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咳祛痰中成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23279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35088.7

申请日:

2003.09.30

公开号:

CN1602899A

公开日:

2005.04.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6/899申请日:20030930授权公告日:20061018终止日期:2011093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P11/14; A61P11/10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P11/14; A61P11/10

申请人:

徐萍;

发明人:

徐萍; 吴鸣

地址:

215128江苏省苏州市宝带西路龙港二村3幢6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疗效确切,口味纯正,无明显毒副作用,且药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止咳祛痰中成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止咳祛痰中成药制剂为腊梅花13-20份,鲜竹沥35-50份、陈皮10-15份、甘草15-25份;其止咳社痰中成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1.采用水蒸气减压蒸馏法提取腊梅花和陈皮中的挥发油,2.在经步骤1提取后的药材中加入甘草用水煎法提取3次,3.合并滤液加热浓缩,4.浓缩液中加入鲜竹沥、冰糖、苯甲酸钠,再加入步骤1提取的挥发油,5.加水搅匀、过滤、灌装、灭菌,该发明临床可广泛用于消炎、止咳、祛痰、慢性支气管炎等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止咳祛痰中成药制剂,组份制成(用量为重量份)如下:
腊梅花    13-20份      鲜竹沥    35-50份
陈皮      10-15份      甘草      15-2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咳祛痰中成药制剂,组份制成(用量为重量份)如下:
腊梅花    13份      鲜竹沥    35份
陈皮      11份      甘草      15份

3、
  一种止咳祛痰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如下:
(1)采用水蒸气减压蒸馏法提取腊梅花和陈皮中的挥发油。减压蒸馏罐控制温度为60℃,真空压力为0.08Mpa,时间1小时;
(2)在经步骤1提取后的药材中加入甘草用水煎法提取3次,每次约1小时,弃去残渣,提取液用药棉过滤;
(3)合并滤液加热浓缩。
(4)在浓缩液中加入鲜竹沥、冰糖、苯甲酸钠,搅拌充分溶解后加入步骤1提取的挥发油;
(5)最后加入蒸馏水搅拌、过滤、灌装、灭菌即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止咳祛痰中成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如下:
(1)称取腊梅花1.3千克,陈皮1.1千克;采用水蒸气减压蒸馏法提取腊梅花和陈皮中的挥发油。减压蒸馏罐控制温度为60℃,真空压力为0.08Mpa,时间1小时;
(2)在经步骤1提取后的药材中加入甘草1.5千克,用水煎法提取二次,每次约1小时,弃去残渣,提取液用药棉过滤;
(3)合并滤液加热浓缩至2.5公升左右;
(4)在浓缩液中加入鲜竹沥3.5公升,冰糖3千克、苯甲酸钠0.5千克,搅拌充分溶解后加入步骤1提取的挥发油2公升;
(5)最后加入蒸馏水至10公升,搅拌均匀,用多层板框过滤器过滤,待冷却后装灌,每瓶200毫升,流通蒸气灭菌消毒1小时即得。规格:每瓶200毫升。

说明书

一种止咳祛痰中成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咳药物,尤其是一种止咳中成药制剂的配方:同时本发明还涉及该止咳中成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属中医、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咳嗽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历来止咳之方甚多。例如,中国申请号为91107277,申请日为91.08.17以及申请号为92111962.3、申请日为92.11.09的中国专利分别公开了含有海藻、芫花等八味“反药”的治咳宁和以桃仁、黄芩等配制而成的止咳中成药。然而,由于现有药品虽各有所长,却也各有所短。因此,据申请人所知,人们仍十分希望能有一种疗效确切、口味纯正、无明显毒副作用、且药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纯中药止咳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上述需求,即提出一种疗效确切、口味纯正、无明显毒副作用、且药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止咳祛痰中成药制剂。同时,本发明还将给出该止咳祛痰中成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申请人对祖国医学进行了深入发掘研究。发现,《本草纲目》及《全国中草药汇编》等书籍中均记载腊梅科植物腊梅[Chimonanthuspraccox(L.)Link]的花蕾。其主要药用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龙脑(borncol)、按油精(cincole)、腊梅碱(meratin)、蒎烯等;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如亚油酸(Lin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胡萝卜素等。腊梅(蜡梅)花的花蕾具有解署、生津、顺气止咳作用,可是经文献检索,至今未见其他人将该药材制成中成药以及相关的药理、毒理、临床研究报道。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根据祖国医学组方原则,通过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找出主药的止咳成份之后确定的。具体来说,本发明的药物由下列组分制成(用量为重量份):
腊梅花    13-20份           鲜竹沥  35-50份
陈皮      10-15份           甘草    15-25份
制备本发明地药物的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
腊梅花    13-16份           鲜竹沥:35-40份
陈皮    10-12份             甘草    15-20份
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腊梅花  13份                鲜竹沥  35份
陈皮    11份                甘草    15份
本发明止咳药剂的制备方法为:
1、采用水蒸汽减压蒸馏法提取腊梅花的陈皮中的挥发油。减压蒸馏罐控制温度为60℃、真空压力为0.08Mpa、时间1小时。
2、在经步骤1提取后的药材中加入甘草用水煎法提取3次,每次约1小时,弃去残渣,提取液用药棉过滤。
3、合并滤液加热浓缩。
4、在浓缩液中加入鲜竹沥、冰糖、苯甲酸钠,搅拌充分溶解后加入步骤1提取的挥发油。
5、最后加入蒸馏水搅匀、过滤、灌装、灭菌即可。
本发明制成药剂之后,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进行试验表明,止咳效果良好;采用蟾蜍上腭粘膜纤毛运动法进行试验表明,祛痰作用明显;此外,对大鼠作最大耐受量试验表明,无明显毒副作用,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要发明药物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1、本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选用腊梅花止咳化痰开胃散郁、解署生津为君,兼补而散之,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竹沥清热化痰为臣,标本兼治,治标为主;陈皮理气、燥湿化痰为佐;甘草调和诸药、解毒为使。组方主次有序、配伍合理。
2、本产品采用纯中药配制,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具有消炎、止咳、祛痰、解毒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型咳嗽、久嗽、咳痰不爽、慢性支气管炎等症,疗效显著。
3、消炎、止咳祛痰作用明显,在治疗中可少用甚至不用抗生素,且口味纯正,成人和儿童均乐于服用。
4、所用药材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制备方法易于实施,价格便宜,更适合国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
腊梅花    1.3千克       鲜竹沥    3.5公升
陈皮    1.1千克         甘草    1.5千克
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采用水蒸汽减压蒸馏法提取梅花和陈皮中的挥发油(减压蒸馏罐提制温弃为温度为60℃、真空压力为0.08Mpa、时间1小时);其次在经过步骤1提取后的药材中加入甘草,用水煎法提取3次,每次约1小时,弃去残渣,提取液用药棉过滤;然后合并滤液加热浓缩;接着在浓缩液中加入鲜竹沥、冰糖、苯甲酸钠,搅拌充分溶解后加入步骤1提取的挥发油;最后加入蒸馏水至全量,搅匀、过滤、灌装、灭菌即可。
制成之后的药剂命名为腊梅止咳露,有关试验以及临床验证如下:
                  表一小鼠氨水引咳止咳效果对比(x±S)

组别剂量(g/kg) N 咳嗽潜伏期 延长(%)P值生理盐水 18 29.61±11.43本发明12.5 12 47.92±17.99 61.83<0.01本发明25 12 51.58±16.42 74.00<0.001联邦止咳露25.0ml/kg 10 41.80±23.14 29.16>0.05

表一显示,本发明可明显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
       表二对蟾蜍上腭粘膜纤毛运动的影响对比(x±S)级别N木片从起点移动至终点的时间(S)药前            药后P值本发明1644.95±26.68    34.04±23.99<0.01川贝枇杷露1244.73±18.56    60.16±28.85>0.05

表二显示,本发明能明显增强蟾蜍口腔粘膜的纤毛运动。
最大耐受量的测定:选用健康的Wistar大白鼠20只,雄雌各半,体重131.85±18.11g,按60.0g(浸膏)/kg体重,于12小时内分三次灌胃,连续观察7天,大鼠无死亡。除灌药当天,少数大鼠因灌药量较大,肠胃未能充分消化,吸收,而出现便溏,竖毛现象外,绝大数大鼠的外观,行为未见异常,毛色光泽,饮食及大小便均正常。以体重计算,大鼠口服剂量为成人用量的99.2%倍。实验提示本品口服后相当安全。
                  表三临床疗效对比组别(n)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764029790.8对照组7420134144.6

表三显示,两组比较有著差异(P<0.01)
其中治疗组一日三次,空腹服用腊梅止咳露,每次20ml;对照组一日三次,空腹服用川贝枇杷露(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960021),每次20ml。7天为一个疗程。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从以上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纯中药配制的腊梅止咳露,对人体无毒害作用,止咳、祛痰作用明显,并且口味纯正,成人和儿童均乐于服用。由于该药所用药材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制备方法易于实施,价格便宜,因此十分适合国情,推广应用之后,必将受到患者的欢迎。
一、本发明止咳药剂的详细制备方法为:
1、称取腊梅花1.3千克,陈皮1.1千克;采用水蒸气减压蒸馏法提取腊梅花和陈皮中的挥发油。减压蒸馏罐控制温度为60℃、真空压力为0.08Mpa,时间1小时;
2、在经过步骤2提取后的药材中加入甘草1.5千克用水煎法提取三次,每次约1小时,弃去残查,提取液用药棉过滤;
3、合并滤液加热浓缩至2.5公升左右;
4、在浓缩液中加入鲜竹沥3.5公升,冰糖3千克,苯甲酸钠0.5千克,搅拌充分溶解后加入步骤2提取的挥发油2公升;
5、最后加入蒸馏水至10公升,搅匀,用多层板框过滤器过滤,待冷却后灌装,每瓶200毫升,流通蒸气灭菌消毒1小时即得。规格:每瓶200毫升。

一种止咳祛痰中成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止咳祛痰中成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止咳祛痰中成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止咳祛痰中成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止咳祛痰中成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疗效确切,口味纯正,无明显毒副作用,且药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止咳祛痰中成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止咳祛痰中成药制剂为腊梅花1320份,鲜竹沥3550份、陈皮1015份、甘草1525份;其止咳社痰中成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1.采用水蒸气减压蒸馏法提取腊梅花和陈皮中的挥发油,2.在经步骤1提取后的药材中加入甘草用水煎法提取3次,3.合并滤液加热浓缩,4.浓缩液中加入鲜竹沥、冰糖、苯甲酸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