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房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房屋.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530596 U(45)授权公告日 2012.11.14CN202530596U*CN202530596U*(21)申请号 201220175492.4(22)申请日 2012.04.24E04B 1/98(2006.01)(73)专利权人郭剑美地址 400036 重庆市沙坪坝区矿山坡重庆商务职业学院(72)发明人郭剑美(54) 实用新型名称抗震房屋(57) 摘要一种抗震房屋,由房屋本体通过缓冲装置与地基活动连接构成,对地震时所产生的剧烈震动有良好的缓冲作用,能大大减轻地震波对房屋造成的冲击和破坏,是一种适合地震多发区使用的抗震房屋。(51)Int.Cl.权利要。
2、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1/1页21.一种抗震房屋,由房屋本体(1)和地基(2)两大部分构成,其特征是:房屋本体(1)通过缓冲装置与地基(2)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房屋,其特征是:缓冲装置由弹簧(3)或圆球(9)构成。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530596 U1/2页3抗震房屋一、 所属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房屋,特别是属于一种抗击地震的抗震房屋。二、 背景技术0002 现有的房屋普遍与地面直接紧密连接,地震来临时,地震能量直接传递到房屋上,因而造成巨。
3、大破坏。0003 200720063194.5公开了一种楼面屋面均用EPS钢丝网夹心板的抗震房,该抗震房由13层房体组成,每一层房体的墙体、楼面地板、楼面隔板和顶层的屋面均用EPS钢丝网夹心板通过拼装、焊接连接而成。虽然这种抗震房与传统的砖瓦房相比有整体性好,重量轻,防潮,隔音效果好的特点,但只是改进了建筑材料的抗震性能,并不能减轻地震对房屋本体的冲击。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与地面活动连接,能对地震的冲击具有良好缓冲作用的抗震房屋。三、 发明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 本实用新型由房屋本体和房屋地基两大部分构成,其特征是:房屋本体。
4、与房屋地基通过缓冲装置活动连接。0007 本实用新型所指的缓冲装置,由若干圆球或弹簧构成。圆球或弹簧数量和大小由房屋最大载荷重量与弹簧最低变形载荷重量确定,以房屋在最大载荷情况下,弹簧处于临界变形状态为宜。圆球可用金属或钢筋混凝土制作,要求有足够的抗冲击强度。0008 本实用新型的房屋地基是与地壳直接接触的部分,可用钢筋混凝土浇注而成,要求有足够的抗震强度。0009 房屋本体部分采用抗震性能好的整体框架结构,底座与柱、梁整体浇注而成。如果使用圆球,可铺满底座,为保证圆球滚动顺利,圆球间应留适当间隔。如果使用弹簧,底座厚度应是弹簧孔深度的1.5-2倍。浇注房屋本体底座时,先安装地基上的全部圆球或。
5、弹簧,并在弹簧上安装弹簧孔模型,底座与地基之间应有间隙,浇注完成后,可用砖头将间隙简单封堵而不露痕迹。封堵不必太牢固,以免影响抗震效果。0010 如果为了抗风,可在房屋本体底座与地基之间增设连接耳和抗拉弹簧,抗拉弹簧两端用螺纹与连接耳连接,可增强房屋的稳定性。但在风力不大的地区而房屋底面积又足够大时则没有必要。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若干圆球或弹簧构成的缓冲装置与地基活动连接结构,对地震产生的剧烈震动有良好的缓冲作用,能大大减轻地震对房屋造成的破坏。四、 附图说明0012 图1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2为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说 明 书CN 202530596 U2/2页4。
6、0013 图中各标号说明如下:0014 1、房屋本体;2、地基;3、弹簧(抗压);4、螺帽;5、弹簧(抗拉);6、连接耳;7、间隙;8、房屋本体底座;9、圆球。五、 具体实施方式0015 第一种实施方式:0016 见图1本方式结构简单,房屋本体(1)通过圆球(9)与地基(2)活动连接支撑房屋本体,地震时,地基(2)震动通过圆球与房屋本体相对移动,能有效减轻对房屋的直接冲击,对房屋本体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0017 第二种实施方式:0018 见图2本方式用弹簧作缓冲器,房屋本体(1)通过抗压弹簧(3)与地基(2)活动连接,地震时地基(2)震动压缩抗拉弹簧(3)使冲击时间短长部分能量被吸收,能有效地减轻纵向波对房屋本体的冲击,对横向震动也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0019 以上两种实施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2530596 U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30596 U2/2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30596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