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连接器及其组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波导连接器及其组合.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14825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2.06CN102914825A*CN102914825A*(21)申请号 201110219536.9(22)申请日 2011.08.02G02B 6/38(2006.01)(71)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地址 215316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北门路999号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刘家豪(54) 发明名称波导连接器及其组合(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导连接器,其包括设有前表面和贯穿前表面的收容腔的绝缘本体和组装在收容腔中的光学接头,所述波导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收容腔一侧的。
2、基准元件和设置在与基准元件相对位置的至少一个弹片,光学接头抵靠在该基准元件上,且该基准元件向前突出前表面,用于对接对接波导连接器,该弹片抵压在光学接头上,弹片产生的挠度可以吸收制造上的公差不足,保证了光学横向对位精度。(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1 页1/2页21.一种波导连接器,其包括设有前表面和贯穿前表面的收容腔的绝缘本体和组装在收容腔中的光学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收容腔一侧的基准元件和设置在与基准元件相对位置的至少一个弹片,光学接头抵靠。
3、在该基准元件上,且该基准元件向前突出前表面,用于对接对接波导连接器,该弹片抵压在光学接头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组件为片状结构,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所述光学接头设有两个侧面和连接两侧面的底面,光学接头的一侧面和底面分别抵靠在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导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设有一V字型的主体部、一对自主体部两侧向外凸出设置的干涉部及一自主体部后端向后延伸形成的末端部,该末端部设有一开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导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连接器包括两个所述弹片,光学接头的另一侧面向内凹设形成一V字型的凹槽,一。
4、个弹片抵压于该凹槽中,另一弹片抵压在光学接头的上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元件成圆柱形,所述光学接头设有两个侧面,光学接头的一侧面凹设有V字型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设有成一定角度的第一内壁面和第二内壁面,该圆柱形的基准元件分别与第一内壁面和第二内壁面相切。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波导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一框体部、设置于框体部中间的方形孔及自方形孔两端分别向所述收容腔内部凸伸形成的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光学接头的另一侧面凹设有V字型的第二凹槽,该第一弹性部抵压在第二凹槽中,第二弹性部位于收容腔外部。7.一种波导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第一波导连接器和与第。
5、一波导连接器相对接的第二波导连接器,该第一波导连接器包括设有第一收容腔的第一绝缘本体和组装于第一收容腔中的第一光学接头;第二波导连接器包括设有第二收容腔的第二绝缘本体和组装于第二收容腔中的第二光学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连接器组合包括组装于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之同一侧的基准元件和设置在与基准元件相对的一侧的至少一个弹片,第一光学接头与第二光学接头之同一侧抵靠在该基准元件上,该弹片抵压在第一光学接头与第二光学接头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波导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元件为片状结构,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一光学接头和第二光学接头均设有两个侧面和连接两侧面的底面,。
6、第一光学接头与第二光学接头的相同方向的侧面和底面分别抵靠在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上。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波导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连接器组合包括两个前述弹片,该弹片为分离式,其包括分别组装在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的第一弹片部和第二弹片部,第一弹片部和第二弹片部均设有一V字型的主体部、一对自主体部两侧向外凸出设置的干涉部及一自主体部后端向后延伸形成的末端部,该末端部设有一开口;第一光学接头和第二光学接头的相同方向的另一侧面均凹设有V字型的凹槽,一分离式的弹片抵压在该凹槽中,另一分离式的弹片抵压在第一光学接头和第二光学接头的上方。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波导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
7、基准元件成圆柱形,所述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14825 A2/2页3第一光学接头和第二光学接头均设有两个侧面,第一光学接头和第二光学接头的相同方向的一侧面凹设有V字型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设有成一定角度的第一内壁面和第二内壁面,该圆柱形的基准元件分别与第一内壁面和第二内壁面相切;所述弹片为一体式,其包括一框体部、设置于框体部中间的方形孔及自方形孔两端分别向所述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内部凸伸形成的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第一光学接头和第二光学接头的相同方向的另一侧面凹设有V字型的第二凹槽,该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分别抵压在第一光学接头和第二光学接头的第二凹槽中。权 利 要 求 书CN 。
8、102914825 A1/3页4波导连接器及其组合0001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导连接器及其组合。0002 【背景技术】现有波导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波导连接器与第二波导连接器,其分别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上设有第一光穿透区域,在第一光穿透区域的相对两侧一般分别设有呈圆形的对接孔;在第二端部对应每一对接孔处设有呈圆柱形的对接导柱,供插入到第一波导连接器的对接孔内,使得第一波导连接器与第二波导连接器相互对接;第二端部上另设有第二光穿透区域,第二光穿透区域与第一光穿透区域一一对应,以在其间传递光信号。一般而言,对接导柱与对接孔的配合可以保证光传输的横向对位精度,但这样。
9、必须保证两对接孔之间间距的精度,否则会发生对接导柱因干涉过大而插不进的状况,主要也由于对接导柱的刚性很大,不容易变形。0003 因此,鉴于前述波导连接器组合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波导连接器组合用来解决波导连接器组合不易保证光学横向对位精度的问题。0004 【发明内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保证光学横向对位精度的波导连接器及其组合。0005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波导连接器,其包括设有前表面和贯穿前表面的收容腔的绝缘本体和组装在收容腔中的光学接头,所述波导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收容腔一侧的基准元件和设置在与基准元件相对位置的至少一个弹片,光学接头抵靠在该基。
10、准元件上,且该基准元件向前突出前表面,用于对接对接波导连接器,该弹片抵压在光学接头上。0006 另一技术方案:一种波导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第一波导连接器和与第一波导连接器相对接的第二波导连接器,该第一波导连接器包括设有第一收容腔的第一绝缘本体和组装于第一收容腔中的第一光学接头;第二波导连接器包括设有第二收容腔的第二绝缘本体和组装于第二收容腔中的第二光学接头,所述波导连接器组合包括组装于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之同一侧的基准元件和设置在与基准元件相对的一侧的至少一个弹片,第一光学接头与第二光学接头之同一侧抵靠在该基准元件上,该弹片抵压在第一光学接头与第二光学接头上。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波。
11、导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波导连接器设有一基准元件和至少一个弹片,该弹片抵压于光学接头一侧,对其产生横向力,在这横向力的作用下光学接头的另一侧被抵靠在基准元件上,与之对接的另一光学接头也通过弹片结构将其抵靠在同一基准元件上,这样便保证了波导连接器组合的光学横向对位精度。0008 【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波导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0009 图2为图1所示第一波导连接器和第二波导连接器的分解图。0010 图3为图2所示第一波导连接器和第二波导连接器的另一角度分解图。说 明 书CN 102914825 A2/3页50011 图4为图1所示波导连接器组合的完全分解图。0012 图5为图4所示波导连接。
12、器组合的另一角度完全分解图。0013 图6为图1所示波导连接器组合沿A-A线的剖视图。0014 图7为图1所示波导连接器组合沿B-B线的剖视图。0015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波导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0016 图9为图8所示第一波导连接器和第二波导连接器的分解图。0017 图10为图9所示第一波导连接器和第二波导连接器的另一角度分解图。0018 图11为图8所示波导连接器组合的完全分解图。0019 图12为图11所示波导连接器组合的另一角度完全分解图。0020 图13为图8所示波导连接器组合沿C-C线的剖视图。0021 图14为图8所示波导连接器组合沿D-D线的剖视图。0022 【具体实施方。
13、式】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波导连接器组合100包括第一波导连接器1和与第一波导连接器1相对接的第二波导连接器2,第一波导连接器1与第二波导连接器2为对称结构,两者均设有光学接头,每个光学接头内部都设有若干片状的波导光纤,其用来传输光信号,当第一波导连接器1和第二波导连接器2对接时,两个光学接头通过组装在第一和第二波导连接器内的弹片3的弹性抵压进而抵靠在一基准元件4,这样便保证了两个光学接头的波导光纤一一对应,进而准确地传输了光信号。0023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波导连接器1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0,该第一绝缘本体10形成一沿前后方向贯穿第一绝缘本体10的第一收容腔11,该第一绝缘本。
14、体10还包括位于第一收容腔11前端的第一前表面12。该第一收容腔11的上侧和一侧均设有形状相同的第一固持槽111,其用来固定弹片3结构;第一收容腔11的另一侧和靠近该另一侧的底侧分别向外和向下凹设形成第一狭槽112,两个狭槽112相互配合用来固定基准元件4结构。第一波导连接器1包括了从后向前插入第一收容腔11中的第一光学接头13,该第一光学接头13成长方体结构,其内部设有若干片状的波导光纤,用来传输光信号。该第一光学接头13包括两个第一侧面131和两个连接第一侧面131的第一底面132和第一上表面133,其中一个第一侧面131抵靠在基准元件4上,另一个第一侧面131向内凹设形成了V字型的第一凹。
15、槽134,弹片3抵压在第一凹槽134的内壁面上。0024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波导连接器2包括与第一绝缘本体10对称的第二绝缘本体20,第二绝缘本体20亦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第二绝缘本体的第二收容腔21和位于第二收容腔21前端的第二前表面22,第二收容腔21设有与第一固持槽111对应之第二固持槽211和与第一狭槽112对应之第二狭槽212。第二波导连接器2包括了从后向前插入第二收容腔21的第二光学接头23,第二光学接头23与第一光学接头13对称,第二光学接头23也设有两个第二侧面231和连接两个第二侧面231的第二底面232和第二上表面233,其中一个第二侧面231抵靠在基准元件4上,另一个第。
16、二侧面231向内凹设形成了V字型的第二凹槽234,弹片3抵压在第二凹槽234的内壁面上。0025 如图4至图7所示,波导连接器组合100还包括组装在第一收容腔11和第二收容腔21内的基准元件4和至少一个弹片3,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弹片,且每个弹片3为分离式,该弹说 明 书CN 102914825 A3/3页6片3包括分别组装在第一收容腔11和第二收容腔21内的第一弹片部31和第二弹片部32。两个第一弹片部31分别组装在第一收容腔11上方和一侧的第一固持槽111中,一个第一弹片部31抵压在第一光学接头13的第一侧面131的第一凹槽134中且对第一光学接头产生横向力,另一个第一弹片部31抵压在第一光。
17、学接头13的第一上表面133上且对第一光学接头产生向下力。两个第二弹片部32组装在第二收容腔21内,其组装方式和对第二光学接头23的抵压方式均与第一弹片部31相同,不再复述。第一弹片部和第二弹片部形状大小均相同,每一弹片部均设有一V字型的主体部311/ 321、一对自主体部两侧向外凸出设置的干涉部312/322及一自主体部311/ 321后端向后延伸形成的末端部313/323,该末端部313/323设有一开口314/324。该主体部311/321与第一、第二光学接头13/23的第一、第二凹槽134/234形状相符且相互贴合。干涉部312/322是与第一固持槽111和第二固持槽211干涉配合固定。
18、,用来固定第一弹片部31和第二弹片部32。开口314/ 324是用来便于主体部的制造和成型。0026 本实施例中的基准元件4为片状结构,其包括两个互相垂直的竖直部41和水平部42以及自竖直部41水平延伸的第一固定部411和自水平部42向下延伸的第二固定部421,竖直部41设有第一抵靠面412,水平部42设有与第一抵靠面412垂直的第二抵靠面422。该基准元件4自第一收容腔11的第一前表面12突出且插入第二收容腔21,第一固定部411与第一收容腔13和第二收容腔23的水平方向上的第一狭槽112和第二狭槽212干涉配合,第二固定部412与第一收容腔13和第二收容腔23的竖直方向上的第一狭槽112和。
19、第二狭槽212干涉配合。第一光学接头13和第二光学接头23在两个第一弹片部31和两个第二弹片部32的作用下,其相同方向的另一第一和第二侧面131, 231抵靠在第一抵靠面412上,相同方向的第一和第二底面132, 232抵靠在第二抵靠面422上。第一光学接头13与第二光学接头23对齐,保证了光信号之传输。0027 实施例二:如图8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之结构基本相同,两者区别仅在于:第一光学接头13和第二光学接头23均设有两个侧面131, 231,其中一侧面 131 , 231凹设有V字型的第一凹槽132, 232,该第一凹槽设有成一定角度的第一内壁面1321, 2321和第二内壁面。
20、1322,2322;另一侧面凹设有V字型的第二凹槽133, 233。第一收容腔11和第二收容腔21相互对称,每个收容腔一端设有固持槽111, 211,另一端设有向外凹陷形成的半圆形固定槽112, 212。0028 在本实施例中只设有一个弹片3,该弹片为一体式,其包括一框体部31、设置于框体部31中间的方形孔32及自方形孔32两端分别向第一收容腔11和第二收容腔21内部凸伸形成的第一弹性部33和第二弹性部34,第一弹性部33收容在第一收容腔且抵压在第一光学接头的第二凹槽133中;第二弹性部34位于第一收容腔外部且收容在第二收容腔且抵压在第二光学接头的第二凹槽233中。弹片3通过框体部31固定第一。
21、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的固持槽111, 211中,同时对第一光学接头和第二光学接头产生横向力。 在本实例中基准元件4成圆柱形,其一侧干涉固定在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的半圆形固定槽中,另一侧分别与第一光学接头和第二光学接头的第一凹槽132, 232 的第一内壁面1321, 2321和第二内壁面1322,2322相切。第一光学接头和第二光学接头在弹片3 的作用下抵靠在圆柱形之基准元件4上,第一光学接头和第二光学接头对齐,便于光信号传输。说 明 书CN 102914825 A1/11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14825 A2/11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14825 A3/11页9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14825 A4/11页10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14825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