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24711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15481.5

申请日:

2015.03.16

公开号:

CN104818026A

公开日:

2015.08.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K 17/40申请日:20150316|||公开

IPC分类号:

C09K17/40; B09C1/08; C09K101/00(2006.01)N

主分类号:

C09K17/40

申请人:

张鹰

发明人:

张鹰

地址:

210041江苏省南京市雨润大街19号01栋13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

代理人:

李建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原料包括:冀首草10-20份,菊吉5-15份,茶多酚粉剂5-15份,枣精10-20份和偏硅酸钠45-55份,所述份数为质量分数;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包括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和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本发明技术通过改良土壤,可以抑制土壤中的霉菌,减少化肥及农药施用量,从而减少作物药害,提高作物的质量,达到绿色无公害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特征在于: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原料包括:冀首草10-20份,菊吉5-15份,茶多酚粉剂5-15份,枣精10-20份和偏硅酸钠45-55份,所述份数为质量分数;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包括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和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特征在于: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原料还包括:黄芪5-10份和麦冬5-10份,所述份数为质量分数;菊吉的纯度为35-45%,枣精的纯度为35-45%。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中无机组分包括:SiO2、23-25份,CaO、0.004-0.007份,K2O、0.01-0.013份,Na2O、11-15份,ZnO、0.002份,P2O5、0.002-0.003份,Fe2O3、0.01份,MgO、0.02份和水分56-60份,所述份数为质量分数;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中无机组分包括:SiO2、60-70份,CaO、0.14-0.18份,K2O、0.02-0.04份,Na2O、18-22份,ZnO、0.005份,P2O5、0.004-0.006份,Fe2O3、0.027份和MgO、0.054份,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灼烧减量为16-18%。

4.
  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
a、将冀首草10-20份、菊吉5-15份、茶多酚粉剂5-15份、枣精10-20份、偏硅酸钠45-55份和水加入反应釜内,在95-105℃下,反应2.5-3.5h,然后冷却至室温,浸泡45-55h后,再加温至95-105℃,反应10-12h,其中,水的用量为冀首草、菊吉、茶多酚粉剂、枣精和偏硅酸钠质量和的0.4-0.6倍;
b、将步骤a所得物料,加温至95-105℃,保温0.5-1.5h,保温搅拌20-40分钟后,再继续保温1.5-2.5h,然后保温搅拌20-40分钟,自然冷却至室温;
c、将步骤b所得物料自然发酵;
d、将步骤c所得物料,加温至95-105℃,保温1~2小时,再保温搅拌20~4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再自然沉降120~168小时;
e、将步骤d所得物料用250-350目的滤网过滤,取清液;
f、将步骤e所得的清液加温至95-105℃,并向清液中加入0.04-0.05wt%的柠檬酸,保温搅拌20~40分钟后,降至室温,静置22-26小时,其中,柠檬酸的质量用量是以步 骤e所得的清液总重量为100%计算的;
g、将步骤f所得物料,加温至95-105℃,保温1~2小时,以步骤e所得的清液总重量为100%计,加入0.08-0.12%的乙醇,保温搅拌10~30分钟,降至常温,然后自然沉降120~168小时;
h、将步骤g所得溶液用300-400目的滤网过滤,所得清液即为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
1)将偏硅酸钠加入水中,加温至95-105℃,保温搅拌20-40分钟;
2)将茶多酚粉剂、枣精加入反应釜内,在95-105℃下,保温50-70分钟,再保温搅拌13-17分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3)将冀首草、菊吉、黄芪和麦冬加入反应釜内,加温至95-105℃,保温50-70分钟,再保温搅拌20-40分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浸泡45-55小时,再加温至95-105℃,保温7-9小时,保温搅拌20-40分钟后,继续保温1.5-2.5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步骤a中水的用量为冀首草、菊吉、茶多酚粉剂、枣精、偏硅酸钠、黄芪和麦冬质量和的0.4-0.6倍。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h所得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喷雾干燥,即得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喷雾干燥时,喷雾干燥设备的进口温度为360~380℃,出口温度为100~120℃,喷雾干燥罐桶内负压为30~40Pa;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粒度为160~180目。

8.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为:将步骤b所得物料加温至95-105℃,保温1.5-2.5小时,再保温搅拌20-4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自然发酵230-240小时。

9.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步骤中,搅拌时的搅拌速度均为50~70转/分。

10.
  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用于水田时,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用量为20-40公斤/亩,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用量为8-30公斤/亩;当用旱地时,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用量为30-50公斤/亩,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用量为15-30公斤/亩。

说明书

一种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中国人口众多,粮食战略安全一直是头号国策。同时伴随着的是耕地面积有限,种植效率低下,很难实现轮作。为了保证水稻增产,不得不逐年增加化肥用量。但现有化肥容易导致土壤板结、在土壤内的有效性很低,长期使用化肥导致水稻田内的土壤板结,土壤透气性下降,有机质匮乏,肥力衰退,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营养元素失衡造成农作物生育受阻,生育状况变差,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再加之工业三废的随意排放,某些地区重金属严重超标,使得土壤与地下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而且在酸性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的溶解度增大,有效性提高,对农产品与水资源产生污染,使得作物产量和品质大大降低,甚至在某些地区发生了大米镉超标事件。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土地污染、退化,重金属超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原料包括:冀首草10-20份,菊吉5-15份,茶多酚粉剂5-15份,枣精10-20份和偏硅酸钠45-55份,所述份数为质量分数;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包括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和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
采用本申请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可恢复土壤健康,提高农作物产品和品质,所得作物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际标准,具体原理如下:(1)在自然环境下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通过与土壤中的硅酸盐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土壤中的晶体结构,活化营养元素的结晶态形成游离态,与土壤中多种营养元素进行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矫正土壤的酸碱平衡度,提高土壤盐基,促进有机肥分解,抑制土壤病菌,增加土壤中的多种营养元素及有效硅的含量,达到改良土性的目的,恢复土壤健康性;(2)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通 过与土壤中的硅酸盐发生电化学反应,活化土壤中结晶态的多种营养元素形成游离态,能够减轻或消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A)这是因为土壤中活化出的硅酸根离子与镉、汞、铅等重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不易被植物吸收的硅酸化合物而沉淀下来,(B)在水稻田土壤中活化出的有效硅增加了作物根系氧化能力,氧化了镉等重金属,减少了它们的溶解度,从而抑制了水稻作物对它们的吸收,有效地防止了重金属镉对水稻作物的污染;(3)在自然环境下通过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与土壤中的硅酸盐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土壤中的晶体结构,活化土壤中结晶态的多种营养元素形成游离态,并与土壤中的团粒结合形成新的土壤团粒,提高化肥的有效性,减少化肥用量,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时间的需要,控制释放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使作物得到合理充分的营养吸收,提高农作物品质与产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修复剂的修复能力,优选,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原料还包括:黄芪5-10份和麦冬5-10份,所述份数为质量分数;菊吉的纯度为35-45%,枣精的纯度为35-45%。
为了进一步提高修复剂的修复能力,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中无机组分包括:SiO2、23-25份,CaO、0.004-0.007份,K2O、0.01-0.013份,Na2O、11-15份,ZnO、0.002份,P2O5、0.002-0.003份,Fe2O3、0.01份,MgO、0.02份和水分56-60份,所述份数为质量分数;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中无机组分包括:SiO2、60-70份,CaO、0.14-0.18份,K2O、0.02-0.04份,Na2O、18-22份,ZnO、0.005份,P2O5、0.004-0.006份,Fe2O3、0.027份和MgO、0.054份,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灼烧减量为16-18%。
本申请修复剂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用方法,但为了进一步提高修复剂的修复能力,优选,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
a、将冀首草10-20份、菊吉5-15份、茶多酚粉剂5-15份、枣精10-20份、偏硅酸钠45-55份和水加入反应釜内,在95-105℃下,反应2.5-3.5h,然后冷却至室温,浸泡45-55h后,再加温至95-105℃,反应10-12h,其中,水的用量为冀首草、菊吉、茶多酚粉剂、枣精和偏硅酸钠质量和的0.4-0.6倍;
b、将步骤a所得物料,加温至95-105℃,保温0.5-1.5h,保温搅拌20-40分钟后,再继续保温1.5-2.5h,然后保温搅拌20-40分钟,自然冷却至室温;
c、将步骤b所得物料自然发酵;
d、将步骤c所得物料,加温至95-105℃,保温1~2小时,再保温搅拌20~4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再自然沉降120~168小时;
e、将步骤d所得物料用250-350目的滤网过滤,取清液;
f、将步骤e所得的清液加温至95-105℃,并向清液中加入0.04-0.05wt%的柠檬酸,保温搅拌20~40分钟后,降至室温,静置22-26小时,其中,柠檬酸的质量用量是以步骤e所得的清液总重量为100%计算的;
g、将步骤f所得物料,加温至95-105℃,保温1~2小时,以步骤e所得的清液总重量为100%计,加入0.08-0.12%的乙醇,保温搅拌10~30分钟,降至常温,然后自然沉降120~168小时;
h、将步骤g所得溶液用300-400目的滤网过滤,所得清液即为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
上述各步骤是在所限定的条件下,依次进行的。本申请中,保温和保温搅拌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保温指仅保持温度,不搅拌;保温搅拌指不仅要保持温度,而且要搅拌。
为了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优选,步骤a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
1)将偏硅酸钠加入水中,加温至95-105℃,保温搅拌20-40分钟;
2)将茶多酚粉剂、枣精加入反应釜内,在95-105℃下,保温50-70分钟,再保温搅拌15分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3)将冀首草、菊吉、黄芪和麦冬加入反应釜内,加温至95-105℃,保温50-70分钟,再保温搅拌20-40分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浸泡45-55小时,再加温至95-105℃,保温7-9小时,保温搅拌20-40分钟后,继续保温1.5-2.5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步骤a中水的用量为冀首草、菊吉、茶多酚粉剂、枣精、偏硅酸钠、黄芪和麦冬质量和的0.4-0.6倍。
上述各步是在所限定的条件下,依次进行的。
为了使用方便,将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喷雾干燥,即得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
为了保证修复剂的活性,喷雾干燥时,喷雾干燥设备的进口温度为360~380℃,出口温度为100~120℃,喷雾干燥罐桶内负压为30~40Pa。
为了进一步保证修复效果,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粒度为160~180目。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修复剂的修复效果,优选,步骤c为:将步骤b所得物料加温至95-105℃,保温1.5-2.5小时,再保温搅拌20-4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自然发酵230-240小时。
优选,步骤g中乙醇的体积浓度为95%;各步骤中,搅拌时的搅拌速度均为50~70 转/分。
上述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应用,当用于水田时,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用量为20-40公斤/亩,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用量为8-30公斤/亩;当用旱地时,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用量为30-50公斤/亩,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用量为15-30公斤/亩。
本申请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即可应用于水田的修复,也可应用于旱地的修复,优选,用于水稻田的修复。
本发明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在自然环境下通过与土壤中的硅酸盐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土壤中的晶体结构,活化土壤中结晶态的多种营养元素形成游离态,并与土壤中的团粒结合形成新的土壤团粒,恢复土壤原有的特性,改善当前土壤品质,促进作物根系增长,有助于保持土壤的水分及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与土壤中的硅酸盐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土壤中的晶体结构,活化土壤中结晶态的多种营养元素形成游离态,能够减轻或消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恢复土壤原有的特性,提高土壤透气性控制营养成分的释放,可以大幅度的提高作物的品质及产量,消除了重金属对作物的危害,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3)本发明技术通过改良土壤,可以抑制土壤中的霉菌,减少化肥及农药施用量,从而减少作物药害,提高作物的质量,减少了化肥及农药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达到了绿色无公害的目的。
4)提高了土壤中的多种营养元素及有效硅的含量,增加土壤肥力、恢复土壤健康性,从而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与品质。
附图说明
            1为应用实施例1中土壤样品衍射
            2为应用实施例1中改良土壤样品衍射
            3为应用实施例1中石英砂样品衍射
            4为应用实施例1中改良石英砂样品衍射
            5为应用实施例1中不同反因时间改良土壤电化学反应的电压值;
            6为应用实施例1中不同反因时间改良石英砂电化学反应的电压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各实施例中,茶多酚粉剂购自四川康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枣精购自河南新郑枣精厂,纯度为40%;冀首草、黄芪和麦冬购自毫州市赛尔浩中药材销售有限公司;菊吉购自东台市新曹香料厂,纯度为40%。
实施例1
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原料组分包括:茶多酚粉剂10份,枣精15份,冀首草浸膏15份,菊吉10份,黄芪8份和麦冬8份,偏硅酸钠(Na2SiO3)50份,所述份数为质量分数。
实施例2
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原料组分包括:茶多酚粉剂5份,枣精10份,冀首草浸膏10份,菊吉5份,偏硅酸钠(Na2SiO3)45份,所述份数为质量分数。
实施例3
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原料组分包括:茶多酚粉剂15份,枣精20份,冀首草浸膏20份,菊吉15份,偏硅酸钠(Na2SiO3)55份,所述份数为质量分数。
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a、合成:将反应釜内加入水,其中,水的质量用量为冀首草、菊吉、茶多酚粉剂、枣精和偏硅酸钠质量和的0.5倍(若还包含黄芪和麦冬,则水的质量用量为冀首草、菊吉、茶多酚粉剂、枣精、偏硅酸钠、黄芪和麦冬质量和的0.5倍),再按如下顺序将各原料加入反应釜中:
1)将偏硅酸钠(Na2SiO3)加入反应釜内,加温至100℃,保温搅拌30分钟;
2)将茶多酚粉剂、枣精加入反应釜内,在100℃下,保温60分钟,再保温搅拌15分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3)将冀首草、菊吉(或冀首草、菊吉、黄芪和麦冬)加入反应釜内,加温至100℃,保温60分钟,再保温搅拌30分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浸泡50小时,再加温至100℃, 保温8小时,保温搅拌30分钟,继续保温2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b、反应:合成工序完成后,加温至100℃,保温1小时,保温搅拌30分钟,继续保温2小时,再保温搅拌30分钟,自然冷却至室温;
c、发酵:反应工艺完成后,加温至100℃,保温2小时后,保温搅拌3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在反应釜中自然发酵240小时;
d、沉降:发酵工艺完成后,加温至100℃,保温2小时后,保温搅拌30分钟,冷却至室温,然后自然沉降140小时;
e、过滤:用300目滤网过滤,称取清液,并将清液加入到反应釜内;
f、缩聚:将步骤e所得的清液加温至100℃,以步骤(e)获得的清液总重量为100%计,加入0.04wt%的柠檬酸,保温搅拌30分钟后,降至常温,静置24小时;
g、沉降聚合:加温至100℃,保温1小时,以步骤(e)获得的清液总重量为100%计,即刻加入0.1wt%量的乙醇(95%(V/V)),搅拌10分钟,降至常温,然后自然沉降140小时;
h、过滤:用350目滤网过滤,得到全部清液,该清液即为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
上述各步骤中,搅拌时的搅拌速度均为60转/分。
i、成型:将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进行喷雾干燥,过筛,得170目的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中,喷雾干燥设备的进口温度为365~375℃,出口温度为105~115℃,喷雾干燥罐桶内负压34~36Pa。
            1实施例1所得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无机成分及含量
      

成分 成分的分子式 含量(%) 氧化硅 SiO224 氧化钙 CaO 0.006 氧化钾 K2O 0.011 氧化纳 Na2O 13 氧化锌 ZnO 0.002 五氧化二磷 P2O50.002 氧化铁 Fe2O30.01 氧化镁 MgO 0.02

                          水分   58

            2实施例1所得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无机成分及含量
      成分 成分的分子式 含量(%) 氧化硅 SiO264.8 氧化钙 CaO 0.16 氧化钾 K2O 0.03 氧化纳 Na2O 20.1 氧化锌 ZnO 0.005 氧化铁 Fe2O30.027 氧化镁 MgO 0.054 五氧化二磷 P2O50.005 灼烧减量 LOI 17.0

应用实施例1:
用实施例1所得的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对改变土壤、石英砂晶体结构效果检测分析试验:
1、样品制备 
1.1、土壤样品制备:
采样地点:湖南省湘阴县农科所试验田土壤;
土壤样品制备:将田间取的土壤自然风干,去处沙砾、石块、木棒、杂草等异物,将土块和团粒粉碎后,全部过20目筛,备用。
改良土壤样品制备:将上述土壤样品掺加10%(质量百分数)的土壤生物修复剂,搅拌均匀,置于塑料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保证水的质量含量每天均为50%,每天搅拌一次,反应10天,10天后取出烘干至水的质量含量为12%,置于样品袋密闭保存。
1.2、石英砂样品制备:
采样地点:南京市八卦洲沙厂;
石英砂样品制备:用水洗去石英砂中泥土,晒干,全部过20目筛,混合均匀保存备用。
改良石英砂样品制备:将上述石英砂掺加10%(质量百分数)的土壤生物修复剂, 搅拌均匀,置于塑料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保证水的质量含量每天均为50%,每天搅拌一次,反应10天,10天后取出烘干至水的质量含量为12%,置于样品袋密闭保存。
2、样品检测 
2.1、样品晶体结构检测
样品制备:将上述样品仔细磨细,过180目筛。
仪器:美国TheomoFisher集团,瑞士ARL X’TRA型X射线衍射仪,
测试条件:实验条件:Cu靶,45KV,35mA
各样品的X射线衍射附图1-4所表示。
2.2、水溶出离子检测
2.2.1制样
将上述样品仔细磨细,过180目筛。
2.2.2浸提
用HCl将纯水调至pH5.8~6.3作为浸提剂,将样品(g)和浸提剂(mL)按重量体积比为10%相混合,并使混合液在500mL以上,将盛样瓶放在振荡器上,常温(20℃),常压(101.325kPa)下,以200次/min振幅为4~5CM,连续振荡6h。
2.2.3测定溶液制备 
振荡后将盛样瓶静置30min,以3000r/min离心分离20min后,上层清液用0.45μm的膜滤器过滤,取滤液进行测定。
2.2.4仪器
美国VARIAN公司VISTA-MPX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3土壤中水溶性Si离子浓度的变化
        Si(%) 土壤 0.021 改良土壤 0.54

            4石英砂中水溶性Si离子浓度的变化
        Si(%) 石英砂 0.077 改良石英砂 1.98

2.3、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检测:
分别在掺加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土壤和石英砂样品中插入金属电极,正电极用紫铜板,负电极用铝板。用MF-47万用电表测试改良土壤或石英砂不同时间的电化学反应的电压值,结果如图5图6所示,图中,横坐标的原点为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的初始加入时间。
3、结果与分析 
3.1、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对土壤、石英砂结构的影响
比较图1图2可以看出,土壤中掺加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后,其晶体结构中的石英峰主峰(2θ=26.76)强度由13622.33降低为11982.32cps,石英次峰(2θ=20.98)强度由2491.67cps降低为2258.00cps。
同样比较图3图4可以看出,石英砂中掺加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后,其晶体结构中的石英峰主峰(2θ=26.76)强度由31783.33cps降低为20475.00cps,石英次峰(2θ=20.98)强度由4741.67cps降低为3883.33cps。
上述结果表明,通过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与土壤和砂中硅酸盐发生电化学反应,改变了土壤和砂的晶体结构。
3.2、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对土壤、石英砂水溶出离子浓度的影响
表3表4,在土壤和石英砂中加入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经过反应,其可溶性硅酸根离子浓度明显增加。
应用实施例2
实验地点:湖南湘阴。表5-6中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用量为10公斤/亩;表7为修复剂加全肥,表8为修复剂加半肥,全肥为尿素55公斤/亩,半肥为尿素27.5公斤/亩。表中ND为没有检出相应的重金属。
            5;实施例1所得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对水稻土壤本底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6;实施例1所得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对水稻(大米)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7;实施例1所得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注:修复剂用量:1,0kg/亩;2,30kg/亩;3,10kg/亩;4,20kg/亩;5,示范区30kg/亩;其中,1-4为小样试验田,大小为40m2;5为放大示范区,大小为5亩。平均产量为7个样品的平均值。
            8;实施例1所得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及减半施肥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注:1:0kg/亩;6:减半施肥+10kg/亩;7:减半施肥+20kg/亩。平均产量为7个样品的平均值。
应用实施例3
实验地点:南京蔬菜研究所,表9-10中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用量为10公斤/亩;表11为修复剂加全肥,表12为修复剂加半肥,全肥为尿素40公斤/亩,半肥为尿素20公斤/亩。表中ND为没有检出相应的重金属。
            9;实施例1所得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对蔬菜土壤本底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10;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对蔬菜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11使用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对黄瓜产量的影响
      
注:A:0kg/亩;B:40kg/亩;C:30kg/亩;D:20kg/亩;平均产量为7个样品的平均值。
            12使用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及减半施肥量对黄瓜产量的影响
      
注:A:0kg/亩;E:减半施肥+30kg/亩。
综上,由应用实施例2可知:根据水稻土壤不同情况,每亩地施加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20公斤~40公斤,每亩地施加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8公斤~18公斤,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与土壤中的硅酸盐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土壤中的晶体结构,活化营养元素的结晶态形成游离态,并与土壤中的团粒结合形成新的土壤团粒,增加有效硅的含量,矫正土壤的酸碱平衡度,提高土壤盐基,促进有机肥分解,改变土壤的特性,提高化肥有效性,减少化肥用量,使水稻作物得到合理充分的营养吸收,提高水稻作物品质与产量,并降低或消除水稻作物重金属镉的含量,从而提高水稻作物的食品安全性。
由应用实施例3可知:为解决旱地土壤中的霉菌与重金属的问题及解决盐碱地等无法耕作的土壤能重新种植作物等环境问题,可以根据土壤状况,每亩地施加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30公斤~50公斤,每亩地施加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15公斤~25公斤,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在自然环境下通过与土壤中的硅酸盐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土壤中的晶体结构,活化土壤中结晶态的多种营养元素形成游离态,并与土壤中多种营养元素进行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矫正土壤的酸碱平衡度,提高土壤盐基,促进有机肥分解,抑制土壤病菌,达到改良土性的目的,恢复土壤原有的特性,提高土壤透气性控制营养成分的释放,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及产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种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其原料包括:冀首草10-20份,菊吉5-15份,茶多酚粉剂5-15份,枣精10-20份和偏硅酸钠45-55份,所述份数为质量分数;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包括水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和粉剂土壤生物电化学修复剂。本发明技术通过改良土壤,可以抑制土壤中的霉菌,减少化肥及农药施用量,从而减少作物药害,提高作物的质量,达到绿色无公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