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砖.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223858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6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71881.X

申请日:

2011.06.24

公开号:

CN102839776A

公开日:

2012.12.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C 1/00申请公布日:2012122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C 1/00申请日:20110624|||公开

IPC分类号:

E04C1/00; E04B1/98

主分类号:

E04C1/00

申请人:

叶雄飞

发明人:

叶雄飞; 胡星星; 王更; 杨铁梁

地址:

116024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二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抗震砖,由特殊形状烧结成的砖体与塑料或其他材质的薄膜袋,填充一定量水构成的水袋两部分构成;整体构成微型调频液体阻尼器(TLD);通过抗震计算,将这种砖体制备成为墙体,形成整体行TLD系统,进而形成房屋结构等,达到抗震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TLD抗震设计的砖体或砌块。 2.通过设置一定水袋的形式,通过TLD抗震设计达到抗震的目的的一种砖体或砌块。 3.将装有一定量的水袋放入椭圆截面柱体空心中,然后将砌体堆砌起来,堆砌时防止混凝土深入到空心体中的水袋上;然后可以看到砌块之间形成半圆型凹槽,在凹槽中加入混凝土,使其滑入其中,凝结后使得墙体的砌块之间整体性更强,六个小孔也能达到这个效果;最后在墙体表面抹一层水泥净浆,如果要保温的话还可以加一层保温材料;每一层中都设置这种又该砌体做成的墙体,可用作内部墙体,起到减轻建筑物重量的效果并实现抗震作用的的一种砖体或砌块。

说明书

抗震砖

技术领域

土木工程及建筑。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防震设施是液体阻尼设备以及摩擦耗能装置,而前者居多。液体阻尼设备多为高层建筑顶部的水箱,利用水体频率等于或接近地震波频率,使得水体运动方向总是和地震波方向相反,进而利用水体的惯性力抵消地震产生的力,达到防震效果,同时水体运动摩擦耗能,也能起到减震的效果。但考虑到这样的设备只设置在最高层,对下层以及地基保护效果不好,而且考虑到分散减震效果更佳,所以本发明利用了分布式抗震并配套设计了防震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防震设备对下层以及地基保护效果不好的问题,本专利采用了分布式防震设置。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是:采用砌块形式,砌块长390mm,宽190mm,高190mm,或其它数据尺寸;四角采用半圆形凹槽形式,半径为40mm,或其它数据尺寸;用于砌块之间的耦合,加固砌体结构。在砌体中间存在一个椭圆柱型空心,底部为密封状态,在砌体两端各有三个小孔,用于连接上下砌体,使之更加牢固;而空心位置用于放置半饱满水袋,水袋的存在可以防止水体深入到砌体中,半饱满是为了能够是水能够在砌体中运动,产生惯性力以及消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使防震效果分布到每层中去,进而对地基沉陷能起到一定的抵抗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砌体三面投影图;图2是墙体俯视图;图3是砖体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将装有一定量的水袋放入椭圆截面柱体空心中,然后将砌体堆砌起来,堆砌时防止混凝土深入到空心体中的水袋上,其中水袋形式多种,不一一赘述;然后可以看到砌块之间形成半圆型凹槽,在凹槽中加入混凝土,使其滑入其中,凝结后使得墙体的砌块之间整体性更强,六个小孔也能达到这个效果;最后在墙体表面抹一层水泥净浆,如果要保温的话还可以加一层保温材料。每一层中都设置该种砌体做成的墙体,但这种墙体不适用做外面的承重墙,用作内部墙体合适,能起到减轻建筑物重量的效果。 

抗震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抗震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抗震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震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砖.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839776A43申请公布日20121226CN102839776ACN102839776A21申请号201110171881X22申请日20110624E04C1/00200601E04B1/9820060171申请人叶雄飞地址116024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二号72发明人叶雄飞胡星星王更杨铁梁54发明名称抗震砖57摘要本发明抗震砖,由特殊形状烧结成的砖体与塑料或其他材质的薄膜袋,填充一定量水构成的水袋两部分构成;整体构成微型调频液体阻尼器(TLD);通过抗震计算,将这种砖体制备成为墙体,形成整体行TLD系统,进而形成房屋结构等,达到抗震作用。51INTCL权利。

2、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利用TLD抗震设计的砖体或砌块。2通过设置一定水袋的形式,通过TLD抗震设计达到抗震的目的的一种砖体或砌块。3将装有一定量的水袋放入椭圆截面柱体空心中,然后将砌体堆砌起来,堆砌时防止混凝土深入到空心体中的水袋上;然后可以看到砌块之间形成半圆型凹槽,在凹槽中加入混凝土,使其滑入其中,凝结后使得墙体的砌块之间整体性更强,六个小孔也能达到这个效果;最后在墙体表面抹一层水泥净浆,如果要保温的话还可以加一层保温材料;每一层中都设置这种又该砌体做成的墙体,可用作内部墙体,起到减轻建筑。

3、物重量的效果并实现抗震作用的的一种砖体或砌块。权利要求书CN102839776A1/1页3抗震砖技术领域0001土木工程及建筑。背景技术0002目前,公知的防震设施是液体阻尼设备以及摩擦耗能装置,而前者居多。液体阻尼设备多为高层建筑顶部的水箱,利用水体频率等于或接近地震波频率,使得水体运动方向总是和地震波方向相反,进而利用水体的惯性力抵消地震产生的力,达到防震效果,同时水体运动摩擦耗能,也能起到减震的效果。但考虑到这样的设备只设置在最高层,对下层以及地基保护效果不好,而且考虑到分散减震效果更佳,所以本发明利用了分布式抗震并配套设计了防震砖。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防震设备对下层以及地基保。

4、护效果不好的问题,本专利采用了分布式防震设置。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是采用砌块形式,砌块长390MM,宽190MM,高190MM,或其它数据尺寸;四角采用半圆形凹槽形式,半径为40MM,或其它数据尺寸;用于砌块之间的耦合,加固砌体结构。在砌体中间存在一个椭圆柱型空心,底部为密封状态,在砌体两端各有三个小孔,用于连接上下砌体,使之更加牢固;而空心位置用于放置半饱满水袋,水袋的存在可以防止水体深入到砌体中,半饱满是为了能够是水能够在砌体中运动,产生惯性力以及消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使防震效果分布到每层中去,进而对地基沉陷能起到一定的抵抗效果。附图说明0004附图说明图1是砌体三面投影图;图2是墙体俯视图;图3是砖体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将装有一定量的水袋放入椭圆截面柱体空心中,然后将砌体堆砌起来,堆砌时防止混凝土深入到空心体中的水袋上,其中水袋形式多种,不一一赘述;然后可以看到砌块之间形成半圆型凹槽,在凹槽中加入混凝土,使其滑入其中,凝结后使得墙体的砌块之间整体性更强,六个小孔也能达到这个效果;最后在墙体表面抹一层水泥净浆,如果要保温的话还可以加一层保温材料。每一层中都设置该种砌体做成的墙体,但这种墙体不适用做外面的承重墙,用作内部墙体合适,能起到减轻建筑物重量的效果。说明书CN102839776A1/1页4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83977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