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多功能教室.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5337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1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42247.1

申请日:

2014.07.17

公开号:

CN104091475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9B 5/06申请日:20140717|||公开

IPC分类号:

G09B5/06; E04H3/08; E04B1/344

主分类号:

G09B5/06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发明人:

苏国胜; 王洪雨; 李欣; 张丽萍; 王林; 赵英杰; 张艳; 赵洁; 尹楠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代理人:

张惠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多功能教室,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包括底盘、侧拉式方舱、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和培训辅助系统,所述底盘为二类底盘或者三类底盘;所述侧拉式方舱包括左方舱、中间方舱、右方舱,中间方舱底板固定于底盘上,中间方舱左、右两侧设有独立移动板,且与中间方舱底板铰接固定,其展开后可作为左、右方舱的底板,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左、右方舱能够双向侧拉展开或收缩;所述电力系统通过外接电源、车载发电机的至少一种为多功能教室供电;所述培训辅助系统包括显示设备和音响设备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教学和培训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包括底盘、侧拉式方舱、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和培训辅助系统,所述底盘为二类底盘或者三类底盘;所述侧拉式方舱包括左方舱、中间方舱、右方舱,中间方舱底板固定于底盘上,中间方舱左、右两侧设有独立移动板,且与中间方舱底板铰接固定,其展开后可作为左、右方舱的底板,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左、右方舱能够双向侧拉展开或收缩;所述电力系统通过外接电源、车载发电机的至少一种为多功能教室供电;所述培训辅助系统包括显示设备和音响设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方舱、中间方舱、右方舱通过伸缩轨道连接,所述独立移动板面积≤中间左、右方舱相应侧壁的面积,方舱间隙用橡胶垫密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其特征在于自动控制系统主要设备安装于底盘上,控制左、右方舱内底板转动、车门开关、辅助液压支撑系统以实现设备整体支撑。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教室内设有空调系统,具有制冷和制热功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系统还包括不间断电源。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训辅助系统包括电脑、投影仪、显示屏、音响、磁性白板、讲桌、课桌、椅子;方舱内部设置上述设备的专用支架或挂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白板嵌入式安装于方舱内部侧壁,数量为1块以上。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讲桌、课桌、椅子一端铰接固定在方舱内壁,另一端采用折叠式设计,运输时可折叠、固定于方舱内壁处,使用时旋转展开。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教室的顶板上设有天窗,侧拉式方舱尾部和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车门,至少一个车门可以从方舱内部手动打开,中间方舱的左、右侧壁上设有车窗,底盘下设有至少两个车轮,根据需求选择是否配置驾驶室及发动机系统。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方舱内设有中控台,对所有电气设备、液压设备进行控制,形式采用固定机柜式或便携式中的至少一种。

说明书

移动式多功能教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多功能教室。
背景技术
应用先进装备于培训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培训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但是,受资金、场地以及培训对象分布等因素影响,目前很多地区和企业存在着优质培训资源难以惠及基层员工的情况,例如一个企业在总部建立的培训基地,其配备的先进装备很难应用于直属机构的基层员工培训。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搭载各类培训装备、操作快捷省力的移动式多功能教室。
CN202718238U公开了一种移动多媒体教室,采用集装箱式设计,左右两侧顶板与集装箱顶板、左右两侧底板与集装箱底板分别采用铰接方式连接,转动打开,利用配备的各种教学设备,实现多媒体展示和课堂讲授功能。但是,这种设计方案中,左右两侧展开后,连接两侧顶板和底板的侧板采用手工安装方式,操作费力,不够快捷、便利,自动化程度不高。尤其在集装箱安放位置不平整条件下,可能导致部分侧板因顶板和底板间距过大或不足,而无法安装情况。
本发明有针对性的解决了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移动式多功能教室。该教室用于教学与培训中,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包括底盘、侧拉式方舱、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和培训辅助系统,所述底盘为二类底盘或者三类底盘;所述侧拉式方舱包括左方舱、中间方舱、右方舱,中间方舱底板固定于底盘上,中间方舱左、右两侧设有独立移动板,且与中间方舱底板铰接固定,其展开后可作为左、右方舱的底板,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左、右方舱能够双向侧拉展开或收缩;所述电力系统通 过外接电源、车载发电机的至少一种为多功能教室供电;所述培训辅助系统包括显示设备和音响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左方舱、中间方舱、右方舱通过伸缩轨道连接,所述独立移动板面积≤左、右方舱相应侧壁的面积,方舱间隙用橡胶垫密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自动控制系统主要设备安装于底盘上,控制左、右方舱内底板转动、车门开关、辅助液压支撑系统以实现设备整体支撑。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多功能教室内设有空调系统,具有制冷和制热功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力系统还包括不间断电源。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培训辅助系统包括电脑、投影仪、显示屏、音响、磁性白板、讲桌、课桌、椅子;方舱内部设置上述设备的专用支架或挂架。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优选地,所述磁性白板嵌入式安装于方舱内部侧壁,数量为1块以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优选地,所述讲桌、课桌、椅子一端铰接固定在方舱内壁,另一端采用折叠式设计,运输时可折叠、固定于方舱内壁处,使用时旋转展开。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多功能教室的顶板上设有天窗,侧拉式方舱尾部和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车门,至少一个车门可以从方舱内部手动打开,中间方舱的左、右侧壁上设有车窗,底盘下设有至少两个车轮,根据需求选择是否配置驾驶室及发动机系统。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中间方舱内设有中控台,对所有电气设备、液压设备进行控制,形式采用固定机柜式或便携式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为一种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包括一个能够双向侧拉展开的方舱和一个作为载体的半挂车二类底盘,具有移动便利、功能齐全等特点,本发明中方舱展开、收缩动作均采用自动控制,操作便捷,适于频繁操作,多功能教室配置了车载发电机、空调等设备,适于在恶劣复杂环境条件下使用,配置了显示设备及音响设备,还设计有多个磁性白板,可用于培训过程中分组研讨过程,丰富培训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教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教室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1为中间方舱;2为天窗;3为车门;4为车窗;5为右方舱;6为中控台;7为折叠式桌椅;8为左方舱;9为磁性白板;10为顶板。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仅限于本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移动式多功能教室,以装载于重型卡车底盘上的方舱为基础进行设计。底盘是本发明的主要承重构件,为三类底盘(无驾驶室),培训规模为30人,底盘长度为9.5米,宽度为2.5米。在不改变底盘动力系统的前提下,增加了液压动力系统,为培训过程中各部件的动作提供动力。
中间方舱采用骨架外装隔板型式。骨架由底盘架,以及与其焊接连接的镀锌钢管构成,隔板采用焊接固定于骨架上,隔板材料要求隔热、消音,具有一定强度,以保证装置使用安全性,并应符合有关法规、标准要求。
天窗固定于方舱顶部,其位置和数量可根据方舱尺寸和需求确定。天窗型式采用电动式,形状为矩形。
车门固定于中间方舱的侧前部和尾部,为电动式,数量为2扇,尾部车门能够从方舱内部手动打开。
车窗固定于两侧方舱侧板处,其尺寸根据方舱尺寸和需求确定,但应保证多功能教室内部采光需求,其材料应符合有关法规、标准要求。
所述的侧拉式方舱为多功能教室系统的载体,由左、中、右三个方舱组合而成。其中,中间方舱1左右两侧板留空,并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独立移动板,且与中间方舱底板铰接固定,其展开后可作为左右两侧方舱地板;左侧方舱右侧板、底板留空;右侧方舱左侧板、底板留空。三个方舱通过伸缩轨道连接,并实现展开或收缩。右方舱和左方舱采用骨架外装隔板型式,其尺寸根据多功能教室尺寸确定,与中间方舱通过电动导轨连接,方舱间隙采用橡胶垫密封。
中控台是部署于多功能教室内的集中控制系统,可以对所有电气设备、液压设备进行控制,形式采用固定机柜式,并配有便携式遥控器。
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多功能教室系统的展开/收缩、支撑等动作的控制,包括左右侧方舱伸缩轨道展开/收缩、左右侧板转动、自动门开关、装置整体支撑开关等。自动控制系统主要设备安装于底盘上。
电力系统包括外接电源接口、车载发电机及电缆等辅助设备,可通过外接电源和发电机同时供电。电力系统还包括不间断电源,提供电源稳压和应急供电功能,以保护车载电气设备。车载发电机主要设备安装于方舱前部,并与其他设备协调、优化位置设计。
空调系统为车载专用空调,具有制冷和制热功能,以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使用要求。
培训装备包括计算机、投影、显示屏、功放、音箱等,安装位置在中间方舱前部中央。安装方式采用隐蔽式固定安装或预留接口。磁性白板安装于左右方舱前后侧壁处,嵌入式安装。讲桌、课桌、椅子安装于方舱侧壁,折叠式固定安装。
所述的电脑、投影仪、音响等设备固定安装于方舱内部,用螺栓固定于专用支架上,并采取防震措施。
所述的讲桌、课桌、椅子等均采用折叠式设计,节约占用空间,便于运输。折叠式桌椅一端铰接固定与左方舱内壁,另一端采用折叠式设计,运输时可折叠、固定于方舱内壁处,使用时旋转展开,桌子尺寸取决于方舱尺寸以及使用需要。
磁性白板以嵌入方式安装于左、右侧方舱侧板处,具体安装位置可根据方舱尺寸及培训需求确定。共设置4块磁性白板,每块白板长1000mm、宽600mm,分别安装于左、右侧方舱前、后侧板中央位置。
根据需求选择是否配置驾驶室及发动机系统。液压系统油箱、油泵及控制元件等安装于底盘前部下方,同时考虑在行驶期间避免液压系统与地面发生碰撞。
中间方舱骨架由镀锌管焊接而成,保证方舱外形尺寸及对角尺寸要求,保证铝合金固定板的焊接尺寸要求。中间方舱与底盘车架拼焊时,需要保证外形尺寸及对角尺寸要求。
左、右侧方舱导轨及主要支撑件均采用普通矩形管拼焊而成,左、右侧方舱上部主体框架采用镀锌矩形管,要求导轨定位尺寸准确,保证导轨的顶平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保证导轨中心轴线与主支撑矩形管中心轴线的垂直度要求,保证上部主体镀锌管框架的外形尺寸及对角尺寸要求,保证水平油缸座的焊接位置尺寸要求。
左、右侧地板主体框架采用普通矩形管拼焊而成,保证地板框架外形尺寸及对角尺寸要求,地板翻转支架采用Q235A板材拼焊而成,需要保证两轴孔间的定位尺寸,需要保证两轴孔中心线与端板的垂直度要求。地板翻转支架与地板主体框架拼焊时,需要保证地板翻转支座的定位尺寸,保证两地板翻转支座轴孔的同轴度要求。
【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条件,底盘为二类底盘(有驾驶室);中间方舱的隔板采用铆接固定于骨架上;天窗型式采用手动式,形状为圆形;车门为手动式;中控台安装在左右方舱前部,安装方式采用便携式;自动控制系统主要设备安装于方舱前部;多功能教室通过车载发电机供电;空调系统为民用空调;所述的电脑、投影仪、音响等设备采用便携式方 案,方舱内部只设置专用支架,使用前连接相关设备;折叠式桌椅一端铰接固定与右方舱内壁,另一端采用折叠式设计。

移动式多功能教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移动式多功能教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移动式多功能教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式多功能教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式多功能教室.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1475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91475A21申请号201410342247122申请日20140717G09B5/06200601E04H3/08200601E04B1/34420060171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100728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72发明人苏国胜王洪雨李欣张丽萍王林赵英杰张艳赵洁尹楠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代理人张惠明54发明名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多功能教室,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本发。

2、明通过采用一种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包括底盘、侧拉式方舱、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和培训辅助系统,所述底盘为二类底盘或者三类底盘;所述侧拉式方舱包括左方舱、中间方舱、右方舱,中间方舱底板固定于底盘上,中间方舱左、右两侧设有独立移动板,且与中间方舱底板铰接固定,其展开后可作为左、右方舱的底板,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左、右方舱能够双向侧拉展开或收缩;所述电力系统通过外接电源、车载发电机的至少一种为多功能教室供电;所述培训辅助系统包括显示设备和音响设备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教学和培训中。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

3、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1475ACN104091475A1/1页21一种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包括底盘、侧拉式方舱、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和培训辅助系统,所述底盘为二类底盘或者三类底盘;所述侧拉式方舱包括左方舱、中间方舱、右方舱,中间方舱底板固定于底盘上,中间方舱左、右两侧设有独立移动板,且与中间方舱底板铰接固定,其展开后可作为左、右方舱的底板,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左、右方舱能够双向侧拉展开或收缩;所述电力系统通过外接电源、车载发电机的至少一种为多功能教室供电;所述培训辅助系统包括显示设备和音响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方舱、中间方舱、右。

4、方舱通过伸缩轨道连接,所述独立移动板面积中间左、右方舱相应侧壁的面积,方舱间隙用橡胶垫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其特征在于自动控制系统主要设备安装于底盘上,控制左、右方舱内底板转动、车门开关、辅助液压支撑系统以实现设备整体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教室内设有空调系统,具有制冷和制热功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系统还包括不间断电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训辅助系统包括电脑、投影仪、显示屏、音响、磁性白板、讲桌、课桌、椅子;方舱内部设置上述设备的专用支架或挂架。7根据权利要求6。

5、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白板嵌入式安装于方舱内部侧壁,数量为1块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讲桌、课桌、椅子一端铰接固定在方舱内壁,另一端采用折叠式设计,运输时可折叠、固定于方舱内壁处,使用时旋转展开。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教室的顶板上设有天窗,侧拉式方舱尾部和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车门,至少一个车门可以从方舱内部手动打开,中间方舱的左、右侧壁上设有车窗,底盘下设有至少两个车轮,根据需求选择是否配置驾驶室及发动机系统。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方舱内设有中控台,对所有电气设备、液压设备。

6、进行控制,形式采用固定机柜式或便携式中的至少一种。权利要求书CN104091475A1/4页3移动式多功能教室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多功能教室。背景技术0002应用先进装备于培训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培训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但是,受资金、场地以及培训对象分布等因素影响,目前很多地区和企业存在着优质培训资源难以惠及基层员工的情况,例如一个企业在总部建立的培训基地,其配备的先进装备很难应用于直属机构的基层员工培训。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搭载各类培训装备、操作快捷省力的移动式多功能教室。0003CN202718238U公开了一种移动多媒体教室,采用集装箱式设计,左右两侧顶板与集装箱顶板、左。

7、右两侧底板与集装箱底板分别采用铰接方式连接,转动打开,利用配备的各种教学设备,实现多媒体展示和课堂讲授功能。但是,这种设计方案中,左右两侧展开后,连接两侧顶板和底板的侧板采用手工安装方式,操作费力,不够快捷、便利,自动化程度不高。尤其在集装箱安放位置不平整条件下,可能导致部分侧板因顶板和底板间距过大或不足,而无法安装情况。0004本发明有针对性的解决了该问题。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移动式多功能教室。该教室用于教学与培训中,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式多功能教。

8、室,包括底盘、侧拉式方舱、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和培训辅助系统,所述底盘为二类底盘或者三类底盘;所述侧拉式方舱包括左方舱、中间方舱、右方舱,中间方舱底板固定于底盘上,中间方舱左、右两侧设有独立移动板,且与中间方舱底板铰接固定,其展开后可作为左、右方舱的底板,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左、右方舱能够双向侧拉展开或收缩;所述电力系统通过外接电源、车载发电机的至少一种为多功能教室供电;所述培训辅助系统包括显示设备和音响设备。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左方舱、中间方舱、右方舱通过伸缩轨道连接,所述独立移动板面积左、右方舱相应侧壁的面积,方舱间隙用橡胶垫密封。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自动控制。

9、系统主要设备安装于底盘上,控制左、右方舱内底板转动、车门开关、辅助液压支撑系统以实现设备整体支撑。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多功能教室内设有空调系统,具有制冷和制热功能。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力系统还包括不间断电源。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培训辅助系统包括电脑、投影仪、显示屏、音响、磁说明书CN104091475A2/4页4性白板、讲桌、课桌、椅子;方舱内部设置上述设备的专用支架或挂架。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优选地,所述磁性白板嵌入式安装于方舱内部侧壁,数量为1块以上。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优选地,所述讲桌、课桌、椅子一端铰接固定在方舱内壁,另一端。

10、采用折叠式设计,运输时可折叠、固定于方舱内壁处,使用时旋转展开。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多功能教室的顶板上设有天窗,侧拉式方舱尾部和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车门,至少一个车门可以从方舱内部手动打开,中间方舱的左、右侧壁上设有车窗,底盘下设有至少两个车轮,根据需求选择是否配置驾驶室及发动机系统。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中间方舱内设有中控台,对所有电气设备、液压设备进行控制,形式采用固定机柜式或便携式中的至少一种。0016本发明为一种移动式多功能教室,包括一个能够双向侧拉展开的方舱和一个作为载体的半挂车二类底盘,具有移动便利、功能齐全等特点,本发明中方舱展开、收缩动作均采用自动控。

11、制,操作便捷,适于频繁操作,多功能教室配置了车载发电机、空调等设备,适于在恶劣复杂环境条件下使用,配置了显示设备及音响设备,还设计有多个磁性白板,可用于培训过程中分组研讨过程,丰富培训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0017图1为本发明所述教室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2为本发明所述教室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1、图2中,1为中间方舱;2为天窗;3为车门;4为车窗;5为右方舱;6为中控台;7为折叠式桌椅;8为左方舱;9为磁性白板;10为顶板。0020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仅限于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0021【实施例1】0022如图1、图2所示的移动式多功能教室,以装。

12、载于重型卡车底盘上的方舱为基础进行设计。底盘是本发明的主要承重构件,为三类底盘无驾驶室,培训规模为30人,底盘长度为95米,宽度为25米。在不改变底盘动力系统的前提下,增加了液压动力系统,为培训过程中各部件的动作提供动力。0023中间方舱采用骨架外装隔板型式。骨架由底盘架,以及与其焊接连接的镀锌钢管构成,隔板采用焊接固定于骨架上,隔板材料要求隔热、消音,具有一定强度,以保证装置使用安全性,并应符合有关法规、标准要求。0024天窗固定于方舱顶部,其位置和数量可根据方舱尺寸和需求确定。天窗型式采用电动式,形状为矩形。0025车门固定于中间方舱的侧前部和尾部,为电动式,数量为2扇,尾部车门能够从方舱。

13、内部手动打开。0026车窗固定于两侧方舱侧板处,其尺寸根据方舱尺寸和需求确定,但应保证多功能教室内部采光需求,其材料应符合有关法规、标准要求。0027所述的侧拉式方舱为多功能教室系统的载体,由左、中、右三个方舱组合而成。其说明书CN104091475A3/4页5中,中间方舱1左右两侧板留空,并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独立移动板,且与中间方舱底板铰接固定,其展开后可作为左右两侧方舱地板;左侧方舱右侧板、底板留空;右侧方舱左侧板、底板留空。三个方舱通过伸缩轨道连接,并实现展开或收缩。右方舱和左方舱采用骨架外装隔板型式,其尺寸根据多功能教室尺寸确定,与中间方舱通过电动导轨连接,方舱间隙采用橡胶垫密封。。

14、0028中控台是部署于多功能教室内的集中控制系统,可以对所有电气设备、液压设备进行控制,形式采用固定机柜式,并配有便携式遥控器。0029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多功能教室系统的展开/收缩、支撑等动作的控制,包括左右侧方舱伸缩轨道展开/收缩、左右侧板转动、自动门开关、装置整体支撑开关等。自动控制系统主要设备安装于底盘上。0030电力系统包括外接电源接口、车载发电机及电缆等辅助设备,可通过外接电源和发电机同时供电。电力系统还包括不间断电源,提供电源稳压和应急供电功能,以保护车载电气设备。车载发电机主要设备安装于方舱前部,并与其他设备协调、优化位置设计。0031空调系统为车载专用空调,具有制冷和制热功能,以。

15、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使用要求。0032培训装备包括计算机、投影、显示屏、功放、音箱等,安装位置在中间方舱前部中央。安装方式采用隐蔽式固定安装或预留接口。磁性白板安装于左右方舱前后侧壁处,嵌入式安装。讲桌、课桌、椅子安装于方舱侧壁,折叠式固定安装。0033所述的电脑、投影仪、音响等设备固定安装于方舱内部,用螺栓固定于专用支架上,并采取防震措施。0034所述的讲桌、课桌、椅子等均采用折叠式设计,节约占用空间,便于运输。折叠式桌椅一端铰接固定与左方舱内壁,另一端采用折叠式设计,运输时可折叠、固定于方舱内壁处,使用时旋转展开,桌子尺寸取决于方舱尺寸以及使用需要。0035磁性白板以嵌入方式安装于左、右侧方舱。

16、侧板处,具体安装位置可根据方舱尺寸及培训需求确定。共设置4块磁性白板,每块白板长1000MM、宽600MM,分别安装于左、右侧方舱前、后侧板中央位置。0036根据需求选择是否配置驾驶室及发动机系统。液压系统油箱、油泵及控制元件等安装于底盘前部下方,同时考虑在行驶期间避免液压系统与地面发生碰撞。0037中间方舱骨架由镀锌管焊接而成,保证方舱外形尺寸及对角尺寸要求,保证铝合金固定板的焊接尺寸要求。中间方舱与底盘车架拼焊时,需要保证外形尺寸及对角尺寸要求。0038左、右侧方舱导轨及主要支撑件均采用普通矩形管拼焊而成,左、右侧方舱上部主体框架采用镀锌矩形管,要求导轨定位尺寸准确,保证导轨的顶平面在同一。

17、水平面上,保证导轨中心轴线与主支撑矩形管中心轴线的垂直度要求,保证上部主体镀锌管框架的外形尺寸及对角尺寸要求,保证水平油缸座的焊接位置尺寸要求。0039左、右侧地板主体框架采用普通矩形管拼焊而成,保证地板框架外形尺寸及对角尺寸要求,地板翻转支架采用Q235A板材拼焊而成,需要保证两轴孔间的定位尺寸,需要保证两轴孔中心线与端板的垂直度要求。地板翻转支架与地板主体框架拼焊时,需要保证地板翻转支座的定位尺寸,保证两地板翻转支座轴孔的同轴度要求。0040【实施例2】说明书CN104091475A4/4页60041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条件,底盘为二类底盘有驾驶室;中间方舱的隔板采用铆接固定于骨架上;天窗型式采用手动式,形状为圆形;车门为手动式;中控台安装在左右方舱前部,安装方式采用便携式;自动控制系统主要设备安装于方舱前部;多功能教室通过车载发电机供电;空调系统为民用空调;所述的电脑、投影仪、音响等设备采用便携式方案,方舱内部只设置专用支架,使用前连接相关设备;折叠式桌椅一端铰接固定与右方舱内壁,另一端采用折叠式设计。说明书CN104091475A1/1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9147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教育;密码术;显示;广告;印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