸气排出阀启动,加热锅4内部的蒸气被排出到外部,从而使加热锅4内部的压力降低到一定水平。然后,再由加热器进行微弱的按一定温度加热加热锅4,实现保温阶段。
锅盖装置2的内部有显示电饭锅工作状态的显示器(图未示)和保温用加热器(图未示)等各种部件,上述各部件通过配线10与安装在本体1内部的其他各种装置相连接。
为了不妨碍锅盖装置2的开闭驱动,配线10向锅盖装置2的后方引出,经过铰链3,通过本体1后面的贯通孔12引入本体1内部。
具有上述已有构造的电饭锅存在以下的缺陷:
在炊事工作中,加热锅4锅盖装置2的内部充满高温蒸气,由于内外部的温度差形成大量的水滴。如图2所示,这样的水滴会顺着配线10流下,再通过贯通孔12流入本体1内部,易引起本体内部配线装置11和其他各种装置的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滴流入防止装置,能防止水滴从锅盖装置引出后流入本体内部配线装置而引起故障的电饭锅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饭锅,其结构包括:上部有开口,内部有放置加热锅4和电器加热装置的本体;本体开口后方有铰链,为了开闭本体1开口而安装有以铰链为旋转轴作定轴转动的锅盖装置;从上自下安装有连接锅盖装置内部和本体内部的各种装置的配线;在本体后面开有引入从锅盖装置引出配线的贯通孔;还包括有水滴流入防止装置,该装置包括:配线向贯通孔的侧部呈曲折引入结构,即,在距贯通孔的侧部的一定间隔处形成有1次曲折部和为了使1次曲折部曲折引入的配线经再次曲折引入到贯通孔的下侧,在贯通孔的侧部形成有2次曲折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水滴流入防止装置的电饭锅。上述水滴流入防止装置可以防止锅盖装置内产生的水滴顺着配线流入电饭锅本体。从而可以防止由于水滴的流入而引起内部装置发生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电饭锅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已有电饭锅配线和贯通孔周边部局部后视简图;
图3至图5是本发明电饭锅的水滴流入防止装置的多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
图3是第1实施例的背面图。
图4是第2实施例的背面图。
图5是第3实施例的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电饭锅,其结构包括:上部有开口,内部有放置加热锅4和电器加热装置的本体;本体开口后方有铰链,为了开闭本体1开口而安装有以铰链为旋转轴作定轴转动的锅盖装置;从上自下安装有连接锅盖装置内部和本体内部的各种装置的配线;在本体后面开有引入从锅盖装置引出配线的贯通孔,还包括有水滴流入防止装置,该装置包括:配线10向贯通孔12的侧部呈曲折引入结构,即,在距贯通孔12的侧部的一定间隔处形成有1次曲折部20和为了使1次曲折部20曲折引入的配线10经再次曲折引入到贯通孔12的下侧,在贯通孔12的侧部形成有2次曲折部30。
所述形成1次曲折部和2次曲折部可以是突出销。
所述形成1次曲折部和2次曲折部可以是突出形成于上述贯通孔周围的凸缘。
所述水滴流入防止装置还包括从1次曲折部20的端部向下侧延长形成的曲折部40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3至图5是本发明电饭锅的水滴流入防止装置多种实施例的图面。
如图1所示,本发明结构主要包括:上部有开口,内部有放置加热锅4和电器加热装置的本体1;本体1开口后方有铰链3,为了开闭本体1开口而安装有以铰链3为旋转轴作定轴转动的锅盖装置2;为了连接锅盖装置2内部(图未示)和本体1内部的各种装置(图未示),从上自下安装有配线10;为了引入从锅盖装置2引出的配线,在本体1后面开有贯通孔12。上述结构与已有技术结构相同。
此外,如图3至图5所示,构成本发明的水滴流入防止装置包括:为了使配线10从贯通孔12的侧部曲折引入,在贯通孔12的侧部所定离隔形成有1次曲折部20;为了使1次曲折部20曲折引入的配线10经再次曲折引入到贯通孔12的下侧,在贯通孔12的侧部形成有2次曲折部30。
在已有的构造中,如图2所示,配线10是从上侧到下侧垂直安装的,锅盖装置2内部形成的水滴必然会流入本体1内部。而明根据包括1次曲折部20和2次曲折部30构成的水滴流入防止装置,配线10曲折后引入贯通孔12,这样的构造,使顺着配线10流下的水滴不会流入贯通孔12,而是被排出到本体1的后面外部。
在这里,配线10只是从锅盖装置2引出后通过1次曲折部20和2次曲折部30引入本体1的贯通孔12,形成所需曲折的构造就可以了。如图3所示,可以是从本体1的后面向后方沿突出销突出形成的曲折部21、31;如图4所示,也可以是突出形成于贯通孔12周围的凸缘22、32。
为了更好的防止水滴的流入,如图5所示,水滴流入防止装置,还包括从1次曲折部20的端部向下侧延长形成的曲折部40。
在这种情况下,配线10由于曲折形成了从下侧到上侧的逆行区间10a,水滴几乎不能通过这个区间逆留,所以能更确实的防止水滴通过贯通孔12流入本体1内部。
其他的构造和动作同于已有的电饭锅。
即,电饭锅结构主要包括:加热锅4;放置加热锅4的本体1;铰链3的旋转驱动开闭锅盖装置2。本体1内部有加热加热锅4所需的电加热装置。锅盖装置2上具备有调节加热锅4内的压力的蒸气排出阀(图未示)。电加热装置包括:在炊事时产生电流的工作线圈5;保温时起到较弱的发热作用的加热器(图未示)。
在如上所述的电饭锅中,由于工作线圈5给加热锅4供涡电流,使加热锅4被加热,从而实现炊事功能。在炊事过程中,锅盖装置2的内侧将加热锅4的上端密封,因为蒸气排出阀处于闭锁状态,所以一旦饭汤沸腾,生成蒸气,加热锅4内部的压力必会大于正常气压。
随着压力的增大,饭汤的温度也会比正常气压下的沸点(100℃)温度高,所以饭粒熟的也快。炊事一旦完成,工作线圈5的加热环节中断,只维持着加热锅4内的一定压力,进行一定时间的过度作业。过度作业终了后,蒸气排出阀启动,加热锅4内部的蒸气被排出到外部,从而使得加热锅4内部的压力降低到一定水平。然后,再由加热器进行微弱的按一定温度加热加热锅4,实现保温阶段。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炊事过程中,从锅盖装置2内部产生的水滴在顺着配线10流下的途中,被上述水滴流入防止装置排出到本体1后面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