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风湿的中药提取物和制剂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25529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6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20679.7

申请日:

2004.06.07

公开号:

CN1583010A

公开日:

2005.02.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1/12公开日:20050223|||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0; A61P29/00; A61P19/02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0; A61P29/00; A61P19/02

申请人:

辽宁新中现代医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宝山; 赵余庆

地址:

110042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东北大马路钢泉巷8号甲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玉信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风湿的中药提取物和制剂及制备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是,由姜(生、干姜)的提取物制备而成,且该提取物中有效部位(由挥发性成分组成)含量大于50%;其具有温经通络、抗炎镇痛等作用,用于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且该提取物制成的制剂有效部位含量大于50%;该提取物制备方法的技术特征是:压榨法、水蒸气蒸馏法(包括共水蒸馏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加水研磨法和柱层析法。其提取物可以被制备成药用的任何剂型,它是在制备预防和治疗风湿的药物中应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克服了以往治疗风湿药物多为传统药物的原药材单方或复方水煎制剂局限性,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纯中药现代药物制剂及制备工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抗风湿的中药提取物和制剂及制备方法,包括生姜、干姜, 其特征是从姜中得到的有效部位,其有效部位可单独或与辅料以任意 比例混合制成制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湿的中药提取物和制剂及制 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从姜提取的挥发性成分,其中包括单萜、倍 半萜类化合物等,总含量在50%以上。其中有效成分6-姜醇的含量在 0.5-95%范围内,其制备方法是:压榨法、水蒸气蒸馏法、共水蒸馏 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加水研磨法和柱层析 法制备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湿的中药提取物和制剂及制 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采用石油醚、正己烷、汽油、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 酮、正丁醇、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提取,经过冷提、热提、超生提 取、微波提取1-10次,提取时间0.5-48小时,每次加入溶剂量2-20 倍,得到有效部位。 (2)采用榨油机压榨,压力10-70Mpa,压榨时间0.5-8小时, 滤过,得到有效部位。 (3)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萃取1-3次,压力10-70Mpa, 温度10-80℃,时间0.5-8小时,得到有效部位。 (4)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至蒸馏液中无挥发性成分被检出, 静置,分层,分离油层,得到有效部位。 (5)采用共水蒸馏法,提取至蒸馏液中无挥发性成分被检出, 静置,分层,分离油层,得到有效部位。 (6)采用加水研磨法,加水1-50倍在水磨机上粉碎研磨,静置 分层,分离油层,得到有效部位。 (7)采用柱层析法,以硅胶、氧化铝等可用于挥发性成分及6- 姜醇分离的各种物质为吸附剂,以石油醚、正己烷、汽油、氯仿、乙 醚、乙酸乙酯、丙酮、正丁醇、乙醇即工业酒精或医用酒精、甲醇等 有机溶剂及任何比例组合溶剂为洗脱剂进行层析分离,得到有效部位 或有效成分。
4: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抗风湿的中药提取物及制剂的 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权利要求3制得的有效部位可直接制成制剂 或与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混合制成制剂。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湿的中药提取物的制剂及其 制备方法,所制成的制剂其特征是微囊剂、混悬剂、脂肪乳剂、滴丸 剂、微丸剂、胶丸、软胶囊、喷雾剂、软膏剂、巴布剂、硬膏剂、气 雾剂。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湿的中药提取物的制剂及其 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风湿类疾病。

说明书


一种抗风湿的中药提取物和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医药用途的中药提取物(有效部位)和制剂及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抗风湿的中药提取物和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由于多数关节炎是风湿热早期症状之一,因此临床上亦将风湿热称为风湿性关节炎。目前,全世界其关节受影响的成人占91.7%,儿童占55.7%,而由于其病变导致的致残致死人数高居世界流行病前列。风湿性关节炎不仅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和精神伤害,而且其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也是巨大的。IMS分析统计,2000年全球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费用达到537亿元,较1999年增长了8%。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及社会竞争的增加,此类疾病的发病率还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抗风湿类药物种类繁多,西药有青霉胺、水杨酸制剂、消炎痛、丙酸盐生物、免疫抑制剂、左旋咪唑等。但西药的副作用日益被国际所关注和评价,2003年,FDA专家小组开会对4个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及其潜在危险性进行了评估。来氟米特(leflunomide,Arava)是法国最大的制药厂安万特公司生产的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品,引发了54例肝衰竭或肝损害和8例死亡病例,同时,该药物也可造成出生缺陷。因此,患者的疾病治疗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同时,也期盼和寻求治疗效果明显而且又安全可靠的植物药物,也使得许多制药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和速度研发有效、安全地天然药物。

    中药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产生了许多治疗风湿类疾病的良方。现已有多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它们均有良好的抗风湿作用,可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但尚存不足:首先是中药有效部位(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制备方法问题,因为它们是中药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也是中药现代化的瓶颈。而目前仍采用浸泡、煎煮、渗漉法等传统工艺,使得提取物难以制备成为具有定量指标的有效部位(有效成分);其次是质量标准问题,抗风湿类中成药多为复方制剂或中药的粗体物,还没有提出或制定用于控制原料、提取物和成品制剂的质量标准。

    现代大量的药学、药理和临床研究均证明姜具有逐痹止痛、解热镇痛的作用,其疗效已经长期的医疗实践证明疗效确切。目前应用姜治疗疾病的中药均为复方或保健品,如中国专利ZL01126138.2、ZL01126163.3、ZL03118515.0等,没有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姜单方中药制剂。在工艺制备上,如ZL92108131.6、ZL92108132.4、ZL98107384.8、ZL92108133.2、ZL03118515.0等专利采用了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以及有机溶剂法,以萃取姜的粗提取物为目的;而ZL99117040.7、ZL98113647.8专利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分离姜有效成分。以上专利技术均未达到或实现本专利提出的技术要求或指标及采用本专利技术或方法研制开发成用于抗风湿类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抗风湿的中药提取物及制剂的其制备方法。它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副作用小、有效部位含量在50%以上的姜提取物及制剂的制备方法,并弥补了目前姜有效成分不明确、无质量控制方法和指标等不足。本发明实现了医疗用途新颖化、技术现代化和质量标准化的目的,解决了该领域中长期未能突破的技术难关,满足了天然抗风湿药物患者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好的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的有效部位经药效实验筛选主要为姜挥发性成分,其中包括生姜、干姜、单萜、倍半萜类化合物等,其特征是总含量在50%-99%。经药效实验更优选的有效成分是其中的6-姜醇(6-Gingerol),其含量在0.5-95%。其制备方法是:采用压榨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共水蒸馏法、加水研磨法、柱层析法,其特征是:

    1.溶剂提取法:以石油醚、汽油等低极性溶剂提取1-10次,每次加入溶剂量2-20倍,得有效部位。

    2.压榨法:榨油机压榨,压力10-70Mpa,压榨时间0.5-8小时,滤过,得姜有效部位。

    3.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萃取1-3次,压力10-70Mpa,时间0.5-8小时,得姜有效部位。

    4.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至蒸馏液无挥发性成分被检出(TLC、GC、HPLC等方法),静置分层,分离油层,得到的有效部位。

    5.共水蒸馏法:提取至蒸馏液无挥发性成分被检出(TLC、GC、HPLC等方法),静置分层,分离油层,得到的有效部位。

    6.加水研磨法,加水1-50倍在水磨机上粉碎研磨,静置分层,分离油层,得到的有效部位。

    7.柱层析法:以硅胶、氧化铝等可用于挥发性成分及6-Gingerol分离的各种物质为吸附剂,以石油醚、正己烷、汽油、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正丁醇、乙醇(工业酒精或医用酒精)、甲醇等有机溶剂及任何比例组合溶剂为洗脱剂进行层析分离,得到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

    本发明的有效部位是可做成药用的各种剂型,这些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混悬剂、滴丸剂、微丸剂、口含片、胶丸、软胶囊、溶液剂、喷雾剂、气雾剂、巴布剂、贴剂等,其中优选的为喷雾剂、软胶囊、胶丸。

    本发明的姜依其制备方法得到的有效部位可直接制成制剂或与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混合制成制剂,所述药物可接受的载体可以是:淀粉、蔗糖、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类及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吐温-80、琼脂、碳酸钙、碳酸氢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环糊精、糊精、磷脂类材料、高龄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

    本发明的有效部位及制剂是具有抗炎、解热镇痛、增强免疫力等功能,它是在制备和预防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采用压榨法制备姜的有效部位挥发油及6-Gingerol

    取姜,除去杂质,采用压榨机进行压榨,时间3小时,得粗姜油,其中以挥发性成分为有效部位则含量为67%,以6-Gingerol为有效成分含量达到0.1-5%。

    实施例2:采用溶剂法制备姜的有效部位

    (1)以石油醚或汽油冷浸2次,每次24小时,每次加入溶剂量6倍,得粗油,滤过,得姜油,其中以挥发性成分为有效部位则含量为92%,以6-Gingerol为有效成分含量达到1.2%。

    (2)石油醚或汽油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每次加入溶剂量4倍,得粗油,滤过,得姜提取物,其中以挥发性成分为有效部位则含量为80%,以6-Gingerol为有效成分含量达到2.0%。

    实施例3: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制备姜的挥发性成分及6-Gingerol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萃取2次,第1次压力35Mpa,温度30℃,时间2小时,第2次压力40Mpa,温度40℃,时间3小时,得粗油,滤过,得姜提取物,其中以挥发性成分为有效部位则含量为89%,以6-Gingerol为有效成分含量达到4.6%。

    实施例4: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分离姜的挥发性成分及6-Gingerol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3-5次,经TLC、GC、HPLC等方法检测蒸馏液,无挥发性成分被检出,静置分层,分离油层,得姜提取物,其中以挥发性成分为有效部位则含量为85%,以6-Gingerol为有效成分含量达到2.1%。

    实施例5:采用共水蒸馏法提取分离姜的挥发性成分及6-Gingerol

    采用共水蒸馏法,提取2-6次,蒸馏液采用TLC、GC、HPLC等方法检测,至无挥发性成分被检出,静置分层,分离油层,得姜提取物,其中以挥发性成分为有效部位则含量为83%,以6-Gingerol为有效成分含量达到2.0%。

    实施例6:采用加水研磨法提取分离姜的挥发性成分及6-Gingerol

    将姜用水磨机研磨粉碎,按与蒸馏水1∶10的比例分数次磨成糊状,分次用纱布挤压过滤、或直接减压抽滤、或离心分离,静置分层,分离油层,得姜提取物。其中以挥发性成分为有效部位则含量为85%,以6-Gingerol为有效成分含量达到2.7%。

    实施例7:采用柱层析法提取分离姜的挥发性成分及6-Gingerol

    采用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不同比例梯度洗脱,得到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有效部位中挥发性成分含量为91%;有效成分6-Gingerol含量达到56%。

    实施例8:姜有效部位的软胶囊或滴丸的制备

    取姜有效部位与制得的囊材液,采用压制法制丸、定型、干燥、选丸、洗丸、制得软胶囊;采用滴制法制丸,经定型、干燥、选丸、洗丸、制得滴丸。

    实施例9:姜有效部位的喷雾剂的制备

    姜提取物                200ml

    吐温-80                    100ml

    取姜提取物,加入吐温-80,混匀,注入喷雾瓶中,即得。药理、药效和临床试验

    以下通过药理、药效及临床试验来进一步证明本发明所述的有效部位及制剂的疗效及安全性。

    实验用药物:本发明有效部位不加辅料直接制成的制剂。

    试验例1: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角叉菜胶足蹠浮肿的作用

    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蹠浮肿,口服姜有效部位到230mg/kg时出现抑制作用。

    试验例2: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血小扳凝集作用

    对花生四烯酸(160μM)诱发的血小板凝集,姜有效部位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效果强于消炎痛对照品。其IC50值:姜有效部位为2.2μM,消炎痛为4.3μM。另外姜有效部位对胶原诱发血小板凝集也具有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24μM。

    试验例3: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PGI2产生能力的作用

    用ADP诱发的兔血小板凝集为指标,研究姜有效部位对大鼠大动脉片的PGI2产生的影响。温孵大动脉片的液体对用ADP引起血小板凝集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但是把姜有效部位(36,360μM)与动脉片同时温孵,则ADP引起血小板凝集与仅温孵大动脉片的液体所得到的反应相比呈明显的促进作用,其结果随浓度而异。此外,把阿斯匹林(560μM)与动脉片进行温孵的液体也能促进ADP诱发血小板凝集的反应,比仅温孵大动脉片的培养液体反应更为显著。

    试验例4: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兔洗净血小板的环脂氧合酶的活性及TXA2产生的影响

    将兔洗净血小板与[14C-]-花生烯酸反应生成的环氧合酶反应产物TXB2、PGE2、PEF2α,PGD2、6-酮-PGF1α的总放射活性作为环脂氧合酶的酶活性指标,研究姜有效部位对环脂氧合酶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添加姜有效部位(3.6-360μM),环脂氧合酶的活性呈现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姜有效部位对TXB2的产生也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对照品消炎痛(28-280μM)也对环氧合酶及TXB2的产生亦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

    试验例5: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大鼠大动脉微粒体的环氧合酶活性及6-酮-PGF1α产生的影响

    研究姜有效部位对大鼠大动脉微粒体环氧合酶及6-酮-PGF1α的影响,表明姜有效部位(3.6-360μM)对环氧合酶活性及PGF1α的产生亦同样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姜有效部位对大动脉环氧合酶活性的效力用IC50值表示,和消炎痛相比,当消炎痛为1时,而姜有效部位则为0.38。

    试验例6: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5-脂氧合酶活性的作用

    浓度下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1.6±0.6μM,5-脂氧合酶抑制剂七叶亭对5-脂氧合酶的活性在3μM浓度下抑制作用为55.8±7.2%。

    试验例7: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姜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制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48例临床观察显示,治愈率达76%,有效率95%以上。

    试验例8: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安全性评价

    大白鼠每日灌胃姜有效部位一次,剂量分别为9.0g/kg、6.0g/kg和3.0g/kg,连续给药180天。实验结果表明动物的一般状态未见异常变化,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的各项指标、脏器指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异常。

    姜提取的有效部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48例临床观察以及药理、药效实验显示本发明的有效部位及制剂安全,无不良反应,证明本发明制成的药物安全、可靠。

一种抗风湿的中药提取物和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抗风湿的中药提取物和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抗风湿的中药提取物和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抗风湿的中药提取物和制剂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抗风湿的中药提取物和制剂及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风湿的中药提取物和制剂及制备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是,由姜(生、干姜)的提取物制备而成,且该提取物中有效部位(由挥发性成分组成)含量大于50;其具有温经通络、抗炎镇痛等作用,用于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且该提取物制成的制剂有效部位含量大于50;该提取物制备方法的技术特征是:压榨法、水蒸气蒸馏法(包括共水蒸馏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加水研磨法和柱层析法。其提取物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