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2247904 上传时间:2018-08-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1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80021419.X

申请日:

2011.04.11

公开号:

CN102869545A

公开日:

2013.01.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R 13/02申请日:20110411|||公开

IPC分类号:

B60R13/02

主分类号:

B60R13/02

申请人: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发明人:

L·M·马克斯多斯桑托斯; A·拉科斯特; F·蒂埃博

地址:

法国韦利济-维拉库布莱

优先权:

2010.04.26 FR 1053161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王琼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2)。所述中间立柱包括具有接头的朝向车辆顶篷横向逐渐变宽的上部,该上部在车厢内部被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所遮盖,上部装饰件在中间立柱的顶部处由侧向边缘(3)的外轮廓延续,并且上部装饰件的端部在高度上与顶篷(4)的装饰件的下边缘齐平。所述中间立柱的特征在于,中间立柱(2)的上部装饰件(1)在其侧向扩大的区域(L)内至少在上部装饰件(1)的前后侧端部处被安装在帘式气囊的偏导支撑件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2),包括具有接头的朝向车辆顶篷横向逐渐变宽的上部,该上部在车厢内部被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所遮盖,上部装饰件在中间立柱的顶部处由侧向边缘(3)的外轮廓延续,并且上部装饰件的端部在高度上与顶篷(4)的装饰件的下边缘齐平,其特征在于,中间立柱(2)的上部装饰件(1)在其侧向扩大的区域(L)内至少在上部装饰件(1)的前后侧端部处被安装在帘式气囊的偏导支撑件上。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立柱,其特征在于,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的安装借助于至少两个第一夹紧装置(9)而被实现,所述两个第一夹紧装置(9)分别地被设置在相距装饰件(1)的前后上部侧端的54mm和45mm的地方。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间立柱,其特征在于,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的安装借助于另外两个附加的第二夹紧装置(6)而被实现,该第二夹紧装置(6)基本上与第一夹紧装置(9)等高,但是更接近于中间立柱的垂直轴线。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中间立柱,其特征在于,夹紧装置沿着基本水平安装在上部装饰件的背部的杆呈一直线,所述杆被悬挂到补充元件上,也就是帘式气囊偏导支撑件上。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间立柱,其特征在于,在杆之上并且在朝向车厢一侧部分地搭接的是帘式气囊偏导支撑件,在当帘式气囊展开的时候,气囊恰好处于支撑件之上,因此支撑件朝向车辆结构的钢板挤压所述杆,当顶篷的装饰件脱离其在中间立柱之上的侧向安装位置时,进而使得上部装饰件在中间立柱上的安装变得稳定。
根据前述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中间立柱,其特征在于,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是由弹性材料模制而成。
根据前述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中间立柱,其特征在于,上部装饰件的侧向边缘被容纳在密封圈的凹槽之中,所述密封圈围绕中间立柱周围的车厢窗口。

说明书

说明书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包括具有接头的朝向车辆顶篷横向逐渐变宽的上部。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内部的布局所追求的性能对于潜在的购买者在选择某一种类型的车辆时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机动车辆结构中的一些粗制元件一般都由装饰元件所覆盖从而来掩藏金属结构。
图1显示了车辆的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在图1a中,从车厢内部看时,我们能够见到这种装饰件。图1b是从车厢外部看时的视图,其中我们能够看到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的侧向边缘。中间立柱两边的车身的开口,比方说或者车窗,呈现有上部圆角,因此中间立柱向上逐渐变宽,直至抵达车辆顶部的边缘。因此,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需要适应中间立柱的外部轮廓,并且在抵达车辆顶篷的装饰件的下部边缘的高度之前需要在宽度上有一个可观的扩张。
这将导致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则关系到车辆的感知性能和功能性能。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的上端具有很宽的高度则导致了该部分过于柔软。因此,在当从车辆车厢外部向内部用拇指施加水平方向上的推力时,装饰件的上端部就可能变形。在当帘式气囊展开期间,则可能出现这样的风险,即装饰件会碎裂或者被射入车厢内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消除上述的那些缺陷,并且提供一种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该中间立柱包括上部装饰件,该装饰件自身被牢固地固定安装,其具有最好的感知性能,能够避免装饰件的碎裂,并且能够避免装饰元件在帘式气囊展开时射入车厢内部的风险,而且本发明结构便于装饰件在其生产组装线上的组装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该中间立柱包括具有接头的朝向车辆顶篷横向逐渐变宽的上部,该上部在车厢内部被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所遮盖,上部装饰件在中间立柱的顶部处由侧向边缘的外轮廓延续,并且上部装饰件的端部在高度上与顶篷的装饰件的下边缘齐平,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接合于塑性帘式气囊的偏导支撑件上,并且该装饰件在尽可能地相互邻近的地方至少在三个点上被固定安装于车辆结构上,或者在坐落于水平直线上的四个点上将上部装饰件的上部侧端在其侧向变宽的区域内固定安装于车辆结构上。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的安装借助于至少两个第一夹紧装置而被实现,所述两个第一夹紧装置分别地被设置在相距装饰件的前后上部侧端的54mm和45mm的地方。
优选地,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的安装借助于另外两个附加的第二夹紧装置而被实现,该第二夹紧装置基本上与第一夹紧装置等高,但是更接近于中间立柱的垂直轴线。
根据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夹紧装置沿着基本水平安装在上部装饰件的背部的杆呈一直线,所述杆被悬挂到补充元件上,也就是帘式气囊偏导支撑件上。
根据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杆之上并且在朝向车厢一侧部分地搭接的是帘式气囊偏导支撑件,在当帘式气囊展开的时候,气囊恰好处于支撑件之上,因此支撑件朝向车辆结构的钢板挤压所述杆,当顶篷的装饰件脱离其在中间立柱之上的侧向安装位置时,进而使得上部装饰件在中间立柱上的安装变得稳定。
根据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是由弹性材料模制而成。
根据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上部装饰件的侧向边缘被容纳在密封圈的凹槽之中,所述密封圈围绕中间立柱周围的车厢窗口。
附图说明
本发明以及相应的优点在下面将利用参照附图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从车厢内部(a)和从车厢外部(b)看时的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的侧视图;
图2是部分横截的,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的上部分的侧视图,其中中间立柱的外板被移除;
图3是中间立柱在第一夹紧装置处被竖直横截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附图1a主要地显示了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2的上部装饰件1。
图1a通过从车厢内部看去的角度显示该上部装饰件1。该上部装饰件1采用中间立柱上部分的外形,也就是说上部装饰件1的侧部边缘朝上发散,并且该上部装饰件1延伸至顶篷4的装饰件的下边缘。
上部装饰件的上端部的总宽度由L指代。
图1b显示了从车辆外部看去时的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2。我们可以看到上部装饰件1的侧部边缘,该边缘的自由端侵入凹槽中,所述凹槽被提供用于容纳弹性密封圈5,该密封圈5环绕中间立柱左右两侧的开口。
图2显示了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以及一部分车身顶篷的内部侧视图。其中,中间立柱的外部面板被卸除,并且能够看见立柱的内板,而且立柱内板的后部表面被部分地切除从而来显露出装饰件被安装到中间立柱上的那一部分。两个夹紧装置6,也就是下面所称的“第二夹紧装置6”,它们在图2中被显示为紧靠的两个部件,它们被提供在中间立柱2的内板7的水平轴线上,这两个夹紧装置与中间立柱的竖直轴线(未示出)大约等距。
这两个夹紧装置6在图2中被面板7所遮盖,且它们被安装在杆8上,这两个夹紧装置6依次被安装到中间立柱的装饰件的后部表面上。
由于这两个夹紧装置6与装饰件1的上部分的外侧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宽的,因此所限定出的侧翼是非常柔软的,所以它们的远端能够被容易地弯曲和变形。这就是为什么本发明要提供夹紧装置的原因所在,所述第一夹紧装置9被设置在装饰件1的上部,基本上处于和第二夹紧装置6相同的水平轴线上,所述的两个第一夹紧装置9分别地被设置在相距装饰件1的前后上部侧端的54mm和45mm的地方。
图2显示出第一夹紧装置9同样被安装在杆8上。
因此,呈现为装饰件1的上部分的自由侧翼的撬杠就被显著地减少了,从而能够增加装饰件部件安装的稳定性,并且进而提供期望的实际优点。
在图2和图3中,我们能够看到位于右侧高处的帘式气囊发生器10以及帘式气囊的被折叠气囊11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上部装饰件的关于帘式气囊的折叠气囊的最好的功能优点从图3中可以被看出来。图3是一横截面视图,沿着与中间立柱2的两个侧面的第一夹紧装置9等距的地方垂直地横切机动车辆结构。侧向边缘3被包纳在密封圈5的凹槽4中。在杆8之上且与其部分搭接的是帘式气囊偏导支撑件12。在该支撑件12之上,我们能够看到帘式气囊的折叠气囊。
附图标记12代表车辆顶篷的装饰件。
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当帘式气囊展开之时,发生器10通过压力将空气注入导折叠的气囊中,气囊在顶篷的装饰件上产生一个激烈的推力。然后,其又在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1的上边缘上产生一个相同的激烈推力。与此同时,帘式气囊偏导支撑件12引导帘式气囊的气囊11朝向车厢内部膨胀,并且推动杆8,而且按照这一方式来保持中间立柱2的上部装饰件的固定,同时,顶篷12的装饰件的自由端从处在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1的上部边缘的后面的沟槽中脱离出来。
因此,在帘式气囊展开期间,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被保持在它原先的位置上,因此就避免了发生装饰件部件射入车厢内部的风险。
上面的说明参照本发明尤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涵盖了本发明的许多种变形或者修改。

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69545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1.09CN102869545A*CN102869545A*(21)申请号 201180021419.X(22)申请日 2011.04.111053161 2010.04.26 FRB60R 13/02(2006.01)(71)申请人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地址法国韦利济-维拉库布莱(72)发明人 LM马克斯多斯桑托斯A拉科斯特 F蒂埃博(74)专利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代理人王琼(54) 发明名称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2)。所述中间立柱包括具有接。

2、头的朝向车辆顶篷横向逐渐变宽的上部,该上部在车厢内部被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所遮盖,上部装饰件在中间立柱的顶部处由侧向边缘(3)的外轮廓延续,并且上部装饰件的端部在高度上与顶篷(4)的装饰件的下边缘齐平。所述中间立柱的特征在于,中间立柱(2)的上部装饰件(1)在其侧向扩大的区域(L)内至少在上部装饰件(1)的前后侧端部处被安装在帘式气囊的偏导支撑件上。(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2.10.26(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FR2011/050818 2011.04.11(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1/135223 FR 2011.11.03(51)In。

3、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1/1页21.一种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2),包括具有接头的朝向车辆顶篷横向逐渐变宽的上部,该上部在车厢内部被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所遮盖,上部装饰件在中间立柱的顶部处由侧向边缘(3)的外轮廓延续,并且上部装饰件的端部在高度上与顶篷(4)的装饰件的下边缘齐平,其特征在于,中间立柱(2)的上部装饰件(1)在其侧向扩大的区域(L)内至少在上部装饰件(1)的前后侧端部处被安装在帘式气囊的偏导支撑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立柱,其特征在于,中间立。

4、柱的上部装饰件的安装借助于至少两个第一夹紧装置(9)而被实现,所述两个第一夹紧装置(9)分别地被设置在相距装饰件(1)的前后上部侧端的54mm和45mm的地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间立柱,其特征在于,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的安装借助于另外两个附加的第二夹紧装置(6)而被实现,该第二夹紧装置(6)基本上与第一夹紧装置(9)等高,但是更接近于中间立柱的垂直轴线。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中间立柱,其特征在于,夹紧装置沿着基本水平安装在上部装饰件的背部的杆呈一直线,所述杆被悬挂到补充元件上,也就是帘式气囊偏导支撑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间立柱,其特征在于,在杆之上并且在朝向车厢一侧部分。

5、地搭接的是帘式气囊偏导支撑件,在当帘式气囊展开的时候,气囊恰好处于支撑件之上,因此支撑件朝向车辆结构的钢板挤压所述杆,当顶篷的装饰件脱离其在中间立柱之上的侧向安装位置时,进而使得上部装饰件在中间立柱上的安装变得稳定。6.根据前述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中间立柱,其特征在于,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是由弹性材料模制而成。7.根据前述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中间立柱,其特征在于,上部装饰件的侧向边缘被容纳在密封圈的凹槽之中,所述密封圈围绕中间立柱周围的车厢窗口。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69545 A1/3页3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技术领域0001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包括具有。

6、接头的朝向车辆顶篷横向逐渐变宽的上部。背景技术0002 机动车辆内部的布局所追求的性能对于潜在的购买者在选择某一种类型的车辆时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机动车辆结构中的一些粗制元件一般都由装饰元件所覆盖从而来掩藏金属结构。0003 图1显示了车辆的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在图1a中,从车厢内部看时,我们能够见到这种装饰件。图1b是从车厢外部看时的视图,其中我们能够看到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的侧向边缘。中间立柱两边的车身的开口,比方说或者车窗,呈现有上部圆角,因此中间立柱向上逐渐变宽,直至抵达车辆顶部的边缘。因此,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需要适应中间立柱的外部轮廓,并且在抵达车辆顶篷的装饰件的下部边缘的高度之前。

7、需要在宽度上有一个可观的扩张。0004 这将导致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则关系到车辆的感知性能和功能性能。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的上端具有很宽的高度则导致了该部分过于柔软。因此,在当从车辆车厢外部向内部用拇指施加水平方向上的推力时,装饰件的上端部就可能变形。在当帘式气囊展开期间,则可能出现这样的风险,即装饰件会碎裂或者被射入车厢内部。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消除上述的那些缺陷,并且提供一种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该中间立柱包括上部装饰件,该装饰件自身被牢固地固定安装,其具有最好的感知性能,能够避免装饰件的碎裂,并且能够避免装饰元件在帘式气囊展开时射入车厢内部的风险,而且本发明结构便于装饰件。

8、在其生产组装线上的组装工作。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该中间立柱包括具有接头的朝向车辆顶篷横向逐渐变宽的上部,该上部在车厢内部被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所遮盖,上部装饰件在中间立柱的顶部处由侧向边缘的外轮廓延续,并且上部装饰件的端部在高度上与顶篷的装饰件的下边缘齐平,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接合于塑性帘式气囊的偏导支撑件上,并且该装饰件在尽可能地相互邻近的地方至少在三个点上被固定安装于车辆结构上,或者在坐落于水平直线上的四个点上将上部装饰件的上部侧端在其侧向变宽的区域内固定安装于车辆结构上。0007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的安装借助于至少两。

9、个第一夹紧装置而被实现,所述两个第一夹紧装置分别地被设置在相距装饰件的前后上部侧端的54mm和45mm的地方。0008 优选地,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的安装借助于另外两个附加的第二夹紧装置而被实现,该第二夹紧装置基本上与第一夹紧装置等高,但是更接近于中间立柱的垂直轴线。说 明 书CN 102869545 A2/3页40009 根据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夹紧装置沿着基本水平安装在上部装饰件的背部的杆呈一直线,所述杆被悬挂到补充元件上,也就是帘式气囊偏导支撑件上。0010 根据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杆之上并且在朝向车厢一侧部分地搭接的是帘式气囊偏导支撑件,在当帘式气囊展开的时候,气囊恰好处于支。

10、撑件之上,因此支撑件朝向车辆结构的钢板挤压所述杆,当顶篷的装饰件脱离其在中间立柱之上的侧向安装位置时,进而使得上部装饰件在中间立柱上的安装变得稳定。0011 根据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是由弹性材料模制而成。0012 根据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上部装饰件的侧向边缘被容纳在密封圈的凹槽之中,所述密封圈围绕中间立柱周围的车厢窗口。附图说明0013 本发明以及相应的优点在下面将利用参照附图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0014 图1是从车厢内部(a)和从车厢外部(b)看时的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的侧视图;0015 图2是部分横截的,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的上部分的侧视。

11、图,其中中间立柱的外板被移除;0016 图3是中间立柱在第一夹紧装置处被竖直横截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 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附图1a主要地显示了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2的上部装饰件1。0018 图1a通过从车厢内部看去的角度显示该上部装饰件1。该上部装饰件1采用中间立柱上部分的外形,也就是说上部装饰件1的侧部边缘朝上发散,并且该上部装饰件1延伸至顶篷4的装饰件的下边缘。0019 上部装饰件的上端部的总宽度由L指代。0020 图1b显示了从车辆外部看去时的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2。我们可以看到上部装饰件1的侧部边缘,该边缘的自由端侵入凹槽中,所述凹槽被提供用于容纳弹性密封圈5,该密封圈5环绕中。

12、间立柱左右两侧的开口。0021 图2显示了机动车辆结构的中间立柱以及一部分车身顶篷的内部侧视图。其中,中间立柱的外部面板被卸除,并且能够看见立柱的内板,而且立柱内板的后部表面被部分地切除从而来显露出装饰件被安装到中间立柱上的那一部分。两个夹紧装置6,也就是下面所称的“第二夹紧装置6”,它们在图2中被显示为紧靠的两个部件,它们被提供在中间立柱2的内板7的水平轴线上,这两个夹紧装置与中间立柱的竖直轴线(未示出)大约等距。0022 这两个夹紧装置6在图2中被面板7所遮盖,且它们被安装在杆8上,这两个夹紧装置6依次被安装到中间立柱的装饰件的后部表面上。0023 由于这两个夹紧装置6与装饰件1的上部分的。

13、外侧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宽的,因此所限定出的侧翼是非常柔软的,所以它们的远端能够被容易地弯曲和变形。这就是为什么本发明要提供夹紧装置的原因所在,所述第一夹紧装置9被设置在装饰件1的上部,基本上说 明 书CN 102869545 A3/3页5处于和第二夹紧装置6相同的水平轴线上,所述的两个第一夹紧装置9分别地被设置在相距装饰件1的前后上部侧端的54mm和45mm的地方。0024 图2显示出第一夹紧装置9同样被安装在杆8上。0025 因此,呈现为装饰件1的上部分的自由侧翼的撬杠就被显著地减少了,从而能够增加装饰件部件安装的稳定性,并且进而提供期望的实际优点。0026 在图2和图3中,我们能够看到位于右。

14、侧高处的帘式气囊发生器10以及帘式气囊的被折叠气囊11的一部分。0027 根据本发明的上部装饰件的关于帘式气囊的折叠气囊的最好的功能优点从图3中可以被看出来。图3是一横截面视图,沿着与中间立柱2的两个侧面的第一夹紧装置9等距的地方垂直地横切机动车辆结构。侧向边缘3被包纳在密封圈5的凹槽4中。在杆8之上且与其部分搭接的是帘式气囊偏导支撑件12。在该支撑件12之上,我们能够看到帘式气囊的折叠气囊。0028 附图标记12代表车辆顶篷的装饰件。0029 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当帘式气囊展开之时,发生器10通过压力将空气注入导折叠的气囊中,气囊在顶篷的装饰件上产生一个激烈的推力。然后,其又在中间立柱的上部。

15、装饰件1的上边缘上产生一个相同的激烈推力。与此同时,帘式气囊偏导支撑件12引导帘式气囊的气囊11朝向车厢内部膨胀,并且推动杆8,而且按照这一方式来保持中间立柱2的上部装饰件的固定,同时,顶篷12的装饰件的自由端从处在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1的上部边缘的后面的沟槽中脱离出来。0030 因此,在帘式气囊展开期间,中间立柱的上部装饰件被保持在它原先的位置上,因此就避免了发生装饰件部件射入车厢内部的风险。0031 上面的说明参照本发明尤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涵盖了本发明的许多种变形或者修改。说 明 书CN 102869545 A1/3页6图1a图1b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69545 A2/3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69545 A3/3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69545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