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型内衣面料.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2244245 上传时间:2018-08-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6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77655.9

申请日:

2012.11.22

公开号:

CN102912517A

公开日:

2013.02.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03D 15/00申请公布日:201302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3D 15/00申请日:20121122|||公开

IPC分类号:

D03D15/00; A41B17/00

主分类号:

D03D15/00

申请人:

吴江市虹凯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吉林

地址: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盛泽镇东方市场二分场西幢1#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代理人:

刘述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型内衣面料,所述抗菌型内衣面料是由面纱和底纱交织而成的,所述面纱是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羊绒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底纱为涤纶纤维,其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占比50%-60%,所述羊绒纤维占比10%-15%,所述涤纶纤维占比30%-40%。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的面料能够同时具有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还有明显的抑菌功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抗菌型内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型内衣面料是由面纱和底纱交织而成的,所述面纱是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羊绒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底纱为涤纶纤维,其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占比50%‑60%,所述羊绒纤维占比10%‑15%,所述涤纶纤维占比30%‑4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内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为大豆纤维。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内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纤维为可染阳离子涤纶纤维。

说明书

说明书抗菌型内衣面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型内衣面料。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在生活、工作中的压力日益增加,人们对穿着服装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作为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内衣面料,其性能已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内衣面料的各项物理特性的大小,既影响着装人体衣内微气候温度与湿度的变化,又影响着装人体舒适感的主观评价,且内衣面料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故内衣面料的各项物理特性对着装人体感觉舒适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内衣面料的柔软性、保暖性、亲肤性、抗菌性等直接影响人体感觉的舒适性。而现有的内衣面料,由于采用的纤维品种单一,无法集合各类纤维的显著特性,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菌型内衣面料,能够同时具有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还有明显的抑菌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抗菌型内衣面料,所述抗菌型内衣面料是由面纱和底纱交织而成的,所述面纱是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羊绒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底纱为涤纶纤维,其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占比50%‑60%,所述羊绒纤维占比10%‑15%,所述涤纶纤维占比30%‑4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为大豆纤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涤纶纤维为可染阳离子涤纶纤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抗菌型内衣面料,利用大豆纤维和羊绒纤维吸湿透气、抗菌抑菌的特性,通过混纺,再同涤纶纤维合理交织而成,通过组织结构的变化,使面料同时具有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还有明显的抑菌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
一种抗菌型内衣面料,所述抗菌型内衣面料是由面纱和底纱交织而成的,所述面纱是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羊绒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底纱为涤纶纤维,其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占比60%,所述羊绒纤维占比15%,所述涤纶纤维占比35%。
其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为大豆纤维。
所述涤纶纤维为可染阳离子涤纶纤维。
实施例二:
一种抗菌型内衣面料,所述抗菌型内衣面料是由面纱和底纱交织而成的,所述面纱是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羊绒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底纱为涤纶纤维,其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占比55%,所述羊绒纤维占比12%,所述涤纶纤维占比33%。
其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为大豆纤维。
所述涤纶纤维为可染阳离子涤纶纤维。
实施例三:
一种抗菌型内衣面料,所述抗菌型内衣面料是由面纱和底纱交织而成的,所述面纱是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羊绒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底纱为涤纶纤维,其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占比50%,所述羊绒纤维占比10%,所述涤纶纤维占比40%。
其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为大豆纤维。
所述涤纶纤维为可染阳离子涤纶纤维。
各纤维的性能如下:
大豆纤维:属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类。这种纤维,细度细、比重轻、强伸度高、耐酸耐碱性强、吸湿导湿性好,还有明显的抑菌功能,被誉为“新世纪的健康舒适环保纤维”。
羊绒纤维:是一根根细而弯曲的纤维,其中含有很多的空气,并形成空气层,可以防御外来冷空气的侵袭,保留体温不会减低。这种纤维,细密、光滑,重量轻、柔软、韧性好。特别适合制做内衣,贴身穿着时,轻、软、柔、滑,非常舒适,是任何纤维所无法比拟的。
可染阳离子涤纶纤维:是一种功能性的合成纤维,具有结实耐用、弹性好、不易变形、耐腐蚀、绝缘、挺括、易染、易洗快干等特点。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抗菌型内衣面料,利用大豆纤维和羊绒纤维吸湿透气、抗菌抑菌的特性,通过混纺,再同涤纶纤维合理交织而成,通过组织结构的变化,使面料同时具有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还有明显的抑菌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抗菌型内衣面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抗菌型内衣面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抗菌型内衣面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菌型内衣面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型内衣面料.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12517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2.06CN102912517A*CN102912517A*(21)申请号 201210477655.9(22)申请日 2012.11.22D03D 15/00(2006.01)A41B 17/00(2006.01)(71)申请人吴江市虹凯纺织有限公司地址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盛泽镇东方市场二分场西幢1#楼(72)发明人金吉林(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代理人刘述生(54) 发明名称抗菌型内衣面料(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型内衣面料,所述抗菌型内衣面料是由面纱和底。

2、纱交织而成的,所述面纱是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羊绒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底纱为涤纶纤维,其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占比50%-60%,所述羊绒纤维占比10%-15%,所述涤纶纤维占比30%-40%。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的面料能够同时具有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还有明显的抑菌功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1/1页21.一种抗菌型内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型内衣面料是由面纱和底纱交织而成的,所述面纱是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羊绒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底纱。

3、为涤纶纤维,其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占比50%-60%,所述羊绒纤维占比10%-15%,所述涤纶纤维占比30%-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内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为大豆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内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纤维为可染阳离子涤纶纤维。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12517 A1/2页3抗菌型内衣面料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型内衣面料。背景技术0002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在生活、工作中的压力日益增加,人们对穿着服装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作为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内衣面料,其性能已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由。

4、于内衣面料的各项物理特性的大小,既影响着装人体衣内微气候温度与湿度的变化,又影响着装人体舒适感的主观评价,且内衣面料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故内衣面料的各项物理特性对着装人体感觉舒适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内衣面料的柔软性、保暖性、亲肤性、抗菌性等直接影响人体感觉的舒适性。而现有的内衣面料,由于采用的纤维品种单一,无法集合各类纤维的显著特性,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菌型内衣面料,能够同时具有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还有明显的抑菌功能。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

5、供一种抗菌型内衣面料,所述抗菌型内衣面料是由面纱和底纱交织而成的,所述面纱是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羊绒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底纱为涤纶纤维,其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占比50%-60%,所述羊绒纤维占比10%-15%,所述涤纶纤维占比30%-40%。000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为大豆纤维。0006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涤纶纤维为可染阳离子涤纶纤维。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抗菌型内衣面料,利用大豆纤维和羊绒纤维吸湿透气、抗菌抑菌的特性,通过混纺,再同涤纶纤维合理交织而成,通过组织结构的变化,使面料同时具有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

6、等优良性能,还有明显的抑菌功能。具体实施方式0008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0009 实施例一:一种抗菌型内衣面料,所述抗菌型内衣面料是由面纱和底纱交织而成的,所述面纱是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羊绒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底纱为涤纶纤维,其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占比60%,所述羊绒纤维占比15%,所述涤纶纤维占比35%。0010 其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为大豆纤维。0011 所述涤纶纤维为可染阳离子涤纶纤维。说 明 书CN 102912517 A2/2页40012 实施例二:一种抗菌型内衣面料。

7、,所述抗菌型内衣面料是由面纱和底纱交织而成的,所述面纱是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羊绒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底纱为涤纶纤维,其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占比55%,所述羊绒纤维占比12%,所述涤纶纤维占比33%。0013 其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为大豆纤维。0014 所述涤纶纤维为可染阳离子涤纶纤维。0015 实施例三:一种抗菌型内衣面料,所述抗菌型内衣面料是由面纱和底纱交织而成的,所述面纱是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羊绒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底纱为涤纶纤维,其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占比50%,所述羊绒纤维占比10%,所述涤纶纤维占比40%。0016 其中,所述再生蛋白质纤维为大豆纤维。0017 所述涤纶纤维为可染阳离子。

8、涤纶纤维。0018 各纤维的性能如下:大豆纤维:属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类。这种纤维,细度细、比重轻、强伸度高、耐酸耐碱性强、吸湿导湿性好,还有明显的抑菌功能,被誉为“新世纪的健康舒适环保纤维”。0019 羊绒纤维:是一根根细而弯曲的纤维,其中含有很多的空气,并形成空气层,可以防御外来冷空气的侵袭,保留体温不会减低。这种纤维,细密、光滑,重量轻、柔软、韧性好。特别适合制做内衣,贴身穿着时,轻、软、柔、滑,非常舒适,是任何纤维所无法比拟的。0020 可染阳离子涤纶纤维:是一种功能性的合成纤维,具有结实耐用、弹性好、不易变形、耐腐蚀、绝缘、挺括、易染、易洗快干等特点。0021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抗菌型内衣面料,利用大豆纤维和羊绒纤维吸湿透气、抗菌抑菌的特性,通过混纺,再同涤纶纤维合理交织而成,通过组织结构的变化,使面料同时具有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还有明显的抑菌功能。00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102912517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